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8课+辛亥革命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看60年彼时的时势1898年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从制度上变革中国的尝试遭受重大挫折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中国人民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1900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8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历史局限性。民主风雷醒神州

本课线索民主曙光乍现——辛亥革命的背景民主宪政梦行——辛亥革命的过程民主理念传扬

——辛亥革命的影响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发生于旧历辛亥年而得名。问题导学:

“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辛亥革命真的只是意外吗?

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民主曙光乍现

——辛亥革命的背景第一幕辛亥革命的背景①政治: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③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④军事: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⑤时机: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清末新政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但加剧了社会矛盾。新政不新壮大资产阶级培养新式知识分子,造就成批反封建斗士北洋新军,清政府掘墓人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改良之路的失败(1)戊戌变法的失败(慈禧发动政变)(2)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和预备立宪(1906-1911年)的失败五大臣出洋考察团,改革看似诚意满满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徐世昌(汉族)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族)陆军大臣:荫昌(满族)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寿耆(皇族)皇族内阁皇族内阁暴露清末改革的真实面目——无意立宪,仅为维护自身统治。“一场骗局”(2)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和预备立宪(1906-1911年)的失败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2、革命运动的兴起(1)革命思想的传播陈天华章炳麟邹容“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那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陈天华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2、革命运动的兴起(2)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团体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思考:有人形容三民主义像三把利刃插入清政府的心脏,你如何理解?民族:反满(反清),排满兴汉民权: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保障人民主权民生: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用于全体公民)思考:这些目标最终都实现了吗?民族的目标:得到实现,推翻清朝统治民权的目标: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后来政权落入袁世凯之手,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民生的目标:由于政局动荡和革命党没有重视,基本没有实现。广州黄花岗起义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2、革命运动的兴起(3)武装起义的爆发

“若无此次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孙中山民主宪政梦行

——

辛亥革命的过程第二幕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实际上是一批青年学生,留学生和国内新式学堂的学生,也就是19世纪末年至20世纪初年在中国出现的新型知识分子。这批人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同,所受的不只是儒家文化的侵染,也不需要通过科举以谋进身之阶。在他们的思想文化结构里,既增加了近代科学知识,也增加了西方17世纪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民主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成分。——杨天石《重议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特点》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年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武昌起义为何发展如此迅猛?起义军攻入武昌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年走,去四川保路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给武昌起义提供有利时机;湖北新军对革命的支持武昌起义为何发展如此迅猛?装备精良的新军士兵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东南互保:南省独立的预演东南各省早已出现离心力革命得到大量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1、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为何发展如此迅猛?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孙中山大力拉拢会党会党、乡绅对革命的大力支持清代三大帮派:青帮、哥老会(袍哥)、天地会(洪门)郑智勇(二哥丰)洪门领袖潮州凤塘镇淇园乡人和孙中山为拜把兄弟出钱出力支持孙中山革命智勇一名为孙中山所起南北两个政权对峙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1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共和政体由此产生清政府派袁世凯南下议和。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南北和谈

四方博弈袁世凯西方列强逼迫退位军事攻打政治诱和讨好支持博弈的结果如何?清政府:孙中山:西方列强:袁世凯:清帝退位,优待皇室让位袁世凯,修铁路去扶持袁世凯为新代理人逼清帝退位——革命“大功臣”当上大总统——最高掌权者讨好西方国家——得到西方的支持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清帝逊位诏书》(1912年)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理由彰显了和平让渡(妥协)、民主共和和现代的民族观念,它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1912.2.12清帝逊位清帝退位诏书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基,6岁退位宣告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第一章“总纲”: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内阁官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问题1:《临时约法》体现出哪些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责任内阁制问题2: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宪法的出台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总统权力受到内阁的节制问题3:如何看到孙中山利用宪法限制袁世凯权力这一做法?目的在于防止袁世凯独裁,捍卫共和,但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使法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民主理念传扬

——辛亥革命的影响第三幕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积极意义材料: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归纳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推动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问题思考: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然而不变的是什么?2、局限性:(1)革命成果的局限性: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局限性(2)革命党自身的局限性对比革命党和中国共产党,指出革命党自身的缺陷革命党共产党革命纲领群众基础组织情况三民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联合广大工农群众,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