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文化镌刻自身一个饱读诗书的孩子,可以从诗词歌赋中见识万里山河。读过诗的孩子,看到黄昏的湖面,飞鸟轻掠,会吟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天早上一睁眼,发现窗外雪挂枝头,会轻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词不仅会塑造孩子的一言一行,还会熏染他们的情操。正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可塑造气质,可滋养品质。读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眼前风雨如晦,脚下道阻且长,孩子们也会从容且行之。若能领会何为“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寓意,他们也会以君子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诗词文化如刻刀,既修言,又修心。身临诗境学诗赏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01020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01020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学诗悟情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01020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诗明理0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01020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诗立志读好古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李贺[唐]燕络yānluò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认识作者马诗[唐]李贺李贺李贺所生活的年代,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所述的“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诗人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究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李贺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了解背景译准诗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沙漠。指西北沙漠地带。大漠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燕山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钩沙漠的景象看到燕山秋月联想到武器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大漠(

),燕山()。沙如雪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什么时候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自己何时能被重用,报效国家。“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译准诗意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译准诗意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景物有什么特色?赏析佳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场面悲凉清冷诗人→壮志未酬钩月牙诗人联想武器思战征战沙场报效祖国思考:诗人描写“沙如雪”“月似钩”的情景有什么作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象征马受重用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领起疑问无限期盼并没有受重用何当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感悟诗情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01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之情。这与“马”有什么关系呢?02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总结写法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03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托物言志课文主题《马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被赏识的无奈以及对渴望重用的期盼。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吗?朗读指导《马诗》前两句通过对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借以抒发诗人渴望为国立功的感情。朗读时语气豪迈,表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板书设计马诗描写场面抒发志向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悲凉清冷建立功勋托物言志第二课时石灰吟提示吟颂的对象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初读古诗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huízáofén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朝名臣他为官清正、性格刚直、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平阳道中》代表作品《咏煤炭》《暮春遇雨》书写指导

注意右边“垂”的第三笔是竖。最后一横要短一些。

注意“凿”的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后外。注意“凵”框里面不要写成了“羊”。诗歌品读千锤万凿不怕••虚指,表示数量特别多千锤万凿出深山敲打开凿制作石灰的原料很普通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烈火焚烧不怕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粉骨碎身不怕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体会石灰石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险阻。••••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粉末一点儿也不害怕不留清白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的颜色高尚的节操石灰的特点:坚忍不拔坚强不息视死如归有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险感悟诗情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01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与“石灰”有什么关系呢?02诗人以石灰自喻,借石灰不怕牺牲和要留清白的特点,说明了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崇高的品格。总结写法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03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课堂小结《石灰吟》中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灰石不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交流分享提示:可从竹的习性、生存环境、自然特点、外形、用途等方面思考。(1)竹成片生长,中空外直,很谦虚;(2)它四季常青,不惧寒冷,很坚强;(3)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4)它扎根很深,打牢基础,脚踏实地;(5)可做生活用具、建筑材料、运输工具,实用价值高。竹子具有哪些品质?竹石这是一首题画诗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知识链接花中四君子知识链接岁寒三友松初读古诗[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xièjìng诗人简介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明确诗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把竹拟人化。实写竹子,暗喻人。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根盘根错节,牢牢扎根山石间竹子,表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咬”字好在哪里?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坚韧,强劲。任凭。你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坚坚强不息坚忍不拔劲挺拔有力威武挺立诗意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课后第二题)感悟诗情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竹子吗?01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诗人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02托物言志。课堂小结《竹石》中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赞美竹子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表达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板书设计竹石生长环境遭受磨难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坚定托物言志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坚劲题目物志向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对比学习《马诗》《石灰吟》《竹石》马石灰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不怕牺牲,品格高尚正直倔强,高傲风骨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2.搜集并积累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成语导入你会填吗?一()当先()到成功 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燕山似金络脑yānsì

luò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古诗,读出诗歌的节奏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请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品读古诗,体会诗意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即“何时将要”,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主人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李贺,唐代诗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关注表达,体会学法结合作者的简介,作者仅仅是想写马吗?诗中看似写马,实则借马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读、品、悟、背总结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诗(其四)[唐]李 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嶙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马诗写景沙如雪月似钩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抒情托物言志板书设计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回顾《马诗》,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回顾学法

诗中看似写马,实则借马抒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小组合作学习《石灰吟》、《竹石》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huízáofénshāosuìhún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全班交流古诗《石灰吟》石灰石开采时不易烧炼石灰石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石灰石面对严峻考验时从容、无畏的气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指的是高尚的情操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