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气勘探业的物联网技术支持方案设计TOC\o"1-2"\h\u2149第1章物联网技术概述 3114011.1物联网技术发展背景 368421.2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 483811.3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 415260第2章油气勘探业需求分析 4184882.1油气勘探业务流程 479182.2油气勘探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103972.3物联网技术对油气勘探业的支撑作用 56090第3章物联网感知技术 6175393.1传感器技术 6130023.1.1传感器概述 684613.1.2传感器类型及特点 6101573.1.3传感器应用案例 6270103.2射频识别技术(RFID) 613073.2.1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6103603.2.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6203723.2.3射频识别技术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 729623.3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7217133.3.1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735483.3.2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 7161513.3.3无线传感网络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 71603第4章物联网传输技术 741824.1有线传输技术 7171014.1.1光纤通信技术 7110144.1.2双绞线通信技术 7241774.1.3同轴电缆通信技术 8325424.2无线传输技术 8119644.2.1无线局域网技术 8255034.2.2无线广域网技术 8204004.2.3蓝牙技术 8106244.3网络融合与接入技术 8182974.3.1传输网络融合技术 869164.3.2物联网接入技术 8186704.3.3多协议转换技术 8293804.3.4网络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94855第五章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9286525.1数据预处理技术 972515.1.1数据清洗 965255.1.2数据集成 9302885.1.3数据转换 942485.2数据存储与索引技术 9262205.2.1数据存储技术 946335.2.2数据索引技术 9302165.3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925695.3.1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 10288095.3.2模式识别与聚类分析 10285985.3.3关联分析 10193505.3.4时间序列分析 106000第6章物联网平台设计与构建 1047076.1物联网平台架构设计 10202796.1.1总体架构 10297286.1.2感知层设计 1015106.1.3传输层设计 10222746.1.4平台层设计 10308716.1.5应用层设计 1173036.2设备管理功能设计 11936.2.1设备注册与认证 11268466.2.2设备监控 11108786.2.3设备故障诊断与预警 1137476.2.4设备远程维护 11224866.3应用服务接口设计 1123736.3.1数据接口 11174266.3.2业务接口 119766.3.3安全接口 1171256.3.4系统接口 115884第7章油气勘探物联网安全体系 11166567.1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 111697.1.1硬件设备安全风险 1159067.1.2软件系统安全风险 12266657.1.3网络通信安全风险 12153877.1.4数据安全风险 1276997.1.5管理与运维安全风险 1211387.2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 12316007.2.1硬件设备安全防护 12274767.2.2软件系统安全防护 12254707.2.3网络通信安全防护 1241497.2.4数据安全防护 13175017.2.5管理与运维安全防护 13192427.3数据隐私与保护 1357357.3.1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13310897.3.2数据保护措施 1358907.3.3法律法规遵守 1327508第8章物联网在油气勘探业务中的应用案例 1389938.1钻井作业物联网应用 14265598.1.1钻井数据实时监测 14304338.1.2钻井设备远程运维 1447978.1.3钻井作业安全监控 147268.2井下作业物联网应用 14187408.2.1井下数据采集与分析 14197248.2.2井下设备远程控制 14112308.2.3井下作业安全监测 14170978.3油气管道物联网应用 14196038.3.1管道运行状态监测 14188268.3.2管道腐蚀监测 15127558.3.3管道巡检与维护 1543178.3.4管道应急管理与调度 1519392第9章物联网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协同 15296939.1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1535279.1.1标准化概述 15290199.1.2标准体系框架 15149689.1.3关键技术标准 15121629.2行业协同发展策略 1570259.2.1行业现状分析 154969.2.2协同发展策略 16279689.3物联网产业生态构建 16137859.3.1产业生态概述 16183399.3.2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16281499.3.3产业生态发展模式 1619611第10章油气勘探物联网未来发展展望 161991010.1技术发展趋势 163203210.1.1传感器技术进步 163070710.1.25G通信技术应用 161856010.1.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 161656610.1.4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72142310.2行业应用拓展 171546310.2.1深海油气勘探 17820310.2.2非常规油气勘探 172141410.2.3油气勘探与环境保护 171367710.3油气勘探物联网的挑战与机遇 17454610.3.1挑战 172085110.3.2机遇 17第1章物联网技术概述1.1物联网技术发展背景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自21世纪初兴起以来,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其基本理念是通过网络将各种实体物体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1.2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油气勘探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勘探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具体应用包括:地震数据采集、钻井作业监控、油气藏监测、管道输送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勘探设备的智能化、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1.3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1)感知层:主要负责采集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压力、湿度、位移等。感知层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终端、RFID标签等,它们将实时数据传输至网络层。(2)网络层:是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的纽带,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网络层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等。通过构建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应用层:根据油气勘探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实现对勘探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应用层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业务管理系统、可视化展示等。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协同工作,物联网技术为油气勘探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勘探业务的创新发展。第2章油气勘探业需求分析2.1油气勘探业务流程油气勘探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收集与处理: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取心等手段,收集与油气藏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工程等资料。