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一、(浙江金华)
(二)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婿妻有遗男,始龊,跳
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同,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词序号例句词义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18.读/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
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
赈济,或阻之,燮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
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答案:(二)16.(I)“亡”通无,没有(2)灭亡(3)逃跑
17.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18.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
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
“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19.B20.(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09乐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锦石滩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
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
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
大约如小李将军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麓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
亦易得不重之耳。
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②也。登洲
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老怀衰飒,
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嗟乎!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谛石滩》)
注释:①六合,今江苏六合县。②外大父方伯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
6.与“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对卜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可五六里可:大约,
B.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类:种类。
C.殊觉平常殊:尤其。
D.亦易得不重之耳重:珍惜。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写锦石滩的迷人之处,也交代了下文作者与朋友屡次登临的原因。
B.第二段中作者把锦石滩比喻为瑶池仙岛,说它周围江水澄澈,如白练萦绕,滩上花团锦
簇,可以留得文人雅士在此相聚闲游。
C.作者因没有邀请外祖父•同去游锦石滩而遭到怪怨,但外祖父随后登滩共游时的情形仍
给他留下了愉快的记忆。
D.作者游锦石滩如同渔人探访桃花源,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
憎恨。
答案:6.C7.B8.D
三、(09遵义)
(三)私心(12分)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
无私若此。性质港,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
以此见轻。或问伦日:“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
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
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①辄叱遣之辄:
②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
③然少蕴藉然:
④若是者是:
⑤岂可谓无私乎谓: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②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21.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3分)
答案:19.(5分)①就②比作③可是,但是④这,这样⑤说,称
20.(4分)①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2分)(关键词“或”“公”未译或错译,每
处扣1分)②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2分)。(关键词
“疾”“省视”“竟夕”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3分)这样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说明了他严丁白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符合文
意,言之成理即可。)
四、(09绍兴)
(二)(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缪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
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汰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14、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12分)
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唐]韩愈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已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
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
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
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
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
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日:“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
①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
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重兵驻临淮。③远:许远,睢阳太守,安禄
山攻雎阳时,与张巡共同守城。④浮图:佛塔。⑤愈:韩愈自称。⑥相语:告诉我。⑦南八:
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名。(3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请)B虽食,且不下咽(即使)
C贼以刃胁降巡(投降)D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罢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意思:
②此矢所以志也。
意思:
18、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
、箭射浮图、。(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2分)
答案:
12、(1)热水(2)通“披”,穿(3)腰挂,作动词(4)破
13、(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14、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三)15、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16、C
17、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
②这去筋就是用来做标记的。
18、拔刀断指、宁死不屈
五、(浙江09湖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0-22题。(8分)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
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
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兔如
是。
(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
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方得一车②以其贵故③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2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答案:
(-)(8分)
17.(共3分,各1分)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少
18,(2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
妖媚。
19.(3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
“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三)(8分)
20.(3分)①才②因为③这样
21.(2分)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
的价钱。
22.(3分)做事情不能急丁求成,不能见异思辽,要有恒心和耐心。(意思对即可)
六(09黔东南州)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驹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
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远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
干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II的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
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驹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
7、(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⑵说出;⑶跑;
8、(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
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
9、(3分)B
七、(09潍坊)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践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
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情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
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蠡喉,远之如蜂董②。
蜂至不远则螫身,魅媵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
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践圣:向圣人看齐,②蠡滕、蜂至: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过而能知,可以为明过:
(2)已过不改则累德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非上智,其孰无过①,慢则骄,孝敬衰焉
②t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h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平善小而忽之不为
电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平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或々一焉,必去之如蠡膝,远之如蜂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力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答案:
9.(1)过:有过错(或犯错误)。(2)累:连累,损害。(2分。每词1分)
IO.C(2分。A①副词,表反问;②代词,他。B①连词,表因果,就;②连词,表转折,去[1。
C均为连词,因为。D①介词,指明对象;②介词,比)
11.(1)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象(除掉)魅媵一样去掉它,象(远离)峰堂一样远
离它。(2分。“或”“远”各0.5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2)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上,与我乡邻们的死相比也已经算晚了,又怎么敢仇恨呢?(2
分,“虽”“乎”“安,,“毒”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12.示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分。每句1分,凡与“改过”“向善”有关的名句皆可)
八、(09浙江台州)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FI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司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R、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
短语是:(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H)(10分)
钟繇①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
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C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⑥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6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
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ill: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
文字书法很々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乐汉人,_L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
被手画穿了。⑥如剜: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诞惜不与(▲)⑵及诞死(▲)
⑶遂得之(▲)⑷皆书象之(▲)
24.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或以钱币乞之B、皆以美于徐公
C、卷石底以出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5.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概括,(3分)
答:▲
答案:
(二)(II分)
19.B
评分标准: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⑵治理政务的
人,看到这些(幽美的)豹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2分。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
答其他短语,扣分。
22.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2。每点1分。意对即可。
(三)(10分)
23.⑴给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
评分标准:4分,每空1分。
24.A
评分标准:3分。
25.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哎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
如恻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评分标准:3分,意对即可。只要答对三点,即给满分。
九(09山东临沂)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募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
④民信之矣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9.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二、6.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
7.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己,战就一定能胜利。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
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9.[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
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
“内容”)之一。
十、(09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
当还,
将过拜尊亲,见儒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
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
“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
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
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广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
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
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5):携带。
⑥牒:文书。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D.勉许为办事(赞成)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请设馔以候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将于北都求官欲报之于陛下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的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答案:19.D(3分)20.BC(4分,各2分)
21.①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对它这样确信呢?
