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索号2024-HP-0135项目名称:江苏大唐吕四港66万千瓦机组改接 22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编制单位: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4 9 1建设项目名称江苏大唐吕四港66万千瓦机组改接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代码2406-320000-04-01-585702建设单位联系人冯鹏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包场镇和启东市吕四港镇、海复镇境内地理位置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站址中心(邢柏220kV变电站):E121度23分0.254秒,N32度4分16.081秒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起点(邢柏220kV变电站E121度23分0.254秒,N32度4分16.081秒终点(220kV吕沿4H93/4H94线#34塔E121度42分38.087秒,N31度59分7.396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55-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8816m2,其中18800m2。线路路径长约40.635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建设项目申报情形⑦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苏发改能源发〔2024〕747号总投资(万元)7401(动态)环保投资(万元)70环保投资占比(%)0.95施工工期8个月是否开工建设□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设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在邢柏220kV变电站原站址内进行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征用地,线路路径选址取得了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人民政府和启东市吕四港镇建设局出具的盖章文件。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2要求。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三条(一)中环境敏感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南通市海门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4〕566号)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东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1〕1250号),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最近距离约250m,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在原站址内进行扩建,不新征占地,项目施工废水排入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的废水循环使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施工期废污水均不外排。本项目建成投运后不新增生活污水,因此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不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所禁止的行为,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33m)、穿越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25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104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105塔)、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63m)和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50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60塔)以及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1048m,穿越段现状杆塔3基,为220kV吕沿4H93/4H94线#25塔、220kV吕沿4H93/4H94线3#26塔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7塔通过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较小程度,以满足对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管控措施要求。本项目建设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因此,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管控要求。49号)和《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通政办规〔2021〕4号),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及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对照《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三区三线”,本项目不征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不冲突,与《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区三线”要求符合。对照《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变电站前期选址时已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没有进出线进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同时避让了0类声环境功能区,线路大部分采用同塔多回设计,合并了通道,优化了线路走廊,减少了土地占用,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本项目选址选线和设计等阶段均能满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选址和设计要求。4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包场镇和启东市吕四港镇、海复镇境内;其中邢柏220kV变电站位于海门区正余镇和合路东侧,南中心路南侧;线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包场镇和启东市吕四港镇、海吕沿4H93/4H94线#34塔,主要途经S28启扬高速、新东河、通吕运河、黄家港河、新三和港河、海启线和蒿枝港河等。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2.1项目由来根据《关于印发大唐吕四港2×1000MW扩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大唐吕四港2×1000MW机组接入吕四港一期500kV升压站,利用现状2回500kV出线接入500kV东洲变,并将500kV侧1台660MW机组降压至220kV电网,220kV接入系统方案为:将220kV吕四港~沿海1回线开断环入邢柏变,形成吕四港~邢柏3回线路、沿海~邢柏1回线路,最终吕四港电厂3台220kV机组分开运行,其中2台660MW机组通过3回220kV线路接至邢柏,降压的1台660MW机组通过1回220kV线路以线变组型式接至沿海变。因此,为满足大唐吕四港500kV侧1台660MW机组降压至220kV电网电力送出需要,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建设江苏大唐吕四港66万千瓦机组改接220千伏送出工程是必要的。根据本项目可研批复文件,江苏大唐吕四港66万千瓦机组改接220千伏送出工程包含3项子工程,分别是(1)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2)沿海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改造工程、(3)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其中沿海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一回保护和更换一回保护,工程建设不会改变变电站现有的规模,其主变数量、容量、进出线方式及数量,高压设备位置,声源设备数量及位置等均不会发生改变,不涉及新建1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备,变电站对周围的电磁环境、声环境影响不会发生变化;该建设活动均在已有站内进行,不设站外临时用地,对站外生态环境无影响。因此,根据《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次环评不对沿海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改造工程进行评价。