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1页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2页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3页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4页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CONTENTS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1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1(一)毕业生规模............................................................................................................1(二)毕业生结构分布....................................................................................................1二、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6(一)毕业去向落实率....................................................................................................6(二)学院及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7第二章毕业生升学情况............................................................................................................12一、本科生总体升学情况......................................................................................................12二、本科生境内升学情况......................................................................................................14(一)升学院校类型......................................................................................................14(二)境内升学院校......................................................................................................14三、本科生境外留学情况......................................................................................................15(一)境外留学国家/.............................................................................................15(二)境外留学高校QS.......................................................................................15(三)境外留学部分高校名单......................................................................................16第三章毕业生就业情况............................................................................................................19一、单位就业流向..................................................................................................................19(一)就业单位性质......................................................................................................19(二)单位行业分布......................................................................................................19(三)主要就业单位......................................................................................................21(四)就业省份分布......................................................................................................22(五)主要就业城市......................................................................................................23二、天津市内就业情况..........................................................................................................24(一)各省生源留津就业分布......................................................................................24(二)天津市内就业地区..............................................................................................24(三)天津市内就业行业..............................................................................................25三、回生源地就业情况..........................................................................................................26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四章服务重点区域和领域就业情况....................................................................................28一、就业地理大区..................................................................................................................28二、国家重点战略地区就业情况..........................................................................................28三、就业经济区流向..............................................................................................................29四、国家地方基层就业情况..................................................................................................30五、重点企业就业情况..........................................................................................................31六、战略新兴产业就业情况..................................................................................................32第五章就业创业工作举措........................................................................................................34一、坚持高位推进,兜牢就业落实基本盘..........................................................................34二、优化人才培养,精准供需对接,提升就业驱动力......................................................34三、厚植家国情怀,深化学生就业观教育..........................................................................35第六章毕业生就业反馈............................................................................................................37一、母校总体评价..................................................................................................................37(一)母校整体满意度..................................................................................................37(二)母校整体推荐度..................................................................................................37二、就业服务评价..................................................................................................................38(一)就业服务满意度..................................................................................................38(二)就业创业服务评价..............................................................................................38三、就业落实情况满意度......................................................................................................39四、就业适配性......................................................................................................................39(一)就业专业相关度..................................................................................................39(二)职业期待匹配度..................................................................................................40五、社会保障满意度..............................................................................................................40六、职业发展..........................................................................................................................40(一)对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40(二)对用人单位分项评价..........................................................................................41(三)发展前景预期......................................................................................................41七、就业稳定性......................................................................................................................42(一)稳定性..................................................................................................................42(二)离职原因..............................................................................................................42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七章毕业生教育教学反馈....................................................................................................45一、教育教学满意度..............................................................................................................45(一)教育教学总体满意度..........................................................................................45(二)教育教学分项评分..............................................................................................45二、通识教育评价及建议......................................................................................................46三、专业教育评价及建议......................................................................................................46四、实践教学评价及建议......................................................................................................47五、职业能力水平提升评价..................................................................................................47第八章社会评价........................................................................................................................50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50(一)聘用评价..............................................................................................................50(二)能力和素质评价..................................................................................................51二、就业服务评价..................................................................................................................51(一)就业服务工作整体满意度..................................................................................51(二)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52第九章校园招聘分析................................................................................................................54一、招聘用人单位情况..........................................................................................................54(一)单位地域..............................................................................................................54(二)单位行业..............................................................................................................55(三)单位性质..............................................................................................................55二、校招行为分析..................................................................................................................56(一)在校经历关注度及获得度..................................................................................56(二)热门招聘需求......................................................................................................56(三)用人单位对专业对口关注度..............................................................................57(四)毕业生求职过程..................................................................................................57结束语..............................................................................................................................................58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简介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组建,并汇聚了一批华北、东北高校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校园占地近1400亩,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天津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为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单位。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以及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的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序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努力发挥智库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开展密切合作。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办学,是我国最早拥有与国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并授予美国MBA学位资格的院校之一,MBA项目、项目通过AMBA认证。先后十一次获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总部白金级教育机构认证。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能源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弘扬“不息为体、尚勤致精、日新为道、经世济民”的天财精神,踔厉奋发,作育英才,积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严谨的校风学风,建校以来为国家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财经类优秀高等人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落实秉持发展新理念、打造育人新格局、聚焦学科新方向、构建培养新体系、提升治理新效能五大发展任务,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说明就业质量是检验学校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为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进一步推动学校就业工作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3〕4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编制《天津财经大学2024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毕业生就业数据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来源于第三方开展就业数据来源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天津财经大学2024年重点用人单位调管理系统2024届毕业生数据库,数据统计研问卷”,调研面向天津财经大学的用人截至2024年8月31日,涵盖2024届单位库。通过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邀请函、名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分析方法为全样

