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名师预料】物质跨膜运输实例部分的渗透作用、动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以及视察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都曾出现在高考中,而且多是以选择题的形式但度考查,题目难度中等;在以后高考中这部分学问还会以肯定的频率的出现,考查形式和难度与以前保持稳定。【学问精讲】一、基础梳理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2)渗透系统的组成及条件①具有半透膜。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而不是质量分数浓度差。(3)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①水分的流淌推断: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2流向S1;当溶液浓度S1<S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1流向S2。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挡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别现象。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别复原现象。4.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1)试验原理①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细胞液具有肯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2)试验步骤操作一:视察新制取的洋葱表皮eq\a\vs4\al()①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②低倍显微镜视察eq\b\lc\{(\a\vs4\al\co1(有一个紫色的中心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操作二:将洋葱表皮置于较大浓度的溶液中视察eq\a\vs4\al()②低倍显微镜视察eq\b\lc\{(\a\vs4\al\co1(中心液泡渐渐变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渐渐分别))操作三:将操作二中的洋葱表皮置于清水中视察②低倍显微镜视察eq\b\lc\{(\a\vs4\al\co1(中心液泡渐渐变大,原生质层渐渐贴近细胞壁))(3)试验结论二、规律总结考向1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及条件例题1.(2024·河南高二期末)下图为探讨渗透作用的试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则不能。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样,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m达到最大值B.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D.m的大小与S1、S2之间的浓度差呈正相关【解析】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S1溶液的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起先时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速率大于进入烧杯内的速率,使液面上升,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m达到最大值,A正确;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挡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浓度关系仍是S1>S2,B正确;达到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S1)浓度下降,漏斗外溶液(S2)浓度则增大,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浓度差下降,此时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变小,C错误;宏观上,水分子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S1、S2之间的浓度差越大,m值越高,所以m的大小与S1、S2之间的浓度差呈正相关,D正确。【答案】C规律总结:1.水分子的移动也是从水分子浓度高的一侧向水分子浓度低的一侧移动;2.液面高度差不再改变时,水分子仍在移动,只是水分子进出平衡,此时推动水分子移动的力气与阻挡水分子移动的力气平衡。考向2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例题2.(2024•石家庄一模)用打孔器制取簇新萝卜圆片若干,平均分为6组且每组重量为W,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其中,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一组,W2﹣W1=0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别程度在渐渐增大 C.蔗糖溶液浓度为0.1g/mL的一组,植物细胞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 D.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4g/mL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时,=0.04,说明W2﹣W1≠0,A错误;看图曲线可知,随着蔗糖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削减,即各组中的W在削减,各组细胞的质壁分别程度在渐渐增大,B正确;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lg/ml时,W2﹣W1=0,此时即为组织细胞的等渗浓度,但细胞仍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C错误;看图曲线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4g/mL时,原生质层没有失去选择透过性,D错误。【答案】B。解法指导:细胞吸水、失水的推断方法(1)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推断: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2)依据重量或长度改变(如萝卜条)来判定:若重量增加或长度变长,则吸水;反之则失水。考向3考查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例题3.(2024•衡阳三模)某试验小组在相宜温度条件下,将紫色洋葱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ー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改变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曲线可推想试验材料为活细胞 B.细胞在t1时刻起先从外界溶液中汲取溶质 C.t2时比t1时液泡体积有所増大 D.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解析】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别和复原,说明细胞是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A正确;B、细胞在t0时刻,细胞从外界溶液中汲取溶质,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t1时刻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别的复原,B错误;C、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C正确;D、若降低温度,分子运动的实力减弱,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D正确。【答案】B。规律总结:质壁分别试验的拓展应用(1)推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待测成熟植物细胞+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eq\b\lc\{(\a\vs4\al\co1(发生质壁分别→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别→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eq\o(――→,\s\up7(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别和刚发生质壁分别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eq\o(――→,\s\up7(镜检))发生质壁分别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eq\o(――→,\s\up7(镜检))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别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推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镜检eq\b\lc\{(\a\vs4\al\co1(只发生质壁分别→蔗糖溶液,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KNO3溶液))【典题精练】1.(2024•浙江)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免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问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视察并比较其形态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别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滲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裂开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解析】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A错误;在0.9%NaCl溶液中水分子进出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滲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裂开,C正确;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的扩散,即水分子多的一侧运输到水分子少的一侧,D错误。