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阶段综合检测_第1页
06-阶段综合检测_第2页
06-阶段综合检测_第3页
06-阶段综合检测_第4页
06-阶段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Loremipsumdolorsitamet阶段综合检测过综合阶段学习成果反馈60分钟75分1.[2024广东清远期末考试]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生态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大自然的野生动植物已不能满足先民们生存的需求,于是人类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由此可见,农业文明的出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①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②表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的重要印证④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发展的归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生态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的重要印证,②③符合题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社会发展的归宿,最终要为生产力服务,①④错误。2.存在近千年的农奴制产生于中世纪欧洲,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瓦解。封建农奴制的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那里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处置农奴,或没收其财产。据此,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C①农奴在封建主强制下劳动,不享有土地使用权②封建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农奴劳动成果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奴役农奴的基础④农奴制束缚自由劳动力,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农奴从封建主那里领得份地耕种,没有土地所有权,但有土地使用权,①说法错误。农奴制曾存在近千年,说明农奴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④说法错误。3.金沙遗址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国的都邑所在,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某校“巴蜀文明发现之旅”研学团第二站来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厅里,李明同学仔细观赏了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商周铜人头商周铜龙首商周鱼形金箔饰商周兽面纹铜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体较小,人头圆顶,人像长眉,橄榄形眼,直鼻,阔嘴,耳垂穿孔龙首形饰,背面平整,造型新颖,雕刻简练,形象细腻又夸张厚0.03厘米,正面錾刻有左右基本对称的斜向线条示鱼刺器身一面铸兽面纹,双目圆睁,火焰眉,有威严夸张之感根据材料,可以看到这一时期(

)①人类已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不公,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③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④金属冶炼工艺技术提高,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通过观察商周时期的铜人头、铜龙首、鱼形金箔饰、兽面纹铜钺等珍贵文物,一方面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属制造工艺比较成熟,金属冶炼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到了新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古蜀文明的璀璨与神秘,可以看出人类已经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④正确。材料体现了商周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体现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状况,也看不出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以及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②③不符合题意。4.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者和资本家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对话。劳动者资本家财富大多是我们创造的!那个……你们真伟大!没有别的事的话,钱我就先拿走了!我们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不好意思,社会规则我们已经制定完了!我们需要吃的、喝的,需要更好的生活!完全没问题!拿钱来,我这应有尽有!劳动者资本家没钱!钱都让你拿走了!哦!那你们来帮个忙,把喝不完的牛奶和吃不完的橘子倒进海里;把小麦、玉米放在我家火炉里,我家柴火不够了;把小猪给杀了、田里的苗拔了,猪肉和粮食都太多了!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续表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②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会使农民收入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把喝不完的牛奶和吃不完的橘子倒进海里……猪肉和粮食都太多了!”这说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①③符合题意。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会使农民收入减少,④错误。5.济宁市某高中社团“溯源社”策划拍摄了一期以“社会制度演进”为主题的视频,生动呈现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状态。下列场景展示正确的有(

)D①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外出采集和狩猎,回来后按贡献的大小分配劳动产品②奴隶社会:奴隶劳作一整天后,将劳动工具和部分劳动成果带回自己家中③封建社会:农民在租种的土地上劳作完,继续耕种自己家贫瘠的小块田地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外出采集和狩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①错误。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并占有奴隶,②错误。封建社会的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拥有少量的土地,③入选。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无偿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入选。6.马克思指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在于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的限制,资本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止境的和无限制的欲望”,“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DA.无产阶级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B.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之间的固有矛盾C.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以往社会制度不具备的优越性D.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消灭资本主义的力量【解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是大量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和大量的资本,A不符合题意。“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强调了产生消灭资本主义的力量,没有强调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之间的固有矛盾,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C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消灭资本主义的力量,D符合题意。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说明(

)D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③马克思主义在时代进步中得以不断发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这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②④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①说法错误。材料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③排除。8.[2024江苏东台期末考试]恩格斯在《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CA.表明脱离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理论一定是空想社会主义B.说明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C.从唯物史观的立场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D.反映生产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理论跳出空想局限【解析】空想社会主义是脱离社会实际的理论,并非脱离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理论一定是空想社会主义,A不选。材料强调空想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必然要经历空想的历史阶段,没有体现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也未涉及生产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理论跳出了空想的局限,B、D不符合题意。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说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决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从唯物史观的立场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C符合题意。9.社会主义是消灭剥削制度的新型社会制度,产生时间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走一些弯路,也难以完全避免。当代世界的很多根本矛盾,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后继者的著作中都作过分析。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当代世界的根本矛盾。材料说明(

)①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跌宕起伏的过程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社会主义是消灭剥削制度的新型社会制度,产生时间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走一些弯路,也难以完全避免,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跌宕起伏的过程,①正确。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当代世界的根本矛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不符合题意。10.[2024山东聊城期末考试]李大钊曾说,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压迫之下救济出来。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C①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②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④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解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强调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故③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且应该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故①不选。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故②不选。11.中国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就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只能站在消极的帮助地位,民主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发展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只不过“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的能力之机会”。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发达起来,无产阶级才可能进行本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即第二次革命。可见,“二次革命论”(

)A①没有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②否认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③准确把握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和价值④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二次革命论”否认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夸大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和价值,没有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①②正确,③错误。“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发达起来,无产阶级才可能进行本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可见“二次革命论”否认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12.2023年9月28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74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A.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实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C.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C应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不选。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不选。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不选。13.[2024江苏海安高中月考]《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1928年11月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报告分为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八个方面。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确实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上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

)D①其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从革命的任务可以看出,文中的“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④符合题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①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与题意不符。14.[2023江西赣州期末考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D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③④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排除。15.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7.3%07.1%C①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③合作社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④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这说明当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②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①表述错误;合作社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个体农业经济因生产能力落后,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③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奴隶社会时期,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期,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与漫长的原始社会相比,这一时期处于奴隶社会的繁盛期,不仅青铜冶炼技术日益成熟,大量城邦国家也星罗棋布地生长并繁荣起来。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先秦文明开始放射出耀眼的文明之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等诸多人类思想的顶峰人物在这一时期涌现,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影响人类至今。结合材料,从生产力视角出发阐述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出现的原因。【答案】①青铜冶炼技术日益成熟,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2分)②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使得有一部分人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这就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这为“轴心时代”知识阶层即先贤们的产生奠定了基础。(3分)③农业的发展还带来了商品交换的繁盛,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城市的兴起。(2分)总之,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3分)【解析】有效信息①:不仅青铜冶炼技术日益成熟,大量城邦国家也星罗棋布地生长并繁荣起来→可联系青铜冶炼技术日益成熟,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城市的兴起进行分析。有效信息②:中国的老子、孔子等诸多人类思想的顶峰人物在这一时期涌现,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影响人类至今→可联系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联系奴隶社会生产力的特点,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进行分析。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的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充分肯定党的七大以来的正确路线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同时,大会肯定“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这是我国在理论上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