(2)目标评价与选区: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油气藏的潜在价值,确定有利勘探区域。(3)勘探方案设计:针对选定的有利勘探区域,设计勘探方案,包括勘探方法、工程措施等。(4)勘探实施:按照勘探方案,开展钻探、测试、评价等作业。(5)资料分析与评价:对勘探过程中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价油气藏的规模、品质及开发潜力。(6)油气藏开发: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油气藏开发设计,制定开发方案。2.2油气勘探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油气勘探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与挑战:(1)勘探风险高:油气勘探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成功率相对较低。(2)资料获取难度大:油气勘探区域多位于偏远、恶劣的自然环境,资料获取难度较大。(3)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不足:勘探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传统数据处理方法难以满足高效、准确的分析需求。(4)勘探成本高:受勘探风险、资料获取难度等因素影响,油气勘探成本较高。(5)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压力: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2.3物联网技术对油气勘探业的支撑作用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1)提高数据采集与传输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勘探设备、工具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性。(2)降低勘探风险: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勘探过程的实时监控,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降低勘探风险。(3)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勘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降低勘探成本: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勘探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降低人力、物力投入,从而降低勘探成本。(5)保障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勘探过程中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的监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证绿色勘探、安全生产。第3章物联网感知技术3.1传感器技术3.1.1传感器概述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采集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信息。传感器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物联网系统的功能。本节主要介绍适用于油气勘探业的传感器技术。3.1.2传感器类型及特点油气勘探业中,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1)高精度:传感器需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以满足油气勘探对数据精确度的要求。(2)高稳定性:油气勘探环境复杂,传感器需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长期稳定性。(3)低功耗:传感器需在有限的能源供应下工作,因此低功耗设计。(4)易于部署:传感器应具备轻便、易安装和拆卸的特点,便于在油气勘探现场进行部署。3.1.3传感器应用案例以温度传感器为例,通过实时监测油气勘探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可以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同时结合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多参数的综合监测,提高勘探效果。3.2射频识别技术(RFID)3.2.1射频识别技术概述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数据的读取与写入。在油气勘探业中,RFID技术可应用于设备管理、物资追踪等方面,提高勘探作业的效率。3.2.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上,读写器负责读取标签中的信息,后台管理系统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2.3射频识别技术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1)设备管理:通过在勘探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2)物资追踪:在勘探物资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利用RFID技术进行追踪,保证物资安全。3.3无线传感网络技术3.3.1无线传感网络概述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输。在油气勘探业中,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方面。3.3.2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1)节点部署:根据油气勘探需求,合理布置传感器节点,实现勘探区域的全面覆盖。(2)数据采集:通过节点上的传感器采集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各类信息。(3)数据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4)能量管理:优化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3.3.3无线传感网络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的应用包括:地震勘探、油井监测、管道泄漏检测等。通过实时监测勘探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支持。第4章物联网传输技术4.1有线传输技术4.1.1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高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使其在长距离、高速率数据传输中占据优势。在油气勘探中,光纤通信技术可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井场监控等场景。4.1.2双绞线通信技术双绞线通信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主要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其抗干扰功能较好,适用于井场设备之间的通信。双绞线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和距离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4.1.3同轴电缆通信技术同轴电缆通信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其抗干扰功能较好,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信号传输。同轴电缆通信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可用于传输地震数据、井场视频监控等信号。4.2无线传输技术4.2.1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广泛应用于井场、办公区等场所。通过无线接入点(AP)覆盖,实现设备与网络的连接,提高勘探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4.2.2无线广域网技术无线广域网(WWAN)技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油气勘探设备的长距离、广覆盖的数据传输。在我国,4G/5G等无线广域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4.2.3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主要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数据传输。例如,在井场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场景。4.3网络融合与接入技术4.3.1传输网络融合技术传输网络融合技术将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油气勘探业中多种业务数据的统一传输。通过传输网络融合,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数据传输效率。4.3.2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接入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为油气勘探设备提供高效、稳定的网络连接。常见的接入技术有:光纤接入、DSL接入、无线接入等。