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答案)_第1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答案)_第2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答案)_第3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答案)_第4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清热药(含

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青箱子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B、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C、清热凉血,退虚热

D、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E、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2、以下具有扩瞳作用的是

A、青箱子

B、谷精草

C、桅子

D、芦根

E、决明子

3、竹叶除了清热除烦,利尿外,还能

A、生津

B、明目

C、疏肝

D、滋阴

E、退虚热

4、青箱子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B、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C、清热凉血,退虚热

D、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E、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5、芦根的功效有

A、泻火、止汗、生津

B、除烦、止呕、利尿

C、清热、燥湿、止呕

D、除烦、止泻、利尿

E、泻火、止泻、利尿

6、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是

A、玄参

B、桅子

C、石膏

D、生地

E、知母

7、天花粉可用于治疗

A、痰火郁结之凛疡,瘦瘤

B、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证,如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

泻痢、黄疸、带下、疮疹及脏腑火热证

C、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及小儿疳热

D、外感或内生之实热火毒诸证,如丹毒、痒腮、咽喉肿痛、肺

痈、肠痈及血热吐血、蝴血等

E、热病津伤口渴及痈肿疮疡

8、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凛痛肿结的要药为

A、夏枯草

B、芦根

C、桑叶

D、菊花

E、玄参

9、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

A、石膏、知母

B、知母、川贝母

C、知母、黄柏

D、桑叶、菊花

E、天花粉、桅子

10、治气分高热,肺胃实火之要药为

A、石膏

B、夏枯草

C、黄柏

D、菊花

E、大黄

11、天花粉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

B、生津

C、凉血利尿

D、清肺润燥

E、消肿排脓

12、两药相合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尤宜选

A、苍术配黄柏

B、厚朴配枳实

C、麻黄配石膏

D、石膏配知母

E、知母配黄柏

13、不属于清热药分类的是

A、清热泻火药

B、清热燥湿药

C、清热解毒药

D、清热止血药

E、清虚热药

14、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A、龙胆草

B、黄连

C、黄苓

D、桅子

E、黄柏

15、黄苓的功效是

A、燥湿,止血,安胎

B、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C、杀虫,利尿

D、清热燥湿,清退虚热

E、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6、关于龙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

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

B、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

阻之呕吐泛酸

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

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D、治疗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E、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17、关于黄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B、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C、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

D、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疡

E、治疗痰火郁结之疲痛、瘦瘤

18、黄连配木香

A、治疗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B、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每用

C、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D、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E、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19、清热燥湿,善治下焦湿热证的药对宜选

A、黄连、木香

B、茯苓、猪苓

C、夏枯草、淡竹叶

D、黄柏、苍术

E、苍术、厚朴

20、清肺热又止血的是

A、黄连

B、芦根

C、天花粉

D、黄苓

E、地榆

21、治疗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宜选

A、黄柏

B、黄苓

C、牡丹皮

D、牛黄

E、苦参

22、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的药对宜选

A、夏枯草、生姜

B、芦根、桑叶

C、黄连、吴茱萸

D、黄连、龙胆草

E、玄参、桅子

23、治疗胎热胎动不安宜选

A、紫苏

B、白术

C、白茅根

D、黄苓

E、泽泻

24、治疗肝火犯胃呕吐吞酸宜选

A、夏枯草

B、桅子

C、柴胡

D、龙胆草

E、黄连

25、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功效的药物是

A、龙胆草

B、黄连

C、黄苓

D、苦参

E、黄柏

26、龙胆的功效是

A、泻心火

B、泻肝火

C、泻肾火

D、泻大肠火

E、泻三焦火

27、黄连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痈肿疮毒

B、湿热泻痢

C、胃火牙痛

D、肺热咳喘

E、血热吐蝴

28、牡丹皮除清热凉血外,又能

A、解毒透疹

B、活血散瘀

C、润肠通便

D、利尿通淋

E、燥湿止痒

29、关于生地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疡

B、治疗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C、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D、治疗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E、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30、常用治阴虚内热及肠燥便秘的药物是

