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课教学计划
班级一年级老师
学习三字经以与简洁易懂的古诗
教学内容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主动的义理,感受
中
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目的2通过朗读、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
律
感。
3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爱好,并背诵、记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二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懂得其中的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难点
讲授、诵读
教学方法
内容周次内容周次
三字经1--4句1学习古诗1
三字经5--8句2学习古诗2
三字经9--12句3学习古诗3
教
三字经13一-16句4学习古诗4
学
三字经17--21句5学习古诗5
三字经22一-25句6学习古诗6
进三字经28—-29句7学习古诗7
度三字经30--33句8学习古诗8
三字经34一-48句9学习古诗9
三字经49—-51句10学习古诗10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9)周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当怎么做
教学目的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请同学共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1假如你
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
教
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学
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过
程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
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当实行和效仿的。
(讲黄香的故事)
共享同学们的感受
二、学文晓理:
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
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施行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索和跟着我
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
家来共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
而有的不但协作,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
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教
学
过三、熟读背诵
程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宠爱的方式表
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好的
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10)周
教学内容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理解同学之间相互谦让可以增进
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难点理解同学之间相互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讲故事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教学过程:
学(一)导入揭题:
过今日,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
程事,请小挚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知
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
于长,宜先知。
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敬重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当知道的。一个人
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
看到和听到的学问。)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原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
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教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
学了什么?
过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
程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
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
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3、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便利面
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赞扬,也受到了
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始终流
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挚友学习的好典范。
4、那么,我们应当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5、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6、老师说明语译部分。
7、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8、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便利,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能让人,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1)周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知道这几句的意思。
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背过“三字经〃?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教
学二、学文晓理:
过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程
译文:人诞生之初,禀性原来就是和善的,天性也都相差
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化不同,
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宏大的差异。
提问:你知道是以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四、总结
教(1)朗读今日所学。
学(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过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
程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2)周
教学内容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三字经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
二、学文晓理:
过
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程
译文:假如对孩子不严加教化,孩子和善的禀性就会变更。
教化一个人依据本性开展放的方法,贵在教化他专心
致志,始终不懈。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四、总结
教(1)朗读今日所学。
学(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过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
程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3)周
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
二、学文晓理:
过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程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
长,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生气的割断
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告诫孟子只有日积月累的学
习,方有进益。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讲故事孟母三迁
教
四、总结
学
(1)朗读今日所学。
过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程
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准
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4)周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内容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你能简洁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学
二、学文晓理:
过
原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程
译文:古代时候,燕山人窦禹钧教化儿子很有方法,他教
化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启示:
仅仅教化,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
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可以使五个儿子和谐相处,都很孝敬
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化方法分不开的。
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教讲故事
学
过
四、总结
程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准
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5)周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
你能简洁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学
过一、学文晓理:
程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化,这是父亲的过错。教化学生不
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散了。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师:这几句三字经告知我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
老师都是特别重要的。有的家长为了工作、生意没有时
间管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对的,老师假如对学生不严个
要求,就是老师的问题了。
教三、熟读背诵
学自己读熟
过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程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讲故事
四、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准
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6)周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内容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你能简洁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学
二、学文晓理:
过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程
译文:为人子女假如不专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
候,不愿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
什么作为呢?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启示:小时不努力学习,等自己老了,岁数大了还能有什
么作为呢?
提问:你还想说些什么?
