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试题_第1页
排水工程试题_第2页
排水工程试题_第3页
排水工程试题_第4页
排水工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工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污水物理处理方法的是()A.格栅B.沉砂池C.生物膜法D.沉淀池

答案:C

解析:生物膜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均是利用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杂质的物理处理方法。

2.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比一般控制在()A.5%10%B.10%20%C.20%30%D.30%50%

答案:B

解析: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比一般控制在10%20%,通过控制回流比可维持曝气池中合适的污泥浓度。

3.以下哪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但成本较高()A.紫外线消毒B.氯气消毒C.二氧化氯消毒D.臭氧消毒

答案:D

解析:臭氧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臭氧制取成本较高,导致整体消毒成本较高。

4.排水管道的基础通常由()组成。A.地基、基础、管座B.地基、基础、垫层C.基础、管座、垫层D.地基、管座、垫层

答案:A

解析:排水管道基础由地基、基础、管座三部分组成,共同承受管道及上部荷载。

5.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不宜超过()A.20mB.30mC.40mD.50m

答案:B

解析:雨水口间距一般不宜超过30m,以便及时收集地面雨水。

6.污水处理厂中,初次沉淀池一般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A.20%30%B.30%40%C.40%50%D.50%60%

答案:D

解析:初次沉淀池一般可去除污水中50%60%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7.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A.沉淀污泥B.去除有机物C.消毒D.调节水量

答案:B

解析:曝气池通过曝气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8.排水管道的覆土厚度是指()A.管顶到地面的距离B.管底到地面的距离C.管中心到地面的距离D.管底到管顶的距离

答案:A

解析:排水管道覆土厚度指管顶到地面的距离,其大小影响管道的安全性和施工成本等。

9.化粪池的有效容积计算与()无关。A.使用人数B.停留时间C.污水温度D.每人每日污水量

答案:C

解析:化粪池有效容积计算与使用人数、每人每日污水量、停留时间有关,与污水温度无关。

10.以下哪种管材常用于重力流排水管道()A.钢管B.塑料管C.钢筋混凝土管D.铸铁管

答案:C

解析:钢筋混凝土管具有强度高、抗渗性好等优点,常用于重力流排水管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有()A.活性污泥法B.生物膜法C.氧化塘法D.土地处理法

答案:ABCD

解析: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土地处理法均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2.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的试验水头应符合()规定。A.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B.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C.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D.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且未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答案:ABC

解析:排水管道闭水试验试验水头规定: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方法有()A.浓缩B.消化C.脱水D.焚烧

答案:ABCD

解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消化、脱水、焚烧等,以降低污泥体积,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4.雨水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雨水口B.雨水管渠C.检查井D.出水口

答案:ABCD

解析:雨水管渠系统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组成,共同承担雨水的收集、输送和排放。

5.以下哪些是影响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因素()A.设计流量B.管径C.坡度D.粗糙系数

答案:ABCD

解析:设计流量决定了排水管道的规模,管径、坡度、粗糙系数影响管道内水流的流速和流量,都是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重要因素。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和()。答案:工业废水、降水

解析:污水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不同来源的污水成分和性质不同。

2.活性污泥由()、()、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答案:活性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

解析:活性污泥主要由活性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吸附的有机物构成,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关键部分。

3.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和病毒等。答案:细菌、病原菌

解析:消毒可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病原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防止其传播,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4.排水管道的管材应具有足够的()、()和抗渗性。答案:强度、刚度

解析:排水管道管材需具备足够强度以承受自身及上部荷载,有一定刚度保证管道形状稳定,同时要有良好抗渗性防止污水渗漏。

5.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答案:较大颗粒

解析:格栅通过拦截较大颗粒悬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防止其堵塞。

6.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色度、臭和味等。答案:水温、浑浊度

解析:水温影响污水中微生物活性和处理效果,浑浊度反映污水中悬浮颗粒多少,是污水重要的物理性质指标。

7.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无机颗粒。答案:密度较大

解析: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使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减少其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8.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使处理后的水得到澄清。答案:分离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水

解析:二次沉淀池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水分离,使处理后的水进一步澄清,达标排放。

9.雨水管渠的设计重现期是指()发生一次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限。答案: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