A、紫草

B、地骨皮

C、生地黄

D、黄柏

E、牡丹皮

31、生地黄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热结便秘

B、温病热入营血

C、阴虚发热

D、内热消渴

E、血热妄行

32、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咽喉肿痛宜选

A、生地

B、紫草

C、玄参

D、苦参

E、黄柏

33、哪项不是玄参具有的功效

A、利尿消肿

B、润肠

C、清热凉血

D、滋阴降火

E、解毒散结

34、野菊花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

A、疏肝平肝

B、消肿利咽

C、利水消肿

D、祛风通络

E、明目止痉

35、熊胆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

A、通利关节

B、消肿利咽

C、利水消肿

D、祛风通络

E、明目止痉

36、半边莲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

A、通利关节

B、消肿利咽

C、利水消肿

D、祛风通络

E、明目止痉

37、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止血

B、清热解毒、利湿

C、清热解毒、止痢

D、清热解毒、活血

E、清热解毒、凉血

38、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

A、连翘

B、玄参

C、穿心莲

D、夏枯草

E、射干

39、治疗痔疮肿痛,目赤肿痛,宜选

A、白花蛇

B、穿心莲

C、山豆根

D、熊胆

E、青黛

40、治肺热咳喘,热淋涩痛宜选

A、重楼

B、半边莲

C、篇蓄

D、穿心莲

E、海金沙

41、大青叶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燥湿止带

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D、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E、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42、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

A、紫花地丁、野菊花

B、败酱草、大血藤

C、金银花、连翘

D、鱼腥草、重楼

E、蒲公英、鱼腥草

43、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

A、蒲公英

B、射干

C、大血藤

D、白头翁

E、鱼腥草

44、善治乳痈肿痛的药物是

A、芦根

B、蒲公英

C、败酱草

D、紫花地丁

E、鱼腥草

45、关于连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B、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C、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D、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E、治疗热淋涩痛

46、关于金银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B、治疗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C、治疗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D、治疗痰火郁结之凛疡、瘦瘤

E、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淋痛、疮疡

47、治痰盛咳喘和热结痰盛咽喉肿痛宜选

A、板蓝根

B、金银花

C、蒲公英

D、射干

E、牛黄

48、治各种内痈,又治湿热黄疸宜选

A、大青叶

B、蒲公英

C、黄连

D、牛黄

E、土茯苓

49、金银花的适应证是

A、风湿痹痛

B、呕吐吞酸

C、阴虚发热

D、胎动不安

E、热毒泻痢

50、既清热解毒,又息风定惊的药是

A、红藤

B、马勃

C、蚤休

D、半边莲

E、穿心莲

51、青黛入丸散剂的用量是

A、0.25~0.5g

B、1.5~3g

C、5~10g

D、0.5-lg

E、l~5g

52、山豆根的用量是

A、0.25~0.5g

B、0.5-lg

C、5~10g

D、3~6g

E、l~2g

53、山豆根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利湿

B、清热解毒,利尿

C、清热解毒,利咽

D、清热解毒,利关节

E、清热解毒,活血

54、以下不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功效的药物是

A、射干

B、马齿范

C、大青叶

D、山豆根

E、板蓝根

55、射干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

B、散结

C、祛痰

D、利尿

E、利咽

56、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血散结

B、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C、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D、清热解毒,凉肝定惊

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57、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连翘

B、板蓝根

C、大青叶

D、大血藤

E、白头翁

58、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的药物是

A、蒲公英

B、鱼腥草

C、板蓝根

D、连翘

E、芦根

59、善治肠痈,肝痈,肺痈的药物是

A、土茯苓

B、败酱草

C、青黛

D、牛黄

E、白薇

60、鸦胆子治疟疾的使用量为

A、10~15粒

B、10~20粒

C、10~25粒

D、10~3。粒

E、10~35粒

61、属于连翘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B、疏散风热,消肿散结

C、消肿散结,利尿止血

D、疏散风热,湿热泻痢

E、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62、牛黄除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外,还能

