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_第1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_第2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_第3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_第4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惜)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疼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疼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山淤泥而不染(仰慕.观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那躅(隐藏,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平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平安悠闲的地方。)《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赤壁之战》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译文:就应当劝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S离山十里有王平安昔(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一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吮(平安、安定、平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忧财宝不多,只需担忧财宝不均:不必担忧人民太少,只需担忧担忧定。

3.被

I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遗忘?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口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坡之矣(蒙受,遭遇)《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遇过。

8.禹汤之被矣(蒙受,遭遇)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反)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木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9本在冀州之南(原来,原来)

6.鄙

I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隋,鄙俗)

3鄙人安知之。(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部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5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思熟虑。

6余睹李将军惨愎如鄙人.口不能苴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擅长言辞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咯,战略)

4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5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斗争,军事)《论枳贮疏》

译文:斗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宝极其缺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8.病

I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译文:假使当时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忧,忧虑)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5夫聚,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后病(责怪、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占人把节俭作为美妙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相互羞辱。

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力倦神疲)《赤壁之战》

译文:用乏累染病的【•兵限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僦(细致看,视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争论,(是)特地想贻误将军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晰)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雪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亳之末(看清晰)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洋文:水澄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7明足以察秋型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晰)《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视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苴。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晰)《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明察,确定依据实情处理

10.朝

1朝服衣冠(zhS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喊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一都或“竞“、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视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乘

|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者)

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登泰山记》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超乘者三百乘(辆)《看之战》

译文:有三百辆兵车的战上跳动着登上战车

6乘鄂渚而反顾兮,数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7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肴之战》

译文:用四张熟牛皮,二十头牛犒劳秦国军队。

8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吱)《宋书宗卷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13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假如)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假如)《隆中时》

译文:假如真的做到这样,那么雄霸天下的伟业就能够完成,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14除

I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近者奉辞伐罪(吩咐)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怕阳威(告辞,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口实)《左传》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劈,乃辞谢(辞谢,婉m致歉)

10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II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赤壁之战》

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12狱辞无谋、故者。(诉讼的供词)《狱中杂记》

译文:假如审判的供词中没有预谋、有意杀人罪名的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听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一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今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行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6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泰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7殆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危急)

2旦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或许.唯恐)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乏而无所得)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18.当

I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抗)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担当)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当)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II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定,必定、确定)

19道

I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哪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见,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沦)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设道有书来(料想)

II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20.得

i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吞得兄事之(应当)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枳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遵守法律,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21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du6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u6推想,估计)

3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4乃日"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

5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6衡下车,治威历,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星)

9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诞生死)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II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论积贮疏》

译文: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12度义而后动(du6考虑)

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值,然后去做)

1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荆轲刺秦王》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1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二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指责,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段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特别: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23复

|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复原)

3明年竟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其疑无路(重夏)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幅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受算,追究)

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担当)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用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反,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雨。(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25盖

I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芸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玉倒,赛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或许,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缘由)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确定推断、原来是)

26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铲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苍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旧)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挚友,引巾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缘由,原因)

7故遣将守关者(有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原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27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实)

秦孝公据靖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3固请,召有司案图/少年固强之(坚持,坚决)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用执)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原来,原来)

译文:最终落到全部覆亡,原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表示让步,当然,诚然)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9汝心之固,固不行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变更的地步

1()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28归

1.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返回)

3.完壁归赵(归还)

4.吾妻归宁(回娘家)

5.归公乘马(四匹马拉一辆车为一乘)

29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探望)

4了•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赤壁之战》

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各自顾念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淮名

5三岁贯(服侍)汝(你),莫我肯顽。《硕鼠》

译文: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念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表稍微转折)

7顾玩:细致端详

8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只想求死,不再顾虑(个人)安危

30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31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赛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怪)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口,大母过余日(到,到来)

32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又何问焉(怎么,为什么,状语)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一何:对一怎么办)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一怎么办)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d背、扛)

33恨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缺憾,不满足)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夏返也(感到缺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哀痛)《孔雀东南飞》

译文: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惆怅、哀痛哪里说得尽呢

区分: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缺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34胡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胡取未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忧虑。担忧)

2茜有眼患(病)

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祸害)

