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夕阳唱晚——贺巴金九九重阳按着虚岁计算,1904年到2003年,巴金老人可以算是百岁老人了。那么今年的11月25日巴金的生日,可谓巴老从九九重阳向百岁界河的跨越。历经多年的病床煎熬,巴老都安稳地闯过来了,在文学界这是一个从没有过的奇迹。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唯其只有一次,人间芸芸众生多以追求长寿为最终心愿;但面对真实人生的巴金,从1999年他重新住进华东医院后,已然多次表达情愿安乐死亡、早进天国去会见萧珊的心愿,只是上苍偏不让和善而执著的老人,在百岁之前走完他的人生长途;因而老人在弥留期间的境界,无异于生死界上的一面明镜,这是只有对死亡无畏的人,才有博大而坦然的胸襟。因而笔者的真诚敬意与对老人步入百岁的祝愿,同时升腾于心怀之谷!
以真话为标尺
巴老远在上海,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接触。还是在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开端,与巴老有过几次心灵交融,虽然那都是偶然的瞬间,但给我留下深邃而难忘的记忆,并没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渐忘,时至今日仍旧鲜活如初。1983年初,巴老让我的儿子从众从上海给我带来了他的赠书《真话集》。当时,巴老因摔断腿骨,在华东医院卧床,毕业于中心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从众,去上海为老人完成了面部肖像的雕塑,因而有缘在华东医院与半坐半卧于病榻上的巴老,相处了几天的珍贵时间。头部雕像完成得特别顺当,上海油雕院的同行,将其泥模翻制成了铜雕(即今日现代文学馆、巴老展厅内那尊黑色的头像铜雕);巴老出于对隔代人的关爱,在我儿子告辞上海前,特意把他刚刚出版的一至四卷《随想录》题赠给了从众———老人吩咐他,其中第三卷是题赠送给我的———那就是我始终置于案头并熟读过了的《真话集》。其用意我全然明白:让我在作品和人文行为中,都要以说真话为标尺。
其实,早在1982年的秋天,我已然倾听过巴老讲真话的训诲了。当时,他参与完在法国实行的国际笔会归来,在停留于北京的短短暂间内,我去了他和女儿小林下榻的燕京饭店,去探望巴金老人。记得,巴老因长途飞行,那天的精神显得特别乏累,但他还是靠在沙发上对我表达了如下的心语:“我们这一代人都老了,读过你们这一代倾吐真情的文字,我经常为之感慨。你平反回来以后迈出的步伐不错,肯定要坚持下去。”我说了些什么,因年头久远已然无从记忆,但巴老这几句特别平凡而又特别深邃的话,我是时刻反复咀嚼其意的,因而直到今日,那平缓而又安详的音容,仍鲜亮地活在我的心扉之中。说起来也是一个机缘,当时正值我描写劳改生活的悲情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遭遇到封杀的时候。当时一家大型期刊向我约稿,将我的小说《远去的白帆》拿走之后,久久不见回音;待我询问该刊缘由时,主编以“细微环节过于严酷,吃不准上边精神”为由,让我删除小说中一些所谓“敏感”的情节。我当即拒绝了,因为那是我劳改生活的真实,那是我囹圄其中多年的灵肉感应,要抽掉这些东西,就等于断其小说的筋骨,让它成了一具无灵魂的行尸走肉,彻底背离了文学反映社会真实这一文学的根本理念。那天,我将这部中篇小说的遭遇,讲给巴老和小林听了,并将其文稿交给了巴金和小林。据小林事后告知我,巴老不顾长途飞行的疲惫,连夜审读了我的小说,并对小林说下如是的话:“小说展示了历史的严酷,在严酷的主题中,展示了生活最底层的人性之美,不管别的刊物什么看法,我们须要这样的作品,回去我们发表它。”因而,这部遭到封杀的中篇小说,不久就在《收获》上披露了———事实证明白巴老预言的精确,在1984年全国其次届小说评奖中,一度成为死胎的《远去的白帆》,以接近全票的票数,获得了该届优秀中篇小说文学奖。
文学界的旗帜