A、利咽消肿

B、凉血止痢

C、化痰开窍

D、利尿通淋

E、解毒透疹

63、能退虚热,清肺降火的药物是

A、石膏

B、黄苓

C、鱼腥草

D、地骨皮

E、穿心莲

64、能凉血、退虚热的药物组是

A、白薇和胡黄连

B、板蓝根和青黛

C、青蒿和大青叶

D、黄柏和知母

E、青蒿和地骨皮

65、银柴胡的功效是

A、和解退热

B、退虚热、清疳热

C、养阴清热

D、清热凉血

E、升阳举陷

66、青蒿与地骨皮除均能退虚热外,又均能

A、凉血

B、清肺降火

C、生津

D、解暑

E、利尿

二、配伍选择题

1、A.芦根

B.淡竹叶

C.天花粉

D.桅子

E.夏枯草

<1>、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止烦

呕的药物是

ABCDE

<2>、治疗胃热呕啰。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的药物

ABCDE

<3>、治疗热病烦渴。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水

肿,热淋,湿热黄疸的药物是

ABCDE

<4>、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的药是

ABCDE

2、A.石膏

B.竹叶

C.天花粉

D.桅子

E.夏枯草

<5>、治疗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的药物是

ABCDE

<6>、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的药物是

ABCDE

<7>、治疗血热吐血、岫血、尿血的药物是

ABCDE

<8>、治疗黄疸,热淋,血淋的药物是

ABCDE

3、A.生津润燥、利尿

B.调经止带、利尿

C.除烦止渴、利尿

D.清热除烦,利尿

E.清热燥湿、利尿

<9>、淡竹叶的功效是

ABCDE

<10>,桅子的功效是

ABCDE

4、A.收湿敛疮,清热利尿

B.清热燥湿,生肌止血

C.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D.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E.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11>.生石膏的功效是

ABCDE

<12>、爆石膏的功效是

ABCDE

5、A.清热泻火药

B.清热解毒药

C.清热燥湿药

D.清热凉血药

E.清虚热药

<13>、性味多甘寒或苦寒,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称为

ABCDE

<14>、性味多苦寒,主治无论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称

ABCDE

6、A.黄苓

B.黄连

C.黄柏

D.龙胆草

E.苦参

<15>、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

湿热,兼入血分而凉血,清热而安胎的药物是

ABCDE

<16>、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

湿热火郁之要药的药物是

ABCDE

<17>、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

ABCDE

<18>、苦寒清泄燥湿,主归肝胆,兼归膀胱。既善清下焦湿热,

又善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

ABCDE

7、A.黄连

B.黄苓

C.黄柏

D.苦参

E.土茯苓

<19>、善治胃火牙痛的药物是

ABCDE

<20>、善治骨蒸潮热的药物是

ABCDE

8、A.银柴胡

B.白薇

C.黄苓

D知母

E.水牛角

<21>、治疗血热吐血、咳血、蝴血、便血、崩漏的药物是

ABCDE

<22>、治疗热淋,血淋。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的药物是

ABCDE

<23>、治疗高热神昏斑疹,血热出血证的药物是

ABCDE

<24>、可以治疗内热消渴的药物是

ABCDE

9、A.凉血,养阴

B.凉血,清肺

C.凉血,通淋

D.凉血,利咽

E.凉血,定惊

<25>、马齿范的功效是

ABCDE

<26>、水牛角的功效是

ABCDE

10、A.凉血,止痢

B.凉血,截疟

C凉血,透疹

D.凉血,养阴

E.凉血,清肝

<27>、紫草的功效是

ABCDE

<28>、生地黄的功效是

ABCDE

11、A.热淋涩痛,痔疮肿痛

B.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C.目赤翳障,咽喉肿痛

D.血热吐蝴,产后瘀阻

E.跌打损伤,痔疮肿痛

<29>、熊胆长于治疗

ABCDE

<30>、赤芍长于治疗

ABCDE

12、A.青蒿

B.蒲公英

C.黄连

D.赤芍

E.青黛

<31>、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疗宜选用

ABCDE

<32>、肝火扰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治疗宜选用

ABCDE

<3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瘤痕,跌打肿痛治疗宜选

ABCDE

<34>、暑热烦渴,暑热外感治疗宜选用

ABCDE

13、A.野菊花

B.土茯苓

C.青黛

D.青蒿

E.黄连

<35>、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疮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36>、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或低热不退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37>、淋浊,带下,脚气,湿疹,湿疮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38>、疗疮痈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的药物是

