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
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C我们该
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永生的眼睛教
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做批注笔记,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体悟人物高尚品质,在读
中理解人物思想变化。
3、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进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
文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
教学难点:
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直奔中心。
1、孩子们,我们学过《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盲姑娘安静只
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
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静重见光明需要一样东西&&眼角膜(出
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的薄膜,相当于相机的镜头,捐
赠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见光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捐赠眼
角膜有关的课文&&18.《永生的眼睛》课题前有一个,说明这是略
读课文,我们将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学完。
2、齐读课题。什么的眼睛?读&&;永生的是什么,读&&
3、质疑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永生是什么意思?眼睛怎么能永生呢?谁的眼睛得到
了永生?课文是题目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评价:会提问说明你们会思考,我喜欢爱思考的孩子。那么
你们觉得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多读读课文内容,你一定有收获。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
题默读课文。
课文读完了,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吗?先来看看你能不能过
词语这一关。谁敢读?
捐赠盲人痛苦难忍给予与世长辞遵从热泪盈眶重见天
日
(个人读,处理多音字,齐读。)
2、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谁?(琳达、父亲、母亲和
温迪)简单的说就是琳达一家人,他们做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
写了琳达一家人捐赠眼角膜的事。)
你们的确很棒,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一种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
归纳法,即什么人做了什么。这是我们班的发现,就命名为班要
素归纳法。
会读词语了,也能概括课文内容,那么现在就来想一想永生
的眼睛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1、这是你的看法,说明你在用心读书,但是要想深刻
理解它的含义,还要细细读读课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没关系,
有我呢,老师出马,一个顶俩!)
其实编书的叔叔阿姨们在单元导读中已经告诉我们学习这篇
课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关键的词语来学习。
那么这一课又怎么学呢?请看86页课前导读。
三、紧扣骄傲,探究文本。
1、请找出来文中含有骄傲的句子读一读。出示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骄傲一词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
人。2、自豪。那么骄傲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呢?请自豪地读一读
这两句话。
2、想一想这两句话分别是谁为谁骄傲?温迪为我和外公而骄
傲,我们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温迪骄傲吗?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骄
傲,请画出描写相关语句。
(1)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
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导:哪个地方让你骄傲?(痛快)
师生对话。
预设评价:你的回答毫不犹豫。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⑵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
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
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个人读。男生读。
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而父亲则认为最珍贵的是身体的一
部分,身体的一部分是什么呀?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最珍贵的?而
父亲和母亲愿意死后捐赠这些最珍贵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认为(引
读)&&如果我们的死
同学们,我理解此刻你们的感动之情,但是此时的父亲并没
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说话,而是&&平静地说。母亲去世了,此时的
父亲伤心吗?伤心的父亲却又平静的说是因为他觉得(引读)&&如
果我们的死
⑶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
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
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义词吗?(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见
光明,美妙吗?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来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个
盲童(配乐叙述)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要你轻轻推开它,你就能
看见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
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师,看不到同学,
看不到爸爸妈妈如果这种痛苦延长到一天,一个月,一年,几十
年,甚至一辈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么?(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别人的帮助重
建了光明,快来睁开眼睛看看这美丽的世界&&(课件)
②重见光明后美妙吗?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美
妙吧,读&&如果一个盲童
帮助盲人重见光明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再读这句话&&如果
一个盲童
③此时此刻,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热爱春天、热爱
生活、热爱生命的安静、熟悉了珍视勺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的杏林子,那么,亲爱的孩子们,你除了感受到父亲这些可贵的
品质外,你觉得父亲对生命又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这样的人值得温迪骄傲吗?难怪温迪会这样说&&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3、外公让温迪感到骄傲,而我值得温迪骄傲吗?刚开始的我
对捐赠眼角膜可是极力反对呀。
我也是值得温迪骄傲的,因为我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了他的
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温迪会这样说&&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4、文中还有一处含骄傲的句子: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
岁的温迪而骄傲。(出示)那么,温迪有什么值得我骄傲呢?
