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题型是基本稳定的,新高考卷是五道考题:文言断句题、词语理解题、文意分析概括选择题、语句翻译题、文意简答题。近年来文言文考题虽题点偶有变化,但考点稳定,基本要素不变,叙事性和议论性特点也是稳定的,因此,解决常考题型仍然是基本,是重点。(2024·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任务。材料一: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武王伐纣,师渡盟津,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蜚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节选自《尉缭子·武议》)材料二:传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蜚廉、恶来之徒,并幸受宠。”言好技力之主致技力之士也。或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辅以蜚廉、恶来之徒,与周军相当,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今言“不血刃”,非纣多力之效,蜚廉、恶来助纣之验也。案武王之符瑞,不过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之佑,高祖有断大蛇、老妪哭于道之瑞。武王有八百诸侯之助,高祖有天下义兵之佐;天下畔秦,宜多于纣。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则是孟贲、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则是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钝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节选自《论衡·语增篇》)一、文言断句题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2.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
借题点拨文言文断句步骤原则:①通读全文,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先易后难,把能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六抓”——文言断句实用技巧:①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②抓使用规律,利用文言虚词断句。③抓引用提示词,利用对话标志断句。④抓语序句式,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⑤抓表达习惯,利用修辞手法断句。⑥抓行文思路,利用总分关系断句。二、词语理解题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兵之所加者”的“加”,指增加,与《劝学》中“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加”意思不同。B.“并幸受宠”的“幸”,指受到君王宠信,与《六国论》中“洎牧以谗诛”的“诛”用法相同。C.“非其实也”的“其实”,指他的实际,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其实”意思相同。D.“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的“当”,指抵挡,与《石钟山记》中“有大石当中流”的“当”意思不同。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人之货财”的“利”,与成语“兴利除弊”的“利”含义不同。B.“由其武议在于一人”的“由”,与成语“言不由衷”的“由”含义相同。C.“言好技力之主致技力之士也”的“致”,与《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致”含义不同。D.“蜚廉、恶来助纣之验也”的“验”,与成语“屡试屡验”的“验”含义不同。
借题点拨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比对方法:词语含义比对题重在考查实词(可能兼及虚词、文学常识),这种题型的考查目的是教考衔接,学用结合。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句子意思。要理解加点词语所在句子的大致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第二步:分析课内词义。对照句一般是初高中重点文言篇目中的句子,根据日常所学,不难理解词语的含义。第三步:词义代入比照。明确教材例句的词语含义,代入文本句子中,看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解释合理,那么教材词义就和文本词义相同,反之则不同。三、文意分析概括选择题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用兵不是为盗,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而不伤害无辜,兵不血刃就能赢得天下人的亲附。武王伐纣就是如此。B.传言纣王力大无比,又宠信蜚廉、恶来等猛士。材料二推断,商周对战之时,即便纣王被擒住,武王也不能做到“不血刃”。C.材料二认为事情不能随意夸大,仔细考察,真相才会得到判定。纣王力大无穷与武王兵不血刃不能同时成立,必有一个说法错误。D.材料一以武王与商纣力量悬殊却能轻易克敌的事例,论证了修行人事的重要性;材料二则通过具体分析推断,否定了这一观点。
借题点拨文意分析概括选择题答题步骤:第一步:依据选项,查找对应区域。有些选项对应的区域不止一处,是从多处归纳概括得来的;注意概括归纳的词语,一定要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根据。注意文段的标题、注释、出处和背景,题干和选项。第二步:比对原文,检验确定。①比对人物,是否误解形象、张冠李戴。②比对时间地点,是否时序颠倒、空间错位。③比对关键词语,是否曲解文意、曲解词义。④比对内容,是否无中生有、以偏概全。⑤比对关系,是否改变因果、事件杂糅。⑥比对评论,评论文字是否与原文一致。重点关注分析性文字、选项与正文的细微差别,文言实词的翻译也是常见设错点。四、语句翻译题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解题的关键点:①文言翻译题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翻译题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②翻译时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答题步骤:第一步:锁定赋分点,慎推敲。通读所给文言语句,圈定重点实词、关键虚词和特殊句式,谨慎推敲。第二步:找准关键点,细切分。找准关键点,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按照切分内容一一对应翻译。句中较难理解的个别词语,是准确理解句子的关键词语,一般也是文言翻译题的赋分点,必须翻译准确。第三步:做到句意顺,巧连缀。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避免硬译、漏译;补足省略成分。