2.2建设内容本次评价内容包含2项子工程,具体如下:(1)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邢柏220kV变电站,户外式布置,现有主变2台(#2、#3容量均为180MVA,220kV架空出线9回,110kV架空出线10回(2回备用220kV和110kV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外AIS布置,本期扩建2个220kV架空出线间隔,不新征用地。(2)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建设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线路路径总长约40.635km。其中新5项目组成及规模建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5km,新建双设单挂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7km,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5km*;利用已建220kV同塔四回路杆塔补挂双回220kV架空线路路径长约35.3km,利用已建220kV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路径长约3.7km,恢复双回220kV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235km。本项目新建杆塔4基,拆除现状220kV吕沿4H93/4H94线#22塔1基,拆除现状220kV邢志4835线#33塔~220kV邢柏变之间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km。新建220kV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2×JL3/G1A-630/45型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注:*可研批复中为新建22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55km,新建220kV单回线路路径长约2.3项目组成及规模项目组成及规模详见表2.3-1。表2.3-1项目组成及规模一览表1/),),2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路径长约0.35km,新建双设单挂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7km,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5km,利用已建220kV同塔四回路杆塔补挂双回220kV架空线路路径长架空线路路径长约3.7km,恢复双回220kV架空线路路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架设方式、设计高度);本项目同塔四回架空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所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为18m;经过敏感目标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为22m;本项目同塔双回和双设单挂架空线路经过敏感目标、耕地、道路等场所时,新建段导线对地最对地最低高度为25m;本项目单回架空线路经过敏感目导线型号:2×JL3/G1A-630/45分裂数:双分裂分裂63411架空线路地线采用2根OPGW-150光缆),本项目新建杆塔4基,具体详见表2.3-2;利用段杆塔型号见附图9-2。表2.3-2本项目杆塔一览表2114总平面及现场布置2.4变电站平面布置邢柏220kV变电站为主变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IS布置于站区南部,现状两台主变(#2、#3,容量均为180MVA)户外布置于站区中部,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AIS布置于站区北部,事故油池位于#2主变和#3主变之间,化粪池站区东部。本项目在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预留位置处扩建220kV架空出线间隔2回,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IS布置。本项目不新征占地,不改变邢柏220kV变电站现有平面布置。邢柏22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2.5线路路径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本项目自邢柏220kV变电站新出3回架空出线,一回经新立T2和T3杆与220kV邢志4635线#3塔相连,一回架空出线经新立T4塔与另一回架空线路架设至现状220kV吕邢4H85/4H86线#127塔后,利用已建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至现状220kV吕邢74H85/4H86线#22塔,然后新建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至现状220kV吕邢4H85/4H86线#21塔,再新建两回双设单挂架空线路(其中一回架空线路接至新立T1塔,另一回架空线路接至220kV吕沿4H93/4H94线#23塔),同时恢复新立T1塔与220kV吕沿4H93/4H94线#21塔之间的架空线路,连接新立T1塔与220kV吕沿4H93/4H94线#23塔之间的架空线路,并更换220kV吕沿4H93/4H94线#23塔与220kV吕沿4H93/4H94线#34塔之间的架空线路。本项目线路接线示意图见下图,线路路径图详见附图4-1~附图4-8。(1)间隔扩建本项目在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预留位置处扩建2个220kV架空出线间隔,户外AIS布置,不新增用地,且施工期较短,因此本次不设施工营地。(2)架空线路本项目线路路径长约40.635km,共新建杆塔4基(2基钢管杆、2基角钢塔每基钢管杆基础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200m2,每基角钢塔基础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400m2,设有表土堆场、临时沉淀池等,新建杆塔临时占地面积共约1200m2,永久占地面积共约24m2,本次拆除角钢塔1基,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400m2,恢复永久占地约8m2。项目拟设7处牵张场,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4200m2,项目拟设25处跨越场,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5000m2。施工便道: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村村通道路,道路不可到达处修建临时道路,预计新修临时施工道路累计长约200m,宽约4m,临时用地面积约8000m2。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5。施工方案2.7施工方案(1)间隔扩建本期在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场地内预留位置处扩建2个220kV架空出线间隔,扩建设备支架及基础,本期不新征用地。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8的方法。预制构件在现场组立,安装完成后对电气设备调试。(2)架空线路新建架空线路施工内容包括塔基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和架线施工三个阶段,其中塔基基础施工包括表土剥离、基坑开挖、余土弃渣的堆放以及商品混凝土浇筑,杆塔安装施工采用分解组立的施工方法,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架线方式,在展放导线过程中,展放导引绳一般由人工完成。旧塔拆除采用散拆的方法,直至满足安全距离高度后再采取整体倒塔。拆除塔架后,对表土进行剥离,对塔基基础进行挖掘,进行表土回填,采用恢复植被方式进行治理。拆除塔基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配合方式,开挖深度1m。开挖土方就地回填塔基坑,并清理拆除现场。补挂导线段指利用已有杆塔通道及线路走廊的架线,无新立杆塔,施工方案仅包括架线施工,本项目补挂导线段采用张力架线方式,在展放导线过程中,展放导引绳一般由人工完成(3)拆除线路本项目需要更换拆除现状220kV吕沿4H93/4H94线和拆除现状220kV邢志4835线#塔~220kV邢柏变之间架空线路,拆除下来的导线临时堆放在施工区内,及时运出并由建设单位进行回收利用。2.8施工周期本项目计划于2025年4月开工,2025年12月竣工,总工期约8个月。其他无9生态环境现状3.1功能区划情况对照2015年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大类为人居保障,生态功能类型为大都市群(Ⅲ-01-02长三角大都市群)。对照《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两心三圈四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沿海陆海统筹带和沿江生态涵养带。对照《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沿海高质量发展带。3.2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野生动植物根据《南通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2023年,南通市生态质量类型为三类。