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_第1页
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_第2页
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_第3页
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_第4页
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手册TOC\o"1-2"\h\u12529第一章农业环保设施概述 3121.1设施类型与功能 366901.1.1废弃物处理设施 3205711.1.2水资源保护设施 341421.1.3土壤保护设施 365061.1.4农业生态设施 348711.2设施运行的重要性 3225101.2.1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3243031.2.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184261.2.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217931.2.4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4198501.2.5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423208第二章设施建设与规划 436972.1设施选址与布局 4263972.2设施建设标准 5124632.3设施建设程序 52596第三章设施运行管理 521683.1运行管理制度 596813.2运行维护要点 670293.3运行记录与报告 619822第四章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 7192034.1废物分类与处理方法 7294944.2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8177904.3处理效果评估 89458第五章农业污水处理设施 979025.1污水处理设施类型 9221925.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9130975.3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929664第六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10188246.1生态保护设施类型 10293346.1.1概述 10258646.1.2农田水利设施 10168496.1.3土壤保护设施 10225976.1.4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 10294226.1.5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 1070616.2生态保护设施运行管理 10163016.2.1管理体系 1085596.2.2运行维护 10229046.2.3资金保障 118006.2.4技术支持 1150686.3生态保护效果评估 11286856.3.1评估指标体系 11191836.3.2评估方法 11235646.3.3评估周期 11126356.3.4评估结果应用 113495第七章设施维护与检修 11167797.1维护检修制度 11294997.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161307.3维护检修记录 127768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3186348.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324558.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206758.1.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138048.1.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398408.2环境保护措施 13130438.2.1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 13310148.2.2污染防治措施 13139648.2.3生态保护措施 1453248.3应急预案 1490578.3.1应急预案编制 14300998.3.2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14223688.3.3应急处置与救援 1429246第九章节能与减排 14175419.1节能措施 14312319.1.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4219739.1.2改进运行管理 1525509.1.3推广可再生能源 1585379.2减排技术 15245239.2.1减少污染物排放 15304239.2.2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 15230389.3节能与减排效果评估 1664829.3.1评估指标体系 16153369.3.2评估方法 1686089.3.3评估结果应用 1631355第十章设施运行效益分析 161499510.1经济效益分析 16825610.1.1投资成本分析 161114610.1.2运行成本分析 17260810.1.3经济效益评估 17317010.2社会效益分析 17315310.2.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7566510.2.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71747510.2.3促进农民增收 172402410.2.4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172076310.3生态效益分析 172956510.3.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7902810.3.2促进生物多样性 182786810.3.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82770910.3.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8第一章农业环保设施概述1.1设施类型与功能农业环保设施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术设备与工程设施。农业环保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1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秸秆还田设施、农膜回收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功能在于有效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1.2水资源保护设施水资源保护设施包括农田水利设施、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湿地保护设施等。这些设施主要用于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1.1.3土壤保护设施土壤保护设施主要包括土壤改良设施、水土保持设施、土壤污染修复设施等。这些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质量,防止土壤退化。1.1.4农业生态设施农业生态设施包括生态农业园区、农业观光园区、绿色防控设施等。这些设施旨在构建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效益。1.2设施运行的重要性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对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重要性:1.2.1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农业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安全。1.2.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增长。1.2.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1.2.4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1.2.5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第二章设施建设与规划2.1设施选址与布局农业环保设施的选址与布局是设施建设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到设施运行的效率和环保效果。在进行选址与布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设施选址应符合国家关于土地、环保、水利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设施建设合法合规。(2)充分考虑地理环境。设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区域,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满足环保要求。设施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综合考虑资源利用。设施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布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区明确。将生产区、处理区、储存区等功能区域进行明确划分,便于管理和运行。(2)合理规划。根据设施规模、生产工艺、设备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设施内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3)安全环保。保证设施布局符合安全生产、环保要求,降低风险。2.2设施建设标准农业环保设施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设计标准。设施设计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地方规定,保证设施安全、环保、高效。(2)施工标准。设施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3)验收标准。设施验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地方规定,对设施的安全、环保、运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4)运行维护标准。设施运行维护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地方规定,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环保效果。2.3设施建设程序农业环保设施建设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项目立项。根据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地方规划,开展项目前期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报请有关部门审批。(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目设计。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项目设计工作,包括总图设计、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4)施工准备。完成项目设计后,进行施工招标、施工队伍选定、施工材料准备等施工前准备工作。(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设施施工,保证施工质量。(6)项目验收。施工完成后,组织项目验收,对设施的安全、环保、运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7)运行维护。验收合格后,开展设施运行维护工作,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环保效果。(8)项目后评价。在设施运行一定时间后,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第三章设施运行管理3.1运行管理制度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是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发挥环保效益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农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设立设施运行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保证设施运行管理的有序进行。(2)制定设施运行管理规程。