4.3.3多协议转换技术多协议转换技术解决油气勘探业中不同设备、系统之间通信协议不兼容的问题。通过多协议转换设备,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转换和传输,提高设备间互联互通的能力。4.3.4网络安全与可靠性技术网络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通过采用防火墙、加密传输、冗余备份等手段,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监控与管理,预防网络攻击和故障,保障油气勘探业务的正常进行。第五章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5.1数据预处理技术在油气勘探业中,物联网技术所收集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数据预处理是保证后续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本节将重点讨论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预处理技术。5.1.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修正和筛选的过程,主要包括去除无效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填补缺失值等操作。5.1.2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将不同来源、格式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格式的数据集。对于油气勘探业而言,数据集成涉及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等技术。5.1.3数据转换数据转换主要包括数据规范化、数据离散化、特征提取等操作,目的是降低数据维度,突出关键特征,便于后续分析。5.2数据存储与索引技术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索引技术对于油气勘探业物联网数据管理。本节将介绍适用于油气勘探业的数据存储与索引技术。5.2.1数据存储技术针对油气勘探业数据特点,采用分布式存储、列式存储等技术,提高数据存储功能和查询效率。5.2.2数据索引技术数据索引技术主要包括倒排索引、空间索引等,有助于快速定位数据,提高查询速度。5.3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是从海量数据中发掘有价值信息的关键,对于油气勘探业具有重要作用。本节将探讨油气勘探业中常用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5.3.1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应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对油气勘探数据进行分类、回归和预测等分析。5.3.2模式识别与聚类分析利用模式识别和聚类分析技术,如Kmeans、DBSCAN等,对勘探数据进行分组,发觉潜在油气藏特征。5.3.3关联分析采用Apriori、FPgrowth等关联分析算法,挖掘油气勘探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决策提供依据。5.3.4时间序列分析对油气勘探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如ARIMA、LSTM等,分析其趋势、周期性等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第6章物联网平台设计与构建6.1物联网平台架构设计6.1.1总体架构物联网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自下而上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负责油气勘探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层通过有线及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具体业务功能。6.1.2感知层设计感知层主要包括传感器、智能设备等,用于采集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感知层设备需具备低功耗、高精度、稳定性等特性。6.1.3传输层设计传输层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网络架构,包括以太网、WiFi、4G/5G等通信技术。传输层需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6.1.4平台层设计平台层是物联网平台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采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6.1.5应用层设计应用层根据油气勘探业务需求,提供设备监控、数据查询、故障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便捷、高效的业务体验。6.2设备管理功能设计6.2.1设备注册与认证平台提供设备注册与认证功能,保证设备身份合法,防止非法设备接入。6.2.2设备监控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包括设备在线状态、数据采集状态等,便于用户及时了解设备情况。6.2.3设备故障诊断与预警通过数据分析,发觉设备潜在故障,提前进行预警,降低设备故障率。6.2.4设备远程维护支持远程调试、升级和维护设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6.3应用服务接口设计6.3.1数据接口提供油气勘探数据、查询、等接口,方便用户获取和共享数据。6.3.2业务接口根据油气勘探业务需求,提供设备管理、故障诊断、决策支持等业务接口。6.3.3安全接口提供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接口,保障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6.3.4系统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如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第三方服务等)的集成,提高业务协同效率。第7章油气勘探物联网安全体系7.1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7.1.1硬件设备安全风险油气勘探物联网中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易受攻击者入侵。主要包括设备物理损坏、设备被非法接入、设备固件被篡改等风险。7.1.2软件系统安全风险油气勘探物联网中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存储和处理软件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等问题。主要风险包括系统漏洞、病毒木马攻击、逻辑缺陷等。7.1.3网络通信安全风险油气勘探物联网中,数据传输依赖于网络通信,可能面临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窃听、数据篡改、拒绝服务攻击、网络入侵等。7.1.4数据安全风险油气勘探数据具有高度价值,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目标。数据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7.1.5管理与运维安全风险油气勘探物联网的管理与运维过程中,可能存在人员操作不当、权限管理不严等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非法访问、内部泄露、运维操作失误等风险。7.2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7.2.1硬件设备安全防护(1)采用安全可靠的硬件设备;(2)对设备进行物理保护,如安装防护罩、加锁等措施;(3)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4)设备接入网络前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7.2.2软件系统安全防护(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修复安全漏洞;(2)部署安全防护软件,如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3)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问题;(4)强化系统权限管理,防止非法访问。7.2.3网络通信安全防护(1)使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2)部署安全协议,如SSL/TLS等;(3)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检测,防范网络攻击;(4)实施网络隔离和访问控制策略。7.2.4数据安全防护(1)对敏感数据采用加密存储;(2)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3)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4)加强数据访问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7.2.5管理与运维安全防护(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2)对运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3)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遵循最小权限原则;(4)加强审计和监控,防范内部安全风险。