问卷链接等方式邀请用人单位进行填写。本分析。问卷回收截至2024年10月30日,回收有效问卷1340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数据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数据来源于第三校园招聘数据方开展的“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校园招聘数据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业质量调研问卷”,调研面向天津财经大

“云就业”管理系统,涵盖用人单位信息、学名毕业生。通过向毕业生发放问卷

校园招聘信息等,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8邀请函、问卷链接等方式邀请毕业生填写。月31日,数据分析方法为全样本分析。问卷回收截至2024年10月30日,回收有效问卷1237份,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报告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部分数据可能存在0.05%左右的误差,属正常现象。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AnalysisofGraduates’Structure毕业生基本情况FIRST12录毕毕业业

生生

规去

模向

与落

结实

构情

况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一)毕业生规模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总人数为人。其中,本科生317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5.99%;研究生16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4.01%。男生1510人,占毕业生总人31.39%;女生330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8.61%,男女比例为:2.19。图1-1毕业生规模及性别分布(二)毕业生结构分布学院结构表1-1毕业生学院分布本科生研究生商学院45114.20%1167.09%56711.79%经济学院2166.80%1318.01%3477.21%人文学院2367.43%794.83%3156.55%理工学院2337.34%191.16%2525.24%法学院1544.85%1086.60%2625.45%艺术学院1845.80%--1843.8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618.22%332.02%2946.11%马克思主义学院--332.02%330.69%会计学院40912.88%34421.03%75315.65%金融学院43513.70%1438.74%57812.01%统计学院1956.14%1398.50%3346.94%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936.08%29317.91%48610.10%国际工商学院1976.20%--1974.09%竞技运动管理中心110.35%--110.23%MBA教育中心--19812.10%1984.12%总计3175100.00%1636100.00%4811100.00%1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专业结构表1-2本科生专业分布物流管理852.68%工商管理742.33%人力资源管理722.27%商学院旅游管理722.27%市场营销692.17%广告学441.39%会展经济与管理351.10%商学院45114.20%国际经济与贸易742.33%经济学院经济学712.24%国际商务712.24%经济学院2166.80%商务英语812.55%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762.39%491.54%300.94%

人文学院2367.43%

软件工程772.4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41.39%理工学院信息工程391.23%

数学与应用数学371.17%信息与计算科学361.13%理工学院2337.34%

法学院1544.85%

法学院1544.85%

视觉传达设计642.02%环境设计611.92%艺术学院产品设计381.20%

美术学210.66%艺术学院1845.8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62.39%

信息资源管理401.26%金融数学381.2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371.17%

工程管理361.13%电子商务341.07%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618.22%

会计学2929.20%会计学院财务管理772.43%

审计学401.26%会计学院40912.88%金融学院金融学2959.29%2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金融工程361.13%保险学361.13%投资学351.10%信用管理331.04%金融学院43513.70%经济统计学1103.46%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451.4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01.26%统计学院1956.14%税收学812.55%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381.20%劳动与社会保障371.17%行政管理371.17%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936.08%

