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试卷8单选题(共99题,共99分)(1.)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的脏腑是A.心B.肺C.脾D.肝(江南博哥)E.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布散的作用。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故此题应选C。(2.)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A.辨证论治B.整体观念C.恒动观念D.阴阳互化E.中和思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所谓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则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与自然界相互关联。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故此题应选B。(3.)下列各中成药组中属于合理应用的是A.胆宁片与苏合香丸B.天麻丸与川贝枇杷露C.附子理中丸与通宣理肺丸D.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E.复方丹参滴丸与速效救心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如金匮肾气丸是治疗肾阳虚衰所导致的阳虚水泛,下肢水肿、小便频数、阳痿等症状补中益气丸主要治疗脾气不足所导致的运化无力,水谷不化,血虚、面色苍白、中气下陷等症状。故此题应选D。(4.)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宜联用的是A.生脉饮B.干姜汤C.柴朴汤D.小青龙汤E.丹参注射液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中西药联用的特点,协同增效的掌握。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5.)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不包括A.走访调查B.自愿呈报系统C.集中监测系统D.记录联结E.记录应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的掌握。中药不良反应检测方法自愿呈报系统、集中监测系统、重点医院监测、重点药物监测、记录联结、记录应用。(6.)有“孤府”之称的是A.肝B.三焦C.肺D.膀胱E.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为六腑之一,在人体十二脏腑中,三焦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故本题答案应选B。(7.)可以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屈伸不利,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是A.天麻丸B.尪痹颗粒C.活血止痛散D.舒经活络丸E.云南白药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尪痹颗粒主治病证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屈伸不利。(8.)具有传化糟粕生理功能的是A.胆B.小肠C.大肠D.胃E.膀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具有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故本题答案应选C。(9.)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的是A.感冒清热颗粒B.感冒退热颗粒C.银翘解毒丸D.羚羊感冒片E.桑菊感冒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的使用方法。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的是羚羊感冒片。故本题答案应选D。(10.)老年人发病用药时应A.首先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B.马上住院治疗C.不管是否对证都要用药D.多用好药贵药E.一定要用滋补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老年人发病用药时应首先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11.)石斛夜光丸除了可以清肝明目外,还可以A.滋肾养肝B.补脾益肾C.健脾益气D.补血养肝E.滋阴补肾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石斛夜光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清肝明目,主治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所致内障目暗、视物昏花。故本题选E。(12.)属于中药毒麻药的药物是A.砒霜B.马钱子C.罂粟壳D.水银E.巴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罂粟壳属于中药毒麻药的药物。(13.)下列除哪些项外均属处方前记A.医院名称B.药价C.住院号D.科别E.婚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处方前记内容包括:医院名称、住院号、科别等。(14.)在饮片储存过程中,防止害虫入侵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是A.清洁卫生B.密闭C.通风D.干燥E.高温消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饮片储存过程中,防止害虫入侵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洁。(15.)在阴阳学说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什么治疗原则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阴阳双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阳虚而导致的寒证。(16.)主疏泄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肝的生理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故本题答案应选A。(17.)处方开潼白蒺藜,调配应付A.刺蒺藜、沙苑子B.潼蒺藜、白蒺藜C.潼蒺藜、沙苑子D.刺蒺藜、白蒺藜E.刺蒺藜、潼蒺藜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并开药名。处方药名潼白蒺藜,调配应付刺蒺藜、沙苑子。故本题答案应选A。(18.)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是A.别络B.奇经C.正经D.孙络E.浮络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络脉的主要知识。其中,别络是络脉系统中较大和主要的络脉。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故本题答案应选E。(19.)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肾其华在发。(20.)五行中土的属性是A.“木日曲直”B.“火日炎上”C.“土爰稼穑”D.“金日从革”E.“水日润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行的基本属性。木:“木日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火:“火日炎上”,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土:“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金:“金日从革”,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c。(21.)下列药物因药物性能相类似而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A.