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卜册语文教义

1、燕子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芒耀眼的春天的景色,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2、学会按确定的依次、抓住特点视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

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气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终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态。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依次视察春天的景色。

②视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视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足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索: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

的句子。

(2)、探讨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其次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集”、“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芒耀眼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朝气”和最终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t匕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埋解第3自然段

视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笳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视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化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终一句

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方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探讨沟通: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一老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读音。

2、沟通识记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

四、作业

1、娴熟背诵课文。

2、预习《2、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羽毛

C外形翅膀

尾巴

赞执J、、、

底子飞回增加朝气美爱

春大

姿态美丽天自

飞行速度快然

心情兴奋

停留电线-----曲谱

燕子一音符

教学后记: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

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酷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

然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4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咏柳》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很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

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诵)/今日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

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绦”“妆”“裁”。

3、依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沟通;相互释疑,探讨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沟通,相机点拨:

⑴“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

和松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绿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

全大自然的宏大奇妙)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方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似乎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松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

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

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

绿丝终F写实

咏柳I谁蠢工[[赞美春天

匚春风似剪力想象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春日》

--、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O

、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O

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胜”“泗””滨

3、依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O

4、小组沟通:相互移疑,探讨难点O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O

2、全班沟通,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找寻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面貌一新”

「马?(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

的缤纷色调,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找寻春色,啊,放眼望去,

一切都面貌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壬相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

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面貌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诗歌。

板书设计:春日

万紫千红总是春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沟通学习所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自主识记字形,集体沟通:

提示: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

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视察重点笔画,再集体沟通: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终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

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系”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相互沟通,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与默写古诗。

教学后记:

3、荷花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视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观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

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精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一〃

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3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假如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得”等语句。

课时支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一t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O

2、检登生字新词的驾驭状况O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舜:形容轻,快地跳舞O

3、指名读课文O

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O

1、选择自己最宠爱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刍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一、细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细致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

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3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

么?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指名说

5、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态。

7、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引读课文

看着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觉得沉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2、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知我什么?*

同桌探讨全班沟通

、看图体会这种感觉

3‘自

4、说说己看后的感觉

四指导背诵

1、选择你最宠爱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2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3、指名

五、业

1C背文

k照课文的写

2花。

板*

芳香

叶:多绿大荷花又香

又姜

荷花看到活的画

花:才开全开人花共舞

池间

想到一一“我”仿佛成了荷花,翩翩起舞

教学后记:

4珍宝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精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观赏、感悟珍宝泉的美。

激发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尝珍宝泉益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精确,写形象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珍宝泉何以为珍宝”为探究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

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热忱参与,主动与文本对

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沟通美,不断提高语

文素养。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课时

一、以问促读

1.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

老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

写了澄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

3.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宝(老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

过珍宝?来介绍介绍。

二、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再次依据阅读提示,采纳自己宠爱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

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

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洁问题马上相互解决,遇到

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以赛促读

1.珍宝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

么课题中要加上“珍宝”一词呢?下面请大家实行自己宠爱的方式细读课文,

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宝泉”?思索以后在小

组竞赛朗读沟通。

2.全班朗读沟通,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老师相机引导:(1)

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宝。(2)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宝。

四、以评促读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宝?学生善感情朗读,特

殊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宠爱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

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宠爱水泡的好

玩。特殊留意以下地方一一嘟噜一一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

问句,都要体现“好玩”。

(2)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宝。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

一评。

(3)你最宠爱什么样的珍宝?把宠爱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五、以品促读

1.作者对珍宝泉的宠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

要表达的情感吗?假如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

读中品尝、体会作者对家乡的酷爱。

2.课文中采纳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

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相互读、沟通、评价。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晌突泉》,请同学们细致阅读,

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像点。

六、以用促读

1.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O

2.摘录宠爱的词句,背诵宠爱的段落O

板书设计*

4*、珍宝泉

位置「清、绿、深

叙!r美丽J

述特点ji水泡色调斑斓

顺II好玩:冒水泡

序宠爱

之情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

乡的酷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运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O

3、词语卡片

课时支配: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挚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美丽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

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多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

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很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相互沟

通,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

乡的酷爱。如有小挚友提问,应耐性解答他们的提问。

2、细致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相互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晰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沟通,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其次、三课时

习作

、激发爱好,导入主题

师:小挚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觉,你们的家乡是个特别可爱的地方!

