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鹤壁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Cl2>Al、H2B.F2>K、HCI

C.NO2>Na、BnD.HNO3、SO2、H2O

2、“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Oz电极,b为Pt电极,c为WOj电极,电

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j-H2s04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两个区,A区与大气相通,B区为封闭体

系并有N2保护。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导线连接a、c,则a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减小

B.若用导线连接a、c,则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W(h・xe—=WO3+xH+

+

C.若用导线连接b、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出与6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乩的燃烧热为241.84・0)。17

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根据图3,若除去CuS04溶液中的Fe*,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过滤

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

浓度的NaB溶液的pH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O.lnwl/L氨水中滴入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导电性增强

B.适当升高温度,CH3COOH溶液pH增大

C.稀释O.lmol/L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CIL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CMCOOH,L减小

c(CH3COOH)c(OH)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下操作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结束滴定管末端有气泡D.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戊烷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2-二甲基丙烷

B.可以用氨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C.己烷中加滨水振荡,光照一段时间后液体呈无色,说明己烷和滨发生了取代反应

D.苯中加滨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7、下列古诗文中对应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诲句相关物质相关说法

A万古云宵一羽毛蛋白质燃烧产物只有CO,和H:O

B专卖油荔徉担而立油脂能使KMnO.溶液褪色

C水团冰浸砂精袅淀粉能移水X生成的福博

D五月梯花秀•八月棉花干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A.AB.BC.CI).D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的是

A.铜久置空气中表面出现绿色固体:ICu+Oz+COz+HzO—CU2(OH)2CO3

B.某种火箭发射阶段有少量N2O4,逸出,产生红色气体:N2O4F^2NO2

A

C.FeSO4・7H2。在空气中久置变黄:2FeSO4•7H2O=Fe2O3+SO21+SO3t+14H2O

D.SO2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褪去: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9、关于反应2Hl(g);=i%值)+I2(g)-Hk.J,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ImolL(g)中通入Imol出值),反应放热HkJ

C.等物质的量时,b(g)具有的能量低于L⑴

D.平衡时分离出HI(g),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10、如图是某条件时N2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反应过程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3H2#2NH3+92kJ

B.生成I1110INH3,反应放热92kJ

C.b曲线代表使用了催化剂,其Hz的转化率高于a曲线

D.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11、往lOmLO.lniol^的Ba(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HSO4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VjV(NallS()4>/m!.

A.a点对应的溶液呈碱性

B.V2=10mL

C.水的电离程度:a>b

D.b点后的溶液满足c(Na,)>2c(SO4〉)

12、室温下,某溶液中含有Na+、H+、Fe3+、HCO3一、OH>1一中的几种,水电高出的c(H+)=k10/3moi/!“当向

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l或13B.溶液中一定没有Fe30Na+

C.溶液中阴离子有F,不能确定HC03-D.当CL过量,所得溶液只含有两种盐

13、下列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s'

C.X原子的2P能级上有3个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3个电子

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2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2个电子

14、维生素C是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及许多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作为一种高活性物质,它参与许多新陈

代谢过程。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H-CH,OH+2H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说明维生素C能使碘水褪色,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维生素C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C.维生素C可以水解得到2种产物

D.维生素C不可溶于水,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试剂X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

选项微粒组加入i翻发的离子方触

++9+2

AK、Na、HCO3:SiO3『2H+SiO3'=H2SiO31

、2+22+

BNH4+FeXBr\SO4'过量H2sFe^+H->S=FeSI+2H

、+、2-2+2-

CHC1ONaSFe"SOj过量CaC12Ca+SO3=CaSO3J,

Di\ci\才、so/-适量NaNO36r+2NO3+8H'=2NOT+4H?O-3l2

A.AB.BC.CD.D

16、CaCO3+2HCl=CaCb+CO2T+H2。属于的反应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M是一种香料,A与D是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化合物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R

小稀N®OHI

@2RCHjCHO△•R-CH3CH=C-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o

(2)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C中官能团名称为o

(3)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o

(4)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o(填标号)

a.属于芳香危

b.可与FeCh溶液反应显紫色

c.可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d.G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5)化合物M的同系物N比M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N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

