中小学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1页
中小学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2页
中小学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3页
中小学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4页
中小学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

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反。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

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卜儿减儿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部分,教科书分三个部分进行编排,即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

3、2,共安排了4个计算例题,将十几减8和十几减7、6作为独立的例题进行教学,既延

长了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

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4个计算例题的编排中,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

算,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但是“破十法”是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

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此之前解决的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可以通过

数数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数来解决。本单元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

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只通过数数来解决,还要

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决。

学生已经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儿减儿的不退位减法,并能熟练地

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基础。20以内的退位减法,很多学

生也会计算,但只是习惯性地知道计算结果,不一定理解其算理,算法也不一定很清楚。这

也是教学时的难点:一方面,看起来学生会算,事实上学生不会算,只是背答案;另一方面,

学生以为自己会算而不认真学习,事实上也并不会算。如果不清楚算理,没掌握算法,会直

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解决信息量比较

大的问题时还是存在一定困难。

1.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通过相应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设计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并用图(表、符号或操作等)将题FI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然后借助图形进行分析,选

择合适的方法加以解决,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解决的过程,实现图形表征到符号表征的转

化。

课题第1课时十几减9(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

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

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

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

教材与学情分析

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

己喜欢的算法。

1.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方

教学目标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1•几减9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十几减9”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中也有很多的数学

问题,大家请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9部分主题图。

课件出示

师:春暖花开,游乐园可真热闹啊!大家仔细看看,从图中你

看到了什么?

2.引入算式。

师:这些问题中哪些你会列式计算?哪些你不会解决?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板书课题:十

几减9(1)]

活动二、自主计算,探究算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I,列出算式。

篇”战承-

0D

师:谁能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读?

师:怎样列式?

2.探讨算法。

师:你能算出15-9的得数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圆片代替气球,动手摆一摆。

师:摆圆片时,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15呢?

师:请同学们摆一摆,算一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并跟

同桌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三、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1.组织讨论,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破十法”。

师:15-9,个位的5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计算

15-9。

把1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10个和5个,从10个里面拿走9

个,剩下1个,把剩下的1个和5个合起来就是6,即10-9=1,5+1=6。

(教师板书)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

3000

I•个・的,¥“•.虐M)lt九施-・1,1再,3•千,

(2)“平十法”。

引导学生用“平十法”计算。

(3)“想加算减法”。

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教师配合出示课件c

仲忠承000ooooo

2.小结算法。

师: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了正确的

结果,那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用“破十法”计算。

活动四、实践应用,巩固算法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⑴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2)摆一摆后交流结果和算法。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1)师:请你圈一圈,算一算。

⑵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允许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4.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结合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有什么共系。

5.完成教科书PI1“练习二”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quanyiquansuanyisuan

一、圈一圈,算一算。

・••••・・66666C>66

・・・・・•66666666

作业设计

zhaoyangzixidyixi$suanyisuon

二、照样子,写一写,算一算。

舍•金工会1…wQ-aq

—・白•办ai…白-白脸

十几K9(1)

15-9=6

板书设计破十法10-9=1H5-6

平十法15-5-1010-4-6

■0算X赫6^-15IS-9-6

教学反思

课题第2课时十儿减9练习课

I.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2.练习十几减9,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算法的优化。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学具。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基本练习,唤醒旧知识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比一比,看谁算

得又快又准。

完成教科书PU“练习二”第5题。

选取其中的17-4和19-9作为例子,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这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3题。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十几减9(2)]

活动二、以题为例,熟练应用

1.加减混合运算。

(1)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7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此处对于运用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录下来,再算笫二步的方

法的学生予以鼓励。

师小结:含有十几减9的加减混合运算与前面学的加减混合

运算一样,都是先将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计算第二步。

2.十几减9的实际问题。

(1)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8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指定1至2名学生

完整地说出题意)

师:要怎么求“还剩几个”呢?请你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2)交流解决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指名学生说算式)

(3)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9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3.结合情境,开启思考。

(1)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思考题。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信息和问题。)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吗?请你探

一摆或画一画。

学生尝试摆一摆或画一画,表示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2)全班交流反馈,解决问题。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预设2:画一画。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类似画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摆法和画法给予肯定和引导。

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可以发现:一共可以站进9个女生。

(3)小结方法。

师: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

题,再通过观察图形解决问题。

活动三、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1.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6题。

(1)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2)列式计算。

(3)根据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2.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活动四、拓展练习,发散思维

1.课件出示习题。

/

课件出于

: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一写。

2.学生完成后有序板书。

19-9=1018-9=917-9=816-9=715-9=6

14-9=513-9=412-9=311-9=210-9=1

师: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并板书:十几减9,差等于被减数的

个位数加lo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yongnixlhuandefangfdjisuon