4赵宣子臊谏,公患之(厌恨)

译文:赵盾(宣子)又多次劝谏,便晋灵公感到厌恨

5愈膏肓之患难(疾病)

译文:治愈垂危的疾病是很困难的。

6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7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良,(《六国论》)(忧虑,担忧)

译文:所以,秦国很想得到的,诸侯很担忧的,原来就不在于作战阿。

8故君之所以忠于军者三(危害)

译文: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

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

10夫祸害常枳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伶官传序》

译文:祸害经常是由一点一滴微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意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

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36或

I或口:”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相当”有的有的一)

3一食或粟一石(有时,偶或)

4云霞明火或目睹(或许,或许)

5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0)(用在动词前,加强不定语气)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假如)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37疾

1君有疾在膜理(疾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苦痛)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笳恨)

4其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嫉妒)

6举疾首而相告口(疾首:头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衫(强、猛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锋利)

38及

I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必上)

2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达)

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走)

5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6及说备使抚表众(和,并)

7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8君美共,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接近)

10卒不去,故及于难(遭遇)

II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独立。怨王侯粉己,难已(走他转,至于)

39即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近,接近)

2项伯即入见沛公(马上,立刻)

3项王即口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如,假如)

5R壮上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6其伤于缚者,即幸留(即使)

7闻鸡鸣。即起盥栉(就,就是)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40既

I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一以后)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军既惑且疑(既一又一并列关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6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7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圻(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口)

41假

1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者,借助)

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5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令:假如)

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7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螃蚁何以异。(假如、假如)《报任安书》

译文: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蛟蚁又有什么区分?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牵强向别人借来

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丁前。,:假借:宽容宽恕)《荆轲刺秦王》

译文:希望大王稍稍宽恕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42间

1凡天地之间(两事物的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4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

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

6遂与外人间隔(隔离)

7间以青记所遭(间或)

8谗人问之可谓穷矣(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参加)

10骨微伤,病间月(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11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2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间谍)

1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1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表情态,隐私地、静静地)

43见

1事不日见耳闻(望见)

2项伯即人见沛公(拜见,会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4漫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6翼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我")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咄现)

8军无见粮(现成的)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望见的东西)

44解

I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明,解答)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

6解手:I分手,道别2指大小便3解除危难的方法

7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解救、消退)

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消散、离散)

10胡虏益解(通“懈”,松解,懈怠)

45就

1金就砺则利(接近,依*)

2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

3轲自知事不就(完成,达到目的)

4当"口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

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即,随即)

6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

7荆轲遂就车而去(上车、上路)

46举

I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

译文:(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实行)

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举荐,推毕)

5.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举荐)

6举疾首蹙^而相告日(全,皆)

译文:全都头痛,相互转告说

7杀人如不能举(全,都)

8卒叫,函谷举(攻占、占据)

译文:戍边的上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

8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复合词举言:发言)

9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做事情)

10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包举:并吞)

11吾不能举全昊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总合,聚合拿)《赤壁之战》

译文: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上,来受人限制

12兔起凫举(飞)

13主子不问,客不先举(动问)

译文:主子不发问,客人不应当先发问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鸿门宴》

15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

47绝

I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2大声发于水上,噌眩如钟鼓不绝(停止,消逝)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

4佛印绝类弥勒(极,最,特别)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确定,全然)《促织》

译文: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完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6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7绝代:I久远的年头2当代独一无二

8绝伦:独一无二,超越同等

9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10抢呼欲绝(绝命)

II以为妙绝(达到极点)

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13曹操智计,殊绝于人(超越)《后出师表》

译文:曹操的才智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

1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译文: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逝

48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

49克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译文:假如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确定了

2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3克已复礼为仁(克制)

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4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

5克已奉公(克制、约束)

6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译文:与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

7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通“刻”,刀刻、雕刻)

译文: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记,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开头作得好的宾在许多,能够贯彻究竟的或许很少

50类

I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

2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3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

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行谓知类(类推)

5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

6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大都、大多)

51怜

1独不怜公子姊耶?(怜悯,怜悯)

2自名泰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疼惜)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值得怜悯)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惋惜)

52弥

1夜雪初霁,葬麦弥望(满,遍)