考虑立体异构)。

①与化合物M含有相同的官能团;②去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化合物X与Y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可得到化合物,X的结

构简式为,Y的结构简式为

18、PVAc是一种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可合成重要高分子材料M,合成路线如下:

AW-----------

己知:R、R‘、R''为H原子或危基

(1)标准状况下,4.48L气态燃A的质量是5.2g,则A的结构简式为

(2)己知A-B为加成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o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o

(4)E能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6)在ETF—GT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的作用是_________

(7)己知M的链节中除苯环外,还含有六元环状结构,则M的结构简式为

19、硫酰氯(SO2c12)可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等。实验室利用S02和。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

SO2CI2[SO2(g)+Cl2(g)^^SO2Cl2(l)AH=-97.3kJ/mol],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已知SO2CI2的熔点为一

54.1C,沸点为69.1C,有强腐蚀性,不宜接触碱、醇、纤维素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

白雾。回答下列问题:

I.SO2C12的制备

(1)水应从一(选填"a”或"b”)口进入。

(2)制取SO2的最佳组合是一(填标号)。

①Fe+18.4moI/LH2s。4

②Na2so3+70%H2s。4

③Na2so3+3nw/LHNO3

(3)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一o

(4)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装置甲置于冰水浴中,原因是一。

(5)反应结束后,分离甲中混合物的最佳实验操作是

II.测定产品中SO2c12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5g产品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将所得溶液均放入锥形瓶中;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0.2000mol-L-'的AgNOj溶液100.00mL;

③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加入NH4Fe(SO4)2指示剂,用O.lOOOmol•L'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终点所用体积为lO.OOmLo

1012

己知:K<P(AgCl)=3.2X10-Ksp(AgSCN)=2XIO

(6)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7)产品中SO2a2的质量分数为一%,若步骤③不加入硝基苯则所测SO2cb含量将一(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o

COOII

20、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应用于消毒防腐、染料载体、增塑剂、香料及食品防腐剂的生产,

CII.OII

也可用于钢铁设备的防锈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取苯甲酸和副产品苯甲醇((y•)

的实验流程:

产乙作层-----------------►产品甲

笨甲能NaOH溶液乙酸

1060g放设24小时‘常取、分液

盐酸抽滤1w+纯化

昂水乂afib'Fn乙---►i'.mi乙

冷却

3.66g

CHOCII2OIICOOXaCOONaCOOII

+,,c,

已知:①2a+xa()ii一工^+a;c―

0R(

R—€—R,八jlINh-R—C—oil(R、Ri表示危基或氢原子)

SO,Na

②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表:

溶解度

名称相对密度熔点/C沸点/C

水乙酰

苯甲醛1.04一26179.6微溶易溶

苯甲酸1.27122.124925(微溶,95'C可溶易溶

苯甲醇1.04-15.3205.7微溶易溶

乙醛0.71-116.334.6不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萃取、分液操作时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为o分液时,乙醛层应从(填“下口放出”或“上口

倒出”)。

(2)洗涤乙酸层时需要依次用NaHSCh溶液、10%Na2c。3溶液、蒸储水进行洗涤。其中加入NaHSCh溶液洗涤的主

要目的是,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蒸镭获得产品甲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为,蒸储时应控制温度在—C左右。

A.34.6B.179.6C.205.7D.249

(4)提纯粗产品乙获得产品乙的纯化方法名称为o

(5)称取10.60g的苯甲醛进行实验,最终制取产品乙的质量为3.66g,则产品乙的产率为<,

21、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氨催化氧化法制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NH3(8)46⑷蚂幽NOQ"HO-EW

4加热2

NO(g)+;O>(g)=NOz(g)

△H2=-57.1kJ/mol

3NO2(g)+H2O⑴=2HN(h(aq)+NO(g)AHj=-71.7kJ/mol

回答以下问题:

(1)NHj(g)+201(g)=HNO3(aq)+H2O(1)的AH=kJ/moL原料气体(NH3、(h)在进入反应装置之前,必

须进行脱硫处理。其原因是一。

⑵研究表明2NO(g)十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a)2NO(g)Z==±:N2O2(g)(快)(b)N2O2(g)+O2(g)=^=2NO2(g)(t§)

