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新昌和丛桦《窗外,一本芭蕉》阅读答案及解析材料一:窗外,一本芭蕉刘新昌入夏,雨水便多了起来。一日上午,在朋友家门前的大石榴树下烹茶煮酒,谈天说地,好不快活。欢快的语言你来我往,就如头顶盛开的石榴花,噼里啪啦,忽然这个枝头炸开一朵,那个枝头炸开一朵,绽放的全是红艳艳、香喷喷的开心往事。真是天好、景好、人好、心情好。可没想到,中午时分,忽然下起了雨,稀里哗啦,动静还不小,我们俩只得撤到屋内。朋友住的房子是座老宅子,白墙灰瓦木轩窗,亭台轩榭长回廊,颇有苏州园林的味道。庭院中,栀子含苞待放,修竹疏影横斜,蔷薇争芳吐艳,墙角一丛芭蕉,满枝满树,透着莹莹碧绿,过雨生凉。我和朋友来到书房,正好芭蕉叶从轩窗外斜逸进来,我看见窗外雨打蕉叶,摇曳婆娑,滴答有声。忽然觉得,它就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代女子,探着头,静静地打量着这个世界,静静地面对着世间的风雨,不悲戚,不念叨。它是那么寂静含蓄,那么静气安然,静静地生,静静地活,静静地在俗世的烟火里,固守着那份绿意盎然。如此坚韧豁达地度过一生,是何等不易。莫名想起《聊斋志异》里那个叫翩翩的仙女,是她用芭蕉叶缝制成锦衣给沦为乞丐的罗子浮穿,是她用温暖的爱将浪荡公子感化。可罗公子最后还是要走,她心痛,她落泪,但她还是用树叶剪了匹驴子送他回家,这样安然纯善的女子,在仙界也没有几个吧。朋友见我发呆,笑着问:“想什么呢?”我尴尬地笑笑,把思绪收了回来,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老树的画作。画里,一个少女面对着窗外的芭蕉,手抚云鬓,倚靠在藤椅上,不悲不喜。老树的题诗颇有韵味:“无事才好自处,有情怎能寂寥。案头几枝新竹,窗外一本芭蕉。”“为何是一本芭蕉?不应是一丛或一棵吗?”我问朋友。“读过李益的《逢归信偶寄》吗?‘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古时候缺纸,芭蕉叶可以当宣纸写字,一叶写满了再写一叶,摞在一起不就是一本吗?因此古代芭蕉不叫一棵、一树,叫一本。”“相传,怀素自幼喜欢书法,且聪颖好学,因为买不起纸,他便在寺院附近种了一万棵芭蕉。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摹挥毫。由于他写得又多又快,老芭蕉叶被剥光了,小叶又不舍得摘,于是干脆带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他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就了他的伟大。”但愿你心中拥有那窗外的一本芭蕉。(摘编自《北京青年报》2018年5月15日)材料二:窗外,一本芭蕉丛桦芭蕉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江南的、宋词的、文艺的。北方乡村,玉米是最高的、叶子最宽大的草本植物,却不知道芭蕉也是草本。芭蕉的叶子如一面席子,每一面都舒展得比人高,裁一件曳地长裙也用不完,这样的一株草多么震撼。它的叶子如碧绿的水袖,如风中的舞者,往书生窗前一铺,往仕女楼阁一伸,雨来蓬蓬风来潇潇。蒋坦在芭蕉叶上题句:“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萧萧!晚也萧萧!”其妻秋芙见了,提笔于叶上续书:“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芭蕉宜诗、宜画、宜窗。“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郑板桥《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齐白石画芭蕉,题诗芭蕉画:留得窗前破叶,风光已是残秋,一年无厌夜雨,白了多少人头。这颇得金农题画诗之妙:绿得僧窗梦不成,芭蕉偏向短墙生。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秋生。蕉窗听雨、蕉窗绿烟,芭蕉与中国门窗是绝配。扇形窗、月亮门、冰裂纹,搭配芭蕉的绿袖子,红窗棂,绿蕉叶,线性的窗格、面型的蕉叶,色彩与造型的对比美,摄人心神。芭蕉,是江南园林的神韵和底色,是芭蕉的绿,根植于江南才子的诗思,才催生了宋词。书写“雨打芭蕉”的诗文,可谓车载斗量,沈周的《听蕉记》,最为有名。“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之为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相能想入也。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这篇精短文字由听觉旋转视觉,先听然后思,以物模情,形象细腻;虚实相映,意蕴独特。显然,如此的雨打芭蕉,因了音乐性,已升华成哲学般抽象、建筑般凝固的音乐了。芭蕉风韵,来自于独特的江南文化意象——“雨打芭蕉”;那清凉而叩打蕉叶的声音,天籁般的声音,融合才子佳人的浪漫情致,韵味悠长,不知究竟有多久时间了,一直滴滴答答,在敲打中国,更在敲击华夏文化人的神经。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日,一株芭蕉会让你生如浸井水的感觉,抑或给你身入绿林野山之感。芭蕉清、凉、雅,芭蕉可以是一本,也可以是一卷——蕉叶本来就是书页般厚薄的。夏日的凉风,蕉林的荫凉,古诗词的意境,不同样可从片片蕉叶般的书卷中来吗?(改编自《丛桦的百草园》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两则材料的标题相同,预示了写作者的写作目的相同,选择的写作对象一致。B.
两则材料都将“芭蕉”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文本的线索构成具有趋同性。C.