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本项目变电站周围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线路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等。本项目所在区域植物类型主要为道路绿化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等。线路沿线野生动物分布很少,主要以鼠类、蛙类、蛇类及鸟类等常见小型野生动物为主。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及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版)和《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苏政发〔2024〕23号)中收录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现状3.3环境状况本项目运行期主要涉及的环境要素为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本次环评对电磁环境和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3.3.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邢柏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处围墙外5m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33.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05μT;邢柏220kV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13.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97μT;拟建输电线路沿线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61.7V/m~300.4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83μT~0.970μT。所有测点测值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电磁环境现状监测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3.3.2声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监测方法监测因子: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监测点位布设邢柏220kV变电站仅在东侧围墙外有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次在变电站东侧围墙外1m,围墙上方0.5m处布设监测点位监测厂界排放噪声;在变电站南侧、西侧、北侧围墙外1m,距地面1.2m处布设监测点位监测厂界排放噪声;在声环境保护目标建筑物外,靠近变电站一侧,距墙壁或窗户1m,距地面高度1.2m处布设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环境噪声;以及拟建架空线路沿线布设监测点位。本项目监测点位示意图详见附图2、附图4-2~附图4-8。(3)噪声检测质量保障与控制为确保检测报告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已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①监测仪器监测仪器定期校准,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使用。每次监测前后均检查仪器,确保了仪器处在正常工作状态。②环境条件监测时环境条件须满足仪器使用要求。声环境监测工作应在无雨雪、无雷电、风速<5m/s条件下进行。③人员要求监测人员经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场监测工作不少于2名监测人员。④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遵循了统计学原则。⑤检测报告审核制定了检测报告的“一审、二审、签发”的三级审核制度,有效确保监测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⑥质量体系管理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证书编号:231012341512),制定并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4)监测时间、监测天气和监测仪器监测时间:2024年8月25日~2024年8月26日监测天气:2024年8月25日昼间:晴,温度32℃~36℃,风速1.2m/s~1.6m/s,相对湿度51%~55%夜间:晴,温度28℃~31℃,风速1.1m/s~1.4m/s,相对湿度51%~53%2024年8月26日昼间:晴,温度31℃~236℃,风速1.1m/s~2.1m/s,相对湿度56%~60%夜间:晴,温度29℃~31℃,风速1.3m/s~1.6m/s,相对湿度52%~57%仪器型号:1噪声: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仪器编号:10344122检定有效期:2024.1.5~2025.1.4测量范围:20dB(A)~132dB(A)频率范围:10Hz~20kHz检定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E2024-0000302 2AWA6021A声校准器仪器编号:1022396检定有效期:2024.1.5~2025.1.4检定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编号:E2024-0000294(5)监测工况监测工况:2024年8月25日邢柏220kV变电站#2主变:U=227.63kV~229.69kV,I=160.86A~256.53A,P=63.89MW~102.90MW;邢柏220kV变电站#3主变:U=227.50kV~229.56kV,I=110.21A~211.04A,P=43.93MW~84.88MW;220kV邢志4635线:U=227.50kV~229.56kV,I=136.30A~413.29A;220kV吕邢4H85线:U=227.50kV~229.56kV,I=222.76A~389.84A;220kV吕邢4H86线:U=227.63kV~229.69kV,I=216.90A~382.51A;220kV吕沿4H93线:U=228.54kV~231.40kV,I=321.73A~520.58A;220kV吕沿4H94线:U=228.35kV~231.17kV,I=316.74A~512.56A。2024年8月26日220kV吕邢4H85线:U=227.37kV~229.56kV,I=209.58A~394.24A;220kV吕邢4H86线:U=227.50kV~229.69kV,I=205.18A~383.98A;220kV吕沿4H93线:U=228.97kV~231.39kV,I=273.76A~496.52A;220kV吕沿4H94线:U=228.83kV~231.28kV,I=271.49A~489.56A。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周围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3-1、表3.3-2,220kV架空线路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测点处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3-3,开展监测的有关信息详见检测报告。表3.3-1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四周测点处声环境现状Leq,dB(A)12345表3.3-2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四周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现状Leq,dB(A)6),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四周厂界围墙外1m测点处昼间噪声为46dB(A)~48dB(A),夜间噪声为42dB(A)~44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邢柏220kV变电站周围声环境保护目标测点处昼间噪声为49dB(A),夜间噪声为4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3.3-3本项目220kV架空线路沿线测点处声环境现状Leq,dB(A)123456789范》(GB/T15190-2014),线路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类、2类。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220kV架空线路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测点处的昼间噪声为46dB(A)~49dB(A),夜间噪声为42dB(A)~44dB(A),分别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与项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3.4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邢柏220kV变电站最新一期工程为“江苏南通220千伏邢柏变电站22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于2021年1月14日取得环评批复(通环辐评〔2021〕2号),并已在《江苏南通220千伏邢柏变电站22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中进行了自主验收,并取得验收意见,根据前期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文件,邢柏220kV变电站运营期周围电磁环境、声环境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站内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变电站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无影响;站内已建设事故油坑等风险控制设施。