川乌、草乌B.升麻、葛粉C.萹蓄、瞿麦D.苍术、白术E.麦冬、天冬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斗谱编排原则。因药物性能相类似而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升麻、葛根。其他四项均为按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排列,可同放于一个斗中。故本题答案应选B。(22.)血液在脉管内循行是依赖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气的运行,血液在脉管内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A。(23.)颈舒颗粒除温经通窍止痛外A.活血通便B.活血祛风C.活血化瘀D.活血除湿E.活血解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颈舒颗粒功效温经通窍止痛,活血化瘀。(24.)决定子代体质因素的先天关键因素A.父母的体质因素B.父母的年龄C.血缘关系近远D.妊娠因素E.养胎将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先天因素完全取决于父母,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子代生命产生的基础。(25.)下列中成药组中联用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是A.逍遥散与抗结核药B.大山楂丸与抗癫痫药C.莱阳梨止咳糖浆与强心药D.复方川贝精与降压药E.防风通圣与解热镇痛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逍遥散与抗结核药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26.)梅核气为痰气凝结于A.经络B.咽喉C.筋骨D.胸肋E.胸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梅核气的概念。痰与气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27.)下列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功效的是A.防风通圣丸B.感冒清热颗粒C.桑菊感冒片D.银翘解毒丸E.荆防颗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防风通圣丸功效解表通理,清热解毒。(28.)脾胃虚寒宜服用的方药是A.良附丸B.失笑散C.黄芪健中汤D.保和丸E.六味地黄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胃病的治法。脾胃虚寒宜用黄芪健中汤,良附丸主治胃寒。失笑散主治血瘀胃痛。保和丸主治食滞胃痛。六味地黄丸主治阴虚火旺。故本题答案应选C。(29.)下列需要调配姜制品的是A.木香B.半夏C.当归D.柏子仁E.谷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姜制减半夏毒。(30.)三因学说中“赤巴”为A.金B.太C.水D.火E.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藏医药基础知识。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其中“隆”与五元中“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中“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故本题答案应选D。(31.)脾虚泄泻儿童慎用A.启脾丸B.肥儿宝颗粒C.健儿口服液D.小儿消食片E.龙牡壮骨颗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小儿消食片功能主治: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注意事项:脾虚泄泻或大便溏薄次数多者应慎用或不用;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依法按量服用,厌食症状在1周内未改善,并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向医师咨询。(32.)若肝癌患者身体赢弱无力极为严重,腹大如臌,此时治疗时应A.扶正B.祛邪C.先扶正后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祛邪扶正兼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正气太虚,不耐攻罚。(33.)千金子的别名是A.大力子B.续随子C.牛子D.五梅子E.五倍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别名。千金子的别名为续随子。故本题答案应选B。(34.)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期刊论文B.会议论文C.文献D.词典E.百科全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医药信息来源。信息资料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的原始文献,如专著、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提炼加工,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如书目、题录、文献等。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特定专题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基础上编写的文献,如论文综述、专题评论、教科书、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故本题答案应选C。(35.)中药调配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A.±3%B.±4%C.±5%D.±6%E.±7%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药的调配。中药调配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故本题答案应选C。(36.)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苯那敏的是A.强力感冒片B.维C银翘片C.羚羊感冒片D.感冒退热颗粒E.新复方大青草叶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维C银翘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苯那敏。(37.)成书最早的医学著作是A.外台秘要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证类本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成书最早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38.)在五行中,“土”的特性为A.升腾B.收敛C.滋润D.生化E.升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五行学说的含义。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收纳作用的药物。(39.)小青龙合剂的功能主治是A.养阴润燥,清肺利咽B.宣肺化痰,止咳平喘C.清热宣肺,化痰止咳D.解表化饮,止咳平喘E.养阴敛肺,止咳祛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化痰类非处方药的功能主治。小青龙合剂的功能主治是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故本题答案应选D。(40.)从舌苔的剥落情况可A.了解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进退B.了解津液的变化C.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了解胃气的有无E.了解病位的深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从舌苔的剥落意义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41.)