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油松作为重要的针叶树种,在陕西省清涧县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油松不仅常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领域,同时,油松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油松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不断提高,严重威胁其生长和产量,甚至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衰退和生态系统失衡。针对该现状,需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重视,掌握其具体发生规律,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以科学地防控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油松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为相关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油松;病虫害;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技术油松病虫害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季节和规律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应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对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作进一步的探究,为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应对油松病虫害的挑战,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控制病虫害,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因此,探索绿色、可持续的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且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1油松病害1.1落针病1.1.1发生规律油松落针病作为一种典型的真菌型病害,主要由病原菌的侵染引起,病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及环境依赖性。在病害的发生初期,油松的针叶上会出现黄色斑点,这些斑点通常较小,且分布不均匀。后期随着病害的发展,黄色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淡褐色,针叶的组织开始受到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叶上的斑点还会进一步扩大,颜色不断加深,最终导致针叶在冬季后干枯。干枯的针叶通常会脱落,成为病原菌的越冬场所[1]。在第二年春季,病原菌会在干枯的针叶上形成黑色的椭圆形实体结构,这些结构逐渐发育成灰黑色米粒大小的斑点。这些斑点是病原菌的子囊盘,随着子囊盘的成熟,病原菌开始释放孢子。病原菌的传播主要依赖空气中的湿度。在湿度较高的3~5月,成熟的子囊盘会释放大量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到健康的油松针叶上,引发新一轮的病害。病害的发生与传播和环境条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在高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病原菌繁殖和传播能力更强。森林管理不善、树势较弱、通风不良等情况可能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1.1.2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时,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提高树势。树势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油松对病害的抵抗力。还应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增强树木自身的抗病能力,以更好地防治油松落针病。后期还可以根据油松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保证树木获得充足的营养,特别是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平衡供应,以增强树势,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另外,还应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根系健康生长。定期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条,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助于减少病菌的滋生。还需定期清理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油松落针病的病原菌主要以子囊壳的形态在落下的病叶上越冬,因此,清理落针是阻断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在病菌活跃季节,应定期清扫林地内的落针,并集中收集,再对其展开无害化处理。可将收集到的落针进行集中销毁,如深埋、焚烧或高温堆肥,以杀死其中的病菌,防止病害再次侵染[2]。另外,在每年的秋季和早春,可喷施石硫合剂。石硫合剂作为一种传统、广谱的杀菌剂,对环境相对友好,可选择在秋季落叶后和早春芽未萌动前进行喷施,此时病菌的活力较弱,药效更佳。1.2针锈病1.2.1发生规律松针锈病是一种由锈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松树的针叶,病害的发生规律与其病原菌的生命周期以及环境条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病害的发生初期,松针上会出现小黄斑,呈零星分布;随着病害的发展,黄斑逐渐扩大,形成褐色或橙色的圆形斑块,这些斑块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夏孢子堆的斑块逐渐破裂,露出铁锈色的粉状物,这是病原菌的夏孢子。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针叶上可以覆盖大量的锈斑,密集的夏孢子堆会严重影响针叶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供应,导致树势衰弱。锈菌通过孢子传播。病原菌的夏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释放到空气中,并随风传播到健康的松针上,引发新的感染。锈菌的冬孢子则可能在病叶上越冬,待到次年春季环境适宜时再萌发,继续传播病害。松针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病原菌在温度为10~25℃以及湿度为75%~95%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最为活跃。潮湿多雨时,病害传播和发展更为严重[3]。除了气候条件外,森林管理不善、树势较弱、通风不良等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落叶未及时清理,导致病原菌在枯枝落叶中越冬,这是次年病害复发的重要原因。1.2.2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油松针锈病,同样需要加强管理,优化油松的生长环境,增强其抗病能力。在油松的种植过程中,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风险。在病害发病期结束后,及时清理病树周围的病残体(如病叶、病枝等),集中销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和传播。通过合理施肥、灌溉和修剪等措施,增强松树的抵抗力。适当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保证树木获得充足的营养。控制好湿度,若雨后的湿度过大,还需及时排水。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松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避免在低洼、潮湿的区域种植松树,减少病害的发生风险。定期修剪病弱枝条,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由于黄檗是松针锈病菌的主要转主寄生植物,与油松混交时容易导致病害的传播和扩散。在混交林的规划和植株选择过程中,应避免黄檗与油松的混交,减少病害的发生。用药时,可以选择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喷洒时间多选择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重点喷洒树冠和树干;另外可以使用硫磺粉进行杀菌,通常用于病害的初期防治;病害严重时,可使用代森铵,剂量为80%代森铵500倍液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退菌特是另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可以用于防控工作。具体可使用50%退菌特500倍液进行喷洒,能够有效控制松针锈病的扩展[4]。