ABCDE

14、A.马齿范

B红藤

C.白花蛇舌草

D.熊胆

E•射干

<39>、血热崩漏、便血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40>、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肠痈,毒蛇咬伤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41>、痰盛的咳喘证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42>、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的治疗药

物是

ABCDE

15、A.白薇配玉竹

B.牛黄配珍珠

C.黄连配半夏、瓜萎

D.地骨皮配桑白皮

E.黄连配吴茱萸

<43>、治咽喉肿烂、口舌生疮,有清热解毒生肌之效;治痰热

神昏、中风痰迷,有清心凉肝、化痰开窍之功的药组是

ABCDE

<44>、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而出,且润肺脏而不苦

泄,故治肺热咳嗽每用的药组是

ABCDE

<45>、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的药

组是

ABCDE

<46>、既清热泻火燥湿,又晞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

热中阻之呕吐泛酸的药组是

ABCDE

16、A.清热解毒、息风止痉

B.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C.清热燥湿、止痒

D.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E.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47>、半枝莲和半边莲均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48>、大血藤、败酱草均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17、A.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B.热淋涩痛,毒蛇咬伤

C.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D.血热吐岫,热淋涩痛

E.跌打损伤,痔疮肿痛

<49>、紫花地丁长于治疗

ABCDE

<50>、白花蛇舌草长于治疗

ABCDE

18、A.秦皮

B.蝉蜕

C.马勃

D.射干

E.山豆根

<51>、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燥湿止带,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ABCDE

<52>、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的药物是

ABCDE

19、A.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B.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C.清热解毒,疏肝和胃

D.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E.清热解毒,祛痰排脓

<53>、紫花地丁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54>、金养麦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20、A.梅毒

B.肠痈腹痛

C.感冒发热

D.热毒血痢

E.毒蛇咬伤

<55>、土茯苓善治

ABCDE

<56>、马齿黄善治

ABCDE

<57>、半边莲善治

ABCDE

21、A.白花蛇舌草

B.大血藤

C.马齿览

D.山豆根

E.野菊花

<58>、善治热毒血痢的药物是

ABCDE

<59>、善治肠痈腹痛的药物是

ABCDE

22、A.穿心莲

B.黄柏

C.苦参

D.葛根

E.白头翁

<60>、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的药物

ABCDE

<61>、凡热毒、湿热所致病证,无论有无表证皆可选用的药物

ABCDE

23、A.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C.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D.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E.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62>、鱼腥草的功效是

ABCDE

<63>、败酱草的功效是

ABCDE

24、A.金银花

B.板蓝根

C.牛黄

D.青蒿

E.鱼腥草

<64>、具有治疗温病高热动风,小儿急惊抽搐作用的是

ABCDE

<65>、具有治疗咽喉肿痛,丹毒,大头瘟疫的药物是

ABCDE

25、A.土茯苓

B.败酱草

C.青黛

D.牛黄

E.白薇

<66>、善治热入营血的药是

ABCDE

<67>、善治肠痈腹痛的药是

ABCDE

<68>、善治痰热中风的药是

ABCDE

<69>、善治梅毒湿疮的药是

ABCDE

<70>、善治肝火扰肺咳痰带血的药是

ABCDE

26、A.半边莲

B.黄连

C.马齿范

D.穿心莲

E.胡黄连

<71>、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72>、毒蛇咬伤,蜂蝎刺蚕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73>、血热妄行吐蝴,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疳肿,湿热

疮疹的治疗药物是

ABCDE

<74>、治疗热淋,血淋的药物是

ABCDE

27、A.地骨皮配桑白皮

B.青蒿配鳖甲

C.青蒿配白薇

D.白薇配玉竹

E.白薇配地骨皮

<75>、两药相合,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的药组是

ABCDE

<76>、两药相合,既退虚热又透散,治营血分有热的药组是

ABCDE

28、A.退虚热,利尿通淋

B.退虚热,解暑截疟

C.退虚热,清解热毒

D.退虚热,清肺降火

E.退虚热,凉血止血

<77>、青蒿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78>、胡黄连具有的功效是

ABCDE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患者,女,32岁。5天前感冒,前天开始突发高热,并出现