从舌苔的润燥可A.了解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进退B.了解津液的变化C.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了解胃气的有无E.了解病位的深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从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42.)牵牛子的别名是A.二丑B.鼠黏子C.破故纸D.紫参E.淡大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牵牛子的别名是二丑。(43.)补骨脂的别名是A.二丑B.鼠黏子C.破故纸D.紫参E.淡大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补骨脂的别名是破故纸。(44.)拳参的别名是A.二丑B.鼠黏子C.破故纸D.紫参E.淡大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拳参的别名是紫参。(45.)肉苁蓉的别名是A.二丑B.鼠黏子C.破故纸D.紫参E.淡大芸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肉苁蓉的别名是淡大芸。(46.)舌尖属于A.心肺B.肝胆C.脾胃D.肾E.肝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舌与脏腑的关系。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反映着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把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故本组题答案应选ACBD。(47.)舌中属于A.心肺B.肝胆C.脾胃D.肾E.肝肾正确答案:C(48.)舌边属于A.心肺B.肝胆C.脾胃D.肾E.肝肾正确答案:B(49.)舌根属于A.心肺B.肝胆C.脾胃D.肾E.肝肾正确答案:D(50.)怒则A.气缓B.气乱C.气结D.气上E.气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七情影响内脏气机。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故本组题答案应选DCBE。(51.)思则A.气缓B.气乱C.气结D.气上E.气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52.)惊则A.气缓B.气乱C.气结D.气上E.气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53.)悲则A.气缓B.气乱C.气结D.气上E.气消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54.)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的是A.白色B.黄色C.赤色D.青色E.黑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五色主病。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虚证、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痰血证。故本组题答案应选DBCA。(55.)主虚证、湿证的是A.白色B.黄色C.赤色D.青色E.黑色正确答案:B(56.)主热证的是A.白色B.黄色C.赤色D.青色E.黑色正确答案:C(57.)主虚寒证、失血证的是A.白色B.黄色C.赤色D.青色E.黑色正确答案:A(58.)脘胁胀痛,吞酸嘈杂,常见于A.肝火犯肺证B.心肝火旺证C.肝脾不调证D.肝胃不和证E.肝肾阴虚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肝胃不和证表现脘胁胀痛,吞酸嘈杂。(59.)胸胁胀闷,腹胀便溏,常见于A.肝火犯肺证B.心肝火旺证C.肝脾不调证D.肝胃不和证E.肝肾阴虚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肝脾不调证表现胸胁胀闷,腹胀便溏。(60.)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常见于A.肝火犯肺证B.心肝火旺证C.肝脾不调证D.肝胃不和证E.肝肾阴虚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肝肾阴虚证表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61.)胸胁窜痛,咳嗽阵作,常见于A.肝火犯肺证B.心肝火旺证C.肝脾不调证D.肝胃不和证E.肝肾阴虚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肝火犯肺证表现胸胁窜痛,咳嗽阵作。(62.)呕吐酸腐,胃脘胀满A.外邪犯胃B.饮食停滞C.痰饮内阻D.肝气犯胃E.胃阴不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饮食停滞表现呕吐酸腐,胃脘胀满。(63.)呕吐吞酸,胸肋胀满A.外邪犯胃B.饮食停滞C.痰饮内阻D.肝气犯胃E.胃阴不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肝气犯胃表现呕吐吞酸,胸肋胀满。(64.)突然呕吐发热恶寒A.外邪犯胃B.饮食停滞C.痰饮内阻D.肝气犯胃E.胃阴不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外邪犯胃表现突然呕吐,发热恶寒。(65.)孕妇禁用的中药是A.莪术B.半枝莲C.半边莲D.白茅根E.白附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孕妇禁用的中药有莪术等。(66.)孕妇慎用的中药是查看材料A.莪术B.半枝莲C.半边莲D.白茅根E.白附子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孕妇慎用的中药有白附子等。(67.)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则淤阻于A.肝B.心C.胞宫D.肺E.胃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瘀血的致病特点。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阻于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故本组题答案应选BDAE。(68.)可见胸痛,咳血,则淤阻于A.肝B.心C.胞宫D.肺E.胃肠正确答案:D(69.)可见胁痛痞块,则淤阻于A.肝B.心C.胞宫D.肺E.胃肠正确答案:A(70.)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则淤阻于A.肝B.心C.胞宫D.肺E.胃肠正确答案:E(71.)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生气加重,辨证多属于A.肝气犯胃B.食滞胃痛C.肝胃郁热D.血瘀胃痛E.脾胃虚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胃痛的分类及症状。肝气犯胃症状: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等。(72.)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辨证多属于A.肝气犯胃B.食滞胃痛C.肝胃郁热D.血瘀胃痛E.脾胃虚寒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胃痛的分类及症状。肝气犯胃症状: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等。(73.)胃脘灼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辨证多属于A.肝气犯胃B.食滞胃痛C.肝胃郁热D.血瘀胃痛E.脾胃虚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胃痛的分类及症状。肝气犯胃症状: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等。(74.)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称之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水饮E.