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1-3章)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1-3章)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1-3章)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1-3章)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测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1-3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亮是光源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C.“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光折射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光的漫反射2.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B.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C.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等大的虚像3.如图,日晷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的成因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 B.水球成像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4.如图所示是一个用光电屏显示液面高度仪器。它工作时,激光器和光电屏保持不动,通过反射光束照射在光电屏上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液面的高低。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液面上升时,入射角变小B.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位置不变C.当液面上升时,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变小D.当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左移动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C.如图甲,若将光线沿着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方向射出D.如图乙,若把纸板向后折,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则此时反射光不存在6.晚自习后,小莹发现自己家的车灯照射前面自行车“尾灯”时,会发现对方“尾灯”很明亮。查阅资料知道自行车“尾灯”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的是镜面反射B.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是漫反射C.自行车尾灯是光源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7.如下图所示是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它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则平面镜的数量至少是()A.2块 B.5块 C.4块 D.3块8.如图所示,被隔板隔开的两个人偶不能直接“看到”对方,但人偶A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人偶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偶A“看到”的是人偶B的虚像B.人偶B能“看到”人偶A,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C.如果人偶A置于漆黑的房间,人偶A不能“看到”BD.如果人偶B置于漆黑的房间,人偶A不能“看到”9.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10.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 B.C. D.11.小丹用光学装置探究光的现象及其特点。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她发现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未画出)。针对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B.没有发生光的反射C.折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区域二D.通过这一次实验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12.将一束激光射入到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曲线,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盐水后,再次将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B.图乙中的盐水密度均匀C.图甲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图乙盐水中的光发生了折射现象13.2024巴黎奥运会张雨霏勇夺6枚奖牌,如图中能表示张雨霏在水下看到岸上终点线的光路图是()A. B.C. D.14.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1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 B.一定等于C.一定大于 D.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16.如图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一个发光点,S是发光点发出的一条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可能是()A. B. C. D.17.如题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调整两透镜间的距离,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甲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C.乙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D.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18.如图,商家推出扫码兑奖活动,手机扫描瓶盖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A.瓶盖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19.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均保持现在的位置不动 B.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20.如图为凸透镜的物距与像距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像由虚像变为实像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2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根据以上信息,其中__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界面的______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22.按要求填空:(1)如图1所示,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____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也可保持入射角不变,把激光笔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平移一段距离;(2)如图2和图3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眼睛患有近视时,近视眼镜对光起_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将像的位置矫正到视网膜上。要使照相机拍摄的苹果的像小一些,应将镜头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苹果。23.一些大厦用大块镀膜玻璃做外墙,这种玻璃幕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这是由于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会发生_____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黄昏时鸟儿则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这些都会导致它们贸然飞往而撞击受伤,实际上鸟儿看到的室内绿植是_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如图所示的A、B、C三幅图中,图____________能反映鸟儿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室内绿植的光的传播路径。24.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斜放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⑤黑板“反光”;⑥立竿见影;⑦镜花水月;⑧海市蜃楼;⑨坐井观天;⑩汽车观后镜。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2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体,横截面如图甲所示,圆弧形玻璃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选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以便于读数,其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相同(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如图乙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26.哈尔滨文旅火爆全网,南方的游客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打磨冰块,使其中间厚边缘薄,就可以制造出冰质的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装上镜架,你就打造了一副可以矫正_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的眼镜。27.如图所示,在不透光的板M中间挖一直径为d的圆孔,在孔中放一块与孔等大的凸透镜,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最后垂直于主光轴的光屏上成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光斑,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那么,透镜和光屏的距离为__________;若在光屏位置放一物体,详细描述经过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像。28.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透镜时,成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透镜时,成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物体从距透镜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每题2分,共6分)29.按要求填空。(1)如题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画出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2)如题图所示,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3)如题图所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30.如图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做的实验:(1)图甲中小明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从而使纸板上的直线与镜面____________(填位置关系);(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反射,沿方向射出。改变入射角度做了6次实验,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____________;次数123456入射角反射角(3)如图乙,小明在实验时,把整个纸板E绕向后倾斜,在纸板上不再看到反射线,此时反射光__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小明经过思考,觉得反射光线应该在纸板平面前的空中,为了将它显示出来,在不移动纸板的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31.在准备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小聪同学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M面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拿另一支与蜡烛A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至某位置时,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__,此时蜡烛B的位置视作蜡烛A的像的位置;(2)移动蜡烛A,多次实验,在白纸上标记下每次蜡烛A、B的位置,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的距离,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发现像与物的位置并没有关于平面镜对称。①该同学猜想是因为玻璃板较厚,蜡烛A在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分别成像,实验中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错误的将蜡烛B与距离玻璃板____________(填“较远”或“较近”)的像重合,从而造成了“不对称”的结果;②为了验证该想法是否正确,该同学在玻璃板M面上贴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样只能看到一个蜡烛A的清晰的像,重复实验,结果发现像与物仍“不对称”;③该同学分析该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光的折射有关.请在图丙中补全该同学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的光路,并标出看到的“蜡烛B”的位置:____________。④综合上面的现象及分析过程,在实验中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由于光的折射,实际是_______完全重合,造成确定像的位置时出现偏差。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__;(2)实验前必须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上;(3)当该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①若能,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像的性质;②若不能,请在下面横线上说明仅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个合适的什么透镜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答:____________。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第(1)小题题2分,第(2)小题题3分,共5分)33.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间的满足。(1)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2)小李用另一块凸透镜做实验,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将物体移至距离凸透镜时,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的性质是什么?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