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3病日至秦。既弥留(弥留:病危将死)

4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

53莫

1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什么)

3—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不要)

4莫如以西所长攻敌短(莫如:不如)

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通“漠",广阔)

6其事体莫须有(表测度、或许)

54乃

I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于是,就,才D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

4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汉)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

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表意外,竟然)

55内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跟“外”相对)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3今将军外托听从之名而内怀迟疑之计(内心)

4家有一堂二内(内室)

5距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6内狼于囊(通“纳”,放进)

8百姓内粟千石,拜图一级(交纳)

56期

1失期,法皆斩(日期,期限)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馍怫(希望)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

4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

57奇

I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妙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2人将军邓鹭奇其才(以---为奇.惊异)

3处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4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相宜.适合)

5此奇货可居(宝贵的)

6若兵来则稀奇兵击之(使人不测的)

7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佳、好、宜)

8奇生怪(怪物、异物)

58迁

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指南录》后序》

译文:当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战、守、迁都来不及支配了

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变更)

译文: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3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4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59请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恳求,恳求对方做某件事)

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消遣(恳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

3诸招请所之(请教,请示)

4乃置酒请之(宴请)

5请命:①恳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②请示③恳求任命官职

6请献十金(情愿)

7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愿受(谒见、谒问)

8乃请来宾,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邀请、约请)

60穷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窘况,境况困难)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刻)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贫困)

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

5复前行,欲穷其林(寻求到终点)

6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

7公孙衍穷张仪(窘况)

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辙裂而不知(穷冬,严冬)

61去

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丹阳城(过去的)

3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

4沛公军在新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动作的趋势)

6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

7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

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62劝

1一曰主用足,二日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嘉奖)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告)

3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必劝(受到激励)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一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辞)

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退)

5却看妻/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译文:回头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悲伤?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卜.面一起剪烛长谈,且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夜雨的

情景。

7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评文:渐行渐远,逢人交淡,腔调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备感亲

切,潜但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8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译文:又退后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主用足,二日民赋少,三日劝农功(勉励,嘉奖)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告)

3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必劝(受到激励)

64如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

2先生如其指(依照,遵从)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犹如)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假如,假如)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其次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假如)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露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其君之志,若何?《肴之战》

译文: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7若一何"时……怎么办”“对……怎么样”

8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译文: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

9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论衡》

10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志向

11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译文:带一万人或者一个州郡倒戈的人,封万户侯。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擅长)

4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

5先主日噌"(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

6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善才:唐时闻名琵琶师,后也作以指琵琶师或曲师)

7采储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特长)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爱、艳羡)

其如土石何(如一-何,对(把〉一

67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初(不足,缺少)

3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略微)

4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通“小"少子:小儿子)

6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削减)

7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8义不杀少而杀众,不行谓知类(少数人)

9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等词语都表示“一会儿”,"不一会儿’'、"不久”)

怎么办)

68涉

1楚人有涉江者(徒步渡水;引中为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译文:驱逐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进入江南的多水地带

3今少卿抱不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验,经过)

译文: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接近十二月

4涉猎:泛览群H而不确定求其精

5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译文:每天在园子里漫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经常闭关

6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验,经过)《报任安书》

69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成功,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赛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的,好的)

70识

1不识有诸?(知道,懂得shD《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2识众寡之用者胜。(知道,懂得shi)《孙子》

译文:懂得依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运用的胜

3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shi)6琵琶行》

4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识别,辨识shi)《孔雀东南飞》

译文:兰芝熟识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

5素为李裕德识拔。(赏识shD《旧唐书》

译文:一向被李裕德赏识提拔。

6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问,见识sM)《问说》

洋文:不学习钻研不行能发觉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学问广博。

7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若。(标记,记号zhi)《记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旧是那样。

8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zhi)《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记住了吗?”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记住zhl)《论语》

译文: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化别人不感到疲乏,这三个优点中,哪一样我能

有呢!”

