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14-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15T 3514-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15T 3514-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15T 3514-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15T 3514-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I白海军、白国栋、根小、卢旭颖、赵亮亮、特日格勒、蒋贺喜格、包晓英、王婧敏、李旻宇。1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大小蠹属(DendroctonusErichson),危害油松、2按照“Z”字形法、平行线法或对角线法抽查30株以上,统计受害株率,或目测危害树木的严重程度。具体按照LY/T2011和LY/T2516的规定。4.2危害程度划分在幼虫、成虫阶段,调查受害株率,其中发生(危害)程度在2%~6%为轻度发生,7%~12%为中度发生,13%以上为重度发生,具体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成灾标准按照LY/T1681的规定执行。5虫情监测5.1监测范围红脂大小蠹疫情发生区,火烧迹地,抚育采伐迹地,曾调入带疫原木的贮木场(点)、木材集贸市场附近松林等。5.2监测方法5.2.1诱捕器监测成虫扬飞期,在发生区距林缘5m~10m处设置诱捕器支架,下端距地面5cm~10cm,一般每1km设置1个诱捕器。定期观察能否诱捕到红脂大小蠹成虫,以此判断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诱捕器安装和设置方法按照LY/T2025的规定执行,具体参见附录B。5.2.2人工监测查看树干上有无红脂大小蠹侵入孔、羽化孔、凝脂,树干基部地面是否有风化脱落的红褐色或灰白色凝脂碎末。对可疑受害木,用解剖工具撬开树干或树根部位的树皮,查看皮层内是否有红脂大小蠹虫体及被蛀食的虫道痕迹,虫道内是否有红褐色细粒状虫粪和木屑。确认有疫情后,应进行详细调查。调查方法按照LY/T2011的规定执行。5.3标准地调查5.3.1标准地设置增设1块。5.3.2调查方法采取“Z”字形法、平行线法(人工林)或对角线法取样,抽取样株30株以上,不足30株的,进行每木调查,确定危害程度。5.3.3调查内容参见5.2.2。6防治技术6.1检疫措施按照LY/T1830的规定执行。3成虫扬飞期在发生区松林的林缘、山脊空地,每隔50m悬挂1个引诱剂诱捕器。定时查看缓释瓶9~10月份火烧木采伐后,结合造林整地,用钩机将伐根挖出并进行自然晾晒,消杀根部成虫、幼在被害林地,每1hm²~2hm²砍伐1~2株寄主松木,砍伐时伐根高度20cm~30cm,并将砍伐下的主干锯成1m左右长木段堆放于林缘,待红脂大小蠹成虫扬飞期结束后,对引诱入侵的木段和伐在树干危害部位上部用特制刮刀刮皮一周,刮到树皮光滑,宽度10cm,深度不能到达韧皮部。把厚度0.06mm的聚乙烯塑料布,裁剪成上幅宽2m、下幅宽4m,高度为2m的梯形包裹树干,整理成上窄下宽的喇叭形裙状,放入磷化铝片剂,接口处用胶带粘牢,熏蒸时间不少于72h。成虫扬飞期用低毒或无公害生物制剂,对寄主树种2.5m以下树干和树干周围2m半径土壤,进行喷药,以树干微湿为宜。间隔40d左右重喷1次。从受害株溢脂孔沿成虫侵入虫道精准剥皮,厚度掌握在红脂大小蠹侵入虫道直径的一半约5mm~在新侵入孔下方3cm~5cm处钻孔至木质部,把磷化铝毒丸塞进小孔47.2.1轻度发生区7.2.2中度发生区采用诱捕器诱杀、树干喷药、围裙熏蒸、刮皮涂药、钻孔毒杀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7.2.3重度发生区5于两复眼间距的2/3,其侧叶斜,与水平约呈20°角,仅侧叶的内角隆起,水平部分约为其总宽度的凹的前缘后方中度缢缩,表面平滑有光泽,刻点很稠密,小而不规则,浅但明显下陷,背板后部刻点少,有时具稍隆起的中线,毛被稀少。鞘翅长为宽的齿;鞘翅刻点细小深陷;沟间部宽度约为刻点沟宽度的1.5倍,具大量杂乱的小横齿,平均刻点沟之间稍陷,沟中刻点略小于中域刻点;沟间部刻点细小交合至粗颗粒,茸毛密度有一明显的圆形凸起;前胸背板上的刻窝较大些;鞘翅坡面上6该虫一般1a发生1代为主,少数2a发生3代,以成虫和幼虫以及少量的蛹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世代交替、重叠。