①该反应的速率由b步决定,说明b步反应的活化能比a步的—(填“大”或“小”)。

②在恒容条件下,NO和02的起始浓度之比为2:1,反应经历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

图,则150℃时,v正—v建(填或"V)。若起始c(02)=5.0X10Tmol/L,则380*C下反应达平衡时c(O2)=mol/Lo

温度/P

⑶T1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Ch=^2NO2,实验测得:VJE=V(NO)雌=2v(Oz)消耗=k

正C2(NO)-C(O2),、,逆=V(NO2)消耗=k遂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容器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C.k正、k龙不变D.2V正(O2)=Vie(NO2)

②化学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建的数学关系式长=一。

③温度为Ti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0若将容器的温度变为T2时,kxk他,则Tz—Td填,”“V”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题分析】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需从两个反面入手。一是熟悉物质的性质,二是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如果物质所含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则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题目详解】

A.CL中C1元素化合价为0价,处干其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件,而金属铝和氢气只有还原件.A错误:

A.F2只有氧化性,Fz化合价只能降低,K化合价只能升高,所以金属钾只有还原性,盐酸和金属反应表现氧化性,和

高锌酸钾反应表现还原性,B正确;

C.NO2和水的反应说明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金属钠只有还原性,滨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错误;

D.SO2中硫元素居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察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和理解。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在氧化还原反应里,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能力,金属单质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元

素在物质中若处于该元素的最高价态和最低价态之间,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B

【解题分析】

A.根据示意图可知,a与c相连后,a电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作负极,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

Li2sO〃H2s04溶液,所以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由于生成Hi所以a极附近的pH下降;

A项正确;

B.根据示意图可知,a与c相连后,c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应写作:W03+xH'+xe-=HxWO3;

B项错误;

C.根据示意图,b与c若相连,b极为正极发生氧气的还原反应,考虑到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zSOrH2s04溶液,

所以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q;C项正确;

D.连接a与c后,将太阳能转变成B中的化学能,再连接b,c后,就可将化学能再转变成电能,最终实现了太阳能

向电能的转化,D项正确;

答案选B。

3、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燃烧热是hnol的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由于氢气是2moL而且产生的是气

体水,所以为的燃烧热大于241.8kj/tnol,错误;B.2A(g)+2B(g)3C(g)+D(s)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物质的平衡含量改变,因此图2不能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的影响,错误;C.根

据图3,若除去CuSO,溶液中的Fe*,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增大溶液的pH,还不回引入杂质离子,调节pH=4,这

时就会形成Fe(0H)3沉淀,然后过滤即可除去,正确;D.当两种电离程度不同的酸溶液稀释水,酸越强,溶液中离子

的浓度变化就越大,酸越弱,酸稀释时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会继续电离使离子浓度由有所增加,所以离子浓度变化小,

根据图像可知酸性:HA>HBo酸越强,其盐水解程度就越小,其盐溶液的碱性就越弱。所以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

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表示燃烧热、平衡移动原理、杂质的除去即盐的水解中的应用的知识。

4、A

【解题分析】

A.向氨水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后,反应生成醋酸钱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

导电性增强,故A正确;

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所以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B错误;

C.酸碱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稀释O.lmol/LNaOH溶液,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C

错误;

D.CFhCOONa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二3,加入少量CH3COOH,溶液的温度

c(CH3coOH),c(OH)Kh

不变,醋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不变,则::飓1T、不变,故D错误;

C(CH3COOH)-c(OH)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水的离子积等都是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变,这些常数不变。

5、B

【解题分析】

A.滴定管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A不符合;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引起待测溶液增加,使测定结果偏高,B符合;

C.滴定管末端有气泡,读出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计算出的待测液浓度偏低,C不符合;D.有液体溅出则使用的标

准溶液减少,造成结果偏低,D不符合。故选择B。

6、C

【解题分析】

A.新戊烷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2,2-二甲基丙烷,故A错误;

B.用氢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除去乙烯的同时会引入氢气杂质,故B错误;

