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课题小数乘整数新授课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
教学目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
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
不同的风筝。
情境创设,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
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x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x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
—.自主探索,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兴趣维持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
计算等。
(-)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L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
35角,再计算35角x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
把3.5元看作35南
3.5元.354
x3x3
10.5元-----105角
(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
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
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x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5.学生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
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因数0.72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
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x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十数0”。
0.72|X1O°721
x5x5
--------*100———!
3.60------------------360
▲...................…’
最后的0可以去特,
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乘得的积“3.60”,提问:3.60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
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3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
兴趣体验
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小数乘整数
例1:3.5*3=10.5(元)例2:0.72x5=3.6
竖式计算:竖式计算:
教学板书3.5元----->35角0.72X10°>72
x3x35x5
4-100
10.5<--------1053.60<---------360
由于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密切的练习,因此要仅仅抓住这种联系,引导学生
理解算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本课时难点不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而是对算理E勺理解和感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重点将时
教学反思间放在算理上,只有充分理解了算理,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
教师点评和总结:
兴趣的体验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
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互动环节:
四.课堂总结
和同桌交流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并看重和同学交流算理,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算理的。
小数乘小数(1)
2,4驾241.92二驾192
X0.8X8X0.9X%X9
教学板书1.92之001921.728P°0°1728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的,要把0去掉。
本课时共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了两个总结,首先是总结上节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接着是通过教材第5页例3运用小数位数来算积的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学生逐步加深了
对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层层递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
自主去探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
教学反思点。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
课题小数乘小数(2)渐授课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明确在确足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补足。
教学目标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计算下面各题
0.09x515.4x2.5
1.3x2263x4.2
「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我们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大家把这些算式算一算。
揭示课题
(请4位同学上台列竖式计算,计算完后教师点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再出一道算式:0.56x0.04。大家先
动手算一算。
深入理解算理
1.学生尝试计算。
—.自主探索,2.引导学生讨论:
兴趣的维持①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②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该怎样点小数点。
③学生汇报交流。
完善、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让学生自己
总结)
三.寓教于乐,
2教.师点评并给出总结
兴趣的体验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就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
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总结
2布.置作业。
小数乘小数(2)
小数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教学板书(1)如果第二个因数大于1,积就大小第一个因数(0除外);
(2)如果第二个因数小于1,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
(3)如果第二个因数等于1,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八
本节课虽然内容少,但让学生掌握算理很重要,所以本课时将时间更多地放在让学生自
主理解算理,而我只是作为引导的身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在学生明白算理之后,让
学生自主归纳算理,并让学生表达出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3)
课题小数乘小数(3)新授课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
数乘法。
教学目标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课件出示土题图)
师:乐乐和妮妮来到非洲旅游,被一只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的非洲野狗追赶,这时一
一情境创设,
只鸵鸟救了他们,刚开始,眼看就要追上了,妮妮害怕地说道:“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
揭示课题
说:“别担心,我的最高速度是它的1.3倍,它追不上我!”乐乐说:“你跑的真快呀!那你
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呢?“同学自己动手帮鸵鸟算一算。(板书:小数乘小数(3))
师:我们列出算式56x1.3.
师:大家说说图中的这位小朋友计算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请让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二.自主探索,
师:看他计算得对不对,我们来验算一下,如何验算呢?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三个小朋友给出
兴趣维持
的方法。大家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一下,
教师总结: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②用计算器计算;③
根据算式中的因数特点进行验算。
练习二第6题(第二排的3道小题)
(I)先计算,再捡算。
三.寓教于乐,(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兴趣体验(3)订正时注意0.072X0.15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72乘15的积是
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
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0.0108。)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自己在脑海里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过一遍,加深理解。
小数乘小数(3)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
教学板书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56x1.3-72.8(千米/小时)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
本节课重在配合“非洲野狗追鸵鸟''给学生讲述故事,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
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并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学生由被动的接
教学反思受变为主动的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
课题积的近似数渐授课
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
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1.计算下面各题
1.5x240.37x2.64.02x8.3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说一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复习旧知,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揭示课题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
(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
么?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
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PPT课件呈现谈话内
容。)
二.自主探索,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兴趣维持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
胞的数帚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出示例6(PPT课件)。
(1)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解答?
(3)题目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要求?