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4-9=12-9=16-6=18-9=

19-10=15-9=11-9=19-9=

作业设计13-3=17-10=16-2=18-5=

sudnyisudn

二、算一算。

7+5-9=17-9-3=6+8-9=

9+7-10=16-9+4=18-9-9=

十几减9(2)

板书设计

十几减9,差等于被减数的个位数加I。

教学反思

课题第3课时十几减8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

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7、6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

位数退位减法作好迁移准备。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己经能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且对“破十法”

和“想加算减法”能够熟练掌握,这里进行“减8”是上一节课的一次

练习和延伸。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十几减8”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8。

教学目标2.经历操作探究活动,体会算法多样化并逐步优化方法,培养学生归

纳整理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复习引入,孕伏基础

课件出示复习题。

W件包百

1.口算.

11-9・

U*17-9«17-9・

>♦()•138”)•168♦(>•12

()4S«14S4()•17()♦(•!!

任意指出其中1〜2道说一说算法。

活动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2主题图。

/E书出示

2.列出算式,人胆猜测。

师:要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列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8”。(板书课题:十几减

活动三、自主计算,内化算理算法

1.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课件出示12个风车图。

/r件出示

..为I.才'I一次」女:

决云祭统济联

(1)摆一摆,独立探索。

师:“12-8”该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用圆片代替风车,摆一摆、

算一算吗?一边摆,一边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并发现有代表性的算法。

(2)反馈交流,展示多种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选择性地按照如下顺序

汇报)

依次展示可能出现的如下几种方法。

预设1:“破十法”。

让学生演示摆圆片的过程,边摆边说:12-8=口。

10-8=2,2+2=4,也就是把12分成10和2,先从10里减去8,

再将剩下的2和另外的2合起来。(教师适时板书)

师:2为什么要加2?

教师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

云系系演祭祭|

止…<

1。・“2+

■2―A___________|

预设2:“平十法”。

12-2=10,10-6=4,也就是先从12里减2,没减完,所以再从剩

下的10里减6剩下4。(教师适时板书)

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彳卜伸出承----------------------------------------------

次汰次决决决

次,次次决

I2>9«4♦

U>2«10+

IOW*

预设3:“想加算减法”。

看减想加:看到12-8=,就想8+=12。因为8+4=12,所以12-8=4.

(教师适时板书)

2.小结优化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了三种方法,这三种

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任意选择哪种方法都行。

活动四、适时巩固,拓展提升

1.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后交流。

2.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师:观察每一组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师:观察以上t-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这些减法算式的减数都是8,被减数逐

渐增加lo(师:你从被减数和减数发现了算式的特点,真是火眼

金睛!)

预设2:如果用“破十法”计算,会发现,计算十几减8,就是

在算2加几。

预设3:如果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可知:被减数增加儿(或减

少几),减数不变,差也随着增加几(或减少几)。

4.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三”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zoi11tidnshanghud

一、在里填上或“一”0

13-Si)412)516-B()16-9

17-SI)S15-«()6II-if)l2-9

作业设计kantulidshljisuan

二、看图列式计算。

mtmt

-

11,•IS1

(J•仲)K1■—(t)

十几X8

破卜法:平卜法,想加算减法8

板书设计12-8«412-8»412-8=4

£:10-8«2想:I2・2・1Q想:8+4・12

2*2-10-6»412-8*4

教学反思

课题第4课时十几减7、6

《十几减7、6》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

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里面的一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

8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是用破十法、连减和想加算减等算法解决

教材与学情分析20以内数学问题的进一步运用。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方法,对减法已

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体验,并掌握了一定的减法计算方法。所以“十几

减7、6”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十几减7、6”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算“十

几减7、6”。

教学目标2.经历操作探究活动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并逐步优化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复习旧知识,激活经验

课件出示习题。

I.0B.

1ii-teis-a«

!?-«•IW«M-t*

:U«!?-♦-

“■"-a.

△AAA△△△

▲▲▲▲△△

iw»r-

(1)任指第1题中的1至2道题,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

的。

(2)指名学生板演笫2题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情境呈现,引出问题

1.情境呈现,获取信息和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4例3主题图。

师:他们在金鱼池旁看到了什么?

学生简单交流后,课件出示两人的对话框。

师:谁能再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口条。

预设2: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口条。

预设3: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6条。

2.师:你会列式吗?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儿减7、6”。(板书课题:十

几减7、6)

活动三、探究算法,内化算理

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37和13-6”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尝试算一算,并将

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

2.交流算法。

师:谁来汇报自己的算法?