①温迪有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是我的骄傲,读&&
②对比出示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温迪而骄傲。
你发现了什么?琳达为什么要强调这个14岁呀?浏览全文,
你有什么惊奇的发现?是啊,孩子们,14岁的琳达面对角膜捐赠
表现的是拒绝、是哭喊,而同样的14岁,温迪的表现却如此不同。
在对比中温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贵,难怪琳达会感慨,读&&
四、拓展升华,主题回归。
1、琳达一家人的品质感动。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人像父亲一样
捐赠眼角膜,比如王飞越,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医生,当她得
知自己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的时候,竟然做出了一个震惊的决定:
(看录像)。
你想对他们中谁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我想多你说:(琳达、父亲、母亲、温迪)
2、亲爱的孩子们,你琳达对捐赠眼角膜的态度之所以能有
360°;大转弯,温迪小小的年龄就有如此的奉献精神,都是受
一个人的影响,对,是父亲,是父亲深深影响了我和温迪,也就
是&&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亲留下的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3、课前我们提出永生是什么意思现在你明白了吗?永生的仅
仅是眼睛吗?(把?变成!)齐读课题&&用心读&&再读,把你的感
悟送进去,把你的感情送进去,把这份情送给琳达一家人,送给
王飞越,送给千千万万有爱心的人。
五、补充结尾,延伸情思。
课文学到这儿结束了吗?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出示)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
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
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
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
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
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
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
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
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
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
上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
睛?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
(2)简要地复述课文
(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一父亲一女儿)
(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
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
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命()肿()肺()访()
组()勇()敢()骄()拥()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i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
jido()阳、()傲、()花、()气、上()、香()
zu()挡、()织、()力、()国、()成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三
【学情分析工
经过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他们能自觉
做记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学句。在阅读中能通过做批注、
自读自悟等学习方式,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趋于个性化,
从而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
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
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目标】:
1、认会写会10个生字,理解积累“振聋发腿、栩栩如生”
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
恢复,也是有意义的。”这句话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调查搜集有关捐献角膜的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搜集信息
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二、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板题,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后,“开火车”读,力求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读互查,交流对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的理解(教师
巡视,收集学生不懂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读后同桌互
说,然后指名说)
生:琳达的母亲、父亲和女儿在他们死后都把眼睛无偿捐给
了他人,琳达得到受助者深深的敬意与谢意。
2、再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表格,理解文章脉络。
1965年炎热的夏日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给“我”上了一课
1980年的一天
1986年的这一天的两周
又三周后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评议。
四、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谁的眼睛是永生的?你从“永生的眼睛”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段后,细细品读,将自己的体
会记在书上。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后指名说。
生1:我认为是父亲的眼睛永生了,从他说的话中,我懂得了
帮助别人是最有意义的。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父亲的话(4、5、6、7自
然段),结合你们课前的调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生读后,同
桌交流调查体会后指名说)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
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文章以“永
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
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
相传,永不泯灭。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永生的眼睛”体现的
就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
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
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
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
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
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
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文章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
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
资料出示:
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
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
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
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
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
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
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
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
角膜。
自学(1〜3)自然段:
面对角膜捐献:
1、思考:
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要点:
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
的痛苦和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捐)
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指名回答。
⑵指导朗读。(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⑶学生说到为什么的句子:
师投影出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
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
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指导有第二句理解第一句)