(4)这里的“缗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要求出积的近似数,那么条件中的“0.049亿”是近
似数还是准确数呢?为什么不用准确数?
3.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两名学生演板。
4.组织学生观察、评价黑板上.两名演板同学的解答过程。
5.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自己的解答过程。(教师适时演示PPT课件。)
(I)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样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的?
(4)写横式的得数时要注意什么?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11页“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
兴趣体验
给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积的近似数
0.049x45^2.2(亿个)
0.049
教学板书X45
245
196
2.205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
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积的近似值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
自己解决,巧妙设计故意犯错用“=”、答题不用上“大约”,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
共识(强调看清题m要求积应保留几位小数,强调取近似值中应注意用“守,答题中应注意用
教学反思
“大约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6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渐授课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
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窠
简便计算:
25x95x425x324x48+6x48102x5644x25
一.复习旧知,师:大家先自己计算这些算式,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揭示课题指名学生说出答案,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运用了什么定律。
师:那么小数乘法也可以运用这些定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板书课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先自己做一做,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板书:0.7x1.2=1.2x0.7(0.8x0.5)x0.4=0.8x(0.5x0.4)(2.4+3.6)x0.5=2.4x0.5+3.6x0.5)
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
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自主探索,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
兴趣维持
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板书:0.25x4.78x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并在小组里相互
交流。(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
让学生在班级内汇报交流。(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一、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
0.25x4.78x4=0.25x4x4.78=1x4.78=4.78
教师板书:0.65x20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
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展示。)
0.65x202=0.65x(200+2)=0.65x200+0.65x2=130+1.3=131.3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2。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12页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
兴趣体验
正确答案。
1.提问:这节课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2.教师归纳整理。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I0.65x202
0.25x4.78x4
U).65x(200+2)
=0.25x4x4.78
教学板书u》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
=1x4.78k).65x200+0.65x2来名力比伴
=4.78
=130+1.3
卜131.3|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
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
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去索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教学反思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1)渐授课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解
决问题的基本步骤C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
教学目标
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复习铺垫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整数。
3.8x3〈口1.78x3.98V口2.5x4,12>Q6.1x3.08〉□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一.复习旧知,
(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再来
揭示课题
思考会简单一些。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用小数乘法的有
关知识解决问题。
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妈妈要逛超市,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妈妈解决一下。
—.自主探索,(2)让学生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学生整理完后,教师出示表格。
兴趣维持(3)解决问题。
①学生和同桌讨论方法。
②教师总结思路:
思路一:先算出买大米和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再算出剩下的钱数,然后将剩下的钱数
分别与10元和20元相比较,看超不超过10元或者20元。(精确计算)
思路二:先算出买大米、肉和鸡蛋这三件物品的总价,再将这个总价与1(X)元相比较,
如果超过100元就不够买,不超过100元就够买。(估算)
师:同学们的算法真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便估
算更合理,估算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I7第2题和第5题,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
兴趣体验
师给出正确答案。
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总结2.用估算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那么,你在选择估算
方法上有什么体会?
解决问题(1)
例8
<31~<31~>30.>30.
<27~10.>20.20.
教学板书
31x2+27+1(X10030x2+25x0.8+20=100
够买一盒1。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元的鸡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倡解决问题时用多样化的策略,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
识的能力。对于合理采用估算方法,学生还停留在“试”的状态,因此还需在下一步的教学中
教学反思
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此来提升合理地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8课时解决问题(2)
课题解决问题(2)新授课
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
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
题。
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1.同学们,你们都乘坐过出租车吧!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吗?(PPT课件演示。)
一•复习旧知,2.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采用分段计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分段计费的
揭示课题实际问题。
3.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1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小明坐了一辆出租车,里程表显示行驶了6.3公里,收费标准是这样的:3km以内7元;
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其中不足1km按1km计算.请你帮小明算算需要付多少
钱。
—.自主探索,2.理解收费标准
兴趣维持(1)现想一想,小明的乘车费用应该分成几部分来计算?
(2)想一想,如果全部里程按每千米1.5元来计算的话,比正常收费多了还是少了?为什
么?
