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大全_第1页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大全_第2页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大全_第3页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大全_第4页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球体”-一不规则的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②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③宇航员加加林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

④登高望远。

⑤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3.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赤道(0°纬线):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指示形状特点

含义

名称、\方向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生南北半圆所有经线都

(子午线)圆形的弧线等长

东西从赤道向两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画圈圆

极逐渐变短

3.本初子午线(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

经线。

「越往东度数越大是东经(E)

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I越往西度数越大是西经(W)

20°此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O所有的经线圈的和都为180。O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极点◊

◊过极点的经线有无数条◊

「越往北度数越大是北纬(N)

4.赤道(0。纬线)划分南北纬度

I越往南度数越大是南纬(S)

赤道(0。纬线)划分南北半球。

北纬(N)就是北半球,南纬(S)就是南半球

'0°—-30。低纬度热带0°―23.5。

<30°—60°中纬度《温带23.5°—66.5°

60°—90°高纬度寒带66.5°-—90°

◊在地球仪上,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

5.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沟成经纬网。

作用:标记地球上任何一地点的位置。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1.(自转方向在两级看是:南顺北逆)

\含义周期方向产生的现象

自地球绕着24小时或①昼夜更替

转地轴旋转一天②时间差异(计算时间是东加西减)

自西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地球绕着365天或①四季的变化

转向东

太阳旋转一年②五带的划分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9、10、11秋季

3.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

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辨别方向的方法,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

'③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第三单元海陆

第一节海陆分布

1.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S海洋>S陆地

3.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I大洲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J人

r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最热的大洲)、大洋洲

西半球:南、北美洲

4.七大洲

5*、普克r/大洲的岛屿部分:亚洲、大洋洲我+训

赤道穿叫大洲的国部分:非洲、南美洲卜个大洲

I纬度最高,经度最广:南极洲(最冷的大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序(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和黑海)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南极、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太平洋:面积最大、内有马里亚纳海沟。

大西洋:呈“S”形,欧洲、非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

5.四人洋

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全部位于东半球

〔北冰洋:面积最小、北极圈内、寒带、全部位于北半球

第二节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运动②海平面的升降③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内容:约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其周围是海洋。后大陆分裂、

漂移,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

例子: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

3.板块运动:①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②板块名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

③板块运动方式:张裂和挤压。

4.世界90%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一再马拉雅地带。

5.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

天气气候

含义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

特点多变相对稳定

,白色:表示云区。云层越厚降水的概率越大。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4.空气污染指数:(课本P61)

空气污0—5051—100101—200201—300300以上

染指数

空气质I级II级in级IV级V级

量级别

空气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量状况

与人体对健康对健康对少数敏感对敏感体质对健康人有

健康的无影响无影响体质有影响有明显影响明显影响

关系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C含义:大气的冷热程度。

单位:c读作“摄氏度”

测量时间: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1•气温(测量仪器:温度计

观测事项:①温度计必须放在百叶箱内

②温度计离地1.5米

I③百叶箱涂白色,门朝北,地方开阔

2.气温日较差二一天最高气温一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午后2时左右或14时)

气温年较差二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气温一最冷月平均气温

3.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①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

温不一样。

③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原因: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所以等温线比较平直)

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含义:水汽在适宜条件下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

形式:雨、雪、冰雹等

1.降

单位:mm毫米

I测量方式:雨量器

r降水柱状图

季节变化]类型或特点:①夏季多雨型②冬季多雨型

(时间)〔③全年多雨型④全年少雨型⑤全年湿润型

2.降水变化1C等降水量线:将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

、为间变价」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rI②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③中纬度地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I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2.气候类型(12种):热带4种+温带6种+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机靠加谶候北特车凡令候融带破短51

骷)

30

-500

10-

Aco乃・啦》

.刻30D

10-

■10010--200

也。

00J.-----■°施买000

巴马科阿ftT旺MttM

分布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草原气候然带雨林的南北两侧或一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温带季风气候中纬度大陆东岸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诊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纬度大陆东岸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遍

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内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二

寒干燥一

3.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于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

4.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等。

(1)纬度因素:纬度高气温低

「①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

<②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2)海陆因素:

I③同纬度地区:夏季(七月)T陆,T海

冬季(一月)T陆VT海

(3)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c

(4)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L人口增长快慢,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二出生率-死亡率

r>0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增加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制=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人口停止增长

IV0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减少越快

亚洲人口最妥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洲和大洋洲居世界第三位。

3.世界人口增长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进步等。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欧洲|、北美洲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非洲、亚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5.人口密度二二人+面积

6.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