变电站运营至今未发生过环保投诉问题。本项目涉及的相关线路有220kV邢志4635线、220kV吕邢4H85/4H86线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20kV邢志4635线属于“南通邢柏至志良220kV线路改造工程”中建设内容,于2016年5月30日取得环评批复(苏环辐(表)审[2016]161号该工程已在《南通泓北沙220kV变电站扩建等13项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中进行了自主验收,并取得验收意见;220kV吕邢4H85/4H86线属于“220kV新安变至邢柏变线路工程”中建设内容,于2011年10月21日取得环评批复(苏环辐(表)审[2011]233号);220kV吕沿4H93/4H94线(原调度名称为220kV吕安4H93/4H94线)属于“吕四港电厂220kV线路改接工程”中建设内容,于2015年4月20日取得环评批复(苏环辐(表)审[2015]109号),该两项工程已在《南通220kV新安变至邢柏变线路等2项输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中进行了竣工环保验收,并取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出具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苏环核验[2016]23号)。根据验收监测结果,220kV邢志4635线、220kV吕邢4H85/4H86线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运营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运营至今未发生过环保投诉问题,无环保遗留问题。生态环境保护3.5生态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生态敏感区包括法定生态保护区域、重要生境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生态保护目标指受影响的重要物种、生态敏感区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物种、种群、生物群落及生态空间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220kV变电站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围墙外500m内的区域,220kV输电线路未进入生态敏感区,确定本项目220kV架空线路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三条(一)中环境敏感区。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南通市海门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4〕566号)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东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1〕1250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最近距离约250m;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33m)、穿越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25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104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105塔)、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63m)和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50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60塔)以及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1048m,穿越段现状杆塔3基,为220kV吕沿4H93/4H94线#25塔、220kV吕沿4H93/4H94线#26塔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7塔)。本项目涉及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具体范围及管控措施见表3.5-1。表3.5-1本项目涉及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具体范围及管控措施称施区//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涉及新东河清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区//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立杆塔,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工程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架空线路路径本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空间保护区域位置关系示意图见附图8-1~附图8-6。3.6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确定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界外40m范围内的区域;确定220kV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带状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指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有1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为3户民房;220kV拟建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有24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约414户民房、45户看护房、1处村委会、3间工厂、4间商店。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3.7声环境保护目标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调查220kV变电站站界外50m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确定220kV架空线路声环境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带状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声环境保护目标指依据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确定的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及建筑物集中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站界外50m范围内有1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6户民房,详见表3.7-1;拟建220kV架空线路评价范围内有24处声环境保护目标,约414户民房、45户看护房、1处村委会。详见表3.7-2.表3.7-1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m[1]XYZ1等0038mN2轴正方向,垂直向上方向为Z轴正向,空间相对位置坐标为保护目标距拟建变电站最近处;[2]N2表示声环表3.7-2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序号1空等N22回等顶,约N23),房顶,约N14N15),房顶,约N16),N17处跨越(3户民),房,2户看护房顶,约N1/N4a8),N19处跨越(1户民),房、3户看护房N1等处跨越(1户民),房、3户看护房N1房),共3户看N1),顶,约N1等顶,约N1),房、1户看护房顶,约N1等N1),房N1处跨越(3户民),房、3户看护房),),房、3户看护房),),),等等等等顶,约顶,约顶,约顶,约顶,约顶,约回N1N1N1N1N1N1N1N1注:[1]N1表示声环境质量需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N2表示声环评价标准3.8环境质量标准3.8.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率为50Hz所对应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即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3.8.2声环境根据邢柏220kV变电站前期环评报告、环评批复及验收文件,并对照《南通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2024年修订版)》(通政规〔2024〕6号),邢柏220kV变电站周围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限值为60dB(A),夜间限值为50dB(A)。