根据设施类型、功能及使用要求,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规程,包括设施启动、停机、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环节。(3)实施定期检查与监测。对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对设施运行数据进行监测,保证设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4)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设施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5)建立设施运行档案。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分析、查找问题,为设施改进提供依据。3.2运行维护要点为保证农业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以下运行维护要点需重点关注:(1)设施启动前检查。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连接管道、阀门是否畅通,电源、控制系统是否正常。(2)设施运行监控。实时监控设施运行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等,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4)故障处理。当设施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对于重大故障,应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5)安全防护。加强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3运行记录与报告农业环保设施运行记录与报告是反映设施运行状况、分析问题、改进措施的重要依据。以下为运行记录与报告的主要内容:(1)运行日志。记录设施每天的运行情况,包括启动、停机时间,运行参数,故障及处理情况等。(2)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设施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以便于追溯和改进。(3)故障处理报告。详细记录设施故障原因、处理过程、修复结果等,为设施运行管理提供参考。(4)运行数据分析报告。定期对设施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5)设施运行评价报告。对设施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设施改进和优化提供方向。第四章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4.1废物分类与处理方法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农膜等。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1)农作物秸秆处理方法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还田、饲料化、生物质能利用等。还田是指将秸秆直接翻入土壤,作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饲料化是将秸秆经过处理后,作为饲料喂养畜禽;生物质能利用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方法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将废弃物转化为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无害化处理是通过焚烧、填埋等方法,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畜禽粪便处理方法畜禽粪便的处理方法包括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肥料化是将畜禽粪便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饲料化是将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饲料喂养畜禽;能源化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质能源。(4)农膜处理方法农膜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回收、降解、焚烧等。回收是指将废弃农膜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降解是指采用生物降解或光降解技术,使农膜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焚烧是指将废弃农膜进行焚烧处理。4.2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为保证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需加强设施运行管理。(1)设施维护保养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主要包括: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清洗设备,防止设备堵塞;定期更换易损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操作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操作方法、故障排除、安全生产等。保证操作人员熟悉设备功能,降低故障率。(3)运行监测与记录对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如处理量、处理效果等。同时做好运行记录,为设施优化和故障排除提供数据支持。(4)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设施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4.3处理效果评估农业废弃物处理效果评估是衡量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理效率评估处理设施的废弃物处理效率,包括处理量、处理速度等。(2)处理效果评估处理设施对废弃物的处理效果,如去除率、资源化利用率等。(3)环境影响分析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物排放、能耗等。(4)经济效益评估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如投资回收期、运行成本等。通过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效果的评估,为优化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高效运行。第五章农业污水处理设施5.1污水处理设施类型农业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物理处理设施、化学处理设施以及生物处理设施三种类型。物理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池、过滤池等,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化学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池、中和池等,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生物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主要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5.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农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设施,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生物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设施,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深度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设施,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残留污染物,保证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5.3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为保证农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需加强以下方面的运行管理:(1)设备维护: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水质监测:对进水、出水及关键处理单元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处理参数。(3)运行参数调整: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调整处理设施的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4)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5)人员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心。(6)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第六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施6.1生态保护设施类型6.1.1概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生态保护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土壤保护设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等,旨在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6.1.2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水土保持设施等。灌溉系统能够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农业产量;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水土保持设施则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结构。6.1.3土壤保护设施土壤保护设施主要包括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地膜覆盖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绿肥种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侵蚀。6.1.4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主要包括生物篱、人工湿地、生态廊道等。生物篱可以阻挡风沙侵袭,减少土壤侵蚀;人工湿地能够净化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生态廊道则有助于连接不同生态系统,提高生物迁徙能力。6.1.5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有机肥料发酵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农药废弃物回收站等。这些设施能够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2生态保护设施运行管理6.2.1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设施运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部门、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职责,保证生态保护设施的有效运行。6.2.2运行维护加强生态保护设施的运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损坏部件,以及保障设施所需的能源、原材料供应。6.2.3资金保障加大生态保护设施的资金投入,保证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的资金需求。积极摸索企业、社会等多渠道融资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6.2.4技术支持加强生态保护设施的技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生态保护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能力。