指名学生结合算式说一说。

【学情预设】“破十法”。

10-7=33+3=6所以13-7=6

10-6=44+3=7所以13-6=7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能用算式把你的想法清晰地表示出来,真了不起!谁听

懂了他的想法?(指定I至2名同学结合算式再说一次)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预设1:“平十法”c

计算13-7时,先算13-3=10,再算10-4=6,所以37=6。(板

书)

计算36时,先算13-3=10,再算10-3=7,所以36=7。(板

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预设2:“想加算减法”。

还可以这样算:7+6=1313-7=613-6=7(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直观图演示。

------------

3.小结算法。

师:通过观察比较,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活动四、适时巩固

1.完成教科书P14“做i做”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逐题汇报交流。

2.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屿收获?

blyibltidnyitidn

一、比一比,填一填。

()+7=126+()=117+()=15

12-7=()11-6=()15-7=()

du6h6ngql

二、夺红旗。

辩8II!14-M|j

作业设计/学卜…1IS…]11F

xuexiaotiyiishiyigongydugelanqiujiezdule

三、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5个篮球,借走了

gehaishengduoshdoge

口个,还剩多少个?

送闺电免管如同国一

蠡t果fDJ=L

十几城7Q

・1・法:平1注:也加第双优:

|>7«613-7-613-7-6

ft;10-7-3«;13-3-1013-6-7

板书设计

343・610-4-6息:7-6・13

13-6・713-6«713-7»6

患:U)・6“JB:I3-3«IO13-6«7

4小710-3・7

教学反思

课题第5课时十几减5、4、3、2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十几减5、4、3、2,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

位减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

6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

教材与学情分析

方法基本熟练。不同的是这部分内容不再出现图示,而是让学生自己

想该怎么算,使学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由眼观过渡到心想,逐渐提

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能准确地□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进一步领会加、减

法之间的联系,比较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2.通过不同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初步培养

学生交流、合作、迁移、类推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复习引入,孕伏基础

1.课件出示第1道习题。

*....................................................................

0*.

15-6»H-6*14-8・15-7«

12-7-|4-7«

师:下面开始答题,比一比谁最先完成。

规定时间到后,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评价,然后从中

选择1至3道,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课件出示第2道习题。

■.............................................................................................

>•12卬)•II(♦()•12i

7*(>•127♦()■II)«II1

师:前面的口算同学们完成得很好,继续来看一看这几道算式

的括号里应该填几。

逐一出示以上6道题,依次完成并说说怎样想的。

活动二、练习引入,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17例4。

^^种A*

⑷I2-S»1

12-4-11-3*1

12«3»[|n-2»r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汇报思考过程C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计算,谁能展示一

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I:“破十法(课件配合出示)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

预设2:“想加算减法”。(课件配合出示)

----------------------------------

OOOOO

OOCOOOO

7*5»12

12-5“

预设3:“平十法

12-2=1010-3=7

3.分析比较,优化计算方法。

师:这些方法都能正确计算出结果,你觉得哪种计算方法比较

好?为什么?

4.算式比较,发现规律。

(1)师:例4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与之前的减法算式有什么

不同?

师: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板

书课题:十几减5、4、3、2)

(2)师:比较例4中的两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算式结果。

活动三、适时巩固,强化应用

L完成教科书P17“做一做。

(1)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2)师:观察每一组上下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2.完成教科书P17“数学游戏”。

(1)先独立算一算,然后将得数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

(2)交流展示。

37n

得数是6:叵区・_5-

3

得数是7:四.

5

得数是8:叵一

9

得数是10:国■

8d_

得数是12:国一-

(3)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观察,如13-7=14-8,你能发现H么?

3.完成教科书P17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活动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制作十几减几的口算卡片。

作业设计

2.练习口算卡片2次,并选择其中的三道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十儿减5、4、3、2

12-5=711-4=7

板书设计

12-4=811-3=8

12-3=911-2=9

教学反思

课题第6课时解决问题(1)

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中,同样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按

照“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和“解答正确吗”3个步骤编排解题过

程。但是,在解题过程的3个步骤中,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道

了什么"环节,出现了多余条件;在“怎样解答”环节,运用面图策

教材与学情分析

略解决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理解“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确定

解题方法,并认识到多余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是没有用处的;在“解答

正确吗”环节,教给学生基本的回顾解决问题过程及检验的方法,并

提出了口头答题的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初步学

会用减法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

题。

教学目标2.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熟悉

画图策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有效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复习旧知识,回顾经验

1.课件出示习题。口算。

....—...........

4*0

i>$«!1-?■17-M14-9-

⑴拿出口算k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任指2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课件出示复习题。

课件出示

一共有11根胡萝卜,小黄运走了2根,还剩几根?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

样解答?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通过看图或文字,明确知道

了哪些信息和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列式解答。今天这芋课我们就

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活动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20例5。

1.理解题意,发现问题。

师:要解决问题,首先进行第一步——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知道了信息和问题,接着进行第二步——怎样解答?(板

书)

(1)分析题意,选择信息。

师:读一读,想一想,在这三个条件中(教师指着上面三个条

件),哪两个条件是有联系的?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知道哪两

个条件?

