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位置与方向(一)(例1)》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页例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习难点: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描述方向。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出示天安门广场主题图及示意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

地方吗?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

下天安门广场周围的著名建筑物?

2、设疑,引出左右矛盾。

听完他们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如果

我们要组织一次潺天安门广场一日游”的活用教材的卜的图片,提

学生积

动,约定在广场的右侧集合,你知道具体的出问题,引发兴趣。提出问

一、情境导入极思考和回

集合地点在哪里吗?题后回答不统一,出现矛盾,

答问题。

学生回答,答案不一。刺激学习新知的需求。

3、引入新课。

为什么大家理解的“右侧”位置各不

同?怎样才能不出现这种误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4、提问:你们谁认得东西南北四个方

向?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傍晚,太阳

在什么地方落山?引出东、西。

2、组织全班活动:起立,请同学们面

由身边事物引发东和西的认

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学生跟

识,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南北;

3、和同桌说一说,东、西、南、北四随老师的指

根据已有的上下左右的认

个方向。导配合完成

知,体会东西南北,便于理

4、讲述前、后、左、右和东、西、南、教与学的活

解和记忆东西南北的分辨方

北的关系。动。

法。

5、观察例1示意图,完成课本填空。

问: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院馆在校

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

大门在校园的()面。

二、探索交•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流,解决问题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学习过东西南北后,以

学生积

向?教室的门朝什么方向?身边的例子和数学知识相联

极回答。

2、操场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办公楼在系,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室的什么方向?

•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演示家和学校的图片(家在学校的

东边),教师说出家在学校的东边,提问,

学校在家的什么方向?通过例子来说明东和西

学生配

2、演示图书馆和学校的图片(图书馆的相对性,南和北的相对性。

合教师提问,

在学校的北边),教师说出图书馆在学校的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东西南

进行回答。

北边,提问,学校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北四个方向。

3、关于东和西,南和北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

的。

1、指一指,教室的东边是哪边?教室

的东边有什么?教室的西边、北边、南边有

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先观察,你从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可以确定两个方向,北和西)

三、巩固应你能说一说哪边是北?哪边是南吗?学生练学生利用己学知识,解

用,内化提高(2)说一说,你的房间是怎么布置的。习。决问题。

3、指一名同学起立,让其他同学说出

站立同学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分别

是谁,并说一说谁和谁是相对的。

4、读儿歌°

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还知道了东与西、

南与北是相对的,同学们还以教室为参照物

找到了自己家的位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下思考、总结、归纳、将

四、归纳总结现在的问题:学生思考,并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的表述

回答问题。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

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2)你怎样记住XX市的东西南北方

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位置与方向(一)(例2)》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页例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平面示意图上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看平面示意图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

据描述的物体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

学习难点:运用指向“北”发现信息,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出示学校示意图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学校,你能在

纸上画一画教学楼、体院馆、图书馆、大门

分别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根据学生的描述,课件展示平面图。通过学生生活的校园,

3、引导学生注意平面示意图的“北学生动来引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

一、情境导入提问: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手画图,体验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生:北。学习的乐趣图,充分展示学生在教学活

问:你怎么知道?动中的主体地位。

生:太阳在东边,然后就判断出教学楼

在操场的北面。

4、总结。

平面示意图上一般都标志“北二这里

指向北边。根据北的方向?怎么确定其他方

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确定平面示意图上的其他方向。

1、出示带有“北”的平面示意图

师: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的。我们•起来说说其他方向在哪里好学生跟

不好?随老师的问师生活动的设计,可以

学生回答。题配合完成帮助学生巩固在平面示意图

2、制定空间中按照“上北下南,左西教与学的活上辨认其他方向的能力.

右东”来让学生判断方向。动。

师:我指其中一个方向,请同学们快速

说出是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好不好。

教师指,学生答。

•根据平面示意图.描述位置。

1、教师提问。

教学楼在操场的哪面?体育馆在操场

二、探索交

的哪面?

