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第一框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文化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课分两框,第一框说明对青少年开展核心思想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思想理念,第二框明确核心思想理念地位并分别从6个方面陈述了如何践行核心思想理念。本框“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主要探讨了一些生活中经常说到的思想理念。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结合实际谈谈对一些思想理念的理解,感知其“主导性、根本性”,为下一课时学习做好准备。七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尊重自然”“与时俱进”等观念,但理解不够深刻,认识较为片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清晰理解其内涵。受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思想易受冲击,缺乏文化自信和责任意识。对青少年进行核心思想理念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进行核心思想理念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结合中华传统史学素材和经典素材,筛选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契合、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协调的史料内容,在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正确解读和合理诠释。1.通过“生活观察——名句中蕴含的思想理念”的课堂活动,围绕议题“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传承思想理念。(健全人格)2.通过“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根据“了解二十四节气”“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交流对庶、富、教思想的理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民本思想。(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通过“相关链接”学习及阅读思考的课堂活动,根据“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的时代的理解”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自设议题感悟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责任意识)教学重点经典思想理念的理解认知。教学难点从促进社会发展角度对思想理念的认识、理解。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2.学法:自学感悟、归纳法、资料查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政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思考:(1)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最感兴趣的有哪些?(2)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会想到哪些赞美之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那么,什么是思想理念呢?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经典的思想理念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框“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1.多媒体出示材料: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可道,非常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天人合一。
……学生分小组组织活动:(1)你记住了哪些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2)说说从这些千古名句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思想智慧?活动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活动成果,教师对活动成果进行点评。教师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2.多媒体出示教材P51“探究与分享”: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思考:(1)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点评)教师小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注:此知识点较为抽象,教师需带领学生阅读教材P51“相关链接”的内容,进一步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3.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段话集中起来,强调的是一个“实”字,这和古人讲的“天下万事,皆成于实”是同一道理。“实”既是我们成功的起始条件,也必须贯彻在做事的整个过程中;“是”既是我们追求的,也是要受时代和历史检验与考量的,求实求是,才能得人成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不长,他之所以一直为党和人民所铭记,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求实求是。材料二孙家栋是“中国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航天事业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20世纪70年代,面对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失败,他带领团队在严寒中寻找失败原因,并成功研制出新的卫星。孙家栋坚信“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他的贡献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思考:以上素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思想理念?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哪些品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总结: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2“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实事求是”。4.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智慧中国行》第四集《革故鼎新》。思考:谈谈从视频中得到的感悟。学生看完视频后,踊跃发言。教师总结: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5.多媒体出示教材P53“探究与分享”: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合同范文2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样本
- 农行 贷款合同样本
- 2025房产个人分销合同
- 农村环卫劳务合同样本
- 2025年中小学食堂食品定点供应合同
- 农业林地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转正定级合同标准文本
- 入住代办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急诊工作的重要性计划
- GB/T 11211-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望神 色 形态课件
- 镁及镁合金的耐蚀性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计划表
- 原厂授权书及售后服务承诺函【模板】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 EXCEL公式进行经纬度与XY坐标的相互转换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米度盾构导向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