会计学1344.22%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341.07%

经济统计学290.91%国际工商学院1976.20%金融学80.25%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财务管理30.09%竞技运动管理中心110.35%

总计3175100.00%表1-3研究生专业分布企业管理362.20%产业经济学301.83%商学院旅游管理221.34%区域经济学160.98%公司治理60.37%技术经济及管理60.37%商学院1167.09%国际商务482.93%国际贸易学332.02%西方经济学251.53%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100.61%政治经济学50.31%世界经济50.3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50.31%经济学院1318.01%英语笔译332.02%英语口译261.59%人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0.61%英语语言文学50.31%日语语言文学50.31%人文学院794.83%3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0.86%应用数学50.31%理工学院191.16%法律(非法学)352.14%法律(法学)291.77%经济法学120.73%法学院民商法学90.55%法律经济学90.55%刑法学50.31%法律史50.31%国际法学40.24%法学院1086.6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332.0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332.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1.10%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0.6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0.31%马克思主义学院332.02%23114.12%会计学院会计学633.85%301.83%资产评估201.22%

会计学院34421.03%

724.40%金融学院金融学513.12%

201.22%金融学院1438.74%

应用统计825.01%统计学402.44%统计学院国民经济学100.61%数量经济学70.43%

统计学院1398.50%

公共管理20612.59%332.02%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241.47%

行政管理181.10%社会保障120.7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9317.91%

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19812.10%

MBA教育中心19812.10%总计1636100.00%生源地结构2024届毕业生中天津市生源人数最多,共有1588人(占比33.01%4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3223人(占比66.99%人,占比5.67%241人,占比5.01%表1-4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生源地区天津市158833.01%

河北省53611.14%

河南省2735.67%

山东省2415.01%

贵州省2164.49%

山西省1883.91%

广西壮族自治区1282.6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22.54%

安徽省1212.52%

云南省992.06%

四川省962.00%

辽宁省951.97%

黑龙江省901.87%

甘肃省851.77%

吉林省831.73%

湖北省831.73%

江苏省771.60%

湖南省691.43%

福建省681.41%

陕西省661.37%

江西省661.37%

广东省641.33%

内蒙古自治区621.29%

浙江省561.16%

宁夏回族自治区561.16%

北京市491.02%

重庆市470.98%

海南省380.79%

青海省200.42%

西藏自治区160.33%

上海市130.27%

总计4811100.00%民族结构2024届毕业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02人(占比10.43%的分别为:满族(83人,占比1.73%74人,占比1.54%51人,占比1.06%5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1-2毕业生少数民族结构分布二、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一)毕业去向落实率截至2024年8月31日,全体毕业生的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86%。其中,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6.61%;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3.22%。1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公式,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时间截止于2024年8月日,以下简称毕业去向落实率。毕业去向落实包含单位就业、升学、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这几类毕业去向,下同。6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1-3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去向分布情况(二)学院及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表1-5本科生分学院及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学院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物流管理98.82%旅游管理90.28%人力资源管理86.11%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85.29%市场营销84.06%工商管理78.08%广告学77.27%商学院86.70%国际经济与贸易85.14%经济学院经济学78.87%国际商务75.71%经济学院80.09%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96.05%7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院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商务英语94.94%92.86%75.51%人文学院91.10%信息与计算科学94.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0.91%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86.49%信息工程82.05%软件工程81.82%理工学院86.27%法学院70.78%法学院70.78%视觉传达设计95.31%艺术学院美术学95.24%产品设计94.74%环境设计93.44%艺术学院94.57%工程管理94.44%信息资源管理87.5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融数学86.8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81.58%管理科学72.97%

电子商务70.59%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2.38%

审计学92.50%会计学院会计学88.36%

财务管理85.71%会计学院88.26%

保险学100.00%金融工程97.22%金融学院信用管理93.94%

金融学92.20%投资学88.57%金融学院93.10%

应用统计学95.56%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90.00%

经济统计学88.18%统计学院90.26%

行政管理88.24%劳动与社会保障72.22%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税收学71.60%

