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1页
19.1.2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2页
19.1.2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3页
19.1.2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4页
19.1.2 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2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练基础】必备知识1从图象中获取信息1.【教材P76思考变式】如图,曲线表示一只蝴蝶在飞行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h(m)随飞行时间t(s)的变化情况,则这只蝴蝶飞行的最高高度约为()A.5mB.7mC.10mD.13m2.下列各图中,可以大致刻画蜡烛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3.小明从家出发,去离家1000米的书店买书,他走了20分钟到达书店,小明买完书后又看书,共用了20分钟,然后用15分钟回家.下列图象能表示小明离家距离与他离家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4.某单位组织职工对某地进行绿化,已知绿化面积S(m2)与工作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4h结束时,绿化面积为_______m2.

必备知识2函数图象的画法5.【教材P79T1变式】(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2)判断点(1,1),(-1,0),(-2,3)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3)若点P(m,9)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求m的值.【练能力】6.甲、乙、丙、丁四个人步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按平均速度计算,走得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7.元朝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一书记载:“今有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如图,这是两匹马行走路程s(里)关于行走时间t(日)的函数图象,则两个函数图象交点P的坐标是_______.

8.(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两人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两人间的距离s(km)与甲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以下是点M,N,P所代表的实际意义,请将M,N,P填入对应的横线上.①甲到达终点:________;②甲、乙两人相遇:________;③乙到达终点:________.

(2)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________km.

(3)求甲、乙各自的速度.(4)甲出发多少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180km?9.【教材P83T9变式】【石家庄期中】小明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上学,当他以往常的速度骑了一段路后,突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骑车去学校.图中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离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3)在整个上学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4)如果小明不买书,以往常的速度去学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本次上学比往常多用了多长时间?【练素养】10.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逐渐被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发现了记忆遗忘规律,他根据自己研究得到的测试数据描绘了一条曲线(如图所示),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中纵轴表示学习中的记忆保持量,横轴表示时间.观察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后4小时,记忆保持量约是多少?(2)图中点A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3)有研究表明,如及时复习,一天后能保持98%.根据遗忘曲线,如不复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小明说学习时能记住,不过一会就忘了,都是因为自己笨.你同意他这样的说法吗?你会给他提出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练基础】1.D2.B3.C4.2205.【解析】(1)列表:x…-2-10123…y…-5-3-1135…根据表中数据描点(x,y),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2)当x=1时,y=1;当x=-1时,y=-3≠0;当x=-2时,y=-5≠3.所以点(1,1)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点(-1,0),(-2,3)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3)把(m,9)代入y=2x-1得2m-1=9,解得m=5,所以m的值为5.【练能力】6.A7.(20,4800)8.【解析】(1)①P.②M.③N.(2)240.(3)甲的速度是240÷6=40(km/h),乙的速度是240÷2-40=80(km/h).(4)分两种情况:①甲、乙相遇前,根据题意,得(240-180)÷(40+80)=0.5(h);②甲、乙相遇后,根据题意,得3+(180-120)÷40=4.5(h).故甲出发0.5h或4.5h后,甲、乙两人相距180km.9.【解析】(1)由题图,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m.书店到学校的距离为1500-600=900(m).(2)由题图,可知小明在第8分钟至第12分钟之间离家的距离不变,此时他在书店购书,所以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12-8=4(min).本次上学途中,小明行驶的路程为1500+2×(1200-600)=2700(m).(3)根据题图,可知第12分钟至第14分钟的直线最陡,所以小明在第12分钟至第14分钟的时间段速度最快,此时间段速度为1500-60014-12=450(m/min)(4)小明往常的速度为1200÷6=200(m/min),去学校花费的时间为1500÷200=7.5(min),本次上学共用了14min,比往常多用的时间为14-7.5=6.5(min).【练素养】10.【解析】(1)学习后4小时,记忆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