喘促气急,咳嗽痰黄,舌质红苔黄,脉洪数。建议选择清热泻火药石

膏配伍治疗。

<1>、针对患者喘促气急,咳嗽痰黄,常与石膏配伍的药物是

A、桂枝

B、前胡

C、麻黄

D、荆芥

E、甘草

<2>、石膏的使用注意是

A、气分证不宜

B、口舌生疮不宜

C、胃热牙痛不宜

D、脾胃虚寒者不宜

E、肺热咳嗽不宜

2、患者,男,50岁。平素喜饮白酒,近日牙龈红肿作痛,伴口

苦心烦,舌质暗红,脉沉数有力。宜首选的药物是黄连。

<3>、黄连是治疗什么病证的要药

A、湿热火郁

B、热毒疮痈

C、风热表证

D、湿热泻痢

E、湿热黄疸

<4>、黄连的归经不包括

A、心

B、肝

C、胃

D、小肠

E、大肠

3、患儿,男,12岁。患流行性出血热,经治疗基本恢复,但仍

低热未退,夜热早凉,退热无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宜

首选的药物是牡丹皮。

<5>、牡丹皮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A、血热吐血

B、产后瘀阻

C、跌打伤肿

D、肠痈腹痛

E、湿热下注

<6>、牡丹皮取活血化瘀之功宜

A、酒炒

B、醋炒

C、盐水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

4、患者,女,35岁。产后3周,左乳房红肿胀痛,触摸到有硬

块,大便如常,小便色黄。宜首选的药物是蒲公英。

<7>、属于蒲公英的功效的是

A、凉血利咽

B、消痈散结

C、利尿散结

D、凉血消肿

E、疏风平肝

<8>、蒲公英最擅长治疗的是

A、肺痈

B、肝痈

C、乳痈

D、肠痈

E、疙腮

四、多项选择题

L治疗肺痈宜选用的药

A、败酱草

B、穿心莲

C、芦根

D、知母

E、玄参

2、以下关于夏枯草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痛疡肿结之要药

B、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肝

C、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D、治疗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E、治疗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3、关于天花粉,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善清肺胃之热,生津液,孕妇常用