7.3数据隐私与保护7.3.1数据隐私保护策略(1)制定数据隐私保护政策;(2)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3)实施数据访问权限控制;(4)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监管机制。7.3.2数据保护措施(1)采取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2)定期对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3)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4)严格执行数据访问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7.3.3法律法规遵守(1)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等;(2)按照行业规定和标准,保障数据安全;(3)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及时了解法律法规动态。第8章物联网在油气勘探业务中的应用案例8.1钻井作业物联网应用8.1.1钻井数据实时监测在油气勘探的钻井作业中,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钻头、钻井液、钻杆等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实时采集钻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钻头速度、扭矩、温度等,并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这有助于工程师及时了解钻井状态,优化钻井参数,提高钻井效率。8.1.2钻井设备远程运维基于物联网技术,钻井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振动、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结合大数据分析,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风险,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8.1.3钻井作业安全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钻井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安装视频摄像头、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实现对作业现场的可视化管理和有害气体泄漏等安全隐患的及时发觉,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性。8.2井下作业物联网应用8.2.1井下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油气勘探的井下作业中,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井下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井下压力、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为地质工程师提供准确的地质分析依据,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8.2.2井下设备远程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井下设备可实现远程实时控制。通过地面控制中心,操作人员可对井下设备进行启停、参数调整等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8.2.3井下作业安全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有害气体检测仪、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井下作业安全的实时监控,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8.3油气管道物联网应用8.3.1管道运行状态监测在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管道沿线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对管道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预防管道泄漏等的发生。8.3.2管道腐蚀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管道腐蚀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腐蚀传感器,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管道腐蚀趋势,为管道维护提供科学依据。8.3.3管道巡检与维护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油气管道的智能化巡检。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等设备,对管道沿线进行定期巡检,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8.3.4管道应急管理与调度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油气管道应急管理与调度系统。在发生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现现场的实时监控、应急资源调度和处理指导,降低损失。第9章物联网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协同9.1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9.1.1标准化概述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构建一套完善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标准化角度出发,对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业的应用进行梳理。9.1.2标准体系框架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基础标准主要包括物联网术语、参考模型等;技术标准涉及感知、传输、处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应用标准针对油气勘探业的具体应用场景制定;管理标准则包括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等。9.1.3关键技术标准针对油气勘探业的特点,介绍物联网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标准。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协议、数据处理算法、安全防护措施等。9.2行业协同发展策略9.2.1行业现状分析分析油气勘探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找出行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协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9.2.2协同发展策略提出以下协同发展策略:(1)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2)构建油气勘探业物联网技术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3)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油气勘探业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结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分析考核试卷
- 生物药品的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考核试卷
- 生物科学教学设备考核试卷
- 石油产品销售模式转型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与城市生态岛屿建设考核试卷
- 物联网智慧社区设计与规划考核试卷
- 照明器具生产中的设备安全管理要点考核试卷
- 极速瘦腿课程介绍
- 《太平天国》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件-1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模拟卷(南通专用)(原卷版)
- 歌曲Wonderful U:美妙的你.中英互译
- 部编教材教读课教学课例例说课件
- 冀教2011版四年级英语下册《Lesson23MyFavouriteSchoolWork》评课稿
-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
-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和答案
- 双眼视与斜视弱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Q-CR 783.1-2021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GB/T 27548-2011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GB/T 24538-2009坠落防护缓冲器
- GB/T 13738.3-2012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1-质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