流,解决问题

操场在图书请的哪面?图书馆在体育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根据教

馆的哪面?去,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学

师的问题,学

教学楼在大门的哪面?大门在教学楼生之间的相互提问,可以帮

生回答。同学

的哪面?助学生建议合作的意识,同

间相互提问。

学生回答。学之间互帮互助。

2、同学之间相互提问。

师:你和同桌合作,你问XX在OO的

哪面?你的同桌回答,然后角色互换。

学生相互交流。

•根据方向,判断位置。

学生根通过根据描述物体的方

出示没有标出楼名字的平面示意图,

据教师的问向,让学生说出物体的位置

提问。

题,补充平面练习,巩固对东、西、南、

师: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教学楼在哪

示意图。北的认识。

里?

学生回答。

师:大门在教学楼的南面,大门在哪

里?

学生回答。

师: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院馆在操

场的西面。图书馆和体育馆分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

做一做

1、出示天安门广场完整示意图。

师: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什么在什么

配合教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

三、巩固应用的哪面。

师完成练习决问题。

2、出示天安门广场不完整示意图。

教师描述空缺部分的事物的方向,学生

填写。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怎

么在平面示意图上的如何分辨东西南北;还

思考、总结、归纳、将

知道了如何根据描述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

四、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并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的表述

置。回答问题。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你是怎样根据平面图上的“北”。确定

其他方向的?

《位置与方向(一)(例3)》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页例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

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师生谈话。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

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还记得它们在

图上的方位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小明的

学校去参观一下,(出示情境图)用教材的上的图

学生积极

2、引导观察,复习旧知。片,提出问题,引发兴

一、情境导入思考和回答问

(1)请大家观察这张学校示意图,东、趣。提出已学过的问题,

题。

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在哪里?你是怎么判引发学生学习的自信。

断的?

(2)谁能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

馆分别在学校的位置?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教学例1.

1、刚才大家能够正确找到教学楼、图书

馆和体育馆所在的方位,那么请大家想一想,

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方位呢?把你的想法

和同桌交流一下巴!围绕校园小意图,

2、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根据教师展开新知的学习。让学

二、探索交学生汇报:的提问,观察生参与其中,体现学生

流,解决问题①我觉得是东北方向;②我觉得是右上思考;并回答的主体地位。以引导的

方;③我觉得是北东方向。问题。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知

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这个方识的规律,总结知识。

向既不是北方,也不是东方,到底是什么方向

呢?我们请指南针来帮助我们吧!(出示指南

针,并简单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

仪器一一司南,后来乂发明了多盘。指南针是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①大家看看,在北方和东方之间的是什

么?(学生回答:东北)

②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西北)

那你知道餐厅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③看看指南针的西方和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西南)

那你知道科技楼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④看看指南针的东方和南方之间是什

么?(生回答:东南)

那你知道存车处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

4、引导学生归纳。

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叫“东北”方向,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叫“东南”方向,西和南之间的

方向叫“西南”方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叫“西

北”方向。

5、观察这四个方向有什么特点?

6、引导学生回到校园平面图,说一说建

筑之间的位置。

7、方向的相对性。

科技楼在操场的H么方向?操场在科技

楼的什么方向?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

东南相对。

1、制定方位图。

练习二的第3题。

三、巩固应给出北,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填空。学生练学生利用已学知

用,内化提高2、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习。识,解决问题。

教师说XX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由学生

讨论XX家的位置。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东

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还知道了东

北与西南、西北和东南是相对的,请同学们课思考、总结、归纳、

下思考下现在的问题: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

四、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并

的表述出来,加深学生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习的快乐回答问题。

的印象。

吗?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遇到用方位的情

况?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经历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2.掌握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转化为表内除法的)、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

方法,能准确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解题策略。

学习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准确口算。

学习难点:理解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算理。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格等。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算一算,再说一说整十、整回顾知识,将相关知识点

一、复习导入百、整干数除以一位数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思考链接出来,对本节课所学知

识有引导作用。

804-2=904-3=

8004-2=9004-3=

8000+2=90004-3=

1.探究1204-3的口算方法。

(1)独立学习。

指名读例2。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需要解

决小么问题?应该写引么算式?(板书:

1204-3=)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可以自己小

声说一说,如果不会算,还可以用小棒摆

一摆、分一分。

(2)交流探讨。

先让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

报。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断等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

生1:我这样想的,100张是10沓,学生讨论解题策略和推理能力

二、合作探究加上20张的2沓,一共是12沓。将它们交流并回答

分成3份,每份里4沓,就是40张。(课问题。

件演示。)

国可屈M词嬴,/T园园

生2:我是这样想的:120是12个十,

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所以120除以

3等于40。(板书:12+3=4,1204-3=40)

生3:我是先不看120末尾的那个“()”,

先算12除以3等于4,再在4的末尾添上

一个“0”,所以120除以3等于40。

师:为什么计算了12除以3等于4后,

你要在“4”的末尾添上一个“。”呢?