C己烷中加溪水振荡,光照一段时间后液体呈无色,说明己烷和漠发生了取代反应得到的产物卤代克没有颜色,故C

正确;

D.苯中加溪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溶液分层,下层是密度大的溶有溟单质的四氯化碳层,故D错误。

故选C。

7、B

【解题分析】

A.羽毛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所以蛋白质燃烧时的产物为除了有CCh和H2O生成,

还有其他物质生成,故A错误;

B.卖油翁的油指的是植物油,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能使酸性的高倍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砂糖的成分是蔗糖,不是淀粉,另外淀粉水解需要在酶或稀硫酸加热的作用下才能进行,C错误;

D.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与淀粉都是混合物,它们之间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选Bo

8、C

【解题分析】

A、铜表面生成的绿色固体为碱式碳酸铜,故A项正确;

B、N2O4逸出时,压强减小,有利于生成NO2,故B项正确;

C、FeSO4・7H2O在空气中久置时,Fe?+被氧化为注3+,反应方程式为2QFeSC)4・7H2O+5O2=4Fe4(OH)2(SO4)5+

2Fe2O34-136H2O,故C项错误;

D、通人KMnCh溶液中,紫色MnCh—被还原为几乎无色的M/+,故D项正确。

故选C。

9、D

【解题分析】

A.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选项A错误;

B.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Inwllz(g)中通入ImolHz(g),反应放热小于llkJ,选项B错误;

C.等物质的量时,12(g)具有的能量高于12(1),选项C错误;

D.平衡时分离出HI(g),平衡逆向进行,碘化氢浓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但比原来速率小,

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D

【解题分析】

A.未标出物质的状态,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AH=-92kJ/mol,故A错误;

B.从图中得出生成2moiNH3时,反应放热92kJ,故B错误;

C催化先可以同等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会改变,转化率也不变,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加催化剂不会改变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题目点拨】

易误选C,注意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而且是同等程度的改变,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限度,转化率不变。

11、A

【解题分析】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HSO」溶液依次发生NaHSO4+Ba(OH)2=BaSO4l+NaOH+H2O,

2NaHSO4+Ba(OH)2=BaSO4l+Na2SO4+2H2O,当二者体积相等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当NaHSO』溶液体积为

Ba(OH)2溶液体积的2倍时,二者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为Na2s。4,所以当二者体积相等后继续滴加NaHSCh溶液的

导电性变化减缓,当二者完全反应后滴加浓度较大NaHSCh溶液,溶液的导电性有所上升。

【题目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a二者体积相等,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b点应为完全反应的点,NaHSO4溶液体积为Ba(OH)2溶液体积的2倍,所以V2=20mL,故B错误;

C.a点溶液溶质为NaOH,抑制水的电离,b点溶液溶质为Na2sO4,不影响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vb,故

C错误;

D.b点溶液溶质为Na2so4,溶液中c(Na+)=2c(SO42)b点后NaHSC”溶液过量,且NaHSCh溶液中c(Na+尸《(SOj2),

+2

所以I)点后的溶液中c(Na)<2c(SO4-),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题目点拨】

选项D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分析,b点后NaHSO4溶液过量,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溶液中又存在电荷守恒:

++2+

c(H)+c(Na)=2c(SO4)+c(OH'),所以c(Na)<2c(SO?*)o

12、A

【解题分析】

水电离出的c(H+)=1x10/3moi/L,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为O.lmol/L,该溶液为强酸性或碱性溶液,一定

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当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

能够与碘离子反应的铁离子一定不会存在。

【题目详解】

A.酸或喊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1x1013mol/L,若为酸性溶液,该溶液pH=l;若为碱性溶液,

该溶液的pH为13,故A正确;

B.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铁离子,若是碱性溶液,一定存在钠离子,故B错误;

C.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一定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故C错误;

D.氯气过量,若为酸性溶液,反应后只有一种盐,即氯化钠,故D错误;

故选Ao

13、C

【解题分析】

A.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的X和Y,可能为H与碱金属元素,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的X为H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的Y为Be,两者性质不同,故B错误;

C.原子的2P能级上有3个电子的X为N,原子的3P能级上有3个电子的Y为P,二者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性质相