B、既润肺燥;又消肿排脓

C、治疗肺热咳嗽,燥咳痰粘,咳痰带血

D、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E、治疗黄疽,热淋,血淋

4、治疗疲疡痰核宜选

A、连翘

B、夏枯草

C、玄参

D、射干

E、牛黄

5、肝阳眩晕选用

A、鱼腥草

B、桑叶

C、菊花

D、淡竹叶

E、夏枯草

6、肺热咳喘选用

A、石膏

B、黄苓

C、射干

D、穿心莲

E、生姜

7、肺热燥咳选用

A、黄苓

B、桑叶

C、知母

D、天花粉

E、黄柏

8、治疗热病伤阴,阴虚发热宜选

A、知母

B、牡丹皮

C、玄参

D、生地

E、黄柏

9、善清肺胃之热宜选

A、夏枯草

B、天花粉

C、芦根

D、石膏

E、菊花

10、消肿排脓,治痈肿疮疡宜选

A、知母

B、白芷

C、防风

D、柴胡

E、天花粉

1L谷精草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

B、清肝泻火

C、消肿利尿

D、明目退翳

E、利咽平喘

12、密蒙花具有的功效是

A、疏肝和胃

B、清热养肝

C、清肝泻火

D、明目退翳

E、散瘀止痛

13、知母的性能特点有

A、苦寒清泄

B、甘寒滋润

C、上能清肺润燥

D、中能清胃生津

E、下能滋肾降火

14、湿热淋痛宜选

A、黄苓

B、黄柏

C、地骨皮

D、败酱草

E、苦参

15、黄苓、黄连、黄柏均具备的功效有

A、清热

B、燥湿

C、泻火

D、解毒

E、退虚热

16、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常与黄连配伍的药有

A、黄柏

B、半夏

C、苍术

D、瓜篓

E、青皮

17、治疗瘀滞疼痛(经产、跌打)可选

A、知母

B、赤芍

C、丹皮

D、红藤

E、败酱草

18、退虚热,治疗阴虚内热可选

A、知母

B、黄柏

C、生地

D、玄参

E、丹皮

19、玄参主治病证

A、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B、热病伤阴,心烦骨蒸潮热

C、咽喉肿痛,痛痘痰核

D、阴虚肠燥便秘

E、血滞经闭,瘤痕痛经

20、牡丹皮的性能特点包括

A、甘寒润燥,清润消溃之品

B、苦辛微寒,清泄行散之品

C、退虚热,透阴分伏热

D、善清三焦之热而滋润

E、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

21、玄参的性能特点包括

A、味苦甘咸,质润性寒

B、苦寒清热,甘润滋阴

C、为清凉滋润解散之品

D、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

E、善清相火,除下焦湿热

22、生地的性能特点包括

A、苦寒降泄清利

B、苦寒清泄燥湿

C、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

D、善清营血之热

E、清凉滋润,善滋阴生津

23、紫草具有的功效

A、解毒

B、活血

C、透疹

D、生津

E、凉血

24、治疗牙龈肿痛可选

A、防风

B、山豆根

C、羌活

D、石膏

E、黄连

25、血热出血,宜清热凉血、止血,宜选

A、桑叶

B、桅子

C、青黛

D、马齿芮

E、黄柏

26、治疗肝痈可选

A、蒲公英

B、知母

C、败酱草

D、生地

E、蝉蜕

27、治疗乳痈可选

A、金银花

B、石膏

C、连翘

D、蒲公英

E、黄连

28、可用于治疗肠痈的中药有

A、败酱草

B、金银花

C、红藤

D、白花蛇舌草

E、丹皮

29、热淋涩痛,可选

A、连翘

B、穿心莲

C、白微

D、马齿范

E、鱼腥草

30、治疗热毒血痢可选用

A、白头翁

B、白薇

C、马齿范

D、淡竹叶

E、芦根

31、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治疗瘀阻宜选

A、板蓝根

B、秦皮

C、野菊花

D、红藤

E、败酱草

32、野菊花的主治病证是

A、热淋涩痛

B、湿热泻痢

C、疮痈肿痛

D、目赤肿痛

E、头痛眩晕

33、以下可主治疲痛的药物是

A、射干

B、牛黄

C、玄参

D、金养麦

E、夏枯草

34、下列既能清热解毒,又有消痈作用的药物有

A、白花蛇舌草

B、蒲公英

C、败酱草

D、鱼腥草

E、连翘

35、治疗血淋宜选

A、天花粉

B、吴茱萸

C、玄参

D、马齿范

E、白微

36、具清热凉血、止血功效的药有

A、黄苓

B、黄连

C、木香

D、地骨皮

E、蝉蜕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青箱子【功效】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青箱子【使用注意】本品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

服;又有扩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服。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竹叶【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青精子【功效】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芦根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入肺、胃经,清利与透发并具,清

利中兼透发之性。既能清肺胃热而生津除烦、止呕,又能利小便而导

湿热之邪从前阴出,还兼透散表邪。虽药力平和,但不滋腻,不恋邪,

且味不苦而易服。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桅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7、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天花粉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润,并兼行散,入肺、胃经,

为清润消肿排脓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

痛、排疮脓而疗疮治伤。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夏枯草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而寒,专入肝胆,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

肝。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结而消肿,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

痛及凛病肿结之要药。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结之凛病、瘦瘤。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知母配川贝母: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药相合,

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石膏【性能特点】本品生用辛甘大寒,入肺、胃

经,主以清泄,兼以透解,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又兼能解

肌透热,热去则烦除、津生渴止,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城后涩凉,主以收敛,兼以清泄,外用能收敛生肌,兼清热,为治疮

疡湿疹所常用。

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天花粉【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1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

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两药相合,清热降火坚阴,治阴

虚火旺效佳。

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其性能及临床应用之别,习惯将清热药分为5

类:①清热泻火药: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实热郁火,主治外

感热病气分高热证,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②清热燥湿药:性味多苦寒,功主清热燥湿,兼以清热泻火,主治无