财政学71.05%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74.61%会计学94.78%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85.29%8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院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经济统计学72.41%国际工商学院89.85%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财务管理100.00%金融学75.00%竞技运动管理中心81.82%总计86.61%表1-6研究生分学院及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学院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产业经济学100.00%技术经济及管理100.00%商学院旅游管理100.00%区域经济学100.00%企业管理97.22%公司治理83.33%商学院98.28%

国际贸易学100.00%国际商务100.00%劳动经济学100.00%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00.00%

西方经济学100.00%世界经济80.00%政治经济学80.00%经济学院98.47%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0.00%

英语笔译96.97%人文学院英语口译96.15%

日语语言文学80.00%英语语言文学80.00%人文学院94.9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00%理工学院应用数学100.00%理工学院100.00%

法律经济学100.00%刑法学100.00%经济法学91.67%法律(非法学)91.43%法学院民商法学88.89%法律史80.00%

国际法学75.00%法律(法学)72.41%法学院86.1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96.97%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96.97%9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院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00%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88.89%思想政治教育80.00%马克思主义学院87.88%资产评估95.00%会计学院会计学90.48%86.67%86.58%会计学院87.79%97.22%金融学院金融学90.20%85.00%金融学院93.01%国民经济学100.00%统计学院数量经济学100.00%统计学95.00%应用统计92.68%统计学院94.24%公共管理100.00%行政管理94.44%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93.94%财政学91.67%

社会保障83.3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97.61%

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91.92%

MBA教育中心91.92%总计93.22%10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Graduates'FurtherEducation毕业生深造情况SECOND123录本本本科科科

生生生

总境境

体内外

升升留

学学学

情情情

况况况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二章毕业生升学情况一、本科生总体升学情况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占全体本科生的23.52%;其中境内升学率为15.46%,境8.06%。图2-1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表2-1学院及专业升学率学院专业升学率工商管理34.25%会展经济与管理20.59%物流管理20.00%商学院广告学15.91%市场营销14.49%旅游管理6.94%人力资源管理6.94%商学院17.29%经济学28.17%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5.68%国际商务15.71%经济学院23.61%商务英语35.44%人文学院28.57%广播电视学14.47%10.20%人文学院22.88%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82%信息与计算科学22.22%数学与应用数学21.62%软件工程16.88%信息工程15.38%12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院专业升学率理工学院21.03%法学院24.02%法学院24.03%视觉传达设计10.94%艺术学院产品设计10.53%环境设计9.84%美术学9.52%艺术学院10.33%工程管理27.78%金融数学23.68%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商务23.53%信息资源管理17.5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5.79%

管理科学5.4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18.39%

会计学26.71%会计学院财务管理14.29%

审计学12.50%会计学院22.98%

金融学36.27%金融工程33.33%金融学院保险学22.22%

投资学14.29%信用管理6.06%金融学院30.80%

经济统计学37.27%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35.5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7.50%统计学院32.82%

劳动与社会保障30.56%行政管理23.5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税收学19.75%财政学2.63%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9.17%

金融学44.12%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44.03%

经济统计学20.69%国际工商学院40.61%金融学25.00%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财务管理0.00%竞技运动管理中心18.18%总计23.52%13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本科生境内升学情况(一)升学院校类型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入“双一流”建设高校2的占全体本科生境内升学总人数的52.75%。升学院校类型主要为:财经类院校,占比48.47%;综合类院校,占比23.01%;理工类院校,占比14.87%。图2-2国内升学院校层次图2-3国内升学院校类型(二)境内升学院校表2-2本科生升学高校部分名单(10人以上)高校名称人数2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anddisciplinesoftheworld年2月日,