似,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2个电子的X为Mg,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2个电子的Y的M层电子数不确定,元素种类很

多,但价电子数不同,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点拨】

解答时注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与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原子的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核外最外

层的电子或价电子数目相等,则元素对应的单质或化合价的性质相似。

14、B

【解题分析】

A.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维生素C与b反应时,脱去分子中环上・OH中的氢,形成C=O双键,不属取代反应,

属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维生素C中含有羟基、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B

正确;

C.维生素C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但为环状化合物,水解生成一种产物,故c错误;

D.维生素C含有多个・OH,为亲水基,能溶于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15、D

【解题分析】

A、HCG-与Si(V-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83。所以HC03-与Si(V-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FeS溶于酸,所以Fe"与H2s不反应,故不选B;

C、HC10能把SO?氧化为SO/,HC1O、SOJ-不能共存,故不选C;

D、「、C「、H\SO,"不反应,加入NaN(h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是6「+8H++2

NO3'=2NOt+3&+4H20,故选Do

16、A

【解题分析】

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CaCO.3和HC1生成CaCL和H2c0.3,

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选;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本反应中无单质参与或生成,故B不选;

C.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本反应的反应物有两个,故C不选;

D.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本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不选。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1)乙烯,-CHs;(2)加成反应,醛基;

H:0

(3)CH2CI+NaOHCHzOH+NaCl;

(4)cd;(5)18;(6)CH3CH2CHO,OHC^^-CHO。

【解题分析】

根据信息②,推出C和D结构简式为:CH3cHO和⑥>CH。,A的分子量为28,推出A为CH2=CHM乙烯),

B为CH3cH2OH,G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H,OH,E的结构简式为:

,D的结构简式为:0

【题目详解】

(1)A为乙烯,D的结构简式为:.:©NCHj

(2)A和B发生CH2=CH2+H2。二曾吃CHjCHzOH,发生加成反应,C的结构简式含有官能团是醛基;

(3)E生成F,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O-CH©+NaOH―►^^^-CH2OH+NaCl;

(4)根据G的结构简式为:S^O^-CHQ,a、烧仅含碳氢两种元素,G中含有O元素,故错误;b、不含有酚羟

基,与FeCh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故错误;c、含有醛基,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CsO,故正确;d、苯环是平

面正六边形,醛基共面,所有原子共面,即有14个原子共面,故正确;

CH.CH-CH;

(5)N的相对分子质量比M大14,说明N比M多一个“CH2”,(邻间对三种)、(邻

(邻间对三种)、(邻间对三种)、-CH=CH-CHO(邻间对三

种)、曾=0见(邻间对三种),共有3x6=18种;

(6)根据信息②,X为CH3cH2CHO,Y的结构简式为OHC-CHOo

18、HC三CHCH3COOH酯基、碳碳双键

+nNaOH-^

+nCH3COONa

稀NaOH溶液/

CH—CHz-CHJ2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

0^CH2

CH2cH2

【解题分析】

3,9g

标准状况下,3.36L气态煌A的质量是3.9g,则相对摩尔质量为」=26g/mol,应为HOCH,A与X反应生

22AL/mol

成B,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CH3coOH,X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c,结构简式为Q—C—CH3,由转化关

系可知D为CH3CHO,由信息I可知E为C^*CH=CH-CH

o,由信息n可知F为

(”CH=CH-qC洞,,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应为《〉-皿-€«1"€^产,H为

》一CHLCHLCHQ,在E—F-G—H的转化过程中,

乙二醇可保护醛基不被H2还原,M为

k,据此分析作答。

&2cH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标准状况下,4.48L气态燃A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是5.2即摩尔质量为26g/mol,所以A为乙焕,结构简

式为HOCH;正确答案:HC^CHo

(2)根据B分子结构可知,乙快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X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碳

碳双键;正确答案:CH^COOH;酯基、碳碳双键。

(3)有机物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c,PVAc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竣酸盐和高分子醇,化学方程式为