支饮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饮证。饮证: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称之为溢饮。故本组题答案应选CAEB。(75.)饮留肠问,则肠鸣沥沥有声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水饮E.支饮正确答案:A(76.)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水饮E.支饮正确答案:E(77.)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水饮E.支饮正确答案:B(78.)从舌苔的厚薄可A.了解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进退B.了解津液的变化C.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了解胃气的有无E.了解病位的深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从舌苔的厚薄可了解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进退。(79.)从苔质的有根与无根可A.了解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进退B.了解津液的变化C.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了解胃气的有无E.了解病位的深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从苔质的有根与无根可了解胃气的有无。(80.)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1-82题患者表现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伴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根据六淫致病特点,回答以下问题。该病应属A.风邪致病B.寒邪致病C.暑邪致病D.湿邪致病E.燥邪致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风邪的致病特点。六淫中的风邪致病的特点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性;风邪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故选AB。(81.)其体现了该邪的什么致病特点查看材料A.阳邪B.善行C.炎上D.开泄E.伤津正确答案:B(8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3-86题某女性患者表现为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该病所属脏为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藏象理论。肝主藏血,形窍于目,其志在怒。心与肝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血液贮藏于肝,通过心气推动作用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基于患者病证故选BADE。(83.)该病应属哪项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查看材料A.肝主藏血B.肺朝百脉C.心主血脉D.肾主藏精E.脾主生血正确答案:A(84.)该脏的在志是查看材料A.思B.悲C.恐D.怒E.喜正确答案:D(85.)患者若随后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其病属查看材料A.心脾两虚B.肝脾不调C.心肾不交D.肝肾亏虚E.心肝血虚正确答案:E(8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7-89题某女性患者,产后常汗出而恶风,易于感冒,体倦乏力。依据气理论,回答以下问题。该病主要应属哪种气的功能失调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E.中气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气的种类及功能。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卫气的功能一为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为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为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气的功能有: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87.)患者汗出过多主要是因为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查看材料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E(88.)患者易于感冒主要是因为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查看材料A.推动作用B.防御作用C.温煦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B(8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0-92题患者见面色红,语声高亢,多言不休,烦躁多动,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根据阴阳学说,回答以下问题。该患者病理应属A.阳损及阴B.阳胜则热C.阴虚则热D.阴胜则寒E.阳虚则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阴阳辨证论治。阳证的形成,多由于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处于亢奋阶段,常见于里证的实热证。其在临床常表现为身热、恶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躁动不安、气高而粗、口鼻气热、目睛了了不寐、或目睛视物模糊或目赤多眵、面唇色红、指甲色红、小便红赤、大便或秘或干、舌质红绛、脉滑数有力等症状。阳证以见热象为辨证要点。对于阴阳偏盛,即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的病证,治当采用“损其有余”之法。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之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之法,以温散其阴寒。(90.)针对该病应采用的治法为查看材料A.寒者热之B.阳病治阴C.热者寒之D.益火之源,以消阴翳E.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正确答案:C(91.)以上治法是运用阴阳的哪种相互关系而确立查看材料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互藏交感正确答案:A(9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3-94题患者证见情志抑郁,两胁疼痛,嗳气频作,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而硬,依照脉诊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该脉应称为A.滑脉B.弦脉C.紧脉D.洪脉E.细脉正确答案:B(93.)此脉主病最常见查看材料A.心脏病B.虚热证C.肝胆病D.脾胃病E.实寒证正确答案:C(9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5-97题患者原本意识不清,突然精神清醒、想见亲人;原来神志昏迷无语,突然言语不休;原来面色晦暗,忽然两颧红赤如妆。该患者望神应属A.得神B.少神C.失神D.假神E.神乱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组题考查望诊中望神。假神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95.)该患者面色的表现称为查看材料A.