两则材料抒发感情的侧重点不相同:材料一侧重人生态度,材料二侧重文化意蕴。D.
两则材料的文本结构具有总分总的特点,材料一以顺承方式呈现,材料二以并列方式呈现。7.
关于材料二中“雨打芭蕉”的相关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周的《听蕉记》,叙写作者听到雨打芭蕉时的精致细腻的感官品味,形象生动,虚实相映,意蕴独特。B.
沈周的《听蕉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只是以文字而造就的种种音乐效果,还在于那超越表层描述的哲学思考。C.
长洲人胡日之将芭蕉种在庭院等着下雨,以“听蕉”作为自己的别号,就是受到沈周关于雨打芭蕉描写的影响。D.
“雨打芭蕉”作为一种富于韵味的自然情景,经过文人雅士的渲染,成为传统文化中具有音乐美的典型篇章。8.
自古及今,人们不断丰富“芭蕉”具有的内蕴。请结合两则材料,用短语进行简要概括。9.
请根据散文抒情的基本知识,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表达对“芭蕉”具有的感情。【答案】6.C
7.C
8.
惆怅清寂(孤独忧愁)、相思之苦(离情别绪)、艺术之美(文艺之美、音乐之美、建筑之美)、静气豁达(安然纯善、坚韧持久)。
9.
从叙事方式和抒情方式两个层面展开思考,选择三个切入点。事中含情(以事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示例:事中含情(以事抒情):材料一中我和朋友相聚谈天说地中围绕“芭蕉”的对话,蕴含作者对人生静气豁达、安然纯善的感怀。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材料二中对“雨打芭蕉”的文化意象的抒发,表达作者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强烈追求和精神上的美好享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两个材料都借“芭蕉”这一物象,寄托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如惆怅清寂(孤独忧愁)、相思之苦(离情别绪)、艺术享受与追求、静气豁达(安然纯善、坚韧持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写作目的相同”错误,材料一表达的是人生态度,材料二书写的是文化感受,写作目的不同。B.“线索构成具有趋同性”错误,材料一是依据芭蕉展开的联想,以两人相聚的生活场景为主线;材料二是以芭蕉具有的文化意义为
主线,建立起意义之间的联系。D.“总分总”错误,材料一是按照两人相处的时间顺序展开,材料二是分总关系。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就是受到沈周关于雨打芭蕉描写的影响”错误。文中只是说“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仅表明胡日之通过种蕉听雨声领悟到动静的机理,并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他种蕉并以“听蕉”为号是受到沈周描写的影响。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惆怅清寂(孤独忧愁):材料二中引用蒋坦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萧萧!晚也萧萧!”以及李清照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蒋坦通过对芭蕉日夜发出萧萧声的埋怨,侧面烘托出自身内心的惆怅;李清照在雨夜听到雨打芭蕉之声,心生愁绪,这些都体现出芭蕉所蕴含的惆怅清寂之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孤独忧愁的情绪。相思之苦(离情别绪):材料二郑板桥《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诗句将芭蕉叶的生长比作相思之情源源不断,借芭蕉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苦,饱含着离情别绪。
艺术之美(文艺之美、音乐之美、建筑之美):文艺之美:两则材料都提到芭蕉宜诗宜画,在众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与画作中频繁出现,如材料二中列举了齐白石、金农等画家关于芭蕉的题画诗,这体现出芭蕉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充满文艺之美。音乐之美:沈周《听蕉记》对雨打芭蕉声音进行了细致描绘,如“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把雨打芭蕉声比作各种声音,展现出独特的音乐美感,这种声音经过文人渲染,成为具有音乐美的典型篇章。建筑之美:材料二指出“蕉窗听雨、蕉窗绿烟,芭蕉与中国门窗是绝配。扇形窗、月亮门、冰裂纹,搭配芭蕉的绿袖子,红窗棂,绿蕉叶,线性的窗格、面型的蕉叶,色彩与造型的对比美,摄人心神”,表明芭蕉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互搭配,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体现出建筑之美。静气豁达(安然纯善、坚韧持久):材料一中作者看到雨打芭蕉,觉得它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代女子,寂静含蓄、静气安然,体现了芭蕉的静气豁达。也提到了《聊斋志异》中用芭蕉叶帮助他人的翩翩仙女,展现了安然纯善的品质。
此外,像怀素依靠芭蕉叶坚持练习书法,也从侧面体现出芭蕉所代表的坚韧持久的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事中含情(以事抒情):材料一中,作者在朋友家的经历,从在石榴树下的欢快时光到下雨后在书房看到芭蕉叶,以及与朋友关于芭蕉的对话等,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芭蕉的感情,表达了对人生静气豁达、安然纯善的感怀。材料二虽未明确叙事,但在引用古人关于芭蕉的题句和故事中,也蕴含了对芭蕉的情感。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材料二中对“雨打芭蕉”的文化意象的直接抒发,如“芭蕉风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合同标准示范文本
- 签订的办公楼租赁与物业管理合同
- 维护网络安全应该怎做
- 国际物流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电工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 旅游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 中级制图员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新上任管理岗位指南
- 场地租赁合同范例
- 采购供应合同集合
- 202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练习12练习十二附答案》教学课件
- 检测检测机构(实验室)应急预案
- 度假酒店康养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小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专项方案
- 创维电视机E710U系列电子说明书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医院抗菌药物临时采购使用申请表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2024-2030年中国多重耐药菌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