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

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挚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留意把景物

特点写清晰,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奇妙的传闻,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状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较清晰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

上传闻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

、修改习作

二老

师范读优秀习作O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O

4、激励学生常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我的发觉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O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觉了什么

3、沟通: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O

4、说一说,还发觉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觉更多类似的词语O

例: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O

如:一(身)羽毛O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O

2、读读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姓、紫、嫣、缤、郁、旭、皓、

崇、峻、悬、峭

(3)引导发觉: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

其次行•*日月

第三行*•写山

(4)多样

(5)背诵

5.翠鸟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

透亮、泡泡、又尖又长、瞭亮、一挤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

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培育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培育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的意识。

教攀菱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触发特性

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宠爱鸟吗?都宠爱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仿照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鹏):它的歌声噫亮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挚友,我们都宠爱它。今日我们再来相识一位新

的挚友一一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

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美丽。

3.翠鸟的眼睛特别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状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

音,最终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

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阅历,

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

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视察发觉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

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须要特殊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留意

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沟通。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状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特性。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细致,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学

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

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与生活习性。你们宠爱翠鸟吗?你最宠爱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宠爱的内容,进

一步深化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宠爱翠鸟外形部分?情愿来亲自画一画

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宠爱翠鸟捉小鱼

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宠爱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

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

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宠爱

的?确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

好,大家起先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细致。我们来沟通一下,哪几位同学

情愿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

(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得,能依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

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遗忘了涂色,大

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特性

1.师:翠鸟乂美丽乂机智,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

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沟通)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翠鸟太可爱了,应当爱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翠鸟应当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获,假如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

们人类的挚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口所相识

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

(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长,放飞特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靠着自己的力气,读懂了课文,你确定有不少的收获

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调皮的小挚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

有一个舒适、暖和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宠爱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相识鸟。

3.我回去将接着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挚友发出倡议:爱惜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挚友。

五、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

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接着探究,接着探讨,老师将恒久做你们

学习上的挚友!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

2、抄写自己宠爱的句子。

板书设计:

「羽毛(艳丽)1

「外形J眼睛(敏捷)可爱

3嘴巴(尖、长)

5、翠鸟一

J叫声(喷亮)>宠爱

动作(神速)

教学后记:

6.燕子专列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

程、特殊、长途、骤降、疲惫、啼饥号寒、暖和、政府、救援、车厢、致谢”

等词语,摘抄自己宠爱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爱护环境、爱惜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

的爱心,增加爱护环境、爱惜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悟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

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沟通

1.背诵第一课《燕子》

师:活泼机智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朝气。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

燕子差点就面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

2.沟通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

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

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

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

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

柔,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一。瑞士经济发达,

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

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状况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相识或者简洁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老师检查认读状况,随机订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

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5归类结合

(1)把直工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视察发觉其结构上的特点,如:

“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

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留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

“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留意“载”的笔顺。

(2)指导临写,留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二“涉”的右半

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留意“载”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依次

1.抽读、齐读、默读思索: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输燕子的专用列车)

2.分组读文

(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

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终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

(2)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生词。

六、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沟通解决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一、学生沟通互解,归纳整理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二、老师组织探讨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1)自读自悟课文

边读边思索,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

遇到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A、是谁挽救了它们?

政府:读书其次自然段。

人们:读书第三自然段

一个小姑娘:读书第四自然段

B、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燕子的关

爱之情)

三、学生分组学习

(1)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

(2)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共享。

四、全班沟通,老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

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这个确定真了不得",引导学生

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确定的难能珍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

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输燕子是政府关切燕子的

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

样的吩咐来关切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珍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

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2)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飘舞的大雪,

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找寻冻僵的燕子J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一是字

面意义进行延长,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挽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

指找寻燕子的范围广泛: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

处“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挽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

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

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与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在这些一般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在覆

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找寻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援了

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在这样天寒

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当受到爱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

寒冷去挽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须要爱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爱护动

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4)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

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

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挚友、应当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

出示:一列美丽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

话中,“美丽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

上的意义,还应当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挚友以与对它们的重视。

五、总结,升华体会

1.师1本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人们关爱、爱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

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

2.齐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3.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六、课堂训练

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句话。(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许,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

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切,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

贝蒂介绍当时挽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

的任何内容与贝蒂对话。

七、作业: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6.燕子专列

装燕子

A爱惜动物、爱护动物

载友情

教学后记: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

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悟爱惜树木、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缘由。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

事?

老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简洁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

己满足为止。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山谷、森林、郁(yu)郁葱葱、湛(an)蓝、甜润、盖房、裸(6)露、扩(6)

大、一栋(di)栋、各种各样、无奇不有、工具、家具、锐利、喘气儿、黎明、

洪水、澄澈(6)、造犁(H)、咆(pdo)哮(ao)

4.全班沟通认记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口+包一咆牛+利一犁木+东一栋

比一比:广——扩有——郁甚——湛果——裸

三、检查预习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状况、植物

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爱护等相关学问。

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其次节课进行回答。

对预习细致、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赐予表扬。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简洁写错,该怎么写。

“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当协调。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

“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工

3.各自抄写一遍。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教学后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