【答案】C。2.(2024•海南)为探讨植物细胞质壁分别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肯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视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解析】由于能发生质壁分别,说明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大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由于一段时间后视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现象,只能说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不能确定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错误;由于能发生质壁分别,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正确。【答案】B。3.(2024年全国卷Ⅱ)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肯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觉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改变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改变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解析】由于能发生质壁分别,说明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由于一段时间后视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现象,只能说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不能确定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错误;由于能发生质壁分别,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正确。【答案】B。4.(2024•浙江)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图(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别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视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裂开【解析】家兔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别分别,A错误;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则甲细胞和丙细胞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B正确;光学显微镜无法视察到水分子运输,C错误;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细胞由于起先时吸水膨胀,则放在蒸馏水中先裂开,D错误。【答案】B。【名校新题】1.(2024•菏泽三模)细胞中的酶与代谢亲密相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心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视察右侧液面的改变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面的改变状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 B.液面可能会始终上升至肯定高度后停止 C.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肯定高度停止 D.该试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解析】半透膜不允许二糖通过,但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所以液面的改变状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A正确;假如半透膜不允许单糖通过,麦芽糖酶能将麦芽糖水解,所以液面可能会始终上升至肯定高度后停止,B正确;假如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麦芽糖酶能将麦芽糖水解,所以液面可能先上升后再下降至肯定高度停止,C错误;二糖分别为蔗糖和麦芽糖,只加入麦芽糖酶溶液,所以该试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D正确。【答案】C。2.(2024•洛阳一模)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肯定相等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 【解析】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肯定相等,可能因为细胞壁的束缚作用导致细胞液浓度仍高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正确;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低温能影响细胞膜上分子的运动,因此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D正确。【答案】C。3.(2024•武汉模拟)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肯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视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溶液的浓度大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浓度 B.甲物质不能通过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C.紫色液泡颜色会加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将质壁分别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可推断其是否具有活性【解析】由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所以甲物质溶液的浓度大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浓度,A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B错误;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别使紫色液泡颜色会加深,这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正确;将质壁分别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若出现质壁分别复原,说明细胞具有活性,否则细胞死亡,D正确。【答案】B。4.(2024•邹城市模拟)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肯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觉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改变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物质A起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T1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而T3时相反 C.0﹣T1时细胞体积的改变量与原生质体的改变量相等 D.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已死亡【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别后发生质壁分别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一起先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错误;T1时A溶液中的细胞失水,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水分从细胞质基质进入外界溶液,而T3时相反处于A溶液中的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水分从外界溶液进入细胞质基质,进而进入液泡,B正确;0﹣T1时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细胞体积的改变量大,C错误;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但细胞没有死亡,D错误。【答】B。5.(2024·浙江高考模拟)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均发生渗透作用B.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C.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视察涨破的乙细胞的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解析】由图可知甲维持红细胞原有形态,乙吸水涨破,丙红细胞失水皱缩,在甲中没有发生渗透作用,因为红细胞内溶液和外界溶液没有浓度差,A错误。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失水皱缩,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时会保持原有形态,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会吸水涨破,所以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B正确。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数的相对数不相等,细胞内水分子数比细胞外少,C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视察涨破的乙细胞膜的组成,D错误。【答案】B6.(2024•昆明模拟)下列关于质壁分别自动复原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扩散肯定是单向的 B.细胞的吸水实力肯定渐渐减弱 C.溶质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肯定是主动运输 D.