3.学生根据以上理解尝试做题。汇报解题方法,展示解题过程
4.老师点评和鼓励,并给出规范解答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18第6题,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
兴趣体验
确答案。
1.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总结
2.木节课是木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木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2)
例9方法一:一共要付的钱二3km以内应付的钱+超出3km应付的钱数
7+(7-3)xl.5
=7+6
教学板书=13(元)
方法二:一共要付的钱;全部按1.5元计算的钱+3km少的钱数
1.5x7=10.5(元)7-1.5x3=25(元)
10.5+2.5=13(元)
本节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老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学生
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主体还是学生自己思考,理清了收费标准,为学生列式解决问题扫
平了学习障碍。同时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
教学反思
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单元位置
第1课时确定位置(1)
课题确定位置(1)新授课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
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
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出一位同学的名字,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他(她)
所坐的位置。(师与生互动)
创设情境,
整理学生描述位置的表达方式。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刚才的描述很麻烦?表述得也不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一种更明确、更简洁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1.明确“列”“行”的意义
出示教材第19页例1图,引导学生如何用“列”和“行”表示位置。
小结:先说列,再说行,比如说张亮的位置,我们就说他在第2歹U,第3行。
2.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具体位置的方法
(1)我们说张亮位置是在第2列,第3行,我们就用数对(2,3)来表示,第一个数字2表
—.自主探索,
示第2列,第二个数字3表示第3行。
兴趣维持
(2)照样子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
(3)探讨数对里的两个数字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不能,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
个数字表示行)
(4)师小结:数对由2个数组成,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两个数要放到括号
中,并用逗号隔开。
三.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确定位置(1)
(歹U:竖排叫列,行:横排叫行
教学板书
用数对表示位置1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2,3)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段己经学习
了如何根据列、行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
教学反思
以根据两个条件磅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
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2课时确定位置(2)
课题确定位置(2)新授课
1.在经历把具体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点的过程中,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
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2.在综合应用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渗透平面直
角坐标系。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准确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发现同一行、同一列等特殊数对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一.情景创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具体的位置,如果把某个物体变成一个点,
揭示课题你还会表示吗?我们如何直观地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吗?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PPT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教师谈话: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场馆,为了便于游客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绘制了下面的示
意图。在这幅示意图里用〜定大小的方格来统•距离,用格点(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
—.自主探索,来表示场馆。
兴趣的维持2.看图中女生说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图中标注的地方“
3.老师订正学生自学的结果。
4师.小结: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简明、清楚、准确。只要先从左到右确定第几列,再从
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就可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20“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
兴趣的体验
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确定位置(2)
教学板书(1)看位置写数对:熊猫馆(3,5)海洋馆(6,4)猴山(2,2)
(2)看数对找位置:(1,1)—飞禽馆(0,3)—>猩猩馆(4,3)—狮虎山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学生的位置,这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相当于把学生的
位置抽象成一个点,学会用数对表示点,从而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小组讨论
教学反思
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并进一步
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新授课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
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师:大家平时喜欢锻炼吗?你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呢?(生踊跃回答)
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增强体质,要多加运动哦!
师(出示主题图):有个同学叫王鹏,他坚持每周跑步锻炼,大家从这幅图中能看到什
一情景创设,
么?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信息:王鹏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那么他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呢?
揭示课题
大家列出算式。
师:大家所列算式和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
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千米化成米,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算出结果后,再将结果化为千米。
2.用竖式计算
—.自主探索,(1)先让学生自己试试。
兴趣维持(2)引导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方法.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4,这里的2.4表示什么?
第二步又怎么算?2.4表示24个十分之一,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24个十分之一除以4等于6个十分之一,所以在小数点后面商6。答案就是5.6。
(3)总结计算方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24“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
兴趣体验
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例122.4:4=5.6
5A6
।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
4J2即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板书20
24<------表示24个十分之一
24
0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情境创设要简明一些,把时间缩短。尽快切入主题。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
学生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
3.难点处理到位。在这个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自己感悟到商的小数
教学反思
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新授课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
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镇痛药培训课件
- 2025年球型网络摄像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玄武岩纤维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牛肉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春新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填空题专项练习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项目二 任务三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连续控制线路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地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项考查】
- 2025春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词语造句训练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旅拍店合伙人协议书范本
- 握笔姿势详解全解课件
- 《三会一课》培训测试题
- Seminar_带SPL的安全集成
- 国家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规范化要求
- 百科知识竞赛PPT(可直接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