14714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天津财经大学128西南财经大学43山东大学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暨南大学11三、本科生境外留学情况(一)境外留学国家/地区2024届本科毕业生境外留学主要分布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占比85.55%。图2-4境外留学国家/地区排行(二)境外留学高校QS排名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入“QS前100强”高校的占出国(境)总人数的84.77%。3QS世界大学排名(英文:QSRankings;简称QSrankingsQuacquarelliSymonds(QS)所

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年QS世界大学排名。15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2-5出国(境)高校QS排名(三)境外留学部分高校名单表2-3主要出国(境)高校名单学校名称QS排名国家/地区人数

帝国理工学院22

新加坡国立大学8新加坡2

伦敦大学学院92

墨尔本大学13澳大利亚4

康奈尔大学161

悉尼大学18澳大利亚27

新南威尔士大学19澳大利亚5

爱丁堡大学27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30澳大利亚19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323

曼彻斯特大学3420

香港中文大学36中国香港1

莫纳什大学37澳大利亚5

昆士兰大学40澳大利亚5

伦敦国王学院401

纽约大学434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501

布里斯托大学5410

阿姆斯特丹大学553

香港理工大学57中国香港6

杜克大学611

香港城市大学62中国香港4

奥克兰大学65新西兰1

高丽大学671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692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722

格拉斯哥大学786616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名称QS排名国家/地区人数伯明翰大学804南安普顿大学804利兹大学823杜伦大学894普渡大学89117EmploymentofGraduates毕业生就业情况123录回单天位津生

就市源

业内地

流就就

向业业

情情况况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三章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单位就业流向4(一)就业单位性质2024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民营企业”占比33.40%、“国有企业”占比29.93%、“党政机关”占比17.33%。图3-1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二)单位行业分布整体行业分布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2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20.09%、“金融业”占比18.9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4.65%。4单位就业流向只分析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不含国(境)内升学、出国(境)深造、应征义务兵、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待就业。19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3-2就业行业分布2.金融行业内就业情况在选择金融行业的2024届毕业生中,就职于银行业的占比最高,为80.00%,就职于保险业、证券业的占比分别为:10.00%和4.79%。图3-32024届毕业生金融行业内就业情况3.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内就业情况在选择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2024届毕业生中,就职于会计师事务所类的占比为41.13%,其中就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毕业生占就职会计师事务所毕业生的50.98%。20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3-42024届毕业生租赁与商务服务行业内就业情况(三)主要就业单位签约2024届毕业生5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共有家。主要涵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家税务系统、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国有企业等。表3-12024届毕业生签约集中的用人单位(5人以上)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人数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118

国家税务系统11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0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3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30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28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28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27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26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高等教育单位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5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4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4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3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13

天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2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2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1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10

天津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单位10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10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10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9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921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人数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9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8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8

好未来集团民营企业8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8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8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7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7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国有企业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7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6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6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6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6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6

小米集团外商投资企业6中国人民银行5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

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5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企业5(四)就业省份分布2024届毕业生中留津就业人数最多,占比59.81%,其他地区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市”占比8.77%、“河北省”占比5.61%、“广东省”占比3.09%。22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3-5就业地区流向(五)主要就业城市从就业单位所在城市来看,2024届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前三位城市为“天津市”占比59.81%8.77%1.66%。23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3-6主要就业城市(前10)二、天津市内就业情况(一)各省生源留津就业分布各省生源到天津市就业的流向如下图所示。图3-7各省生源(左)到天津市(右)就业流向(二)天津市内就业地区2024届毕业生在市内就业地区主要为“和平区”,占天津市就业人数34.72%、“河西区”占比31.94%、“滨海新区”占比9.00%。24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3-8天津市内就业地区(三)天津市内就业行业2024届毕业生天津市内就业行业主要为“金融业”占比21.1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17.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13.70%。图3-9天津市内就业行业25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三、回生源地就业情况2024届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为49.96%,其中天津市生源留津就业比例为85.30%。表3-2毕业生回本省就业情况生源所在省该省生源回生源省就业比例

