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4·乐山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司马迁(前145—约前87年),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动身,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很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前99年,司马迁因替战败倒戈匈奴的李陵说情,触怒汉武帝,被下狱施以宫刑,出狱后忍辱接着创作完成《史记》。《史记》采纳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有利因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价值。解析:(1)依据材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得出,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司马迁从长安动身,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得出,个人游历与对史学的酷爱;依据材料“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可得出,对家学传统的继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武帝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依据材料“被下狱施以宫刑,出狱后忍辱接着创作完成《史记》”可知,激励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依据材料“采纳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可知,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依据材料“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可知,修史的语言、核心理念为后世所推崇。答案:(1)因素:西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儒家重史思想传承;家庭环境熏陶,驾驭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个人游历经验和对史学的爱好。(2)价值:纪传体通史体例为后世沿袭;留意实录实证和理性批判的修史意识深刻影响史学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大一统历史的发展;承载并激励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等等。2.(2024·蚌埠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苏轼,眉州眉山人,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得中殿试乙科。当时,皇帝激励官员议政,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主动议政。熙宁四年(1701年),因新法害民,苏轼上书直言其弊,获罪于改革派,于是恳求出京任职。任地方官期间,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苏轼“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诗、词、书、画兼精,词风豪放,开创了词的新时代,其事迹广为传颂,后世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东坡话、东坡肉、苏堤等传闻。——据《宋史·苏轼传》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苏轼敢于直言新法弊病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苏轼在后世被广为传颂的缘由。解析:(1)依据材料“皇帝激励官员议政……主动议政”得出,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主动议政;依据材料“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得出,苏轼率真的性格;依据材料“因新法害民,苏轼上书直言其弊”得出,新法出现害民现象。(2)依据材料“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得出仗义执言,颇有政绩,忠君爱民,气节高尚;依据材料“诗、词、书、画兼精,词风豪放,开创了词的新时代,其事迹广为传颂”得出,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影响深远。答案:(1)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主动议政;苏轼率真的性格;新法出现害民现象。(2)仗义执言,颇有政绩;忠君爱民,气节高尚;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影响深远。3.(2024·河南六市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少年时即才名扬于海内。万历初,高校士张居正想请汤显祖与其子同习科考却遭其谢绝,这使汤显祖迟迟不得中第。万历十八年,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腐败,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八年后他弃官归家。汤显祖在思想上近于李贽,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创作完成了他最宏大的作品《牡丹亭》,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极专心的探讨。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这一爱情故事打动了观众,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日本闻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曲坛伟人,称汤显祖不仅于戏曲上表现其宏大,“即其人格气节亦颇有可艳羡者,谱之入曲固为吾党所快者”。——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汤显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青木正儿赞扬汤显祖宏大的缘由。解析:(1)汤显祖思想的产生要放在明朝市民文学发展的背景下思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入手。据材料“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晚明政治腐败,社会冲突尖锐;据材料“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价值取向的改变。(2)据材料“请汤显祖与其子同习科考却遭其谢绝”“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腐败”得出,其不畏权势的人格气节;据材料“对社会问题极专心的探讨”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关注现实的艺术特点;据材料“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勇于抗拒礼教的思想倾向;据材料“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曲坛伟人”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非凡卓越的艺术成就。答案:(1)晚明政治腐败,社会冲突尖锐;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价值取向的改变。(2)不畏权势的人格气节;关注现实的艺术特点;勇于抗拒礼教的思想倾向;非凡卓越的艺术成就。4.(2024·江门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及二品红色顶戴,其就此成为闻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胡雪岩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被奉为店训。