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研究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2.《诗经》中的“风”指的是:

A.诗歌的韵律

B.地域性民歌

C.诗歌的题材

D.诗歌的体裁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煜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0.“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煜

1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8.“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诗经》?

A.《关雎》

B.《离骚》

C.《古诗十九首》

D.《长恨歌》

2.下列哪些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

A.王之涣

B.王勃

C.杨炯

D.卢照邻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诗?

A.《将进酒》

B.《滕王阁序》

C.《长恨歌》

D.《桃花源记》

4.下列哪些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宋词?

A.《青玉案·元夕》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满江红·登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离骚》是唐代诗人屈原的作品。()

3.唐诗的鼎盛时期是唐代中期。()

4.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

5.《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诗经》中的“风”与“雅”的区别。

答案:《诗经》中的“风”主要指各地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社会风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雅”则主要指宫廷乐歌,内容多涉及政治、礼仪等方面,语言典雅,形式规范。

2.分析唐代诗歌在题材上的特点。

答案:唐代诗歌在题材上具有广泛性,既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等,也有咏史抒怀、咏物言志、爱情诗等。其中,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尤为突出,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与细腻。

3.简述宋词在艺术上的特点。

答案:宋词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抒情性强,词人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二是语言优美,词句精炼,富有音乐性;三是意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四是形式多样,包括小令、中调、长调等,适应了不同情感表达的需要。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述古代诗歌中历史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答案:古代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其创作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历史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历史背景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现实、政治变革、文化潮流等都会成为诗歌创作的源泉。例如,唐代由于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繁荣,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壮阔山河的描绘,也有对民间生活的关注,这些题材都深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

其次,历史背景决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人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如宋代诗人多忧国忧民,其作品常常体现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而唐代诗人则多豪放洒脱,他们的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再次,历史背景影响了诗歌的艺术风格。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有着各自的特点,诗歌也不例外。例如,汉乐府诗以民歌为基,语言质朴,形式自由;唐诗则讲究格律,追求意境;宋词则以婉约、豪放为主要风格,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最后,历史背景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和接受。在古代,诗歌的传播往往与政治、宗教、教育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例如,科举制度使得诗歌成为文人晋升的阶梯,进而推动了诗歌的传播;而民间文艺活动则使得诗歌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增加了其影响力。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解析思路:李白被誉为“诗仙”,以其豪放洒脱的诗歌风格著称。

2.B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不同地域的民歌。

3.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4.A

解析思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李白的《登高壮观歌》中的名句。

5.D

解析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

6.A

解析思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7.A

解析思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8.A

解析思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名句。

9.A

解析思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

10.A

解析思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11.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次确认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12.A

解析思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次确认是李白的《登高壮观歌》中的名句。

13.D

解析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次确认是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

14.A

解析思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次确认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15.A

解析思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再次确认是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6.A

解析思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再次确认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名句。

17.A

解析思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再次确认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

18.A

解析思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再次确认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19.A

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次确认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0.A

解析思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次确认是李白的《登高壮观歌》中的名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各地民歌,而“雅”指的是宫廷乐歌。

2.BCD

解析思路:王勃、杨炯、卢照邻被誉为“初唐四杰”,他们在初唐时期对诗歌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3.AC

解析思路:《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

4.AD

解析思路:李白和杜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他们的诗歌在唐代影响深远。

5.ABC

解析思路:《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宋代词人的作品,属于宋词的代表作。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