根据学生回答把多余条件圈起来。

师:谁能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画图表示,深化理解。

①师:图中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方

式让大家看得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师:请大家尝试画图表示。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②全班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

指名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画图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00000000

☆☆☆☆?人

■1

I认

(3)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师:根据刚才画图分析,要求还有几人没来,用什么方法解决?

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6-9=7(人)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

3.检验反思,回顾梳理。

(l)ffi: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继续进行第三步“解

答正确吗?”(板书)

师:要怎样检验呢?

【学情预设】预设I:用加法进行减法的检验。7+9=16(A)-

预设2:语言描述。没来的7人加上已到的9人等于16人,

解答正确。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检验,证明结果是正确的。最

后口答。(教师适时板书)

⑵师: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

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问题有关,通过画图操作

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后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P20“做一做工

师:要求“母鸡有几只”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是多余

的?

(1)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并解答.

(2)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习题。

出示--------------------------------------------------

:小琼付了M条金•其中畲6条小金•电了s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活动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1.还有儿人没来?

作业设计□0□•口)

2.小丽做了7道题,对了6道题。小刚和小丽一共做了16道题,

小刚做了多少道题?

□00-D)

・决同愚《1》

316

拿了9人

80”11选了4个。

板书设计ftWAA但

,MMh

11・7《人》

MEMr

M497人加上e-的9A<T16人.m・

n«ii£W7Att*.

教学反思

课题第7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解决问题

本课教学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页例6。例6用套圈情境图提

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少)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教材中

设计了一•个套圈的情境图,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套圈的情况,根据各

自套圈的不同个数,自然引出“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的问题。提出

教材与学情分析问题以后,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用减法宜接算出得数,

而是用摆学具的方式摆出12个比7个多5个。

“想一想”是让学生从上面的问题中演化出“小雪比小华"套中

几个”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和

分析思考的时间。教学对于学生点滴的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想法都要给

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以促进大家动脑筋想问题。

L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熟悉的活动情境中,建立解决“比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儿”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活动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

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先摆出6个圆片。在圆片的

下面摆一行三角形,要和圆片同样多。

(1)学生先摆,然后反馈摆了多少个三角形,怎么摆的。

(2)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摆的过程和比较后的结果。

2.画一画。

师:用摆一摆的方法可以比较多少,用画一画也可以比较吗?

请在作业纸上画圆形,在第一行画8个,再在它的下面画一行正方

形,要比圆形少3个。

(I)学生活动。(指定1至2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

(2)交流反馈。

师: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就是原来学的

一一对应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比多少”的问题。[板

书课题:解决问题(2)]

活动二、情境呈现,解决问题

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6。

冷州也不

(1)了解信息,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

么?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会发现如下信息和问题:

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根据学生的I可答板书上面的条件和问题。

(2)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师: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用笔画一画,表示出题中的信

息和问题吗?

①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分别指定1名摆的同学和1名画的同学到黑板上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摆一摆

•^ooooooo

“OOOOOOOOOOO

预设2:

**0000000

^oooioOoooooo

♦单——鼻,的4・・龙♦畲

预设3:画一画

“0000003

0000000)00000

②归纳引导,完善图形。

师:我们•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你们谁能看懂各部分表

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分析摆或画的意图,明确每部分表示

的意思,完善点子图。

7个

^<:OOOOOOOI

收pooooogooooqi

12个

(3)列式计算。

师:现在你能列式算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吗?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2-7=5(个)

师:算式中的力2”“7”和“5”分别表示什么?你能在图中找出它

们分别在哪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对算式和画的图形进行沟通联

系。

(4)回顾反思,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这个结果正确吗?怎样验

证?

【学情预设】预设1:再算一次,12-7=5,说明计算正确。

预设2:用加法来验证。小雪套中的7个加上小华比小雪多套

中的5个,正好和小华套中的12个一样多。

预设3:用减法验证。小华套中的12个减去比小雪多套中的5

个,就是小雪套中的个数,正好是7个,说明计算正确。

师: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样一步

步解决这个问题的?

2.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

(1)师:同样还是这些条件,如果把问题改成“小雪比小华少

套中几个“,该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

(2)师小结: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就是求小华比小雪多

套中几个。同样一幅图,同样的解答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活动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师:我们接着运用上面的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1.完成教科书P21“做一做”。

(1)学生独立读题,画图,然后列式解答。

(2)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曾„。

^000000000000000

口答:兔比羊多6只,羊比兔少6只。

2.课件出示习题。

:黑画!8*12?<争最僧',¥<.第最耳。^刑,儿曳“华*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