论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如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泻痢、

黄疸、带下、淋痛、疮疹,以及诸脏腑火热证。③清热凉血药:性味

多苦甘寒或咸寒,多入心、肝经,功主清热凉血,兼以滋润、活血,

主治外感热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澹语,以及火热内生之血热妄行诸

证。④清热解毒药:性味亦多苦寒,或有辛寒、甘寒,功主清解热毒,

主治外感或内生实热火毒诸证,如痈疮肿毒、丹毒、痒腮、咽喉肿痛、

肺痈、肠痈、热毒泻痢、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⑤清虚热药:性味

苦咸甘寒,多入肝、肾经,功主退虚热、除疳热,兼凉血。主治热病

后期之阴伤发热、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热。

1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肾与膀胱,兼入大肠经,

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药力虽不及黄连,

但以退虚热为长。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黄苓的功效。

黄苓的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尤长

于清中上焦湿热,善清泻肺火及少阳胆热。

1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龙胆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

(1)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⑶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苓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苓的干燥根。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蝴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黄连配木香: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

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1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柏配苍术:黄柏苦寒,功能清热燥湿,作用偏

于下焦;苍术辛苦性温,功能燥湿健脾,兼祛风湿。两药相合,既清

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湿热证有效。

2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苓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肝胆。

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兼入血

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蝴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2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主治病证】

Q)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

(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湿疮。

(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

(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吴

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

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2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苓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

Q)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佃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2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连

【性能特点】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颇强,主入心、胃

经,兼入肝与大肠。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

Q)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蜘,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相肿,湿热疮疹。

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苦参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

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

黄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2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龙胆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较强,主入肝胆经,

兼入膀胱经。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

火之要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

Q)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3)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2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黄连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

Q)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蜘,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相肿,湿热疮疹。

2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2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地黄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蝴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地黄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经,为清

滋润滑之品。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清热而生津,还能润燥

滑肠。鲜者名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者名干地黄,长于滋阴凉血。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蝴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3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地黄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蝴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3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玄参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疲痛痰核,阳毒脱疽。

(4)阴虚肠燥便秘。

3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玄参

【性能特点】本品味苦甘咸,质润性寒,入肺、胃、肾经,为清

凉滋润解散之品。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

肠,还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3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野菊花【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3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熊胆【功效】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3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半边莲【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3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花蛇舌草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渗利,既入肺、胃经,又入大、

小肠经。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治疮痈、咽痛、肠痈;能解蛇毒、

利湿、抗癌,治毒蛇咬伤、热淋及癌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利湿。

3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穿心莲【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3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主治病证】

(1)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痔疮肿痛。

(2)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3)高热动风,小儿急惊,癫痫,子痫。

4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穿心莲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解,质轻透散。既清解肺胃经之热毒,

又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并略兼透散。凡热毒、湿热所致病证,无论有

无表证皆可选用。此外,还能解蛇毒。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病证】

Q)温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痛。

(2)痈疮将肿,毒蛇咬伤。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

4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青叶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力强质轻,入心、肺、胃经。善清

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4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血藤、败酱草,均苦泄入大肠,功善清热解毒、

祛瘀止痛,治肠痈腹痛、热毒痈疮及瘀血疼痛。然,大血藤性平偏凉,

专入大肠,活血止痛力强,除善治肠痈外,又治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经闭、痛经。败酱草辛苦微寒,主归胃与大肠,兼归肝,兼消痈排脓,

除善治肠痈外,又善治肺痈、肝痈、血滞胸腹痛、产后瘀阻腹痛;还

治湿热泻痢及咽喉肿痛。

4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鱼腥草

【性能特点】本品辛寒质轻,专入肺经。既清解透达,善清热解

毒、排脓消痈,为治肺痈之要药;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为治热淋

涩痛所常用。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病证】

(1)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

(2)热毒疮疡,湿热泻痢。

(3)热淋涩痛。

4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蒲公英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经。既清解热

毒而消痈肿,又利湿与通乳。虽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

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Q)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

(3)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4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连翘

【功效】清热解毒,晞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主治病证】

Q)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疲病痰核。

(3)热淋涩痛。

4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金银花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疏透芳香,主入肺、胃经,兼入大