对照《南通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2024年修订版)》(通政规〔2024〕6号)以及《市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公告》(启政发〔2019〕53号),本项目架空线路位于划定的声环境功能区以外的区域,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架空输电线路经过居民住宅、医疗卫生等需要保持安静地区时,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限值为55dB(A)、夜间限值为45dB(A);经过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时,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限值为60dB(A)、夜间限值为50dB(A);经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路、内河航道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夜间限值为55dB(A)。3.9污染物排放标准3.9.1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限值为70dB(A)、夜间限值为55dB(A)。3.9.2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邢柏220kV变电站厂界四周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噪声限值为60dB(A),夜间噪声限值为50dB(A)。3.9.3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扬尘排放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排放标准要求:表3.9-1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浓度限值PM10b根据HJ633判定设区市AQI在200~300之间且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时,TSP实测值扣除200μg/m3其他无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1生态影响分析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南通市海门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4〕566号)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东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1〕1250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最近距离约250m;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33m)、穿越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25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104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105塔)、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63m)和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50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60塔)以及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1048m,穿越段现状杆塔3基,为220kV吕沿4H93/4H94线#25塔、220kV吕沿4H93/4H94线#26塔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7塔)。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线路工程的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以及对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影响。(1)土地占用本项目对土地的占用主要表现为线路工程的永久占地和施工期临时占地。经估算,本项目新建塔基永久用地(24m2)、拆除塔基恢复永久用地(8m2施工期临时用地主要为新建塔基施工区(5200m2)、牵张场(4200m2)、跨越场(5000m2)及临时道路(2000m2)。详见表4.1-1。表4.1-1本项目占地类型及数量一览表////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综上,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8816m2,其中新增永久占地面积约24m2,恢复永久占地面积约8m2,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约18800m2。本项目施工期,设备、材料运输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村村通道路,道路不可到达处修建临时道路,预计新修临时施工道路累计长约2000m,宽约4m;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合理布置,减少临时占地;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2)植被破坏本项目施工建设时土地开挖等会破坏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尽量把原有表土回填到开挖区表层,以利于植被恢复。项目建成后,对新建塔基周围土地及临时施工用地及时进行复耕或绿化处理,景观上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水土流失本项目在施工时土方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导致地表裸露和土层结构破坏,若遇大风或降雨天气将加剧水土流失。施工时通过先行修建挡土墙、排水设施;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水土保持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4)对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影响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在原站址内进行扩建,不新增用地,且施工期较短,无施工废水产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本项目建成投运后不新增生活污水,因此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不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所禁止的行为,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本项目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33m)、穿越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25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104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105塔)、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63m)和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50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60塔)以及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1048m,穿越段现状杆塔3基,为220kV吕沿4H93/4H94线#25塔、220kV吕沿4H93/4H94线#26塔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7塔)。项目施工期间,不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设置临时工程,施工废水经设置的泥浆沉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淀池沉淀后回用,严禁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排放废水、生活垃圾等,不会对清水通道维护区产生不利影响。线路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或单位宿舍内,生活污水排入居住点的化粪池中及时清运,不外排。