6.3生态保护效果评估6.3.1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的生态保护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农业产量、农民收入、社会效益等方面。6.3.2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生态保护设施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数据统计、模型分析等。6.3.3评估周期根据生态保护设施的特点,合理确定评估周期。一般而言,生态保护设施的评估周期可设置为1年、3年、5年等。6.3.4评估结果应用充分利用生态保护效果评估结果,为政策制定、项目调整、资金投入等提供依据。同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提高生态保护设施建设的透明度。第七章设施维护与检修7.1维护检修制度为保证农业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运行效率,必须建立完善的维护检修制度。以下是农业环保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的主要内容:(1)定期检查:根据设施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日常巡检、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2)预防性维护:根据设施的使用寿命、运行状况和检查结果,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对设施进行定期保养、更换零部件等。(3)故障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立即启动故障处理程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维修,保证设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4)维修记录:对每次维护检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更换零部件等。(5)培训与考核: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检修技能,同时进行考核,保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维护检修知识。7.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农业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设备故障:设备出现启动困难、运行异常、噪音过大等问题。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线路、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损坏、磨损;清洁、润滑设备,更换损坏零部件。(2)管道堵塞:管道内出现堵塞,导致水流不畅。处理方法: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折叠;清理管道内的杂质、污物;必要时更换管道。(3)传感器故障:传感器出现误差或失效。处理方法:检查传感器连接线路是否正常;校准传感器;更换损坏的传感器。(4)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处理方法:检查控制系统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检查控制器、执行器是否损坏;更新控制系统程序。7.3维护检修记录以下为农业环保设施维护检修记录的格式及内容:(1)日期:记录维护检修的具体日期。(2)设备名称:记录维护检修的设备名称。(3)维护检修内容:详细记录维护检修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如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4)维修人员:记录参与维护检修的人员姓名。(5)更换零部件:记录更换的零部件名称、型号、数量。(6)维修费用:记录本次维护检修产生的费用。(7)备注: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通过以上记录,可以全面了解农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为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8.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农业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应涵盖以下方面:(1)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2)各级领导和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3)员工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8.1.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农业生产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员工熟悉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和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应包括:(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2)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3)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4)应急处置和救援知识。8.1.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农业生产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设施、设备、作业场所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条件符合要求。检查内容应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完好情况;(3)作业场所安全状况;(4)员工安全操作行为。8.2环境保护措施8.2.1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农业生产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8.2.2污染防治措施农业生产单位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保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1)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防止废弃物污染;(3)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采用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8.2.3生态保护措施农业生产单位应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维护生态环境平衡:(1)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2)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3)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4)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绿色农业。8.3应急预案8.3.1应急预案编制农业生产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措施。8.3.2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农业生产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8.3.3应急处置与救援农业生产单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与救援,保证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应急处置与救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调度人员、物资和设备;(2)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3)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4)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第九章节能与减排9.1节能措施9.1.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农业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选择设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高效、低能耗的设备,降低能源消耗。(2)优化设备布局: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减少输送距离,降低能源损耗。(3)采用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回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9.1.2改进运行管理改进运行管理是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运行方案,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3)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能源浪费。9.1.3推广可再生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是降低农业环保设施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包括:(1)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农业环保设施中安装太阳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2)发展生物质能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9.2减排技术9.2.1减少污染物排放农业环保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1)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2)加强末端治理: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降低排放浓度。(3)推行循环经济:实现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降低污染物排放。9.2.2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提高农业环保设施的废弃物处理能力,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废弃物处理工艺: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2)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3)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9.3节能与减排效果评估9.3.1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节能与减排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能源消耗指标:反映农业环保设施能源消耗的总量、结构和效率。(2)污染物排放指标:反映农业环保设施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总量和趋势。(3)经济效益指标:反映节能与减排措施带来的经济效益。9.3.2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农业环保设施的节能与减排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包括:(1)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2)现场调查与监测:对农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3)专家评价:邀请行业专家对节能与减排效果进行评价。9.3.3评估结果应用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农业环保设施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