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练习_第1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练习_第2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练习_第3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练习_第4页
课标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0讲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4·广西名校联考)史仲文的《世界全史》讲道: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定性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解析:选C。由材料“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必定性,故C项正确;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未发生重大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工业的发展而非其世界地位,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生产居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2.(2024·湛江调研)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缘由是()A.殖民掠夺积累财宝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解析:选D。据材料“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可知,工业革命创建了巨大的物质财宝,工人在其中受益,这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故D项正确;殖民掠夺积累财宝主要发生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商品输出获利丰厚、工人斗争改善待遇,均不是主要缘由,故B、C项错误。3.(2024·江门调研)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奥克利对死亡平均年龄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下表。该现象()城镇士绅/专业人员农夫/商人工人/技工农村地区拉特兰524138巴斯553725工业区利兹442719曼彻斯特382017A.表明农业地区的医疗更为先进B.推动了19世纪40年头议会改革C.说明工业经济中剥削逐步加深D.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困难性解析:选D。依据表格得出:农村地区的平均死亡年龄高,工业地区低,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的困难影响,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B项发生在1832年,与题目中的时间出现了偏差;C项表述不足以表述农业地区的死亡平均年龄。4.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变更解析:选A。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而“社会达尔文主义”会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对外扩张,从而使发达的工业文明国家中的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并渐渐走向极端,故选A项。5.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独创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盛但不肯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觉很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A.电炉取代煤气炉B.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C.电灯代替霓虹灯D.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解析:选A。电炉取代煤气炉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替代,且是家庭的必需生活品,故A项正确;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升级,故B项错误;霓虹灯是1899年独创的,且不相宜家庭,故C项错误;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升级,故D项错误。6.(2024·绵阳一模)1800—1889年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表(%)国家1800年1820年1830年1840年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89年英国332724252225252322法国991011111110119德国101111889101011美国5657798109俄国967553543据上表可知,19世纪末()A.俄国的农奴制阻碍了外贸发展B.英国丢失全球贸易霸主地位C.世界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更高D.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D。从表格中可知,1800年,表中所列举的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比例达到66%,而到1889年,所占比例只有54%,由此可以推断其他地区的贸易也获得很大的发展,世界正在走向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俄国的农奴制”在19世纪60年头被废除,但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并没有上升,故A项错误;从1889年的比例来看,英国的比例依旧最高,故B项错误;表格中所列举的国家贸易已经占据了全球贸易的绝大部分份额,说明其他地区的相对落后,故C项错误。7.(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考试)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推翻国会议案324个项目。这些现象()A.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B.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C.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解析:选B。据材料“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美国克利夫兰推翻国会议案324个项目”可知,政府的行政权力增加,故B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福利制度才在西方国家起先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权力增长,而不是强调凌驾于议会之上,故C项错误;依所学学问可知,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规模运用,故D项错误。8.(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调研)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柔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状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B.行使了宪法给予总统的职权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气均势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解析:选B。依据材料“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状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依据1875年宪法,内阁由总统任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故B项正确。9.(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陈晓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德国人养成守纪律、重责任和听从权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材料中“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表现为()A.宪法给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帝国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解析:选B。据材料“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帝国皇帝驾驭国家最高权力,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故B项正确;德意志皇帝驾驭国家最高权力,而非首相,故A项错误;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与最高立法权无关,故D项错误。10.(2024·惠州调研)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状况发生了多大变更,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A.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更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解析:选A。