因此,施工活动不会对清水通道维护区的河道及水质产生影响,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产生的影响均为短期的,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对生态的影响,使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4.2声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和线路施工会产生施工噪声,主要有运输车辆的噪声以及基础、施工中各种机具的设备噪声等。除运输车辆外,本项目施工常见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电锯、混凝土输送泵、商砼搅拌车、混凝土振捣器等;输电线路施工常见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输送泵、商砼搅拌车、混凝土振捣器、流动式起重机、牵引机、张力机、机动绞磨机等。参考《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附录A.2“常见施工设备噪声源不同距离声压级”、《土方机械噪声限值》(GB16710-2010)及《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机具手册》,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强见表4.2-1。表4.2-1施工期主要噪声声源一览表单位:dB(A)//单个声源噪声影响均按点声源考虑,分别计算无措施(仅考虑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采取措施(围挡或移动式声屏障等)后的两种情况下,其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的影响范围,详见表4.2-2。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为:Lpr=Lpr0一20lgrr0)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r0—参考位置与声源的距离,m;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采取措施后,点声源衰减公式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Lpr=Lpr0一20lgrr0)一Abar式中: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表4.2-2本项目施工期及采取措施后预测噪声达标距离一览表///标//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施工期不同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范围相差较大,由于昼夜间限值标准不同,未采取措施时夜间施工噪声影响范围比昼间大得多。同时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则该处施工期噪声影响的范围将比预测范围要大。为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设置围挡及移动式声屏障,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夜间不施工等措施后,噪声影响范围将显著减小。由于输变电建设项目总体施工量小,变电工程和线路施工期各阶段施工时间短,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亦会结束。因此,在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将被减至较小程度。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量小、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对周围声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4.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建施工的开挖作业、电缆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限制车速,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具体为:落实工地周边全封闭围挡、落实裸土与物料堆放覆盖、实施湿法作业、路面与场地硬化、有效清洗出入车辆、车辆密闭运输、实施工地扬尘监测、实施远程视频在线监控、实施喷淋洒水抑尘、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本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4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期较短主要为220kV户外AIS配电装置设备安装调试,不产生施工废水。线路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塔基施工时产生的少量泥浆水,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线路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已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项目施工期间,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设置临时工程,施工废水经设置的泥浆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严禁在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排放废水。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拆除的杆塔及导线等。若不妥善处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建筑垃圾委托有关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拆除的杆塔及导线由建设单位统一回收处理。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上述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本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主变压器,不新增噪声源,对现有主变压器等声源位置不做调整,厂界位置也不发生变化。间隔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后,维持变电站噪声现有水平。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亦不新增铅蓄电池和主变等含油设备,不会增加变电站废铅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产生量,不新增变电站环境风险。因此,本期仅对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运营期的电磁及生态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输电线路运营期的电磁、声环境和生态进行评价分析。4.6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会形成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的主变和高压配电装置、输电线路在运行时,由于电压等级较高,带电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电荷,因此会在周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同时由于电流的存在,在带电结构周围会产生交变的工频磁场。电磁环境影响分析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通过类比监测和模式预测,江苏大唐吕四港66万千瓦机组改接220kV送出工程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4.7声环境影响分析4.7.1架空线路声环境影响分析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可听噪声主要是由导线表面在空气中的局部放电(电晕)产生的。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输电线路运行期的噪声采用类比分析的方式进行预测,根据本项目220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涉及的电压等级、架设方式、导线型号等,选取正在运行的无锡220kV广王2X27/2X28/阳广4K33/4K34线(同塔四回架设)作为类比对象;根据本项目22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涉及的电压等级、架设方式、导线型号等,选取正在运行的淮安220kV盐朱4E87/4E88线(同塔双回架设)作为类比对象;根据本项目220kV单回架空和双设单挂线路涉及的电压等级、架设方式、导线型号等,选取正在运行的无锡220kV暨园2X22线(单回架设)作为类比对象。1)同塔四回架空线路①类比可行性类比条件一览表见表4.7-1。表4.7-1220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类比条件一览表4K33/4K34线由上表可知,本项目220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与类比线路电压等级、架设形式、本项目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积大于类比导线,导线对地面最低高度与类比线路相近,环境条件相近,因此选取无锡220kV广王2X27/2X28/阳广4K33/4K34线(同塔四回架设)作为本项目220kV同塔四回架空线路的噪声类比对象是可行的。