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3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子翻译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句子,大
多是课内文言文中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满分技巧】
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等几个方面,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
语境;对于虚词,要综合归纳课本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记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掌握具体意义;
翻译文言句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加内容,抓住句子的关键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字
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限时检测】
1.(2。2。重庆中考阅读下面RJ义含义,完成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滑倒影,绝娥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阚处_______②至于夏水寒陵_________
③沿潮阻绝④虽乘奔御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推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
港源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滩漱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涧漱大如模⑶,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①(潮(ydn)(yu))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留(qU)
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血))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2.(202。•遂宁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
《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
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坤,对
坐舟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班据鞍默诵诸经注
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卒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坤:酒家的代称。
(1)用“尸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手不会"
③置他人之过哉
④幺一骡二马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3.(2020•南充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度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于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交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
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现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畸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
而死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m之胜以自造也栽!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版之以清风,
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
做窗。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阿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B.做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
C.穷耳目之胜以自道适:至IJ、往
D.啰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4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
B.览物之情无丝竹之乱耳
C.不以谪为患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W况乎灌长江之清流由是则生皿有不用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
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H勺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
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中文中的“乐”内涵是
一致的。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1H乐耶?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4.(2020•成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跳。跳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鹤。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卷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手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考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片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千里马常有,女伯乐不常有c蚊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军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若其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1)卜列语句中加点问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飨而飞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脐
B.志怪者也志:志向
C.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马鞭驱赶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物喜
c.w伯乐不常有温故内知新
D基真无马邪帝感基啄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B.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C.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D.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大鹏”,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
的“千里马”。
B.两文借物抒怀,情感有别。甲文借“大鹏”迁往南海展现了作者的恐惧,乙文以"千里马’’遭受屈辱表达了
作者的愤懑不平。
C.两文语言精当,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乙文.连用“不''字,
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D.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鲤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
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5.(2020•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唯,月色入户,砍与起行。令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氏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用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迂21,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住之。前⑤恶不可食.黄
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日:“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日:“此先
生'饮酒停饮湿纵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
州。④鬻(yi):卖。⑤微网: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欣终起行②畲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④饮酒但饮湿
(2)翻译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音交横。
②黄门置箸面叹,东坡已尽之矣。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
物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6.(2020•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或大丈夫哉/臣建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标寻向所有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狠自枉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7.(2020•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下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节■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多贪②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
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导赏有差。
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心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
莫不盛称和以有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侪(chai):同辈。②赍:携带。③占城:仿越南南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成祖欲不中国富强________
②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③帝大悦,助赏有差________
④所历用三十余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全石以为底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4)请写出选文中能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两个句子。
8.(2020•安徽中考真题)阅读卜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释】①著:附着。②荷:也称作蒲。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晋陶渊明理爱菊独
②濯清涟而不燃妖
③富乎众矣宜
④金栗初开晓更清初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爱莲说》中,菊是的象征:《咏菊》中,菊有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4)《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9.(2020・广安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绿澳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态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骏,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困①。一闭一开水
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骤欲更寻索,不复
知处。
长沙醒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
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
不异世间。
【注释】①困(qu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黄发垂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学采药至衡山________________④深入忘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乃不知有汉〃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水陆草木石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先帝不必臣卑鄙
D理直无马邪余人各复延至然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荫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 天津天狮学院《生物实验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文化经典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5届初三5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电子商务三创赛
- 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与市场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平台的社会责任实践考核试卷
- 硬件性能监控与系统优化工具考核试卷
- 占用土地赔偿协议书
- GA/T 1356-2018国家标准GB/T 25724-2017符合性测试规范
-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课件
- 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 2022邮储银行综合柜员(中级)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三角形的外角》优秀课件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课件
- 鹌鹑蛋脱壳机的设计
- 项目管理进度表模板(全流程)
- 《小石潭记》作业设计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五章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