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木叶”林庚
在生活里,树叶是再寻常不过的存在。春天,它鲜嫩翠绿,带来生机;夏日,它茂密成荫,给予清凉。可当秋风拂过,树叶簌簌而落,此时,你可曾想起“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这普普通通的树叶,一旦踏入诗词的领域,就摇身一变,化作“木叶”,被注入了无尽的诗意与深邃的内涵。今天,让我们跟随林庚先生的脚步,踏入《说木叶》的世界,去揭开“木叶”这一意象神秘的面纱,探寻古典诗词中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诗意奥秘。导
语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林庚及其学术研究,了解文学评论。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核心概念“木叶”的特征。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提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走进作者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作者介绍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新诗的创作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发展到当代,诗坛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寥寥无几,知名诗人海子卧轨自杀,顾城杀妻后自杀……针对这种现状,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写的《说“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象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写作背景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进行分析、评价和阐释的文章体裁,其目的在于揭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以及探讨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学发展趋势。它涵盖了多个维度,从作品的主题挖掘、人物塑造、情节架构,到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再到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创作时要精准把握作品核心,运用恰当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展开论述,做到有理有据。文学常识走进文本“说”是一种文体。
“说”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对见解,写法比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形象。解
题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层次结构黄叶木叶落叶落木赏析文本1、课文是如何引出本文的话题的?
----从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来引出本文所谈论的话题。
2、找出作品中引用诗人的作品的诗句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3、作者举出这些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木叶”之美,说明“木叶”成为诗人喜爱的形象,为下文的分析张本。
引用作用:
1、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主体特点
2、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可读性(总)
(1)引用别人或名人的话:A、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B、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加真实性、丰富性。
(2)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增强可读性,增强文采性,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3)引用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4)引用书信、日记:印证作者的观点,使文章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木树之辩,体会诗歌暗示特征」文章第二段作者又列举了哪些名句,借此说明了什么?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树”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落木”说明有“树”的名句多,有“树叶”的名句少。探讨多用“木叶”的由来。找出文章中和“木叶”相关的概念,并按照作者文章的意思(结合作者列举的诗句例子),为这些概念做注解。树叶木叶落木高木高树落叶木叶庭中有奇
,绿叶发华滋.无名氏古诗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在《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树饱满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浓密繁华树叶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浓密繁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木叶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王褒《渡河北》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疏朗绵密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__。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空阔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空阔饱满树叶木叶诗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差别浓密繁华疏朗绵密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木叶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枯黄干燥,潦倒悲怆区别“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完成表格。意象颜色触觉意境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褐绿色繁密绿色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微黄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饱含水分春夏之交意象场合外形颜色质感意味联想(情感)木(叶)树(叶)春夏之交
秋风叶落
脱尽叶子
枝叶繁茂绿(叶)褐绿(干)干燥
饱含水分空阔疏朗饱满绵密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密密层层浓阴满地生机活力枯黄填写下表,区别“木(叶)”与“树(叶)”作者说:“‘木叶’之于‘树叶’,不过只是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木(叶)”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第一第二木它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真正目的:探究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合作探究一,标题拟为《说“木叶”》,有什么好处?
1、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2、标题为“说木叶”,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3、以“木叶”具有暗示性的独特角度,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抓住暗示性鉴赏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文化心理暗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
二,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外部形态、颜色质地、生长环境、习性特点三,细读第5、6两自然段,分析林庚先生得出“木”所暗示内涵的方法。木木头、木料、木板没有叶子微黄干燥联想联想没有生命力萧瑟的、枯萎的疏朗的清秋气息外在物理情态内在心理情态得到启示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小结概括文章的艺术特色①善于设问与对比②大量的举例和引用,论证详实③由现象到分析,层层深入,逻辑清晰④语言形象生动,清楚明晰小试牛刀“杨柳”常用在离别场合,暗示“离别愁绪”,是因为这一形象有什么艺术特征呢?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艺术特征一:外形上,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据《三辅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4971:2007 RU Medical devices -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
- 【正版授权】 ISO 11137-1:2025 EN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Radiation - Part 1: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 f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71-315:2025 EN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315: Direct current (DC) transfer switches
- 【正版授权】 IEC 61479:2001+AMD1:2002 CSV FR-D Live working - Flexible conductor covers (line hose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正版授权】 IEC 60383-1:1993 FR-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000 V - Part 1: Ceramic or glass insulator units for a.c. systems - Definitions,test metho
- 【正版授权】 IEC 60730-1:1999+AMD1:2003 CSV FR-D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309-1:1999+AMD1:2005 CSV FR-D Plugs,socket-outlets and couplers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076-11:2004 FR-D Power transformers - Part 11: Dry-type transformers
- 保险行业档案管理培训
- 小学趣味排箫课件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花名册
- 上海市中心商务写字楼清单
- 附九江学院第四届教工男子乒乓球单打赛程表
- 积极心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
- 物资仓库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 .三坐标测量员技能考核考试题答案
- 检验科知识题库+答案
-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分析标准表格模版
- 大学森林生态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