10鄙夫寡识(学问,见识)

71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吩咐)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访)

4人皆得以求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2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确定推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3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送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听从,适合)

译文:怎么处理要适合哥哥的心愿,哪敢自己随意作主呢?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zh6)

7又以适去,竞不自得(流放,贬职)

8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副词,刚刚,刚才)《孔雀东南飞》

译文: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娶你

9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动词,舒适,满足)《登乐游原》

1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原来爱好山野

U仲不为道,杀适立庶。(名词,同“嫡”,di指正妻,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左传》

译文:襄仲不做合乎道义的事,杀死嫡子册立.庶子

74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登记)

2卒买鱼京食,得鱼腹中书(文字)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6举世唯知其书(书法、字体)

7《书》F1:“满招损,谦得益”(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

75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热,,细致)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注,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

4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成熟)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76属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shU)《曹刿论战》

译文: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类shii)《过秦论》

译文: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谋划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shQ)《鸿门宴》

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笫一部(隶属shCi)《琵琶行》

译文: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5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shA

6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sh。)《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病在骨髓里,那是命所掌管的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连接zhU)《三峡》

译文: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绵不断,异样凄厉

8项上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zh£i)《史记项羽本纪》

译立: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9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缀,撰写zhU《张衡传》

译文: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旁边地区考绥、学习

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zhu)《岳阳楼记》

译文: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11以兵属蒙恬。(托付,交付zhD《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把兵权交托给蒙恬

12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表巧合。适逢,刚巧,恰好zha)《山中》

13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适才,刚刚zhU)《史记•留侯世家》

译文: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又要谋反呢?

77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译文: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

2得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输嬴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shU)

5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shU)

译文:指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

6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术)

7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

译文:天的运行有确定的规律,地的滋育万物有确定的法则

8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用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

译文: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用心学,是学不会的。

9范增数目项王(屡次shub)

10数罟不入涔池,鱼鳖不行胜食也。(密,.与“疏”相对。cii)《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假如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

78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

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4将率不能(主将)

5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

6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规格、标准)

7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频率、比率)

79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明)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见)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H(劝告,劝服)

5秦王不说(通“悦”,兴奋)

80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译文: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事(仇),却损害长者的心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隐私的活动)

译文:项正就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渐渐剥夺他的权力

81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

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空,白白地)

4素善留侯张良(一直,一向)

5披心腹,见情素(真情、本心)

6泰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没有文采的)

82汤

1臣请就汤镂(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胰里,汤慰之所及也(同“烫”匕ng,用热水焙)

译文: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气能达到部位

4汤池:1就温泉砌成的浴池2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shhig:大水急流的样子)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菜汤)《新嫁娘》

83涕

1蒋氏大戚,江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涕零:流泪)

4目泪下,鼻涕长尺《鼻涕》

84徒

1部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者大多步行

5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属的人)

译文: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遇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译文: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欠传了。

7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

译文:高祖以泗水亭长的身份为官府送服劳役的犯人去郦山

8舍车而徒。《周易》

译文:丢掉车步行

9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脚),以头抢地尔。(空)《唐雎不辱使命》

译文:一般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85亡

1沛公今事有急,广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6孔子伺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出外、不在)

86王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一国的君主)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统治天下)

3妃嫔媵婚,王子皇孙(王子:君主的儿子,也指贵族子弟)

4王师北定中原F1,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封建时代政府的军队)

87望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远看,视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4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王日为"望")

6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接近)

88恶

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6)《〈指南录)后序》

译文:不幸的是先有叛将吕师孟与我结仇

2元恶(首恶分子)不待教而诛。(坏人,恶人力《荀子》

译文:无凶首恶,不需教化而立刻杀掉

3状貌甚恶。(丑,与“美”相对。《史记》

4廉君宜恶言(坏,不好的e>《庞颇蔺相如列传》

5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险恶,凶恶6)《〈指南录》后序》

译文:可是境况是那样险恶,而且层出不穷,(实在)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

6所恶有甚于死也。(厌恶,不喜爱Wil)《鱼我所欲也》

译文: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7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嫉妒wb)《赤壁之战》

译文: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8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中伤wU)《狱中上梁王书》

译文: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

9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耻wCi)《孟子》

译文;羞愧心,人人都有

10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wU)《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

11学恶乎始,恶乎终?(恶乎:从哪里,在哪里wii)《劝学》

译文:学习从哪里起先?到哪里终结?