4-CH-CH24r*+nNaOH-^-

CH24K-+nCH3COONa

(!)~c—CH3Xu;正确答案:

g

-{-CH—CH24T"+nNaOH-^-CH24^~+nCH3COONa

(!)~c—CH3

OH

(4)乙块水化制乙醛,乙醛和苯甲醛发生加成、消去反应生成有机物E,因此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是稀

NaOH溶液/△;正确答案:稀NaOH溶液/△。

(5)根据信息H,可知芳香烯醛与乙二醇在氯化氢环境下发生反应(

,与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一心-苦!正e

cHfw

0^«-心♦%皆O--°C^。

(6)从流程图可以看出,醛基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二静的作用是保护醛基不被还原;正确答案:保

护醛基不被出还原。

(7)高分子醇中2个-CH(OH)-C&-与苯丙醛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状结构的高分子环酸,则M的结构简式为

19、b②碱石灰制取硫酰氯的反应时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so2a2产率蒸

储溶液变为红色,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85.5%偏小

【解题分析】

(1)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下口入,上口出;

(2)制备SCh,铁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硝酸能氧化SO2,所以用70%H2sCh+Na2s03来制备SO2;

(3)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而反应又没有加热,故SO2与氯气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会有一部分C12、SO2通

过冷凝管逸出,故乙中应使用碱性试剂,又因so2a2遇水易水解,故用碱石灰;

(4)制取硫酰氯的反应时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SO2c12产率;

(5)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用蒸馅的方法,所以甲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蒸储;

,

(6)用0.100()mol-I/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当滴定达到终点时NH4SCN过量,加NH4Fe(SOA作指示

剂,F*与SCN-反应溶液会变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可确定滴定终点;

(7)用cmoI-L」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则过量的物质的量为VcmoL与。-反应的

Ag+的物质的量为0.1OOOmol/LxO.1L-Vcx1O^mol,则可以求出SO2a2的物质的量;AgSCN沉淀的溶解度比AgCi小,

可加入碓基苯用力摇动,使AgCI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避免在滴加NH,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

若无此操作,NHjSCN与AgCi反应生成AgSCN沉淀,则滴定时消耗的NIUSCN标准液的体积偏多,即银离子的物

质的量偏大,则与氯离子反应的限离子的物质的量偏小。

【题目详解】

(1)用来冷却的水应该从下口入,上口出,故水应该从b口进入;

(2)制备SO2,铁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硝酸能氧化SO2,所以用②70%H2s(h+Na2sCh来制备Sth,故选②;

(3)根据装置图可知,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而反应又没有加热,故SO2与氯气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会有一

部分CL、SCh通过冷凝管逸出,故乙中应使用碱性试剂,又因SO2CI2遇水易水解,故用碱石灰,可以吸收氯气、SO2

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中,故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

(4)制取硫酰氯的反应时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SO2CI2产率;

(5)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用蒸偏的方法,所以甲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蒸储;

,

(6)用0.1000mol-L-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当滴定达到终点时NH4SCN过量,加NH4Fe(SO4)2作指示

剂,Fe3+与SCN-反应溶液会变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可确定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溶液变为红色,而且半分钟内

不褪色;

(7)用。.1000mol・L"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10.00mL,则过量Ag+的物质的量为

Vcmol=0.()lx().1OOOmolI/^1x103mol,与反应的Ag+的物质的量为0.2000mol/Lx0.1L-Vcx10_3mol=1.9x102mol,

9.5x103molx135g/mol

则SO2cI2的物质的量为I.9xl(f2molx0,5=9.5xl(r3mol,产品中SO2Q2的质量分数为

1.5g

112

xl00%=85.5%;已知:KSp(AgCl)=3.2xlO-°,KsP(AgSCN)=2xlO-,则AgSCN沉淀的溶解度比AgQ小,可加入硝

基苯用力摇动,使AgQ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避免在滴加NHUSCX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若无此

操作,NFUSCN与AgCl反应生成AgSCN沉淀,则滴定时消耗的NFhSCN标准液的体积偏多,即银离子的物质的量

偏大,贝!与氯离子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测得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偏小;故答案为:85.5%;偏小。

OII

20、分液漏斗、烧杯上口倒出除去乙酸层中含有的苯甲醛©J—H♦ZhQ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