质壁分别自动复原后,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浓度肯定相等【解析】水分子在细胞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运动是双向的,A错误;在质壁分别自动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实力肯定渐渐减弱,B正确;溶质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不肯定是主动运输,有可能是帮助扩散,C错误;质壁分别自动复原后,由于细胞壁的束缚作用,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浓度不肯定相等,D错误。【答案】B。7.(2024•咸阳一模)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肯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视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B.发生质壁分别后的叶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紫色加深 C.可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改变来推断是否发生质壁分别 D.甲物质也可能被叶表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汲取【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发生质壁分别后的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紫色加深,B错误;质壁分别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别,所以可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改变来推断是否发生质壁分别,C正确;假如甲物质是KNO3,则可被叶表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汲取,D正确。【答案】B。8.(2024•南充模拟)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肯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觉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改变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 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 C.BC段细胞的吸水实力渐渐增加,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复原 D.BC段形成的缘由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解析】B点前,原生质层体积变小,外界溶液浓度高,B点后,原生质层体积变大,则细胞液浓度高,则B点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侵入肯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向外扩散的多,BC段水分子向细胞内扩散的多,B错误;BC段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则吸水实力渐渐降低,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复原,C错误;BC段形成的缘由是由于AB段细胞汲取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D错误。【答案】A。9.(2024•泸州模拟)用打孔器制取簇新红甜菜根片若干,均分为9组,并记录每组红甜菜根片的重量(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其中(W2﹣W1)/W1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一组,W2﹣W1=0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中的W在削减 C.蔗糖溶液浓度为0.lg/ml的一组,植物细胞膜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 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别程度在渐渐增大【解析】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时,(W2﹣W1)/W1=0.04,说明W2﹣W1≠0,A错误;看图曲线可知,(W2﹣W1)/W1随着蔗糖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削减,即各组中的W在削减,B正确;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lg/ml时,W2﹣W1=0,此时即为组织细胞的等渗浓度,但细胞仍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C错误;看图曲线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为0.lg/ml时,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别程度在在渐渐增大,D错误。【答案】B。10.(2024•葫芦岛一模)撕取洋葱外表皮分别放置在肯定浓度的蔗糖和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改变状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甲表示硝酸钾溶液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改变 B.a点时,曲线乙中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C.b点时,曲线乙中的细胞液渗透压与试验初始时相等 D.两条曲线改变趋势的差异是因甲、乙溶液浓度不同导致【解析】由曲线分析可知,曲线乙表示硝酸钾溶液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改变,A错误;a点是个拐点,a点之前细胞失水,a点之后细胞又吸水,所以a点表示曲线乙中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状态,B正确;b点时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大量进入细胞,细胞液渗透压应大于试验初始时渗透压,C错误;两条曲线改变趋势的差异是细胞能主动汲取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而不能汲取蔗糖分子,D错误。【答案】B。11.(2024•银川模拟)在利用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视察质壁分别与复原的试验时,某生物爱好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他们将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肯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改变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可以是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B.在t1时刻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t1﹣t2时间段内,细胞中紫色区域渐渐变大 D.从t1时刻起先有溶质分子进入细胞【解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肯定浓度的某溶液中,细胞先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说明该溶液不行能是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可能是肯定浓度的KNO3溶液,A错误;在t1时刻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当,B错误;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导致细胞中紫色区域渐渐变大,C正确;溶质分子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所以从t0时刻起先就有溶质分子进入细胞,D错误。【答案】C。12.(2024•郑州一模)五个大小相同的白萝卜幼根与植物甲的幼根分别放入A﹣E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称重,重量改变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试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甲比白萝卜更耐干旱 B.植物甲在与白萝卜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育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C.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是B、D、A、E、C D.白萝卜与植物甲的幼根细胞在C溶液中水分子不会通过细胞膜向外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福建省龙岩二中第五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数学试题
- 小班超市管理员教案
- 二零二五版保安劳务派遣协议
- 辽宁省两校联考2025年招生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二零二五版企业员工培训协议书范文
- 研究生培养管理教育
- 二零二五留职停薪合同
- 工厂股权转让的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文艺演出服务合同文艺汇演合同
- 残疾人就业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系统思维解决问题》
- 保安经理工作计划
- 2024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二级单位领导人员岗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 2024年度-网盘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黄达pdf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 三氧治疗糖尿病足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三方协议模板
- 某煤业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特征
- 索道操作培训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