过去,我始终认为巴老年事已高,自己又埋头于创作,未必亲自过目《收获》的作品,事实证明我的认知错了,小林在电话中告知我,很多重头作品,都是交巴老亲自过目后拍板发表问世的。当时巴老已年近八旬,不知乏累地读上几万字的长卷,并不顾可能惹来的麻烦,将描写学问分子沉沦于苦难生活的作品披露于世,这本身就是对文学表现生活真实的张扬。其实,巴老从1978年写《真话集》起先,不仅写下讲真话的承诺,并以身力行为写真实的作品鸣锣开道。记得,1979年夏天我应上影之邀,在上海改编《大墙下的红玉兰》电影剧本的时候,《收获》的一位编辑,去上影款待所与我说起《收获》发表《大墙下的红玉兰》的状况时,就提到巴老对此“大墙文学”开山之作的看法: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两个凡是”正在与“实事求是”作殊死一搏的日子,面对我寄来的这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小说,假如没有巴老坚决的支持,在那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怕是难以问世的———正是巴老义无反顾,编辑部才把它以最快的速度和头条的位置发表出来。当时,我就曾设想,假如我的这部中篇小说,不是投胎于巴老主持的《收获》,而是寄给了别家刊物,这篇大墙文学的命运,能不能问世、我能不能复出于新时期的中国文坛,真是一个数学中的未知数X!小说发表后,麻烦曾接踵而来,有的匿名信指责《收获》为“解冻文学”开冻,有的则以赤裸裸的“两个凡是”,质疑编辑部的政治走向———就连我为囚时驻足过的劳改农场,也写来批判信函,说小说攻击了“无产阶级专政”云云。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大有翻水覆舟之势!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巴老不仅与《收获》编辑部同仁一起经受了黎明的五更之寒,巴老还要求刊物“百无禁忌更进一步”,因而使当年的《收获》,成了历史新时期解放思想的一面文学旗帜。假如说《远去的白帆》死而后生的一例,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与《帆》共同遭遇的另一作品———曾被一家刊物判了死刑的、后来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也是在《收获》死而后生的。这又是巴老在文学新时期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一个佐证。
伟岸的梧桐
1984年底,中国第四届作家代表大会闭幕之后,新一届作协领导班子与文坛元老在新侨饭店团聚。在这次聚会中的间隙,我向巴金表示了一个后来人的真诚敬意。巴老坦诚地对我说:“这要感谢文革,假如没有文革的十年浩劫,我或许不会急于动手写《真话集》;对待文稿,怕也难于走出过去的思维定式。”记得,巴老在讲解并描述他的心声时,吴强同志还在旁边插了话,他说:“噩梦过去是早晨,现在不仅巴老醒过来了,有良知的作家都喜逢一个历史新时期的早晨。”当时,会场上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巴老没有遗忘为他雕塑头像的从众,老人关切地询问起从众的状况,并告知我他个人特别喜爱从众的那件雕塑作品,让我代他向从众问好。之后,巴老飞回了上海,可能是巴老朴实无华气质,对我影响太深刻之故,在那年冬天,我借上海新民晚报一角,写了《思念梧桐》一文,文中对轻飘追风的杨柳与庄重安稳的梧桐,作了哲理性的文字表达。文中写到了身在北国的我,夜梦巴金在冰雪中巍然前行。这既是我对巴老的感情倾诉,又是我对巴老理性的人文定位。文坛像个林木家族,什么树种都有,那宁静而伟岸的梧桐,就是巴金。
在我的认知里,文坛星空虽然闪耀着满天星斗,中国作家中能有巴金那样散淡情怀的人,却屈指可数。在我的认知里,南方的巴金与北方的孙犁,是文学星空中两颗不染灰尘的文曲星座。孙犁近在咫尺,思念之情好了却,去天津一趟也就行了;但巴老远在上海,近年又常住医院病榻之上,只能间或打电话托小林转述对老人的问候。好在我儿子将一尊巴金的半身的大理石雕,置于我的书房案头,有时还能有个精神上的交融。说实在话,当我与巴老心灵对话时,心中经常不是喜悦的述说,而是难以言喻的感伤,之所以产生如此的心绪,是巴金一生的创作年表启迪我的。这位穿越了现、当代历史经纬的文学泰斗,解放前他年轻时写出《家》、《春》、《秋》、《灭亡》、《寒夜》等长卷的大作家,曾以他那支多情的笔,影响了当时的很多青年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老以他的锋利笔锋,挑开了旧中国的封建家族的大幕,呼喊着新时代的一轮骄阳。可是从新中国成立始终到文革结束,在这长达二十多年的光景中,除了在上世纪五十年头初期,巴老随军入朝后留下了小说《团聚》外(后被改成电影《英雄儿女》),始终到“文革”结束的1976年,老人留下了漫长时间内的文学空白。这种文学上的空白,里边藏满了难以言喻的人文沧桑,假如以巴老年轻时的文学成果,来对比巴老的后二十年,让人产生田园荒芜的感慨———这不是巴老个人的悲伤,这种空白几乎覆盖了中国文坛的一代元老(包括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一生安稳自处与世无争的巴金,也不能逃脱时代文殇赐予他的文学伤痛。
