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1.章节地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的内容,通过整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系统阐述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奠定基础。2.内容结构碳氧平衡调节者: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大气成分的动态平衡作用。水循环参与者:结合蒸腾作用讲解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机制。人类生存支持者:联系实际案例说明植物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和间接价值。3.教材特点教材通过“想一想”“探究活动”等栏目,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注重将抽象概念与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目标维度具体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维持碳氧平衡的机制
2.掌握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路径
3.列举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升科学思维与合作能力情感目标1.认同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不可替代性
2.形成保护植物、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植物对碳氧平衡的调节作用2.植物参与水循环的过程3.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2.蒸腾作用与水循环的微观机制3.植物间接价值的抽象性理解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1.多媒体课件(含碳氧平衡动画、水循环示意图)
2.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盆栽植物、温度计
3.案例资料:森林锐减对气候的影响1.预习教材内容
2.收集植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
3.分组准备“低碳生活倡议”演讲稿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1: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图片,提问:“如果森林消失,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列举可能的影响(如氧气减少、气候变暖等)。-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已有知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新课铺垫。环节2:碳氧平衡的奥秘1.动态平衡的建立-讲解内容:结合教材图11-12,分析光合作用(CO₂吸收+O₂释放)与呼吸作用(O₂消耗+CO₂释放)的动态平衡。补充数据:全球森林每年固定约2000亿吨CO₂,释放约1400亿吨O₂。-师生互动: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植物是‘自动空气净化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₂、释放O₂,同时呼吸作用消耗O₂、释放CO₂,两者共同维持大气成分稳定。-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化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动态平衡”概念。2.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分析:展示“森林砍伐导致CO₂浓度上升”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破坏。-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减少个人碳足迹”,并派代表发言。-设计意图:结合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环保意识。环节3:植物与水循环1.蒸腾作用的角色-演示实验:将盆栽植物用透明塑料袋罩住,置于阳光下观察水珠生成。教师提问:“塑料袋内的水珠来自哪里?”“这一过程对植物自身有何意义?”学生观察并回答后,教师总结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降温、促进水分吸收)。-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微观过程。2.水循环的完整路径-动画展示:播放水循环动画,重点标注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大气降水→地下水循环)。-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植物,水循环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促进降雨,同时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设计意图:结合动画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环节4:课堂小结-思维导图梳理:碳氧平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蒸腾作用促进大气降水与水分循环-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65“思考与练习”第1、2题。-设计意图:通过结构化总结强化知识记忆。第二课时: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环节1:知识回顾-提问复习:1.植物如何维持碳氧平衡?2.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举手回答,教师点评。-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衔接两课时内容。环节2:植物的直接价值1.食物与能源-案例分析:展示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图片,介绍全球粮食产量中植物占比(约90%)。补充资料: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源于古代植物。-学生活动:列举日常饮食中直接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植物对人类生存的直接贡献认知。2.医药与工业原料-讲解内容:举例青蒿素(抗疟疾)、紫杉醇(抗癌)等药物来源,说明植物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展示棉、麻等植物纤维制品,说明其工业应用。-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植物,人类生活会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基础。-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突破“间接价值”的抽象性难点。环节3:植物的生态价值1.生态系统的稳定器-资料分析:提供“森林覆盖率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数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为什么说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稳定器”,并形成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与逻辑推理能力。2.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展示: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共生场景,说明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教师提问:“保护植物对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植物即保护整个生态链。-设计意图:渗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环节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倡议演讲-学生活动:每组根据课前准备进行3分钟演讲,内容包括:1.植物对碳氧平衡的作用2.个人低碳行动方案(如减少一次性用品、植树造林)-设计意图:通过输出性活动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环节5:课堂总结-知识树构建: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碳氧平衡调节者水循环参与者人类生存支持者生态系统稳定器-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P68“探究活动”:测量校园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2.撰写200字短文《假如地球上没有植物》六、板书设计第11章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一、碳氧平衡调节者│├──光合作用:CO₂↓+O₂↑│└──呼吸作用:O₂↓+CO₂↑├──二、水循环参与者│└──蒸腾作用→大气降水→地下水循环├──三、人类生存支持者│├──直接价值:食物、能源、医药│└──间接价值:生态稳定、生物多样性└──四、生态系统稳定器└──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七、教学反思1.预设教学效果:学生能准确描述植物在碳氧平衡和水循环中的作用机制。学生能结合实例说明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2.可能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的成果分享试题及答案
- 山村老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评估药理学考试自己的水平及试题答案
- 汽车美容师沙龙活动组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各科知识框架试题及答案
- 宠物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因素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行业的多样性与挑战及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时间安排与调整研究试题及答案
- 心内科介入术前术后护理
- 环境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关于印发《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 2022年广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分析与保护方式研究
- JJF(纺织)095-2020土工布磨损试验机校准规范
- JJG 384-2002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
- 报销单填写模板
-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节-爱岗敬业资料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
- 美国、加拿大签证申请表
-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