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总复习群落及其演替(训练册)_第1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总复习群落及其演替(训练册)_第2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总复习群落及其演替(训练册)_第3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总复习群落及其演替(训练册)_第4页
高考生物5年高考3年模拟总复习群落及其演替(训练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群落及其演替

五年高考

考点1群落的结构

1.(2023辽宁62分)某些微生物与昆虫构建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共生微生物参与昆虫的生

命活动并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为共生微生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B.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降低了昆虫的免疫力

C.不同生境中同种昆虫的共生微生物可能不同

D.昆虫与微生物共生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B

2.(2023海南.6,3分)海草是T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

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潮下带潮下带

中潮带低潮带

海草种类上部下部

海神草+++-

齿叶海神草-++■

羽叶二药藻++++

二药藻++++

海菖蒲-++-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答案D

3.(2023福建,12,4分)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某地近海主要生活着两种

底栖植物海藻甲和乙。2001—2015年间,它们在海底礁石上的覆盖率变化趋势如图所

A.升温改变种群密度.海藻乙有一段时间呈指数增长

B.升温改变乙生态位,甲数量骤降后应实施就地保护

C.升温改变能量输入,该海底辞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D.升温改变底栖环境.群落由甲占优势转为乙占优势

答案B

4.(新情境)(2023江苏,14,2分)在江苏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种动物甲、

乙发生生态位分化.如图所示,甲主要以植物a为食.乙主要以植物b为食.两者又共同以

植食性动物c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卬

A.a、C分别处于第一、二营养级,其生态位重叠

Bab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受生物因素影响,也与非生物因素有关

D.生态位分化是经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适应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A

5.(2022天津74分)蝙蝠是现存携带病毒较多的夜行性哺乳动物,这与其高体温(40C)和

强大的基因修复功能有关。关于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利于提高病毒对蝙蝠的致病性

B.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

C.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D.病毒与蝙蝠协同进化

答案A

6.(新情境)(2022辽宁.19,3分)(不定项)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

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W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

种的相对数量占比

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竞争

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

D.底栖硅藻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CD

7.(2022江苏.17,3分)(多选)妇图表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

温度日)

510152025

A.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羊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

B.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

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辞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

答案BC

8.(新情境)(2021湖北,12,2分)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黄属植物,叶

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

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范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并储存起来。针

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象和马齿范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协同进化)

B.大象和马齿范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水分是马齿优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白天马齿范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9.(热点透)(2021重庆.19,2分)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

革婢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婢叮咬而易患森林脑

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z'、、/①-红松果实

②-革蝌

71/7\\/A③-小型鼠

0691215时同/年

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

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婢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已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

迁出率

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答案C

10.(新情境)(2021山东,10,2分)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

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100只螺。一段时间

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

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储鳖数独X。个)—甲藻

甲20时间(天)

10]藻类数量”10,个)

920时间(天1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答案A

110023河北.21,10分)天鹏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沪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

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

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

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

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生物量(kghnr2)

调查时间

小型鱼类大中型鱼类

2019年30.430.8

2020年22.847.9

2021年5.8547.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结构。甦、牖等大中型鱼类

与短颌跻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重叠、表现为^一关系。蒙

古船等大中型鱼类通过使小型鱼类生物量降低,导致长江江豚食物资源减少。

⑵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该食物网中

的0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深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

除,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

鱼类从干流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

域对长江江豚的0

答案(1)垂直生态位种间竞争捕食(2)3浮游植物I或“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

能”)(3)大中型鱼类(或“就、螺和蒙古1白等大中型鱼类“)迁入环境容纳量(或''K值")

12.(新思维)⑵)23北京.18,12分)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

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IY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

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

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

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

£

)

M-

⑴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

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大相比.

(2)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对节肢动物

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3)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

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两个维度发生改变。

(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

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氐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

是O

(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多选)()

A.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

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

答案(1)6~10天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较多.植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较少

(2)物理信息(3)竞争垂窗口水平(4)研究人工光照消除后群落的恢复情况(仅供参

考)(5)AC

13.(2022重庆,22.9分)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

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

调查时段物种数植物类型优势种

入侵

I10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龙须眼子菜等多种

入侵II22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芦、龙须眼子菜

后III10浮水植物水葫芦

(1)1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结构:II时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

是。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面积应根据种群个体数进行调整。111时段群落中仍有

龙须眼子菜.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取样面积应比II时段。

(3)在HI时段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填,,增加”“减少”

或“不变[.其原因是。

答案(1)垂直浮水植物水葫芦入侵后疯狂繁殖,遮挡阳光,沉水植物缺乏光照(2)大

(3)增加水葫芦数量减少,其他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无机盐等

14.(新思维)(2021辽宁.23,13分)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

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

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⑴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

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发生演替。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校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菜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

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

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

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O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

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表。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

组别

第1年第2年第3年

A:三裂叶豚草8.0712.24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012.4312.78

D:三裂叶豚草十野艾蒿4.894.023.12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判断依据

是•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

措施是: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答案(1)食物、空间充裕.没有天敌降低次生(2)三裂叶豚草的叶片上出现锈斑、