上海市100.00%

天津市85.30%

广东省55.26%

浙江省55.17%

福建省53.33%

北京市52.38%

山东省46.84%

海南省46.43%

内蒙古自治区41.51%

重庆市41.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1.25%

江苏省41.18%

湖南省37.78%

辽宁省36.07%

河北省34.38%

江西省30.95%

陕西省28.57%

云南省28.33%

青海省27.78%

河南省26.80%

湖北省26.56%

宁夏回族自治区25.64%

贵州省25.61%

甘肃省25.37%

安徽省23.26%

四川省22.81%

广西壮族自治区22.58%

吉林省18.18%

山西省16.79%

黑龙江省12.73%

总计49.96%5回生源地就业比例=回生源地就业人数/该省生源已就业人数*100%。26EmploymentinKeyAreasandFields服务重点区域和领域就业情况123456录战就国就国重业家业家点略

地重经地企新

理点济方业兴

大战流基就产

区略向层业业

地就情就

区业况业

就情情

业况况

情况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四章服务重点区域和领域就业情况一、就业地理大区学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对接“四大板块”,2024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占比85.45%,中部地区就业占比5.13%,西部地区就业占比7.76%,东北地区就业占比1.60%,国外就业0.06%。图4-1就业地理大区分布二、国家重点战略地区就业情况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引导毕业生服务“六大区域”战2024届毕业生中服务“京津冀地区”占比74.19%14.38%,服务“长江经济带”占比9.71%,服务“黄河流域”占比8.68%,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占比3.07%,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占比4.93%。6国家重点战略地区:本报告严格按照国家战略地区的划分进行分析,各大国家战略地区的省份有重复,未进行去重。A.长江经济带:出自年9四川、云南、贵州等个省市。B.2015年3月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

辽宁、内蒙古、宁夏、吉林、黑龙江等个省区市。C.长江三角洲:根据国务院浙江省、安徽省中共个城市。D.京津冀经济圈:出自2015年4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包含北京、天津、河北。E.粤港澳大湾区:出自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黄河流域:出自年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28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4-2国家重点战略地区就业情况三、就业经济区流向从毕业生生源地所在经济大区和就业地所在经济大区7分布可以看到:北部沿海经济区的生源人数和就业人数最多。7八大经济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将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具体划分如下:A.长江中游经济区,包含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B.南部沿海经济区,包含广东、福建、海南;C.东部沿海经济区,包含浙江、上海、江苏;西南经济区,包含贵州、四川、广西、云南、重庆;

E.北部沿海经济区,包含北京、山东、河北、天津;

黄河中游经济区,包含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

G.大西北经济区,包含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

H.东北综合经济区,包含黑龙江、辽宁、吉林。29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图4-3生源地到就业地流向四、国家地方基层就业情况学校始终将学生就业观、成才观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聚焦价值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鼓励毕业生为各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4届毕业生中,有人从事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其中“选调生”56人、“西部计划”268人、“地方基层项目”15人。图4-4国家、地方基层就业情况30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五、重点企业就业情况2024届毕业生共有588人进入500强企业就业。其中就业人数较多的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553司(39人表4-1500强企业就业情况(5人以上)集团名称500强类型人数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10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5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3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3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2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500强15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500强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00强14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500强14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13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00强12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强10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500强10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500强9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00强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8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强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500强7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500强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500强7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500强6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500强6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6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00强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500强6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00强6

小米集团500强6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500强5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强5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500强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00强5

500强114总计5888世界500强/中国强数据来源于财富中文网2024年500强排行榜,采用企业名称关键字进行匹配,同时为世界500

强和中国500强的企业统一核算为世界500强。下同。31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六、战略新兴产业就业情况2024届毕业生在重点战略新兴产业9就业的占比为35.15%,主要就业的战略新兴产业为“相关服务业”占比22.25%、“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5.41%、“新能源产业”2.49%。图4-5战略新兴产业就业情况9战略新兴产业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业生就业质量调研问卷。32SpecificMeasures就业创业