12恶,是何言?(叹词wii)《孟子》

译文:唉!这是什么话

89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静静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微言大义(不暴露,深邃精•妙)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如(小,微小)

4动刀甚微,酷然已解,如土委地。(稍微,轻)《庖丁解牛》

译文:动起刀来特别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样

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略微,略微)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假如没有,假如不是)

7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用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否定,不、不是)

译文:太子不说,我也要恳求行动。

90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衰败,衰微)《史记》

译文:自从秦孝公以来,东周王室衰落了。诸侯各国相互兼并

10(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隐藏,躲藏)《左传》

译文:(胜逃到了山上吊死了,)他的部下把尸体藏了起来

11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行:变换服装出行)《左忠毅公逸事》

译文:,(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装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

12微茫:景象模糊不清,渺茫

90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2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周全,详尽)

3丞相亮其悉朕意(知道)

4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尽其全部)

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

91相

】伯乐学相马(视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丁幽喑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协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相国)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相互)

6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指称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代词)

译文: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

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译文:祭祀的事,或者和外国盟会,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

9某亦遵守法律,与公甚相得(和得,相投合)《王忠肃公翱事》

译文:这个人也很遵守法律,与王翱相处很好。

10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孔雀东南飞》

译文: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1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副词,表示彼此,相互)《陈情表》

译文:孤孤寂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相互劝慰

12大丈夫相时而动。(视察,审察)《红楼梦》

92谢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望,乃辞谢(致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知)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译文:太守问罗敷,“情愿一起坐车吗?

9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93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忠诚,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信任,信任)

3自可断来信,缓缓更谓之(使考,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意)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雎何(可*的)

8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据)

9西忆岐阳信(音讯、消息)

10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94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

3大是兴,陈胜王(兴盛,复兴)

4遇游憎澄源至,兴甚浓(兴致)

5夙兴夜寐{起、起来)

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作)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

95行

1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德)

5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

评文:将要被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托身呢?

6古诗的一种体裁。例白居易的《琵琶行》

7视为止,行为迟。(名词,动作)《庖丁解牛》

译文: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8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动词,行酒,给客人斟酒)《训俭示康》

译文: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

9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动词,经,历)《庄子》

译文:活了七十岁还有婴儿一样的面容

10必能使行阵和谐,优劣得所(行列,队伍hAng)

译文:确定能使队伍团结协作,将士才能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支配

11遵彼微行。(名词,道路hAng)《诗经》

译文:沿着那条小路

12石秀笑道:“还未改本行。”(名词,职业h如g)《水浒》

13商行/货行(名词,买卖交易的处所hAng。)

14汉天子,吾丈人行也。(名词,辈分h如g)《汉书》

译文:汉朝的皇帝,是我的老丈人一辈的。

15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量词,行hlng)《孔雀东南飞》

16复合词,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

96幸

1则吞斯役之不幸(幸运)

2大王亦幸赦臣(侥幸,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4绶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

97修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I日制(修建,修造)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

4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学习,探讨)《五蕊》

译文:因此圣人不要求学习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

5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6掌修国史(撰写)

7恐修名之不立(美妙)

译文: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忧美妙的名声来不及树立

8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修幺:修养身心

译文:我几I年来修养品德,纯净操守

9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敬重(你们)大国的威历以表示敬意啊

■孙膑膑脚,兵法修列。(编纂,编写)《报任安书》

译文: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98徐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渐渐地、缓缓地)

99许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望)

3高可二泰许(表示大约和数量)

4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100阳

I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而,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3春H载阳,有鸣仓庚(暖和)

4倍阳为傅其奴(通“佯”,表面上,假装》

5周秦古玺,多作阳文(出的,外露的)

101要

1增减耍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

译文: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辨别真假。

2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3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须要,符合,适合)《察今》

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须要的。

4张良出,耍项伯(同”邀“,邀请)

5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要挟)《狱中杂记》

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胸袋做抵押品)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等约)

7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犍)

8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9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治平篇》

译文: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

10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限制)

译文: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限制其通道

11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译文:可以说是(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12昔者先君冠上好小要,楚士约实。(腰)《战国策齐人有冯谖》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爱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

13以要晋国之成(和)。(缔结)《国语晋语三》

译文: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