学生自学,找到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要点: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
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
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
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指导朗读: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3、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
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
4、小结。
四、学习(4〜6)自然段
过渡:当时父亲为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多年后,父亲
又以他的'言行影响了我的女儿——温迪。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4-6)自然段: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1、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
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2、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迫一样,
将会多么高兴。
3、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填写要点】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之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
献。
角膜:盲童盲童父母捐献家人
()()()
晓得角膜()。(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
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加入读)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
傲)
4、结束语:
是啊,父亲捐献角膜不但让失明的孩子的重见了光明,同时
在温迪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精品教案篇五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三个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
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
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
车祸丧生的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
“我”传统观念的转变和思想认识的升华。当年十四岁的“我”
和现在十四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态度,也反映
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影响。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母亲病逝后,父亲遵照他们生
前的约定,将母亲的角膜捐赠给医院,并深深地教育了“我”O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父亲患重病时,仍为自己去世
后可以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而感到愉快,他的
心愿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女儿温迪。(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
从三个角度说明了捐赠的快乐: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家属的角
度,从自己亲人的角度。)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我”遵从父亲的遗嘱,捐赠了
他的眼睛的角膜,温迪为此感到骄傲,并准备效仿外公捐赠角膜。
第四部分(7——9自然段):写温迪在意外车祸中丧生,“我”
再一次捐赠了亲人的眼睛角膜。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感悟生命
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一个课时要完成本课的教学,必须
将阅读的任务向课前进行适当的延伸,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课前预
习的习惯与能力。在课内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
台,教师给予适当的“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
更为有效的阅读对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提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人物
的语言等重点语句体会句中含义和人物的思想感情0理解课题
“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认读“辍”,读读记记“给予、
捐赠、酷爱、领悟、辉映、与世长辞、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
盈眶、才华横溢”等词语,激励学生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激励
学生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琳达一家
人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试着应用学过的方法
理解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阅读资料,认识“角膜”
教师出示(或教师介绍)有关“角膜”“角膜病”“角膜捐
献”的资料(内容)一一见“教学用书”中“五、参考资料一一
有关角膜的资料”c
【让学生认识眼睛角膜,了解角膜捐赠的意义。】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教师揭题:18文永生的眼睛
2、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感
受(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后,心里一定很不平静,有什么心里话
想分享一下吗?)
3、请一两个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积累的词语后,教师分组出示
以下词语,按不同的要求进行词语教学。
a、给(ji)予捐赠
b、温迪酷爱栩(_u)栩如生才华横溢热泪盈眶捐赠
c、突如其来与世长辞
以上三组词语在学生正确认读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①读了“a”纽中的两个词语,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感受精
神的高尚。)
②读“b”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再现温
迪聪明、善良的形象。)
③读"c”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对亲人突然失去的惋惜。)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检查学生预习中课文通读情况。
【充分唤醒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生命,引导学生在读词语的
过程中,与课文内容、人物联系起来,读出词语在语境中的丰富
内涵,打破传统教学中就词读词的现象。】
三、圈画语句,品析人物
1、文中写琳达一家的三个人为了解除盲人的痛苦捐献了自己
的角膜,请认真读读课文,(自由轻声读,或默读)圈画出令自己
感动的语句,并认真读读、想想、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学生读,圈画,批注。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充当好主人的角色。引导学生与文
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与良好的习惯。】
(2)交流(引导学生从“父亲”说的话和温迪的表现、说的
话等语句中,引导体会句子意思和人物的高尚品质,了解器官捐
献的意义。)
(3)读好相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感情。
2、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课题有什么关系?说说自己对“永
生的眼睛”的理解。
3、齐读课文。
4、写一段话送给自己喜欢的文中的人。
四、课后练习
1、激励学生从“酷爱、与世长辞、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
泪盈眶、才华横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实施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提升试题及答案
- 税务政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煤制油品质量与标准研究考核试卷
- 种子种苗的长期保存与种子库建设考核试卷
- 生态资源监测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考核试卷
- 工程勘察技术规范考核试卷
- 纺织品企业生产调度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成功案例分享试题及答案
- 纸容器包装与人造板复合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AGC-AV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第1~4单元(浙江专用)(含答案)
- 部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课件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停车场应急预案
- 研究生在读证明.docx
- 观音庵收费站关于计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细则
- 卡农曲谱canon-in-D-钢琴小提琴合奏-五线谱(共6页)
- IATF16949:2016中文完整
- 2020年度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小低组看图说话(图文五篇
- JETYD扭矩扳手检定证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