工作举措12涵养正确的就业观3完善校园招聘模式深化优质就业服务录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五章就业创业工作举措一、坚持高位推进,兜牢就业落实基本盘一是落实一把手工程,构建一盘棋格局。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学院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积极作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针对2024届毕业生每周召开一场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全校性质的就业推动会2二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明奖惩机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体系,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就业进展缓慢、就业综合成绩靠后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督查、通报、约谈、问责机制,确保就业工作落实到位。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制定《天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二、优化人才培养,精准供需对接,提升就业驱动力一是动态研判人才需求,开展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就业数据分析与质量研究。以访企拓岗为突破,动态研判人才需求,开展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就业数据分析与质量研究。优化招生结构,对就业率过低的学科专业及时调整,对就业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核减招生计划,坚持教学紧跟产业,培养紧跟需求,新增数字经济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专业。围绕“新财经”人才数字素养,打通数字经济转型期专业教育与数字素养、数字能力培养“最后一公里”,开设“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和“AI数字财经”等9个微专业,共计招收学生30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二是持续访企业拓岗,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为促进2024届毕参与走访684人次,联系走访用人单位719家,开拓岗位2717个。累计面向2024届毕业生开展线下校园双选会60场,线下校园宣讲会141场,参与企业978家;累计开展线上招34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聘会7场,网络宣讲会26场,参与企业358家;全年累计来校招聘岗位42120个,岗位比8.75:1。三、厚植家国情怀,深化学生就业观教育一是重点推介在津企业,促进学生知津爱津留津。将支持毕业生就业与服务天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吸引更多毕业生留津就业创业,2024届毕业生留津就业率达59.81%,进一步落实天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针对2024届毕业生开展“爱津城·强技能·促就业”天津市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我校毕业生获人社部发出的全国首批“数字化管理师”专业技术等级“001访企业,通过走访德龙钢铁集团天津营销中心、新天钢工业文化园、中华老字号老美华、海河乳品智慧工厂等天津大型优质企业。开展“天财毕业生说我在天津挺好的”访谈节目,邀请学校2014届至2023届十年间,不同年届、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代表以身说法,讲述了津建设的就业经历与青春故事。访谈视频发布后一周内累计阅读量高达2.15万人。促进学生了解天津文化,体悟天津速度,感受天津企业发展成果,感知企业岗位需求及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二是基层就业比例攀升,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显担当。逐年下发就业观教育的相关文件,第二课堂方面,举办以“青春、奉献、责任、担当”为主题的就业观教育活动,建立基层就业人才储备信息库,截止目前入库学生已达全校学生总数的70%。高度重视与在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工作的校友的联系,建立了校友联络站,选拔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出众的校友担任联络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均会带队探访校友,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2024届毕业生中有人从事基层就业项目,其中选调生56西部计划26人,三支一扶8人,其他各类地方基层项目15人,应征入伍735GraduateFeedbackonEmployment毕业生就业反馈1234567录就母就就就社职校业业业会业业

总服满适保发稳

体务意配障展定

评评度性满性

价价意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六章毕业生就业反馈本部分数据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问卷”,通过毕业生对于就业结果的综合评价来反馈就业质量。毕业生反馈主要从母校总体评价、就业服务评价、就业满意度、就业适配性、社会保障满意度、职业发展、就业稳定性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母校总体评价(一)母校整体满意度2024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度为97.38%。图6-1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满意度(二)母校整体推荐度2024届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推荐度为93.40%。图6-2毕业生对母校整体推荐度37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就业服务评价(一)就业服务满意度2024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满意度为97.20%。图6-3毕业生对就业服务满意度(二)就业创业服务评价202498.82%“信息提供与发布”(占比98.65%98.65%图6-4毕业生对各项就业创业服务满意度(单位:%)38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三、就业落实情况满意度2024届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整体满意度为96.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