②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表4.7-2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1引用《无锡220kV东九4K59/4K60线等5项线路工程周围声环境现状检测报告》2020)苏核环监(综)字第(0636)号,江苏核众环境监测技术有限234567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为起点,间距5m布设监测点,测至距线路边导线投8检定有效期:2020.8.28~202检定有效期:2020.8.27~202③类比检测结果表4.7-3无锡220kV广王2X27/2X28/阳广4K33/4K34线断面噪声监测结果123456789类比监测结果表明,无锡220kV广王2X27/2X28/阳广4K33/4K34线监测断面测点处昼间噪声为42.0dB(A)~42.6dB(A),夜间噪声为39.2dB(A)~40.1dB(A)。2)同塔双回架空线路①类比可行性类比条件一览表见表4.7-4。表4.7-422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类比条件一览表由上表可知,本项目22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与类比线路电压等级、架设方式和导线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型号相同,导线对地面最低高度与类比线路相似,环境条件相近,因此选取淮安220kV盐朱4E87/4E88线(同塔双回架设)作为本项目22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的噪声类比对象是可行的。②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表4.7-5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1告》2020)苏核环监(综)字第(0637)号,江苏核众环境监测技术有限234567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点为起点,间距5m布设监测点,测至距线路边导线8检定有效期:2020.8.28~202检定有效期:2020.8.27~202③类比检测结果表4.7-6淮安220kV盐朱4E87/4E88线断面噪声监测结果123456789类比监测结果表明,淮安220kV盐朱4E87/4E88#10~#11塔间线路监测断面测点处昼间噪声为42.9dB(A)~43.6dB(A),夜间噪声为39.7dB(A)~40.3dB(A)。3)单回架空和双设单挂线路①类比可行性类比条件一览表见表4.7-7。表4.7-7220kV单回架空和双设单挂线路类比条件一览表放电,类比较保守,具有可比性由上表可知,本项目220kV单回架空和双设单挂线路与类比线路电压等级、架设方式相同,本项目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积大于类比导线,导线对地面最低高度与类比线路相近,环境条件相近,因此选取无锡220kV暨园2X22线(单回架设)作为本项目220kV单回架空和双设单挂线路的噪声类比对象是可行的。②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表4.7-8类比检测数据来源、检测时间及检测工况等1引用《无锡220kV暨园2X22线#14~#17迁改工程周围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检测》2020)苏核环监(综)字第(0551)号,江苏核众环境监测技术有234567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点为起点,间距5m布设监测点,测至距线路边导线8检定有效期:2020.8.28~202检定有效期:2020.8.27~202③类比检测结果表4.7-9无锡220kV暨园2X22线断面噪声监测结果123456789类比监测结果表明,无锡220kV暨园2X22线#21~#22塔间线路监测断面测点处昼间噪声为43.3dB(A)~43.8dB(A),夜间噪声为40.2dB(A)~40.6dB(A)。通过以上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类比线路(同塔四架设)弧垂最低位置处档距对应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点、类比线路(同塔双回架设)弧垂最低位置处档距对应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点和类比线路(单回架设)弧垂最低位置处中相导线对地投影点0~50m范围内噪声测值在不扣除背景值情况下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值上,噪声水平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不明显,说明主要受背景噪声影响。本次类比监测采用GB3096规定的监测方法,所测线路断面处环境噪声包含周围的环境背景噪声和类比架空线路噪声贡献值,理论上类比架空线路噪声贡献值低于本次类比监测结果。因此,本项目投运后,220kV同塔四回、220kV同塔双回、220kV单回架空和220kV双设单挂架空线路对周围声环境贡献较小。另外,本项目架空线路通过使用加工工艺先进、导线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新建架空线路建设时线路保证导线足够的对地高度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可进一步减小,线路沿线及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要求。4.8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运行期需要维修、检测时,只需在站内进行操作;架空线路运营期需要维修、检测时,可通过绳索、抱杆、滑轮等工具进行高空作业。以上均无需重新开挖土地,扰动地表。对周围生态无影响。选址选本项目在邢柏220kV变电站原站址内进行220kV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征用地,线路路线环境合理性分析径选址取得了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人民政府和启东市吕四港镇建设局出具的盖章文件。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要求。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三条(一)中环境敏感区。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南通市海门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4〕566号)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东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的复函》(苏自然资函〔2021〕1250号),本项目邢柏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最近距离约250m,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在原站址内进行扩建,不新征占地,项目施工废水排入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的废水循环使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施工期废污水均不外排。本项目建成投运后不新增生活污水,因此邢柏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不涉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所禁止的行为,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吕四港~沿海单线π入邢柏变等220kV线路工程利用已建220kV四回路杆塔补挂两回220kV架空线路跨越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33m)、穿越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25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104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105塔)、跨越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跨越线路路径长约63m)和穿越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650m,穿越段现状杆塔2基,为220kV吕邢4H85/4H86线#59塔和220kV吕邢4H85/4H86线#60塔)以及利用已建双回路杆塔更换双回220kV架空线路穿越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不在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新立杆塔,穿越线路路径长约1048m,穿越段现状杆塔3基,为220kV吕沿4H93/4H94线#25塔、220kV吕沿4H93/4H94线#26塔和220kV吕沿4H93/4H94线#27塔通过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较小程度,以满足对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管控措施要求。本项目建设不影响新东河清水通道维护区、通吕运河(海门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黄家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即水源水质保护。因此,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管控要求。