②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勉:将朋友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
的银两归还给朋友的兄弟,可见其不为钱财而重情义。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附文言文译文:
范式,字巨卿,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和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二人并游太学,两
人一起在太学求学,后告归乡里。后来两人一起请假回到家乡。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应当返回,将过拜尊亲,我将拜访你的父母大人。”见孺子焉。”
看看你的孩子。”乃共克①期日。于是一起约定了见面的日期。后期方至,后来约定的日期
就要到了,元伯具以白②母,张劭把这件事全部向母亲说了,请设馔以候之。请母亲准备酒
食来等候范式。母曰:“二年之别,母亲说:“两年前分别,千里结言,约定在千里之外见
面,尔何敢信之审③邪?“你何必这么认真地相信呢?”日:张劭说:“巨卿信士,“范式
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必不乖违④。”一定不会违背约定。"母曰:“若然,母亲说:“如
果这样,当为尔酝酒。”我应当为你酿酒。”至其日,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果到。范式果然
来到,升堂拜饮,二人一起登上大厅拜见饮酒,尽欢而别。尽情欢饮,然后分别。
天宝中,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旅次宋州。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时李勉少年贫
苦,当时李勉年少穷困,与书生同店,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而不旬日,没过多长时
间(十天),书生疾作,书生患了病,遂至不救。无法医治而死,临绝语勉日:书生雁死告
诉李勉说:“某家住洪州,“我家住在洪州,将于北都求官,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
职,而于此得疾而死,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其命也。”这是命啊。”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并从口袋里两百两金子给李勉,曰:说:“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您为我处理后事,
余下的钱送给你了。”勉许为办事,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后数年,几年以后,勉尉开时。李勉做了开时
县尉。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累路寻生行止。沿路
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至宋州,到了宋州,知李为主丧事,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
专诣开封,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金之所。诘问金子的下落。勉请假至墓所,李勉向上级请
假到了墓地,出金付焉。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十一、(09眉山)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
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
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K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K曲】同•‘蓄”。③K弦徽】琴弦与琴徽,琴
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B.恰好C.满足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自号曰醉翁也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与友期行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卜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人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答案:6.C7.A8.B
十二、(09浙江义乌)
(二)(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日:“肉食者都,未能远课。”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参与)焉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日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普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三)(8分)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徽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
致
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
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
竹,
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
之日:“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微: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
们建造园子。⑤芟(shan):割。⑥槁:干桔。
20、解释卜.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⑵然()有竹据其间
⑶或芟而去()焉⑷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案:16.B(2分)
17.D(2分)
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
思符合即给分)
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20.⑴得到⑵但是、然而⑶除掉、去除⑷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题I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21.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2.“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
贱是相对的”(2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
十三、(09山东济宁)
(二)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
之曰:“何为中止?”对Eh“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笑。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
分)
答案: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哀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
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
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
道理。(第一问I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09浙江嘉兴)
(二)(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堵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戚于具上。属予作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帔,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共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共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
你有何评价丁(4分)
(三)(9分)
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
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
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
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2)遂取书阅之(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3分)
答案:17。(1)通“俱”,全、皆(2)优美的、好的(3)各种景象(4)向南直到
18。(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9。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
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
态度有历史局限。
(三)(9分)
20、<1)回答(2)丁是(3)几
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22、'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十五、(09山东淄博)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8—10题。(8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膜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
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
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膜埋,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
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
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旦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敌,跳往
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群下列句中加点词12分)
①立有间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达于汉阴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做11一13题。(5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栗①论文
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
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莱:欧阳修的儿子欧阳菜。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
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
不雅。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2、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前后类如此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⑵翻译下列句子。(1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1分)
答案:
8、(1)有一会儿(2)不问,不再说话(3)汉水南岸(4)用箕畚运
9、(1)扁鹤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2)冬旻换季,才往返一次
10、(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
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2)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
II、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2、⑴①像②这⑵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13、要
点:开阔的胸怀。
十六、(09德州德城)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土,朝廷之臣莫不畏土,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②期年之后: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
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
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札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答案:8、①偏爱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
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
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2.梢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
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十七、(09北京怀柔)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彳嗣,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政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I)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答案: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
II.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课远虑。
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
十八、(09沈阳)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4题。(17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其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答案:(一)8.诚:的确,实在间:偶尔
9.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其人,让我听到的,
得下等奖赏。
10.写邹忌入朝讽谏和齐王纳谏后的效果。
十九、(09上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II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日: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己,曰:“今日存明日
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陵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
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螳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
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
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日:“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
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市租车合同纠纷责任认定标准
- 妊娠合并心衰的护理业务查房
- 旅游业商业计划书
- 公务员录用合同
- 专业护肤品牌授权合同
- 建筑行业合同样本大全
- 美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 施工合同质量管理标准范本
- 自信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设备租赁政府采购合同
- 2025年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真题卷(附解析)
- 2025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语文】第16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一模)青岛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九)
- 广告投放预算分配情况统计表(按预算项目)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化学 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压疮的六个分期及护理措施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圆和扇形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