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
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生命观念:认同生态系统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
统一整体。2.科学思维: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培养建模及模型分析能力。素养要求学习目标一、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组成成分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内容索引一、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
与它的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范围①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
。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
。教材梳理预习新知夯实基础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有大有小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3)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比较组成成分地位作用实例生物成分生产者生态系统的_____物质: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太阳能等→化学能
,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主要是动物,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基石自养生物加快生物成分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基础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无机物细菌和真菌生物群落(2)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5)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判断正误√×√√√探讨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1.阅读教材第49页的“思考·讨论”,并讨论分析下列问题:(1)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上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行归类。提示生产者:栅藻、团藻、水草;消费者:水蚤、草履虫、田螺、虾、草鱼、黑鱼、青鱼;分解者:细菌、真菌。核心探讨突破重难强化素养(2)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成分。(3)每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等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4)参照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图),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提示如图所示2.根据右图完成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联系及分析:(1)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
、
、
。(2)图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3)A主要由绿色植物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蓝细菌、
等原核生物;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
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也可以通过
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B、C硝化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呼吸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
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
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③“腐生异养型生物”
=“分解者”,
其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核心归纳(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1)植物≠生产者:菟丝子(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2)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等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等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1.(2021·河北辛集中学期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光、水、空气、热、无机盐等典题应用及时反馈知识落实√解析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A项错误;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属于分解者,B项错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但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分解者)是动物,C项错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包括光、水、空气、热、无机盐等,D项正确。2.下面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B.a中全是异养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由题图中箭头的方向分析,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也是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细菌中有很多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除了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秃鹫等,C错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b(生产者),D错误。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实例(2)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因食物关系而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教材梳理预习新知夯实基础生产者一初级二次级三级生产者2.食物网(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
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2)形成的原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植食性动物的食物。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植物,也可能被
肉食性动物所食。(3)特征: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
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彼此相互交错多种多种多种食物链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
和
的渠道。(3)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
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
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对稳定食物网越强(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3)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可能不同()(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二营养级()判断正误√×√×探讨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请结合课本51页图3-3和52页图3-4以及课本中相关文字,思考以下问题: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什么?提示生产者。2.消费级别与营养级别有何关系?提示消费级别=营养级别-1。3.食物链中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什么组成成分?提示没有体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核心探讨突破重难强化素养4.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什么?提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已经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1.关于食物链的注意事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分解者不能进入食物链且不占营养级。(5)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核心归纳2.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的食物链(1)捕食链:指生物之间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绿色植物为起点。如小麦→蝗虫→食虫鸟→鹰。(2)寄生链:各种生物由于寄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一般以大型动物为起点,后者与前者是寄生关系。如鸟类→跳蚤→鼠疫杆菌。(3)腐生链:是以动植物遗体、排遗物、残落物为起点的。如动植物遗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高中阶段所涉及的食物链只是捕食链,基本不涉及腐生链和寄生链。3.一条食物链如下:草→蝗虫→青蛙→蛇→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B.蝗虫是第二营养级C.青蛙是草食动物D.蛇是次级消费者典题应用及时反馈知识落实√4.(2021·天津耀华中学高二期末)有关下图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B.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该图中的所有成分构成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C错误;该图有阳光和二氧化碳等非生物成分,它们与图示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些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等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本题中的朽木等非生物环境和蚂蚁、蚯蚓等构成的生物群落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诗句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水暖)、生产者(如芦芽)、消费者(如河豚)都有提到,只有分解者未涉及。3.(2021·辽宁沈阳市高二开学考试)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③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④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⑤植物都是生产者⑥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⑦动物都是消费者A.②④⑥ B.①②④C.①⑤⑦ D.②⑤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产者(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①、②正确;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③错误、④正确;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是消费者,⑤错误;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分解者,而硝化细菌则为生产者,寄生的细菌和真菌是消费者,⑥错误;腐生动物如蜣螂是分解者,⑦错误。4.(2021·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二月考)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少数动物如蚯蚓能够分解腐败的食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型的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正确;多数生物只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但有些生物如捕蝇草、猪笼草等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D错误。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包括所有的植物和部分细菌B.所有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丙C.理论上,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丙也可以行使其功能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并非所有的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如营寄生生活的菟丝子属于消费者,A错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B错误;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实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所以理论上没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行使其功能,C正确;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光能或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供生物利用,所以生产者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D错误。
题组二食物链和食物网6.(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二期末)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⑤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生产者、③消费者和②分解者。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因为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可能同时捕食很多种食物,所以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C正确;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8.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A.阳光→水稻→害虫→青蛙B.草→植食性昆虫→食虫鸟C.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D.植物遗体→真菌→动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项错误;C项中的箭头反了,应该是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C项错误;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D项错误。9.(2021·长沙质检)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种间竞争关系,
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了分解者,B错误。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B.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成分D.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成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同种生物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B错误;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多种成分,例如细菌可以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C正确;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综合强化1811.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干扰较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下图表示南极淡水湖中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鞭毛藻属于生产者,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
于消费者B.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C.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南极淡水湖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解析鞭毛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细菌多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营养级,B错误;图中所示成分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南极淡水湖中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其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a曲线代表的生物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c都属于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a可能是异养型细菌,b可能是光合细菌,c可能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C正确;b曲线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者,如硝化细菌,D错误。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或种间竞争关系C.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消费者或生产者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的渠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还可能存在互利共生或寄生等关系,B错误;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如腐生细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C正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D正确。1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所有异养型生物C.乙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正确;异养型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及腐食性动物,B项错误;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
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
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
生产者——绿色植物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C错误。16.(2021·山东青岛市高二期末)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生态系统中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增加B.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反转C.肉食性动物间的捕食关系发生反转D.减轻该地区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作用,故生态系统中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增加,A正确;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由于该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可能导致某种植食性动物在竞争中失去原有竞争优势,即竞争结果发生反转,B正确;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的迁入,不会引起肉食性动物间的捕食关系发生反转,因为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大型肉食性动物对植食性动物有驱赶作用,使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即减轻该地区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水库淤泥中真菌、细菌数量1.93mg(干重)/L1.02mg(干重)/L1013~1015个/m2(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浮游藻类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计算机考试复习素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重要考点的试题及答案
- 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
- 直击语文考试的难点试题及答案
- 独特角度学习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 论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试题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场技巧题及答案
- 小自考视觉传播设计关键知识及答案
- 拿下美容师资格证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教练班钢管考试题及答案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2024年)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煤制甲醇工艺设计
- 经验萃取技术的实战性应用课件
- 最新《易栓症》课件
- 生产经理转正述职报告课件
- 空调清洗施工方案
- 《钱的旅行》课堂 课件
- 《数据库验收规定》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