醒世箴言
我想,假如没有那些年头的极端政治,使文学陷入传声和图解地位的话,巴老的作品肯定会比现在要丰腴得多。因为那年头的时间总和,约占巴老生命年轮的四分之一,加起来有几千个日日夜夜之多。因而,当老人到了生命晚年,面对夕阳静思其苦乐人生时,老人不由自主地呼吁文人的真话,而不是违反心愿的连篇假话。我在巴老赠我的《真话集》的后记中,听到了老人晚年的心语,他引证了人人皆知、但未必人人都能理解了的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典故,回眸消逝过去的年头。他的文章中是这么写的:“在群臣皆说‘皇帝新衣真好看’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孩子,高声喊出真理:‘他什么衣服也没穿!’”这是巴老晚年借安徒生的那则童话,留给人世的一部醒世箴言。尽管进入老年后的巴金,写字的手起先颤抖,但是巴金老而弥坚的心田,却比任何时期都要挺立而深邃———老人一部接一部《随想录》的出版面世,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中,最令人振聋发聩的声音,就是关于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建议,巴老在其文章中写道:“用详细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我们20年前的中国这块土地上,原委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使“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10年的惨痛教训”“制止‘文革’历史的重演。”(引自巴金的《随想录》)这些文字可谓字字沉甸如金,是爱我们民族爱到伤心地步的人,才会倾吐出来的声音。记得,我初读此文时,感情几乎沸腾到不能自制的地步,因为当时巴老已病卧在床,此时此刻他还用他那只颤抖的手,写出如此凝重的忧国忧民之言,在当代文学浩瀚星河中,可算是独此一家了。其实巴老的目的,并不在于揭自家之丑(当然自揭家丑也是一种可敬的境界),而是出于让子孙后代恒久牢记,不再重复这样的历史悲剧!其心其志其情其意,可谓远虑千年万代!
特别凑巧,写此庆贺巴老百岁生日文章之际,小林打来电话,说中心电视台也为这一主题奔忙。我询问巴老的身体状况,她说老人有时还能用目光和表情说话,但在更多数时间内,处于一种安稳状态。我请小林转致对巴老的祝愿。一个人活在人世间,心灵最大的承载就是情义二字,在历史新时期之初,巴老从道义上为写真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运营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农田基础设施优化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救生员应急处理能力的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成功之道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
- 植保员在危机处理中扮演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办公楼局部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中的跨学科知识应用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
- 植保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模具材料与工艺知识试题及答案
- 预制箱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19-2020
- 生产节拍计算表格
- 室内装饰社交媒体营销策略
- 光伏项目节前安全教育
- 中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胰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
- 疼痛病人护理
- 【基于渠道视角的海尔智家营运资金管理分析10000字(论文)】
- 中职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 了解文学作品在社会变革中的反映与启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