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专题训练_第1页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专题训练_第2页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专题训练_第3页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专题训练_第4页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23-2024学年

高中历史

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网络』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第五部分『真题体验』第四部分『通法悟道』第二部分『主题线索』目录第一部分知识网络第二部分主题线索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第四部分通法悟道第五部分真题体验知识网络第二部分主题线索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第四部分通法悟道第五部分真题体验一、西方殖民扩张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西方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时期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时期扩张地区大多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影响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推动了列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9世纪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背景(1)殖民者的政治迫害和经济剥削;(2)拉丁美洲经济发展;(3)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影响(1)民族危机;(2)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长期反抗和武装斗争概况法属海地、西属拉美、葡属巴西、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运动、中国辛亥革命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影响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新高潮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中国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动国民革命,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反荷兰民族大起义,越南抗法斗争,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摩洛哥里夫地区一度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扼杀;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恢复了国家独立。阿根廷工人的罢工,智利左派力量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历史影响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②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③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概况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于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1961年,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世界殖民体系崩溃: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三、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取得成就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非洲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拉丁美洲经济基本实现工业化。2、面临挑战①亚洲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③非洲国家: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④共同问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发展中国家自身还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1.近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由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权——巴黎公社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东欧和亚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由一种模式到多模式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或力图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项目背景内容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苏联模式帝国主义包围封锁;经济文化水平落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消费水平相对较低3.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1)苏联改革表现内容结果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①平反冤假错案②加大农业投入、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①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②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①建设: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②改革:南斯拉夫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③剧变: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社会主义制度纷纷终结。(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第三部分核心考点第四部分通法悟道第五部分真题体验一、近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1)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殖民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向现代文明的转化。(2)从世界格局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形成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时间资本主义发展侵略重点民族解放运动中心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美洲北美和拉美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不断扩展亚洲亚洲人民反殖民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亚洲和非洲的瓜分及对拉丁美洲的资本渗透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民主革命运动广泛兴起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遭到削弱亚非再次爆发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二、民族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走向灭亡的加速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苏联的鼓舞与支持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国的推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对苏联改革失败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苏联的措施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随之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2.一切从实际出发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导致思想混乱3.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斯大林模式长期牺牲农民利益,戈尔巴乔夫改革缺乏配套措施4.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改革解决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拒绝改革5.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保障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专断作风严重,缺乏社会主义民主6.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护底层受压迫人民群众的利益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在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实践相联系苏联模式日趋僵化8.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坚定信仰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五、苏联模式优越性的体现1、苏联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2、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苏联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3、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苏联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第四部分通法悟道第五部分真题体验观点、评论、立意高远——巧妙解选取观点评析类开放探究题之一1.选取观点评析类开放探究题三步作答第一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选取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并加以概括。材料中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观点,作答时要选取一个具体的观点进行概括;材料中的显性观点可直接使用,隐性观点则需要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表述一定要准确、简练,内容要具体,不能笼统、含糊。第二步:论证观点。从所学知识中选择能证明观点的史实,并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第三步:总结。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层次分明,高度概括。2.把握应试的重要环节是什么——你所认同的观点是什么。以“我认为”,或“我同意”“我反对”等用语引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即理由是什么,多从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必须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怎么样——最后进行小结或提升。用“所以”“因此”“总之”等用语,表明自己的结论是建立于扎实的因果推理之上的。例:(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位学者在总结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一个毁灭的世界/一个新生的世界”根据材料,结合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变迁。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毁灭、新生、两者并存三个角度来组织论述。毁灭可以从一战、经济危机、二战、冷战、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等方面论述;新生可以从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多元文化发展等方面论述。两者并存角度将毁灭与新生结合起来论述即可。[答案]

示例: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具有双重影响。(2分)论述:二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既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造就了新的世界。二战中各主要参战国纷纷进入作战状态,几乎将全部经济、科技都应用到战场的厮杀中。在这场浩劫中发生了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战,以及最终美国对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弹等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而告终,这改变了战后世界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结构,促使了联合国的成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并减少战争。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亚洲和非洲殖民地出现了反殖民化运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并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战争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还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飞跃。(8分)总之,二战毁灭了旧世界,也重塑了一个新生的世界。(2分)第五部分真题体验根据材料可知,印度人拥有自行车后,英国人认为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于是放弃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殖民者优越心理,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人的时尚意识,排除A项;材料与科学思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人面对印度人的优越心理,无法体现其保守主义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023·辽宁·高考真题)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

)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D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与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而不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墨西哥独立后,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并不是重建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2023·北京·高考真题)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B材料信息强调有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所占殖民地情况,并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