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巧取豪夺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摘编自《胡雪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胡雪岩发家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解析:(1)依据材料“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可以得出,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依据材料“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可以得出,帮助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中胡雪岩帮助左宗棠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可以得出,支持了左宗棠平叛新疆,受到左宗棠及清政府的赏识;依据材料“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可以得出,卓越的商业才能;依据材料中胡雪岩经商特殊重视商业道德,可以得出留意商业信誉。(2)结合所学学问及材料中“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巧取豪夺”“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可以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封建政府和官僚的压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答案:(1)缘由: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帮助洋务运动;支持了左宗棠平叛新疆,受到左宗棠及清政府的赏识;卓越的商业才能;留意商业信誉。(2)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封建政府和官僚的压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5.(2024·广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何泽慧(1914—2011),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考入清华高校物理系,1936年毕业后,怀着“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念头,赴德国学习“试验弹道学”专业,并于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与钱三强结婚后,起先了共同的科研生涯。同年,何泽慧发觉铀核四分裂现象,揭示了新的裂变模式,为裂变动力学探讨供应了重要信息。1948年回国参加创建北平探讨院原子学探讨所,1959年领导成立中子物理探讨室,参加了核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试验,1964年起担当原子能探讨所副所长,1973年担当高能物理探讨所副所长,其间,经她指导的探讨工作和修改过的论文,不计其数。——摘编自张焕乔、唐洪庆《纪念何泽慧先生》(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何泽慧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何泽慧的历史功绩。解析:(1)据材料“1932年考入清华高校物理系”“并于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可知,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求学科研经验;据材料“怀着‘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念头,赴德国学习”可知,科学救国的信念支撑;据材料“1946年与钱三强结婚后,起先了共同的科研生涯”可知,与钱三强的科研协作;据材料“创建北平探讨院原子学探讨所……领导成立中子物理探讨室,参加了核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试验……担当原子能探讨所副所长……担当高能物理探讨所副所长”可知,国家的大力支持。(2)据材料“何泽慧发觉铀核四分裂现象,揭示了新的裂变模式,为裂变动力学探讨供应了重要信息”可知,推动世界核物理探讨的发展;据材料“创建北平探讨院原子学探讨所……领导成立中子物理探讨室”“经她指导的探讨工作和修改过的论文,不计其数”可知,创建领导中国核探讨机构,培育大批核探讨人才,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做出巨大贡献。答案:(1)缘由: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求学科研经验;科学救国的信念支撑;与钱三强的科研协作;国家的大力支持。(2)功绩:推动世界核物理探讨的发展;创建领导中国核探讨机构,培育大批核探讨人才;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做出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国国防力气。6.(2024·中原名校高三质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联想到万有引力起源问题。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骛、超然物外,不屑卷入论战的是非漩涡;他把错杂纷纭的现象统一起来,揭开了沉睡已久的自然之谜,凭借惊人的思维实力让大自然变得井然有序;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阅历的幻想者,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般想象的阅历主义者,一个能自如运用数学、试验、视察等科学手段的先驱者。面对这样一位巨人,人们有服于他的学说,在他的脚下……毫不惊奇,1776年,伏尔泰直言不讳地宣布:“如今我们都是他的门徒。”甚而笛卡尔主义者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崇拜者的行列。牛顿逝世后,丰特奈尔为法兰西科学院撰写的牛顿颂词仿佛是在描绘高不行及的自然力气:多么奇妙的一位数学家,解开了奇妙困难的宇宙之谜!——摘编自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牛顿物理学取得成就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如何看待牛顿的物理学成就。解析:(1)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牛顿吸取伽利略等物理学方面的成果;据材料“牛顿洞幽烛远,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其成就无法超越;他心无旁骛、超然物外”“他是一个脚踏实地、诉诸阅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公司设计合同样本
- 个人正规结款合同样本
- 个体诊所消毒供应合同样本
- 俩人合伙开店合同样本
- 白云拼音测试试题及答案
- 书籍采购协议合同样本
- 个人收购废品合同样本
- 专业法律合同样本
- 万科电梯合同样本
- 公司用工服务合同样本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可直接打印
- 机电安装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综合验收记录表
- 常规检泵设计培训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梦想(英语演讲稿)PPT幻灯片课件(PPT 12页)
- 中国联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 法院刑事审判庭速裁庭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
- IEC60335-1(中文)
- 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