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_第1页
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_第2页
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_第3页
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_第4页
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高频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部作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首词?

A.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B.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李白的《将进酒》

D.杜甫的《登高》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哪首诗?

A.姜夔的《扬州慢》

B.秦观的《鹊桥仙》

C.李清照的《如梦令》

D.李白的《静夜思》

4.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之涣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首诗?

A.王勃的《滕王阁序》

B.杜牧的《秋夕》

C.白居易的《琵琶行》

D.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词?

A.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D.晏殊的《浣溪沙》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李白的《静夜思》

B.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C.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

A.孟浩然的《春晓》

B.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C.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9.“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哪首诗?

A.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B.杜甫的《登高》

C.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D.白居易的《琵琶行》

1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哪首诗?

A.李白的《将进酒》

B.杜甫的《春望》

C.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史记》?

A.《项羽本纪》

B.《吕不韦列传》

C.《陈涉世家》

D.《史记·天官书》

2.下列哪些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宋代词?

A.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D.晏殊的《浣溪沙》

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代诗?

A.李白的《将进酒》

B.杜甫的《春望》

C.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代散文?

A.韩愈的《师说》

B.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C.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D.苏轼的《赤壁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其次,其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再次,其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最后,其表现手法多样,包括赋、比、兴等。

2.题目: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他生性多情,对女性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他性格叛逆,不拘小节,对封建礼教持有批判态度;再次,他才华横溢,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最后,他内心矛盾,既有世俗的欲望,又有追求理想的执着。

3.题目:简述《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答案:《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梁山好汉的两大集团。其中,“三十六天罡”是梁山好汉的核心力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武艺和个性,如宋江、吴用、林冲等;“七十二地煞”则是梁山好汉的辅助力量,虽然武艺稍逊一筹,但在梁山事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述古代文学史上的“唐诗宋词”现象及其影响。

答案:古代文学史上的“唐诗宋词”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下是“唐诗宋词”现象及其影响的论述:

1.“唐诗宋词”现象的形成背景: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宋朝时期,虽然政治上存在一定的动荡,但文化上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

-唐诗:唐朝诗歌以其雄浑、豪放、激情四溢著称。唐诗在题材上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咏史抒怀等,诗人在作品中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情感。

-宋词:宋词则以其细腻、含蓄、婉约、清新见长。宋词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语言上更加精炼,形式上更加多样。

3.“唐诗宋词”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唐诗宋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流派和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唐诗宋词的影响。

-对文化的影响:唐诗宋词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语言的影响:唐诗宋词中的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被后世广泛采用,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选项A《史记》为纪传体通史,B《汉书》为断代史,C《三国志》为断代史,D《资治通鉴》为纪事本末体通史,故选D。

2.A

解析思路:选项A《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苏轼所作,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辛弃疾所作,C《将进酒》为李白所作,D《登高》为杜甫所作,故选A。

3.C

解析思路:选项A《扬州慢》为姜夔所作,B《鹊桥仙》为秦观所作,C《如梦令》为李清照所作,D《静夜思》为李白所作,故选C。

4.B

解析思路:选项A杜甫、C白居易、D王之涣均为唐代诗人,而李白被誉为“诗仙”,故选B。

5.A

解析思路:选项A《滕王阁序》为王勃所作,B《秋夕》为杜牧所作,C《琵琶行》为白居易所作,D《望庐山瀑布》为李白所作,故选A。

6.A

解析思路:选项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苏轼所作,B《如梦令》为李清照所作,C《青玉案·元夕》为辛弃疾所作,D《浣溪沙》为晏殊所作,故选A。

7.A

解析思路:选项A《静夜思》为李白所作,B《月夜忆舍弟》为杜甫所作,C《赋得古原草送别》为白居易所作,D《登鹳雀楼》为王之涣所作,故选A。

8.A

解析思路:选项A《春晓》为孟浩然所作,B《月夜忆舍弟》为杜甫所作,C《赋得古原草送别》为白居易所作,D《登鹳雀楼》为王之涣所作,故选A。

9.A

解析思路:选项A《早发白帝城》为李白所作,B《登高》为杜甫所作,C《登鹳雀楼》为王之涣所作,D《琵琶行》为白居易所作,故选A。

10.A

解析思路:选项A《将进酒》为李白所作,B《春望》为杜甫所作,C《赋得古原草送别》为白居易所作,D《登鹳雀楼》为王之涣所作,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选项A《项羽本纪》为《史记》中的一篇,B《吕不韦列传》为《史记》中的一篇,C《陈涉世家》为《史记》中的一篇,D《史记·天官书》为《史记》中的一篇,故选ABCD。

2.ABCD

解析思路:选项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均为初唐四杰,故选ABCD。

3.ABCD

解析思路:选项A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B李清照的《如梦令》、C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D晏殊的《浣溪沙》均为宋代词作品,故选ABCD。

4.ABCD

解析思路:选项A李白的《将进酒》、B杜甫的《春望》、C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D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为唐代诗歌作品,故选ABCD。

5.ABCD

解析思路:选项A韩愈的《师说》、B柳宗元的《小石潭记》、C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D苏轼的《赤壁赋》均为唐代散文作品,故选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