将句中词语逐一解释出来,连缀成句,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语序。译好后要通读一遍,保证句意连贯。五、文意简答题7.从材料二的论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根据材料二第2段,用自己的话将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前提:(1)相比武王,高祖的祥瑞更加明显;(2)相比武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即便如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文意简答题关键在于:(1)精准审题①审准概括角度,如原因、形象、措施等。②审准范围。有时题干已明确指出段落或有所暗示。③审准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分析”,就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是“鉴赏”,就要客观公正。(2)精细读文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字里行间能显示答案要点的文字,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3)精确作答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合并互补的内容。答案精析1.BEF解析“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中,“武王”是主语,“德虽盛”表条件,“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表示转折的结果,可于两者之间断开,即在B处断开;“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和“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是并举成分,故可在E、F两处断开。2.BDF解析“增损”与“考察”是两组动词,一般中间断开,即在B处断开;“前后”和“效验”,一个是方位名词,一个翻译作名词,两个名词之间断开,即在D处断开;“是非之实”为后一句的主语,即在F处断开。3.A[A项“增加”错。施加、施以/更。B项都是被动用法。被宠幸/被诛杀。D项抵挡/挡住。]4.B[B项“含义相同”错。因为/自、从。A项掠夺/利益。C项招来/到达。D项证明/灵验。]5.D[“否定了这一观点”说法有误。材料二针对的是“索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进行讨论,与修行人事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关。]6.(1)所以用兵,是用来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的。(得分点:“兵”,名词作动词,用兵;“所以”,表目的,是用来……的)(2)如今称赞纣王的力气(大),那么武王的道德就被贬低了;称誉武王(的道德),那么纣王的力气就被小看了。(得分点:“称”,称赞;“贬”,被贬低;“少”,被小看)7.①对历史不要妄下断言,要懂得考察前后和真相。②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以自己的喜好而夸张或贬低。③看待问题要学会推敲、推理,有耐心有思辨力。8.①高祖的实力更为雄厚②高祖付出惨重代价才打败秦国③武王不可能兵不血刃就打败纣王(或:武王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打败纣王)
参考译文材料一: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错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民。杀害别人的父兄,掠夺别人的财物,奴役别人的子女,这都是强盗行径。所以用兵,是用来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的。军队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兵器不用沾染鲜血就可以得到天下的拥护。武王讨伐商纣,军队在盟津渡河,指挥三百敢死之士,三万士兵。商纣陈兵亿万,又有蜚廉、恶来这些勇将,身先士卒,不避戟斧,军队绵延百里。武王并没有使士卒疲劳,也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纣王。没有什么吉凶灾祥预兆,只是有没有修明德行的结果。材料二:社会上流传的话说:“纣王的力气能把铁条拧成绳,把铁钩拉直,托梁换柱。”这是说他力大。“蜚廉、恶来这类人,都受到宠幸。”这是说有好本领好力气的君主才能招来有本领有力气的人。有的人说“周武王伐纣,兵器的锋刃上没有沾血就取得了胜利”。以纣王能把铁条拧成绳、把铁钩拉直的力气,再有蜚廉、恶来这类人辅佑,跟周军对敌,周武王道德虽受称赞,也不能征服一向受纣王厚爱的人的心,纣王即使被咒骂,也不会失去跟他操行相同的人的心。虽然他被周武王捉住,当时也应当杀伤几十上百个人。如今说武王“不血刃”,这不是纣王力大的结果,而是蜚廉、恶来帮助纣王的证明。考察周武王吉祥的征兆超不过汉高祖。武王有白鱼、赤乌鸦的吉兆,高祖有斩断大蛇、老妇人在路上哭诉的吉兆。武王有八百诸侯的帮助,高祖有天下义兵的支持;天下背叛秦的,应该比背叛殷商的多。考察高祖讨伐秦朝,又回头来打败项羽,战场上流满鲜血,横尸以万计,军队散失,士兵伤亡惨重,自己多次几乎死掉,然后才得到天下,可见作战艰苦,讨伐叛乱激烈。可是却偏偏要说周武王连兵器上都没有沾血就取得胜利,这不是它的实际情况。说他很轻易地打败纣王,是可能的;要说是“兵不血刃”,就过分夸大了。大凡天下的事情,不能夸大与缩小,要考察它的前前后后,其真相就会自然表现出来,而是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南京邑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病句试题及答案
- 滨江区网络安全项目项目招标文件
- 2024年份一月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集资借款协议
- 海上养殖禁泡沫指导意见和建议
- 弹簧钢带分条
- 廉政格言 法院
- 功能主义建筑
- 伴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
- 先进卫生室先进事迹7篇
- 315食品安全宣传PPT模板
- 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 GB 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3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真题答案无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旅游项目融投资概述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底真空试验记录
- 公司新员工入职登记表(模板)
-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论文(董连慧)2017最新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