解析:设计重现期反映雨水管渠设计标准,数值越大,抵御暴雨能力越强。

10.污水处理厂一般由()、()、污泥处理系统和附属建筑物等部分组成。答案:污水处理系统、辅助生产系统

解析:污水处理厂主要由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辅助生产系统保障运行,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污泥,还有附属建筑物提供必要的办公、生活等场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工作原理。答案: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向曝气池中注入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通过曝气装置向混合液中曝气,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自身得到生长繁殖。在曝气作用下,混合液处于悬浮流动状态,有利于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接触。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前端,继续参与污水的处理过程,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经过二次沉淀池沉淀后的水达标排放。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解析:首先介绍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处理技术,然后详细阐述其工作流程,包括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注入、曝气使二者充分混合,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并自身繁殖,接着说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沉淀后部分回流、部分排出,最后强调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实现污水净化的原理,这样全面且有条理地回答了活性污泥法的工作原理。

2.排水管道进行闭水试验的目的和步骤是什么?答案:闭水试验的目的:检查排水管道的严密性,确保管道在投入使用后不会出现渗漏现象,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污水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以及防止因渗漏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闭水试验的步骤:(1)试验前准备: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封堵管道预留洞口,封堵材料应严密,防止漏水。安装试验段的试验水头观测装置,如测压管等。(2)试验水头确定:按照规定,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3)向管道内充水:向管道内缓慢充水,充水过程中要注意排气,使管道内空气排尽。充水至试验水头后,浸泡管道一段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4)观测与记录:在试验水头作用下,密切观测管道及检查井的渗漏情况,记录渗漏水量和观测时间。观测时间根据管径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30分钟。(5)试验合格标准判定:实测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则试验合格。允许渗水量根据管道管径等因素按照相应规范确定。

解析:先阐述闭水试验目的,包括检查严密性、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及避免环境问题等。接着详细说明试验步骤,从试验前准备,如管道及检查井验收、封堵洞口、安装观测装置等,到试验水头确定,再到充水、浸泡、观测记录以及最后合格标准判定,按照实际操作顺序依次介绍,使读者清晰了解闭水试验的全过程。

3.简述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意义及主要处理方法。答案:污泥处理的意义: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污泥随意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且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水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此外,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如果能合理处理,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主要处理方法:(1)浓缩:通过重力或机械方法使污泥体积减小,降低污泥含水率,便于后续处理。(2)消化:利用微生物的厌氧或好氧代谢作用,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同时产生沼气等可利用能源。(3)脱水: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使其成为便于运输和处置的污泥产品,常用方法有机械脱水(如压滤、离心脱水等)和自然脱水(如污泥干化场)。(4)焚烧: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可彻底杀灭污泥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同时可回收热量,但焚烧成本较高。(5)填埋:在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将污泥填埋,但要注意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需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6)堆肥:将污泥与有机物料混合,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但要确保堆肥过程中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分解和去除,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解析:先说明污泥处理意义,强调污泥含有害物质及处理不当的危害,同时提及合理处理可回收资源。然后详细介绍主要处理方法,从浓缩、消化等基础处理到脱水、焚烧等进一步处理,再到填埋、堆肥等处置方式,每种方法都简要阐述其原理和作用,全面且有条理地回答了问题。

五、计算题(共15分)

某圆形排水管道,管径D=500mm,坡度i=0.003,粗糙系数n=0.013,设计流量Q=200L/s。试计算该管道内的水流速度v和充满度h/D。(已知流量计算公式$Q=vA$,过水断面面积$A=\frac{\piD^{2}}{4}(\frac{h}{D})^{2}$,谢才系数$C=\frac{1}{n}R^{\frac{1}{6}}$,水力半径$R=\frac{D}{4}(\frac{h}{D})$,谢才公式$v=C\sqrt{Ri}$)

答案:1.首先求水力半径$R$:已知$R=\frac{D}{4}(\frac{h}{D})$,管径$D=500mm=0.5m$,设充满度为$h/D=x$,则$R=\frac{0.5}{4}x=0.125x$。2.由谢才系数公式$C=\frac{1}{n}R^{\frac{1}{6}}$,可得:$C=\frac{1}{0.013}(0.125x)^{\frac{1}{6}}$。3.根据谢才公式$v=C\sqrt{Ri}$,流量公式$Q=vA$,过水断面面积$A=\frac{\piD^{2}}{4}(\frac{h}{D})^{2}$,已知$Q=200L/s=0.2m^{3}/s$,$i=0.003$:$v=C\sqrt{Ri}=\frac{1}{0.013}(0.125x)^{\frac{1}{6}}\sqrt{0.125x\times0.003}$$Q=vA$,即$0.2=\frac{1}{0.013}(0.125x)^{\frac{1}{6}}\sqrt{0.125x\times0.003}\times\frac{\pi\times0.5^{2}}{4}x^{2}$解此方程可得充满度$x$的值。通过试算或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得$x\approx0.6$,即充满度$h/D=0.6$。4.再求水流速度$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