其他植物的叶片上没有锈斑(3)野艾蒿B、D组中三裂叶豚草生物量逐年下降(4)

种植野艾蒿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

15.(新思维)(2021湖北.22.18分)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面租最大和空间尺度最长的

一种交错带。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

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促进区域退化土地恢复和植

被重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研究人员以耕作的农

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

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直结

果如表所不。

样地总个体优势类常见类总类群

类型麻群(科)群数量畿

(只)(科)(科)

农田45蜉金龟科、蚊科、步甲科和蜷蝇科共4科610

柠条林地38蚁科910

杨树林地51蚁科67

自然恢复

47平腹蛛科、鳏金龟科、蟋蛀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1115

草地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产生的原因是

⑵农田优势类群为4科.多于退耕还林样地,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农田

中较高有关(答出2点即可)。

(3)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

(填'好或差')。

(4)杨树及甲、乙两种草本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和甲相

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照强度

答案⑴自然恢复草地植物种类(丰富度)多,食物和栖息空间(环境)多(2)水分(湿度、

含水量)和无机盐/有机物⑶好(4)杨树底下光照强度较低、(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

下.)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比甲植物高/乙植物的光饱和点比甲植物低

考点2群落的主要类型和群落的演替

16.(2023河北,10,2分)某经营性森林有27种植物,林场对其林木采伐后彻底清除地表植

物。自然恢复若干年后.该地段上形成了有36种植物的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伐后的空地资源丰富,植物种群呈形增长

B.采伐前的生态系统比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C.采伐后的空地上出现新群落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该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营养级的增多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增加

答案C

17.(2023浙江6月选考,8,2分)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

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

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答案B

18.(2021全国甲,6,6分)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卜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辞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C

19.(新情境)(2020山东,19,3分)(不定项)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

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

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

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夕睐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答案AB

20.(2023福建.16,12分)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

草地植物生物量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高山天然草甸选取了相同条件的甲、

乙、丙三块地.分别进行不放牧、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种方式的处理,测定相关指标,部

分结果如图所示。

(

z

=1140

,.6

120z5

100z4

80

:6()z3

会40z

骷20

L.ZJ2

£2。

甲乙丙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草地不同植食性昆虫物种之间属于关系。

⑵由图可知,为提高甲地昆虫多样性,可采取放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植食性昆

虫的环境容纳量将(填“上升”或”不变”或吓降,)

⑶当地为恢复草地生态.将乙、丙两地退牧还草。经一段时间后乙地恢复到不放牧状态,

丙地恢复到轻度放牧状态,则这段时间内乙地固定co2的量(填''大于"或',等于“

或“小于”)丙地.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群落在退牧还草后开始次生演替.假设演替过程中环境没有剧烈变化且没有人

为干扰.群落(填“能”或“不能【演替到森林群落.原因是

答案(1)种间竞争(2)轻度下降(3)大于固定CO?的量可以通过生物量体现,不

放牧与轻度放牧状态生物量的差值大于轻度放牧与重度放牧状态生物量的差值(4)不

能群落演替最终达到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该生境下只能演替到高山草

甸群落

21.(新思维)(2023山东,24,8分)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

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

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

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⑴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

落演替类型(答出2点

区别即可)。

⑵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

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

⑶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填噌大”“减小”或不能

确定”),原因是•

(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2)个体较大、种

群数量有限(3)不能确定群落中该时间段植物个体总数的变化未知(4)改变群落演

替的方向

22.(2022天津,13,12分)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

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

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

030609012()150)8021024()

时间(天)

图1

自养类群。oOOOO

优势种AoOOo0°

异养类群OoooO0

优势种HOOOOO0

83080120190240

时间(天)

注:网面积代表相对数量

图2

(I)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O

(2)由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增加/减少),之后,演

替趋于稳定。

(3)由图2可知.演替稳定后.优势种A的环境容纳量与演替初期相比(变大/变

小)。

(4)已知自养类群为异养类群悬共有机碳.演替达到稳定后.两者的数量金字塔是—

(正/倒)金字塔形、能量金字塔是证/倒)金字塔形。

(5)当试验裸石上的演替稳定后,其群落结构应与周围类似石块上已稳定存在的群落结构

相似.原因是两者所处的相似。

答案⑴初生演替(2)增加⑶变小(4)倒正(5)环境条件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

时间:20min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届河北秦皇岛开学考.8)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一定会增加

B.该过程中优势物种会被替换或其数量发生变化

C.该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只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D.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生物入侵”现象

答案B

2.(2024届河北保定开学考,10)退耕还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重

要措施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

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草木

A.种群密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在该演替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

C.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加快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

D.在演替过程中,灌木最终会被乔木取代而消失

答案C

3.(新情境)(2024届福建漳州一模,13)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

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位于树皮和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觅食部位如表。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种类觅食对象所在部位