生3:因为120是12个十,12个十

除以3,得到的是4个十,所以“4”的后

面要添上一个“0”。

生4:我是想的40乘3等于120,所

以120除以3等于40。

(3)算法优化。

师:口算方法多种多样,在这几种方

法中你最喜欢哪种?你觉得哪种方法最适

合你,你用起来最简单?

生:先算12除以3等于4,再在4的

末尾添上一个“0”,比较简便。

师:在用这种方法口算时,你要提醒

同学们注意些什么的吗?

生:不要忘记加上0呀。

(4)专题练习,巩固方法。

154-5=244-6=184-3=

564-7=150+5=2404-6=

指名学生分别口算前两组题。后面的

两组题让学生猜一猜每组下一个算式,出

示后计算再说说有什么规律。

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编一组这样的

口算题,再交换做题。

2.探究66+3的口算方法。

(1)读题审题。

学生自由读洌3,再指名大声读题。

说一说: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

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写算式?

(板书:664-3=)

(2)独立学习。

想一想:66:3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

己独立想想,可以小声说一说,也可以用

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3)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小组汇报。

师:哪组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66张就是6沓

加6张。将6沓分成3份,每份里2沓,

再将6张分成3份,每份里2张,合起来

就是22张。(课件演示。)

师:请大家按他说的方法,摆一摆、

分一分。

生2:我是想22乘3等于66,所以66

除以3等于22。

生3:先把66分成60和6,分别除以

3后,得20和2,再相加得22。(板书:60

4-3=20,64-3=2,20+2=22)

(5)引导小结。

师:仔细观察第三种方法,想想刚才

摆小棒的过程,你能发现这两种方法之间

有什么联系吗?

试一试。

904-3=404-2=804-4=

30+3=

964-3=46+2=844-4=

364-3=

师: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第二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应

该怎样口算?

小结:都是“先分后合”把几十几分

成两部分: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几

再相加。将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解决。

1.红红率果谁来摘。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

以学生抢答形式完成,注意让学生学生进行思

三、巩固应用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

考、解答。

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际解决问题当中。

2.小小羊儿快快跑。

t1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

学生思考并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回答

和创造能力。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5〜16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2.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学习准备:课件等。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出示情境图,问题:三年级平均每

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班种多少棵?

一、复习导入学生思考对引入本节课学习知识有重

学生用口算方法计算,引出问题:“应

要作用。

该怎样笔算呢?”

1.出示笔算方法。

■■■■U40中有2个一十

场醺罩魏屋21…2中有2个_

/\2)42

89〃1一分掉4个十

7>丁0…还剩2个一

—9••••八砧个人

)…彳第剩余

左边出示小棒示意图,右边出示笔算

竖式,每一步都相对应,让学生理解到真

正的结合,要清楚知识到底是怎样来的。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

2.提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

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

棵?”

524-2=26学生讨论法的过程,理解追算除法的

///////丁6

二、合作探究交流并回答算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求

I//K//I/2),…2…-2集2个十

问题。

I--------------•-5个+城4个+知欲和好奇心。

典下的1个十和2

/\12个一合起来是12

-7、、2乘6个一

左边出示小棒示意图,右边出示笔算

竖式,每•步都相对应,每•步的数字表

示的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什么。

3、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险算方法:当没有

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让学生进行验算,验算后可与原题进

行对比,检验结果。

1.算一算,想一想。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

2.数学小诊所。学生进行思

三、巩固应用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

判断笔算竖式是否计算正确。考、解答。

际解决问题当中。

3.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

学生思考并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回答

和创造能力。

《整理和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整理和复习

(1)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有两方

面的内容:一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

法;二是用除法解决问题。

(2)在计算的整理部分,以师生对话的形

式提示教师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

进行总结概括,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

笔算方法。

(3)解决问题的整理部分,提供了三个数

据特点和解答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在学

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算的计算方法的某础匕培养学牛灵活诜择计

(1)一块像敦室那么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

年级有120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级学生用?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定8分钟,他教学建议

每分仲大约走几十米?