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扬飞,5月中下旬为扬飞盛期,6月中下旬扬飞结束。成虫产卵始于5月中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幼虫始见于5月下旬,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旬化蛹盛期。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下旬羽化始盛期,9月上旬为盛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始盛期,7月中旬盛期。7月上旬成虫始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期始于7月中旬,8月上旬为盛期。孵化期始于7月下旬,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以老熟幼虫或2龄~3龄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越冬。成虫于翌年春季由根基部蛀咬羽化孔爬出。羽化孔为圆形,直径3.03mm~4.04mm,平均3.35mm。一般雄成虫先出孔,雌成虫后出孔,羽化时间以10:00时~16:00时最多。雌成虫首先寻找寄主,危害胸径10cm以上的油松或樟子松,以及新750cm范围最多。卵成堆产于虫道一侧,呈多层次排列,无单个产卵室,卵期为10d~15d;幼虫孵化后不单独发育,而是群集蛀食韧皮部,形成共同虫道,虫道内充满红褐色细粒状虫粪,幼虫为4龄,历期60d~75d;老熟幼虫在充满蛀屑的树皮及根皮内蛀食形成彼此分离的肾形、椭圆形或圆形的单独蛹室化蛹,蛹期为12d左右;初羽化成虫一般在蛹室停留6d~9d,直到外骨骼硬化,体色由浅红褐色变为红褐色后开始活动,并由蛹室转移到虫道,然后咬食羽化孔爬出树皮,几个成虫可使用同一羽化孔飞出。红脂大小蠹生活史见图A.2。4月▲6月7月9月10月11-3月上00X△图A.2红脂大小蠹生活史红脂大小蠹侵入孔主要位于树干基部到1m高处,初侵入时,虫粪、木屑和树脂混合物呈鲜红色,一部分排出侵入孔外,形成凝脂,随着时间的延长,由红棕色逐渐变为浅棕色直至灰白色。树干上和干基部的凝脂是野外鉴定识别红脂大小蠹危害的最重要特征。红脂大小蠹和其携带的真菌导致寄主衰弱,之后在其他因素(如其他害虫)的共同作用下,松树系统性枯萎死亡,即老叶先失绿、变黄,最终整株干枯死亡。8(资料性)交叉式诱捕器各组件见图B.1。顶盖B.黑色大交C.黑色小交D.过滤网E.黑色F.变径G.小蠹集将大板和小板十字交叉(豁口朝下),安装顶盖,将过滤网放入漏斗中,连接漏斗,之后将变径安在距林缘或林间空地的林缘5m~10m处设置诱捕器木杆支架,木杆间距为大于诱捕器的宽度15cm~20cm,高度1.5m,用细铁丝或细绳将诱捕器挂设在木杆的1.5m高处,诱芯挂设到交叉式诱捕器的林分,也可在两株树木之间绑系绳索,高度2m,并将诱捕器挂设在绳索中部。种群监测时,每天或9图B.3诱捕器悬挂图B.3引诱剂包装类型引诱剂加注在塑料缓释瓶中。使用时,利用移液管等器皿将引诱剂加注到缓释瓶中,将其固定在诱捕器孔洞处,待在林间释放挥发后,再重新加入引诱剂。一般一次加入的引诱剂持续期为1个月左右,具体视当地温湿度等气候状况适时加注引诱剂。缓释瓶样式见图B.4。图B.4缓释瓶样式[1]萧刚柔等.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2]那顺勿日图,赵胜国,吴秀花,等.通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3]邓琪琪,王佳,杨丽元,等.红脂大小蠹天敌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21,44(3337-[4]吴昊,李德斌,罗在全,等我国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灾害风险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5]刘海军,骆有庆,温俊宝,等.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和锈色粒肩天牛风险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81-87.[6]刘永耀,徐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