1872年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在序言中提及“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表明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德国是否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故B项错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会发生变更,故C项错误;在19世纪70年头,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仍是世界的主要潮流,故D项错误。11.(2024·宜宾一模)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攻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来自试验室,导致其频频落选。甚至在1921年还进行过辩论和投票,都没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诺贝尔奖()A.评奖过程特别谨慎B.只重视试验室的成果C.评审程序不够公正D.对理论探讨存在偏见解析:选A。材料“相对论不是来自试验室”,难以验证,因此“导致其频频落选”,反映出评奖过程特别谨慎,故选A项;材料反映出诺贝尔奖重视试验室成果,但“只重视”说法错误,解除B项;相对论难以验证,评审程序特别谨慎,而非不够公允,解除C项;相对论难以验证,没有被授予诺贝尔奖,而非对理论探讨存在偏见,解除D项。12.《亚威农少女》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画家把五个少女的身体分解,以夸张的二维几何形体重新组织、交织叠放,创建出一个多维空间的绘画特色。下列和这种绘画风格的产生最相关的可能是()A.文艺复兴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启蒙运动 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解析:选B。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爱因斯坦提出了“思维时空”等全新的概念,据材料“画家把五个少女的身体分解,以夸张的二维几何形体重新组织、交织叠放,创建出一个多维空间的绘画特色”可知,该风格最可能与相对论有关,故选B项;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价值,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追求特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解除A项;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矛头直指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提出自由、同等、民主、法制、三权分立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解除C项;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4·晋中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住房紧缺,形成大批贫民窟。1879年,纽约市通过特地法案提倡新式住房设计,改善贫民住房状况,但直到1908年还没对住房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他城市更是一拖再拖。一战期间,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安排,为工人和军人家庭建立公共住房。20世纪30年头,联邦政府起先扩大在一战时期的做法,1934年至1937年间,美国公共工程局以解决就业的名义新建住房21640套。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署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到二战结束时,该署为16.8万个建筑单元供应了90%的资助。——摘编自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等材料二民国时期,住房冲突日益加剧。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了住为民需、增建屋舍的主见。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土地法的框架下接连出台多种房屋救济法规。1930年《土地法》和1938年《内地房荒救济方法》均规定在发生房荒的时候兴建公营住房以救济难民和贫民,但政府力气有限,房屋救济更多依靠私人房屋。抗战爆发后,由于私房房租猛涨,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三部房屋租赁条例,在战时和指定区域施行房租管制和强制空房出租等严厉措施。然而这些措施遭到了房主的抵制,加之没有特地机构去监督执行,实施效果不容乐观。——摘编自张群《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探讨》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的变更,并说明其变更产生的主动作用。(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与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相比,国民政府住房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形成的缘由。(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20世纪前期中美两国住房政策给现代住房政策制定供应的启示。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变更,据材料一“但直到1908年还没对住房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他城市更是一拖再拖”“20世纪30年头,联邦政府起先扩大在一战时期的做法,1934年至1937年间,美国公共工程局以解决就业的名义新建住房21640套”得出由自由放任到国家调整;据材料一“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署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并结合所学学问得出由间接调控到干脆管理;据材料一“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安排,为工人和军人家庭建立公共住房”“到二战结束时,该署为16.8万个建筑单元供应了90%的资助”得出由临时性措施到长期性政策。其次小问主动作用,联系时代背景可从缓和阶级关系,稳定秩序、资本主义制度(政治),促进经济复苏(经济),为战胜法西斯奠定基础等角度入手。第(2)题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二“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土地法的框架下接连出台多种房屋救济法规”得出与土地政策联系紧密;据材料二“接连出台多种房屋救济法规。1930年《土地法》和1938年《内地房荒救济方法》均规定在发生房荒的时候兴建公营住房以救济难民和贫民”得出多为应急性救济措施;据材料二“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三部房屋租赁条例,在战时和指定区域施行房租管制和强制空房出租等严厉措施”得出以房租管制为主,住宅供应为辅(或以国家行政监督为主);据材料二“加之没有特地机构去监督执行,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得出缺乏特地机构监督或主导执行。其次小问缘由,从经济、社会环境、思想、传统等角度回答;第(3)题启示,从政府的责任、住房保障的手段、住房政策的调整、市场与国家干预等角度入手。答案:(1)变更:由自由放任到国家调整;由间接调控到干脆管理;由临时性措施到长期性政策。主动作用:改善人民住房状况,稳定社会秩序;增加以工代赈岗位,利于经济复苏;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肯定的基础。(2)不同之处:与土地政策联系紧密;多为应急性救济措施;以房租管制为主,住宅供应为辅(或以国家行政监督为主);缺乏特地机构监督或主导执行。缘由: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国家实力有限;斗争频仍、社会动荡的客观环境;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或“平均地权”)的指导作用;古代中国救济传统的影响。(3)启示:政府应当担当保障人民住房的责任;住房保障的手段应当多样化;住房政策应当依据时空变更进行调整;住房政策应妥当处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整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14.(2024·成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技术变迁集中期主导国挑战国政府行为1516—1580年葡萄牙西班牙皇室资助航海事业、主持航海技术的改进1609—1688年荷兰英国法国成立皇家学会等,资助与军事科技相关的力学、弹道学探讨1714—1792年英国法国资助与军事技术相关的探讨,促成对蒸汽机的改进1815—1914年英国德国政府资助、选购 ,带动了钢铁、内燃机、有线电报等产业的发展1945—1991年美国苏联政府资助、选购 ,带动了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发展——据黄琪轩《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结合所学学问,从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类社会重大技术变迁的规律性相识并加以阐释。(留意涵盖材料,阐释全面,史论结合)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政府、科技与国家实力、科技转换速度等,并依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政府在技术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技术变迁的周期越来越短且速度越来越快等;其次,依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从政府行为中可提取政府支持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