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政治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统编版课程标准及解读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课程标准解读

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理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及民族文化对-个民族的重要作用。懂得民族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核心和灵魂。感悟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明确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科学精神:科学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和要求。公共参与:能够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及体现-0110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

在这个属于政治与商业的盛会中,一道道精美的晚宴菜单成为了现场的一大亮点,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与好奇心。盛宴的菜单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彰显了各个沿线国家的丰富美食文化和深厚人文情怀,更传达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早茶……这些地道的中国美食不仅代表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除了中国的美食之外,还有其他沿线国家的佳肴亮相了晚宴舞台。印度的咖喱、土耳其的烤肉、希腊的沙拉……每一道菜品都彰显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风情和鲜明口味。

请你从文化的角度说明饮食文化丰富性的原因及意义。民族文化除了民族美食还体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与思考1041.民族文化的地位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042.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起沿着蜿蜒的丝路走走吧!吹一吹斯里兰卡的海风,漫步花园城市新加坡,被俄罗斯的色彩包围,再感受土耳其的浪漫,邂逅罗马尼亚的万般风情…...世界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字世界文化多样性Theworld'sculturaldiversityวัฒนธรรมโลกความมากมายหลายหลาก세계문화다양성Ladiversitéculturelle中文英文泰文韩文法文世界不同民族的不同服装1043.民族文化的体现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1生活方式2生产方式3思维方式4民族节日5民族服饰…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02阅读与思考

思考:对比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筷子并分析为何同为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走进任何一家东亚菜肴的餐馆,人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使用筷子,而不是叉子、勺子和刀子。无论是寿司吧、中餐馆还是韩国咖啡馆,筷子都比其他任何餐具更常见。早在公元前1200年,筷子就已经在东亚地区广泛使用,首先出现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和越南。但几千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筷子在形状、长度和材料上都有所不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家族文化也很深厚。中国人吃饭是大家围坐在能旋转的大圆桌上,摆上菜肴,大家用筷子夹着取食自己想吃的菜肴。为了能够着离自己桌子远的盘子,筷子就要做得长一些。中国的菜肴也是比较油腻的,炒的菜肴因为沾上了油,如果用金属筷子夹的话会很滑,不好夹。日本是岛国,国家全土被大海包围,故主食里有大量海鲜、海产品,在世界上也是以寿司、生鱼片、鲜鱼闻名的。为了剔除鱼刺,故筷子头要做得尖一些,这样才好剔。日本人重视自己与他人的空间划分,这点也深深体现在筷子上面。日本人不像中国人、韩国人那样分吃食物,和食都是1人1桌,自己吃自己桌上的,所以日本的筷子都是比较短的。韩国人的金属筷子是应其对烧烤的喜爱而流行的(竹木筷子夹炭炉上的食物实在不明智)。韩国料理以汤类为主,被汤水沾湿的筷子在韩国人眼里是不太卫生的,故用金属筷子。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注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多样性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有先进性的、落后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核心价值观一元化,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思考: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讨论与思考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该国际日旨在庆祝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弘扬跨文化对话在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随后,联合国大会于2002年宣布设立此国际日,以“加强文化作为实现繁荣、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和平共处的一种手段的潜力”。4.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OR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美人之美),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各美其美),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提示:①各国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

②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正确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1)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①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是“认同”,指的是总体认同,不排斥“去其糟粕”。②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尊重”,既可以是“兼容并蓄”,也可以是“求同存异”。(2)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3)反对错误倾向①认同本民族文化,不搞“民族虚无主义”,不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既要看到本民族文化的不足,更要看到优点和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创新,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搞“封闭主义”,不盲目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个性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具有民族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2、民族文化的作用4、民族文化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形成原因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具有多样性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3、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课堂小结1.中国和加拿大虽然远隔重洋,但中加文化相互影响、借鉴,相得益彰,譬如过春节、划龙舟等已成为加拿大盛事,而冰球、冰酒、太阳马戏团等也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这种情况说明:

)①中加文化已得到两国人民的认同②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中加两国文化繁荣③中加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的独特标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课堂练习2.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于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治次会议全票通过,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底该“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有了更明确的解答。通过立法形式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是基于(

)①目的是为了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坚强有力的保护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③保留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3.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①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4.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5.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