对照《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苏政发〔2020〕49号)和《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通政办规〔2021〕4号),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及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对照《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三区三线”,本项目不征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不冲突,与《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区三线”要求符合。对照《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变电站前期选址时已按终期规模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没有进出线进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同时避让了0类声环境功能区,线路大部分采用同塔多回设计,合并了通道,优化了线路走廊,减少了土地占用,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本项目选址选线和设计等阶段均能满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选址和设计要求。根据生态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在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后,施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及地表水环境等的影响是短暂可控的,固体废物能妥善处理,环境影响较小;根据模式预测、类比监测,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满足相关限值要求;根据类比分析和定性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变电站及架空线路噪声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且本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可接受。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选线具有环境合理性。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1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2)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运输设备、材料等;(3)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尽量把原有表土回填到开挖区表层,以利于植被恢复,牵张场及临时道路采取钢板、彩条布,跨越场采用搭跨越架等临时措施减少施工对地表植被的扰动;(4)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连续雨天土建施工;(5)选择合理区域堆放土石方,对临时堆放区域加盖苫布;(6)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时,定期检查设备,防止含油施工机械器具的油料跑、冒、滴、漏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7)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复耕或绿化处理,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景观上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8)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时应先设置拦挡措施,后进行工程建设,不在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内设置牵张场等临时用地,跨越场设置在河道管理范围外,并采取搭建竹木跨越架的形式保护地表植被、降低生态环境影响,严禁将施工废水、废渣等废弃物排入新东河、通吕运河、黄家港河、新三和港河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5.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减少了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施工场地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2)选用商品混凝土,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以防止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3)运输车辆按照规划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等的运输,不超载,经过敏感目标时控制车速;(4)通过落实工地周边全封闭围挡、落实裸土与物料堆放覆盖、实施湿法作业、路面与场地硬化、有效清洗出入车辆、车辆密闭运输、实施工地扬尘监测、实施远程视频在线监控、实施喷淋洒水抑尘、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等措施后,确保扬尘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排放标准要求。5.3水环境保护措施(1)变电站和线路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2)施工产生的少量泥浆水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3)施工场地远离清水通道维护区,并严禁向新东河、通吕运河、黄家港河、新三和港河和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排放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5.4声环境保护措施(1)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围挡,控制设备噪声源强;(2)优化施工机械布置、加强施工管理,设置围挡或移动式声屏障,削弱噪声传播,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3)合理安排噪声设备施工时段,禁止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限值要求。5.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对施工期生活垃圾的管理,分类收集后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及时清运;(2)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及时委托相关的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3)拆除的杆塔及导线由建设单位统一回收处理。本项目施工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大气、水、噪声、固废环境保护措施的责任主体为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严格依照相关要求确保施工单位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经分析,以上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药理学考试模拟测试的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销售技巧与评估的关系考题试题及答案
- 如何选择美容师培训机构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实操考试的常见题型试题及答案
- 临床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零售项目培训
- 汽车美容师项目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碳笔写字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考生的汽车维修工素质提升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复习指南试题及答案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书范例
- 美容美体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运动营养学(第三版)全套课件第1-10章
- 浙江楼板粘钢加固施工方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九年级数学八校联考学生素养检测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 《电力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 河南退役军人专升本计算机真题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解读
-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