(1)引导学生用关键词进行提炼概括。在

(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

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学生回顾、总结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可引导学

33生用关键词进行提炼概括,使计算方法在学生

的头脑中形成关键“触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例如,在学生讨论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计算法则概括为从

“高位除”“商对正”“余数小”三条。通过简练的词语,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方面。

教材提供了可应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独立解答后,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反思“在解答以上

问题的过程中,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使学生发现:第(1)题根据数据特点,用口算

就可以解决;第(2)题根据问题需求,用估算解决就可以:第(3)题则需要通过笔算得出精确的结果。

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意图

(1)练习七共安排了7道习题,是配合

练习七

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L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项值

巩固。第1〜4题是巩固计算知识;第5〜7

876+3

242+4题是灵活应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417+6

(2)第1题是计算练习。在表格中设计

896+8

644+7了三个层次的要求:通过观察先估计出商的

753+5

位数,再进行估算,最后精算。复习计算方

2.估一估哪个算式的商最接近图中的数,在它上面画“3”。

法,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77142-47165-5J-254774927后而27230-

407080(3)第2题,通过新颖的形式训练学生

6r55T2/W37200-6MOO-9/9S9-67487

估算的技能。

(4)第3题和第4题,采用学生熟悉的

形式,进行相应的一步、两步计算练习,巩

国所学的计算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建议

576+3+4・81x7+9

(1)注意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01+232-365-399+7+294

本单元结束前,通过复习和练习,一方

672+(2x3)-(601-246)+5

面要使口算和笔算达到熟练,另一方要结合

学情找出平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补充训

练,达到课程标准正确率和运算速度的要求。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出错的原因,并加

以辅导,力求让全部学生达标,为今后的学习作好准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一位除两位数口算,3〜4

题/分;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三位数笔算1〜2题/分。应把握好评汾的尺度,不作过高要求。

(2)善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在完成第1题、第3题和第4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能又对又快完成的学生予以鼓励,通

过颁发“红花”等形式,激励学生正确、迅速地完成计算任务。

(3)对学生推埋能力的要求要适度。

第1题中求“商的位数”及第2题都不是要求学生计算,而是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算理,练习估算。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帮助,如做完第2题后,可让做完的学生说一说自

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同时板书出商的首位,对首位相同的可进一步板书出个位,帮助学生理解和判断。

编写意图

5.(1)第5题,通过对话和插图呈现了丰富的

信息,提出了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培养学

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6题与例9相似,都是求“够不够”

的问题。解题策略十分多样,在锻炼学生解决问

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牛.体会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125U(3)第7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条件,让学

生解戾“求平均”及“比多少”的问题。在培养

这瓶药够吃1个月吗?

7下面是王叔叔水果.柳进货的记录单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的同时,培养

总师i■/千克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草荏4128

6144教学建议

木蜜桃5175

估一估,算一算.哪种水果平均每箱最轻本虫的练习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比较多

我会•利用估算解

本单元结束了.决一些同题了样,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应组织学生

你想说些什么?

禹、三位破除以一位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多样的

M.我不同计算就能

成长小档泉

村断奇是几位敕

★★解题策略及不同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完成第5题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第

35

(I)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问题的。有的学生

可能采用的“分析法”,从问题“4天卖了多少钱?”人手思考,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到:“卖的总钱数=每根

的价钱X卖的根数”这一数量关系;然后去找相关的信息,“每根的价钱”在题目中能够直接找到,但是“根

数”没有直接给出,只有“8箱”的数据,还要再去图中找到“每箱30根”的条件。还有的学生可能采用

的是“综合法”,看到条件“8箱”“每箱30根”就想到可以求出“一共卖了多少根”,又根据“每根3元”

可以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北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