阳亢B.阳虚C.戴阳D.亡阳E.阳水正确答案:C(96.)其病机是查看材料A.正气已伤,病情严重B.痰气郁结,蒙蔽心神C.痰火内盛,扰乱心神D.肝风夹痰,蒙蔽清窍E.阴不敛阳,即将离绝正确答案:E(9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8-100题张某,女,49岁。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午后至夜有发热,发有定时,睡时汗出,醒后即止,兼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该患者的发热为A.壮热B.潮热C.身热不扬D.日晡潮热E.高热正确答案:B(98.)该患者的汗出为查看材料A.黄汗B.战汗C.盗汗D.自汗E.无汗正确答案:C(99.)其病机是查看材料A.阳虚B.气虚C.血虚D.阴虚E.气血两虚正确答案:D多选题(共20题,共20分)(100.)瘀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A.外伤B.气虚C.气滞D.气逆E.血热正确答案:A、B、C、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瘀血的形成原因。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101.)引起津液不足的原因有A.发热B.多汗C.吐泻D.失血E.多尿正确答案:A、B、C、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气血津液辨证。津液不足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或发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引起津液耗伤所致。(102.)以下是正治法的是A.热者寒治B.热因热用C.寒者热治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正确答案:A、C、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病正治与反治。热因热用属于反治法。(103.)出血可能由什么引起A.外伤B.气虚C.血虚D.血热E.血寒正确答案:A、B、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出血的病因。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其原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104.)含有乙醇的中成药不可与下列哪些药物联用A.氯苯那敏B.扑热息痛C.利血平D.妥拉苏林E.阿司匹林正确答案:A、B、C、D、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西药联用。乙醇和氯苯那敏联用能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导致熟练技能障碍、困倦等不良反应。乙醇和扑热息痛联用后二者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损害严重。乙醇和利血平、妥拉苏林联用易产生协同作用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乙醇和阿司匹林联用能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性,严重者可导致胃肠出血。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E。(105.)常用的康复疗法A.药物康复法B.针灸康复法C.体育康复法D.自然康复法E.气功康复法正确答案:A、B、C、D、E参考解析:常用康复疗法1、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的辅助疗法。2、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3、体育娱乐康复法。4、自然康复法。(106.)复方丹参片的使用注意事项A.孕妇慎用B.年老者慎用C.脾胃虚寒者慎用D.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E.心肺功能异常者慎用正确答案:A、C、D参考解析:复方丹参片的使用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107.)专业期刊的特点是()A.周期短B.内容新C.速度快D.转递快E.影响广正确答案:A、B、C、E参考解析:专业期刊出版周期短,信息更新速度快,内容新颖,影响面较广。图书: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其撰写和出版需要较长时间。报纸:出版周期更短,信息传递更快,中医药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技术和新成果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报纸上披露。(108.)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A.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B.忌用有肝毒性的药物C.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肝损害D.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E.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正确答案:A、B、C、D、E参考解析:ABCDE解析:本题考查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其包括:①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②忌用有肝毒性的药物。③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肝损害。④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⑤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E。(109.)目前中医药信息来源主要包括()A.图书B.专利文献C.期刊D.报纸E.会议文献正确答案:A、B、C、D、E(110.)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有A.发病急骤B.病情较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篮球裁判员考试真题及试题与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升学指导与试题解析
- 2024年足球裁判员考试特点试题与答案
- 农业植保员资格考试中的细节与重点试题及答案
- 提升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成绩的有效路径试题及答案
- 2024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误区辨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3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试卷试卷答案解析
- 2024游泳救生员职业考试的倡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考试的考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异位妊娠诊断与治疗策略研究综述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人才引进1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2J12无障碍设施图集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北京版】期中真题必刷卷B-【期中真题必刷卷】(北京专用)(解析版)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 案例3 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车队运营中的司机管理策略研究
- 新生儿脐部出血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