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高频考点 15_第1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高频考点 15_第2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高频考点 15_第3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高频考点 15_第4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高频考点 1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49高频考点15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的繁荣[备考提示]1.考什么: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近代以来中外科技的重大成果及其影响;文学艺术的特点及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中外科技成就、教育的比较。2.怎么考: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成就、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影响及与现实的联系;比较中外科技成就;考查美术流派、文学、音乐成就等。3.还会怎么考:注意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艺术,近代物理学革命及进化论对思想解放产生的影响及科技在三次产业革命中的作用、科技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分析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广西桂林一模]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失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属于当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说明战国文字还未统一,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六国通用文字是当时当地的文字,并非小篆,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未说明夏商周的历史是否有传世文献,且根据史学常识可知夏商周历史未有传世文献考证,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六国文字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未说明部分区域文明的消失,排除D项。2.[2019·江苏苏州一模]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可知宋代世俗文学兴盛,市井生活繁荣,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故选D项;A项与材料“‘说话’上承唐代”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宋代“说话”日益兴盛,而未涉及到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世俗文学日益兴盛,而未涉及到传统礼教的冲击,排除C项。3.[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饿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市场化趋向,与材料中“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相符,故选C项;按常理看,历书的形式决定雕版印刷更方便,材料中“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是雕版印刷,排除A项;“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表明有编有印,未体现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排除B项;“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表明不是朝廷控制,排除D项。4.有学者指出,伽利略要用因几何学而变得真实的世界来代替真实的经验世界,并用不可能的世界来解释真实的世界。这反映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A.否定了以往对世界的认识B.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C.模糊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D.丰富了数学研究成果答案:B解析: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注重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材料所示伽利略的研究具有上述特点,故选B项;伽利略因实验否定以往的经验,而不是否定以往对世界的认识,排除A项;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使我们加深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数学研究成果,排除D项。5.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会的权威及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选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6.在启蒙理性的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B.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C.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D.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的想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从而将上帝从生物界和有机界驱逐出去,这与材料所述一致,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7.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思想变革C.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D.促使代议制建立答案:B解析:材料所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越少越好,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宗教束缚,这有利于思想解放,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8.爱默生在《论美国学者》中说:“我们依赖于人的日子,我们心智向其他大陆智慧学习的学徒期,这一切就要结束了。”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特有的文化传统B.摆脱了外国文学的影响C.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民族文学取得了瞩目成就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爱默生主张美国文学艺术摆脱异域的影响,形成独立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学艺术,间接反映了美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故选C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发展受欧洲文学影响较大,当时还没有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排除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美国民族文学取得了成就,排除D项。9.1950年代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字里行间集中了愤怒的“嚎叫”,并使之宣泄,充满焦虑与担忧,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嚎叫》的文学风格是()A.后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新古典主义答案:A解析: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与材料“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相符,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10.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地推陈出新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答案:A解析:要实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文学创作中出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了文学创作题材,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11.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进而强化民众认同新中国政权,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12.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到1981年夏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和日本等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由此可知当时()A.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从1980年夏到1981年夏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和“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和日本等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可知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人才,故选A项;2001年中国入世,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霞客(1589~1641年),明朝江阴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通过其作品,徐霞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因此,他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1)根据材料,概括徐霞客和伽利略取得科学成就的相同原因,并以徐霞客和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例,简析科学发展的意义。(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条件及特点。(12分)答案:(1)原因:受家庭影响;本学科领域的已有成果;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注重考察实践。(8分)意义: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影响了后世科技文化的发展。(5分)(2)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政府重视;文艺复兴的影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奠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8分)特点:强调实验,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材料二中“自幼受父亲影响”得出受家庭影响;由材料一中“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材料二中“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得出本学科领域的已有成果;由材料一中“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材料二中“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得出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由材料一中“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材料二中“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得出注重考察实践。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从解放思想、正确认识自然、影响后世发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1564~1642年”“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小问,由材料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并结合所学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成书于元末明初的小说《三国演义》受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及当时程朱学说的影响,小说中无时不反映出忠君、孝父、仁政的思想倾向。与《三国演义》同一时期创作的《水浒传》,其忠义思想较《三国演义》体现得更为鲜明,“全忠仗义”“替天行道”就是梁山义军的宗旨和纲领。明清时期的部分优秀小说作品,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这表明该时期的小说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的时代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明清小说的价值取向”自行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答案:示例1:论题:明清小说体现了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