肠经,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

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病证】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痹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4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射干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肺经。善清解散结、祛痰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疟疟母、经闭

及痈肿痛痛。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Q)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瘪疡。

4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蒲公英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经。既清解热

毒而消痈肿,又利湿与通乳。虽善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

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1)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

(3)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49、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金银花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疏透芳香,主入肺、胃经,兼入大

肠经,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

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病证】

Q)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眉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5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血藤,功善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治肠痈腹痛、

热毒痈疮及瘀血疼痛。性平偏凉,专入大肠,活血止痛力强,除善治

肠痈外,又治跌打瘀肿、风湿痹痛、经闭、痛经。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水肿及毒蛇咬伤等。甘淡性寒,

长于清解蛇毒;兼退黄,最善治蛇虫咬伤,又治痈肿疮毒、乳痈肿痛、

大腹水肿、黄疸尿少。马勃,均归肺经,善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

咽喉肿痛。

重楼

【来源】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又名蚤

休。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泄行散,微寒清热,专入肝经,并有小毒。

既善清泄热毒、解蛇毒、消肿止痛,治疮痈肿痛、毒蛇咬伤及跌

打伤痛;又能凉肝息风定惊,治小儿惊风抽搐。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主治病证】

Q)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2)小儿惊风抽搐。

(3)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并酌减。外用:

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5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青黛

【用法用量】内服:L5~3g,冲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干撒,或调敷。

5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山豆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服。外用:适量,煎汤

含漱,或研末涂敷。

5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山豆根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力强有毒,入肺、胃经。善清肺胃

之火而解毒、消肿、利咽,既治火毒壅结之咽喉肿痛,又治胃火炽盛

之牙龈肿痛,还治肺热咳嗽及热毒疮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5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射干的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马齿览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大青叶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山豆根的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板蓝根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5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射干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肺经。善清解散结、祛痰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疟疟母、经闭

及痈肿凛病。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瘪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

吹喉,或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缓泻,又能散血,故孕妇及脾虚便;唐者忌

服。

5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病证】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疳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连翘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主治病证】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爆病痰核。"疮家圣药"。

(3)热淋涩痛。

【该题针对"清热解毒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31660]

5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连翘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解,质轻浮散,主入心、肺,兼入胆经。

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透消散,还兼利尿。素有"疮家圣药"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该题针对"清热解毒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31653]

5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板蓝根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解,入心、胃经,功与大青叶相似,尤

善凉血利咽。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该题针对"清热解毒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31652]

5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败酱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病证】

(1)肠痈,肝痈,肺痈,痈肿疮毒。

(2)血滞胸痛腹痛,产后瘀阻腹痛。

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鸦胆子【用法用量】内服:每次10~15粒(治疟

疾)或10~30粒(治痢),或0.5~2g,每日3次。味极苦,不宜入煎

剂,应去壳取仁,装入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吞服。外用:适

量,捣敷;或制成鸦胆子油局部涂敷。

6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连翘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解,质轻浮散,主入心、肺,兼入胆经。

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透消散,还兼利尿。素有"疮家圣药"之称,

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6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牛黄

【性能特点】本品苦凉,入肝、心经,既善清热解毒,又善凉肝

息风止痉,还善清心豁痰开窍。主治热毒、痰热及肝热生风所致诸证。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主治病证】

①热毒疮肿,咽喉肿烂,口舌生疮,凛病。

②温病高热动风,小儿急惊抽搐,痰热癫痫。

③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

6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骨皮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凉益阴,入肺、肾、肝经。既退虚热、

凉血热、泄肺火,又略兼益阴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热出血

可选,治肺热咳嗽常用。

【功效】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6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青蒿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辛香,主以清凉,兼以透散,主入肝、胆,

兼入肾经。既退虚热、清肝热、凉血热、除疟热、解暑热,又透阴分

伏热、透营热、透表热。虚热、实热两清,兼表也可投用。

【功效】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凉益阴,入肺、肾、肝经。既退虚热、

凉血热、泄肺火,又略兼益阴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热出血

可选,治肺热咳嗽常用。

【功效】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