1.3松材线虫病1.3.1发生规律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严重虫害,对松树的健康生长和木材的经济价值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病害的发生初期,松树的针叶开始变黄,树势逐渐衰弱,树冠出现干燥现象。树皮可能出现发黑的情况,树干渗出红褐色树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松树的针叶逐渐枯黄、脱落,树枝出现枯死现象;严重时,整株松树会死亡,树干可能出现明显的裂缝。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的线虫,体长0.6~1.2mm,体形细长呈圆筒状。松材线虫主要寄生在松树的木质部,通过破坏树皮和木质部组织,松树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最终导致树势衰弱和死亡。松材线虫主要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进行传播。松墨天牛在成虫期会携带松材线虫,当其在松树上产卵时,线虫随卵进入树皮和木质部,继续繁殖和传播。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木材的运输和储存进行传播,尤其是对于未经充分处理的木材。气候干燥和炎热的条件下,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更强。在松林密度过大、树龄过高、松木材潮湿以及树体虚弱的情况下,松材线虫病易于发生。1.3.2绿色防治技术在进行防治工作时,可定期清理松林中的松叶、枝干和树干等掉落物,这些掉落物往往是松材线虫的滋生地和传播源,保持松林整洁,减少虫源扩散,这是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措施。还可以将松林周围的杂草和落叶集中销毁,以消灭松材线虫及其幼虫,减少病害的发生。具体可以采用焚烧或深埋的方法处理这些植物残体,防止病原的再次传播。日常加强防疫,严禁从松材线虫疫区调运任何涉及木材的制品,如木材、木制品、木质包装材料等,以免引发疫情风险或造成疫情扩散。同时加强疫病的监测,主要检查是否有枯死的松树,尤其是针叶呈现红褐色、黄褐色的松树。同时还应仔细检查树干是否有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的产卵刻槽和侵入孔。对确诊感染松材线虫的树木,立即采取清理和销毁措施,防止病原的进一步扩散。对周围可能受感染的树木进行保护性处理,如喷施杀线虫剂和保护剂等。常见的保护剂有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这些药剂具有抑制松材线虫进入松树体内或阻断其生命周期的作用。药剂的用量和喷洒频率应根据松树的生长状况和病情来确定,一般在病害发生初期或高发季节前进行喷洒。2油松虫害2.1松大蚜2.1.1发生规律松大蚜一年可以发生十几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其会以卵的形式在松针上越冬,卵通常附着在松针表面,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存活。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越冬卵开始孵化,产出若虫。这些若虫随即开始吸食松针的汁液,导致松针变黄、枯萎,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和健康。若虫经过几次蜕皮后变为成虫。成虫继续吸食松针汁液,并产下新卵,启动下一个世代的循环。在6月份左右,部分成虫会分化为有翅蚜,具备飞行能力,从而扩散到新的寄主植物上,扩大危害范围。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显著影响松大蚜的发生和发展。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其繁衍,而极端天气可能抑制其生长。2.1.2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松大蚜,可加强抚育管理,在冬季,仔细检查松树的松针,剪除带有松大蚜卵的松针。将剪除的松针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减少春季孵化的数量。在松大蚜危害期,可以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洒时,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在松针上,以发挥最佳防治效果。也可以刮去树干的老皮,在树干上涂5~10cm宽的药环[5]。另外,可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食蚜虻、瓢虫等,这些天敌可以自然控制松大蚜的数量。定期调查松林中的松大蚜数量,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的关键时期,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2.2大小蠹虫2.2.1发生规律大小蠹虫通常会选择油松的主干中下部作为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这些区域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因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大小蠹虫主要危害油松主干的韧皮部,即树皮与木质部之间的组织。通过在韧皮部钻孔,害虫能够阻断油松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导致树木生长受阻。后期油松的针叶逐渐枯黄,树干最终枯死。严重时,还会导致大面积的油松死亡,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价值。春季和夏季,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成虫的扩散行为尤为活跃,会导致危害面积扩大。健康状况较差的油松更容易受到大小蠹虫的侵害。2.2.2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时,可借助生物防治技术做好防控工作。例如,可通过模拟大小蠹虫的性信息素,引诱并集中消灭害虫。具体可使用专门的大小蠹性诱剂,将其放置在大小蠹活动频繁的区域。性诱剂可以模拟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吸引雄虫前来聚集。在雄虫聚集的区域设置捕杀装置(如诱捕器、粘虫板等),即可集中消灭雄虫,从而减少繁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释放害虫天敌的方式来防控虫害。例如,大唼蜡甲是一种专食性天敌,专门捕食大小蠹的卵、幼虫和蛹。在自然界中,大唼蜡甲一年可繁殖3~4代,成虫和幼虫均具有捕食能力。可以在大小蠹危害程度中等的林分,每667m2选择1株受害寄主树,在大小蠹2~3龄幼虫期,向该树释放5对大唼蜡甲成虫。释放时,确保大唼蜡甲能够接触到大小蠹的卵、幼虫和蛹,进行捕食。释放时间不仅限于幼虫期,全年其他时间可进行释放,以增强防治效果。2.3油松小卷蛾2.3.1发生规律油松小卷蛾的蛹会在枯枝落叶中及柴草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油松小卷蛾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此时成虫大量出现,成虫白天隐伏于叶丛、枯枝落叶等蔽荫处,避免强光直射。傍晚时分,成虫开始进行交配和产卵活动。成虫将卵多产于当年生芽梢的松针基部或先年生球果上。后期幼虫、成虫会逐渐啃食油松的针叶、球果等。2.3.2绿色防控技术防控时,可在油松林中适当种植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选择一些对油松小卷蛾不敏感的树种,如阔叶树种,如杨树、槐树等,以减少害虫的发生。后期还应定期进行抚育管理,包括修剪枯枝、科学施肥灌溉等。另外,由于小卷蛾的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可利用其该特性,对物理防治技术加强应用,具体可以在林间设置诱虫灯,如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综上所述,油松作为陕西地区重要森林资源,其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态安全,还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病虫害威胁,应深入探究病虫害的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清包工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生产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约定离婚赔偿协议
- 2025合作合同 电子产品收益分配协议书
- 2025灯光设备安装合同样本
- 不尽赡养义务协议书
- 西安邮电大学《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土木工程理论新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神奇的普洱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抵押变更协议书模板
- 新闻事业管理自考资料
- DZ∕T 0212.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盐类 第3部分:古代固体盐类(正式版)
- 工程变更通知单ECN模板-20220213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二十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释义(中化协)
- 技能成才教育
- 10月自考外国文学史(00540)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专项报告模板
- 《风的形成》参考课件
- 老年衰弱护理课件
-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