三、熟读背诵
教自己读熟
学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过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程
四、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
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7)周
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
你能简洁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学
过二、学文晓理:
程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致的器物;人假设是不
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三、熟读背诵
自己读熟
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教四、总结
学(1)朗读今日所学。
过(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程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
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8)周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内容
1、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目的
2、理解它们的意思。
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它们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揭题:
提问:有谁会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指名背诵)
教
你能简洁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学
过二、学文晓理:
程原文: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挚友,以便从
他们那里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学问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挚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
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学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明它的意思
三、熟读背诵
教自己读熟
学分组检查,指名背诵
过会背的还可以接着往下进展背诵
程
四、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做一个什么样
的好孩子?试着用完好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
的准备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1)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鹅
理解诗中所写的鹅的特点,产生对鹅的宠爱之情,初步产生
教学目的
学习古诗的爱好。
教学重点背诵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所写鹅的特点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
老师先给人家讲个故事。唐朝一个7岁的小孩,名叫骆
宾王。有一天,他在池边戏水,有人指着池中的白鹅让他做
教诗,他就出口做了一首诗,名叫鹅。
学今口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过
二、学习背诵
程
读懂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1、师范读,学生体会古诗的读法。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2、照老师的样子读一读。
3、指名读,互评,老师订正停顿。
4、自由练习读,边读边看图,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
5、指名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
四:背诵
1、自由背诵。看谁记的又对又快。
教2、指名背诵
学3、通过背诵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
过
程五、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鹅,是7岁的小作者骆宾王仅
用18个字,就描绘出了在碧绿的池水里游戏鸣叫的白鹅那
种逍遥自由的样子,多么了不得呀!因此,被人称为“神童〃
假如你们也努力学习语文,细心视察身边的事物,你们
也回向骆宾王那样精彩的!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2)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夜宿山寺
1、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目的
2、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看视频、讲故事
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兴导入:
1老师配乐诗朗读夜宿山寺,把学生带入情境。
2请学生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山很高......)
教3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吧。
学
二理解内容:
过
1齐读古诗,订正字音建立整体印象。
程
2小组自学古诗,老师巡察指导。
自学要求:
1)先互读古诗,要读通读顺。
2)探讨:“从哪儿看出山寺很高〃?
3)相互说说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不必一个字一个字
的说明。)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一
会儿在全班提出,集体解决。
3汇报自学状况,集体解决疑问。(危楼;瑶台;星辰)
三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诗,要读出韵律和自己的感受。
2老师范读,让学生比较师、生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3指导断句:
1)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断句,说明理由:“为什么要断在
教
这儿〃?
学
2)老师依据学生的断句进展分析:好的保存,不好的去
过
掉,最终总结出最正确断句方法。
程
3)依据断句再朗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韵律。
5请一两名学生吟诵,生生评读、师生评读。
四指导背诵:
1看投影片填空,扶植背诵。
危楼()()(),
()可摘()()。
()()()()(),
恐惊()()()。
2老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合作背诵。
3试着自己被下来,看谁背的快。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2)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花影
1、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目的
2、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兴导入:
1老师配乐诗朗读花影,把学生带入情境。
2请学生说说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的影子)
教3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
学
二理解内容:
过
1齐读古诗,订正字音建立整体印象。
程
2小组自学古诗,老师巡察指导。
自学要求:
1)先互读古诗,要读通读顺。
2)探讨:“从哪儿必一个字看出是写花的影子〃?
3)相互说说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不一个字的说明。)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一
会儿在全班提出,集体解决。
3汇报自学状况,集体解决疑问。(整理;教;将)
三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诗,要读出韵律和自己的感受。
2老师范读,让学生比较师、生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3指导断句:
1)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断句,说明理由:“为什么要段在
这儿〃?