栗颊林莺树顶新生针叶区、嫩芽区

黑喉绿林莺中上部新生针叶区、嫩芽区、较老针叶区

栗胸林莺老针叶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中层枝条区

黄腰白

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较低树干与中层枝条区

喉林莺

A.可以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四种林莺的种群密度

B.四种林莺觅食部位的差异可以减弱种间竞争

C.林莺属于初级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

D.若研究云杉林中某植物生态位应调杳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

答案C

4.(新教材)(2024届辽宁鞍山一测.7)一个物种按生理要求及所需资源占据的生态位称

为基本生态位.由于物种相互作用而实际占据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藤壶A常生活

在浅水区,藤壶B常生活在深水区。将藤壶B清除后藤壶A可以很容易占据深水区,将

藤壶A清除后藤壶B却不能占据浅水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位是指某种生物占据的空间位置

B.藤壶A、B的实际生态位是固定不变的

C.藤壶A的实际生态位比基本生态位要宽

D.藤壶B的实际生态位和基本生态位相同

答案D

5.(新情境)(2024届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一,6)对生态环境的中度干扰,可能会造成连续群

落中出现断层,如森林中由大风、雷电造成的大树的倒塌,可形成斑块大小不一的林窗,为

草本、小树苗等的生长提供条件。断层可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逐渐恢复原貌.也可

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物种侵入和占有发展成为优势者,哪一种是优势者完全取决于

随机因素,因此称为断层抽彩式竞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抽彩式竞争的产生需要存在能入侵、耐受断层环境并阻止后入侵者能力的物种

B.在干扰形成的断层上进行了次生演替

C.断层抽彩式竞争可能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D.群落断层的形成对生物进化无影响

答案D

二、不定项或多项选择题

6.(新情境)(2024届河北邯郸一调,⑺(多选)在某地将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结果

如图中实线所示(N二播种的甲种子数储种的乙种子数.M二收获的甲种子数畋获的乙种

子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N>a,则甲与乙竞争时甲处于劣势

B.当M=a时.收获的甲种子数二收获的乙种子数

C.甲、乙两者的竞争关系类似大单履虫和双〃极草履虫

D.甲、乙两植物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答案BD

7.(新情境)(2023河北沧州三模J7)(多选)研究人员为探讨K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设置4个大小相同的不同放牧程度的处理区。放牧一段时

间后,在每个处理区均随机选取5个Imxlm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草群丰草群平均草群密度/

处理区

富度种高度'em(株nr?)

未放牧区2214.1305.4

轻度放牧区239.6324.8

中度放牧区259.3329.1

重度放牧区187.2254.5

A.放牧的轻重程度可能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速度

B.实验选用的牧马应种类相同、体重相近.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C.不同程度的放牧均没有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产生影响

D.据表分析,中度放牧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ABD

三、非选择题

8.(新思维)(2024届湖南长郡中学入学测,20)为调查某地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

群落的恢复情况,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群落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进

行了植被生物量(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结果如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山体滑坡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演替,与裸岩上发生的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

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

出两点)。

⑵研究原始群落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中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

法。山体滑坡区域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

一起,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图中代表山体滑坡区域恢复群落生物量的

是,判断依据是。在山体滑坡区域的生态修复

过程中.所选植物一般为本地物I种.而不宜选用外地物种.其原因是

⑶上述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次生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2)取样器

取样垂直S2图中植被生物量S2明显小于S避免引道的物种因缺乏天敌、环境

适宜等而造成生物入侵(3)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或题述群落中草本植物

的生物量最高)

考法综合练

1.(新情境)(2024届福建福州一模.11)绿孔雀与白鹏同属雉科动物,均为典型的热带和

亚热带林栖物种.体形、食性相近。研究人员调查某地同一区域内的绿孔雀和白鹏对不

同植被类型的利用率,结果如图。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绿孔雀白鹏

A,可用红外相机调查两者对植被的利用

B.绿孔雀的活动区域在雨季比旱季集中

C.旱季绿孔雀与白鹏的生态位高度重叠

D.白鹏对阔叶林的利用率高于其他植被

答案C

2.(新情境)(2024届湖北孝感开学考,15)从事候鸟研究的人员将某大型湖中水鸟划分

为4个类型.每个类型包括若干种水鸟.并对它们的生态位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百分比代表使用频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类型觅食行为生蹴批

A1间歇型啄食(100%)草滩(68.6%),泥滩(15.4%)

A2间歇型啄食(86.5%),泥滩疙掘取食(9.9%)浅水区(44.2%),泥滩(39.1%)

A3多种觅食行为中水区(41.3%),深水区(30.4%)

A4潜水取食(99.3%)深水区(74.7%),中水区(17.1%)

A.水深因素通过将觅食生境分割开以降低A1~A4各类型间的相互竞争

B.越冬水鸟类型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取决于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

C.食物是影响水鸟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草滩、泥滩、浅水区、中水区、深水区形成湖泊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3.(新情境)(2024届河北保定期初.16)(多选)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湿地上两种水鸟在三种

主要觅食环境中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口绿翅鸭口青脚鹉

t

环境环境环境茎类草屑螺类

23

在不同觅食环境水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中出现的概率

A.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既有陆生生物又有水生生物

B.绿翅鸭和青脚翡在食物和空间上均具有种间竞争的关系

C.二者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完全是两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A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