教
2)老师依据学生的断句进展分析:好的保存,不好的去
学
掉,最终总结出最正确断句方法。
过
3)依据断句再朗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程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韵律。
5请一两名学生吟诵,生生评读、师生评读。
四指导背诵:
1看投影片填空,扶植背诵。
重重叠叠()瑶(),
()度()童()()()。
()教()()()将()。
2老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合作背诵。
3试着自己被下来,看谁背的快。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3)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梅花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2、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导入:
1、提示课题,板书梅花。
2、介绍王安石
教
学二、视察图㈣,听老师朗读。
1、让学生细致视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过
2、听老师朗读。
程
三、自学课文(老师巡察并指导)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驾驭的生字。(数、独、
暗)
四、读诗句、学生字。
1、检查古诗朗读状况。
2、学习生字。
(1)齐读第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说明句意,读准生字。
(2)齐读第二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杳米。”
说明句意,读准生字。
2、稳固所学生字。(学生探讨如何记住这些字,老师
教
指导)
学
4、朗读梅花一课。
过五、自学课文(老师巡察并指导)
程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4)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江上渔者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2、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课堂导入:
1、提示课题,板书江上海者
2、介绍范仲淹
教
当二、自学课文(老师巡察并指导)
过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
程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驾驭的生字。(者、往、
君、舟)
三、读诗句、学生字。
1、检查古诗朗读状况。
2、学习生字。
(1)齐读第一句:“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
说明句意,读准生字。
(2)齐读第二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说明句意,读准生字。
稳固所学生字。(学生探讨如何记住这些字,老
师指导)
3、朗读江上渔者一课。
四、稳固今日所学生字,娴熟朗读诗文。
教
学
过江上渔者
程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5)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游子吟
1、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2、大体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懂得慈母的恩情是报答不了
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讲授理解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在一起探讨了低年级同学应当怎
样学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学古诗应当多读、多背,可以用
教多种方法扶植我们大致理解诗的意思。
学
二、学习理解
过
1、我们先来读游子吟。
程
(课件)(声音读诗两遍)
虽然读得还不太娴熟,但生字的读音你们都读对了,让
我们来读一读。
慈慈母线慈母手中线
临缝临行密密缝
恐迟意恐迟迟归
晖春晖报得三春晖
吟游子吟
2、说说每句是的意思
3、连起来说说
三、说说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
“游子〃,就是离家远游的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孟郊,
教他是唐代诗人,他年轻的时候屡次外出求学,要很长时间分
学开自己的妈妈。孩子要出远门了,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过才能回来?所以,妈妈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时候,一针一线缝
程得那样细密,生怕孩子的衣服穿破了,没有人为他补缀。孟
郊后来做了官,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恩。他
把母亲接到身边,让她安度晚年。
同学们,联络自己的生活,可能你们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吧,可能也会想到在生活中妈妈是怎样关切你,照看你的吧。
假如你就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想起妈妈在你出门前,怕你受
冻,那样细细地为你缝制衣服,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6)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绝句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
教学目的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内容
讲授
教学方法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杜甫,唐代,写这首诗时已平定了安史之乱,人们又过
上了和平安静的生活,杜甫回到了四川成都定居下
教
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特别漂亮。小挚友也
学
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天空会(),
过
鸟儿会()
程
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
1、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漂亮而欢乐的春景图呢?请
小挚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古诗
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1、学生读诗,老师范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还有什么字词不懂?
4、读全首诗,配上动作,想象同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
你从“含〃中还读懂什么?(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
教四、息结
学
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过
程
绝句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7)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静夜思
1、学习朗读诗句,说出诗句的也许意思。
教学目的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引出古诗
师;小挚友们,谁会朗读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读一首。
教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
学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过
二.学习古诗
程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观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读。
老师说明句中“疑〃、”举〃的意思。
1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光明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
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涯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
教念离别的故土。
学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
过
故土的什么?
程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聚,可有很
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惦念自己的家
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光明,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
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o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国学课教案
班级老师第(9)周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赠汪伦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教学目的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挚友的深沉友情。练习感情朗
读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意思
讲授
教学方法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唐李白
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与汪伦送我情。
过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程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次采油采出液絮凝剂合作协议书
- 出货合作协议书范本
- 端午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童装设计说课课件
- 借用消防证协议书范本
- 公司集体降薪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钨板、棒、丝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中大型重载轴承项目发展计划
- 二零二五年二手手机维修及售后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个人隐私录像使用授权合同书
- 毕节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 人事管理制度模板
- 低钠血症个案护理
- 2025年新版人才公寓特惠租赁合同范本5篇(直接打印版)
- 冲奶粉的教学课件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成本核算体系与机制研究
- 浙江一般公需课从大模型到智能超算的思考题库及答案
- JG/T 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
- 2025届广东省东莞中学八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二数学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附答案)
- 消防驾驶员行车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