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本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以描写家乡美景、表达思乡之情为主题,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品味和模仿。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分析《往事依依》中的景物描写,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
2.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往事依依》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在模仿课文句式和修辞手法时,如何做到自然、贴切。
解决办法:
1.通过引导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结合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作者的情感。
2.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运用。
3.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家乡美景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造性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短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请分享一下。
3.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家乡的美好景色和人文风情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课文《往事依依》。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感。
2.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
4.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景物描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表现出来。
2.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3.邀请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提问: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修辞手法?
3.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写你的家乡?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2.教师提问:你认为家乡的美在哪里?为什么?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家乡的美在于它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们的情感。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景物描写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3.布置作业: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教学资源拓展一、拓展资源:
1.文学作品:推荐阅读与《往事依依》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郭沫若的《再别康桥》等,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家乡的不同情感表达。
2.地理知识:介绍与课文中所描写家乡地理环境相关的知识,如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
3.影视作品: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如纪录片《家乡的味道》、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家乡元素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家乡情感的理解。
二、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找有关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小论文。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记录所见所感,撰写游记或散文。
3.鼓励学生参与家乡的民俗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4.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如城市建设的成果、乡村的振兴等,撰写一篇关于家乡发展变化的观察报告。
5.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以家乡为主题的诗歌、歌曲或绘画作品,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组织学生进行家乡故事征集活动,收集家乡的传说、民间故事,整理成册,传承家乡文化。
7.鼓励学生参与家乡的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保护文化遗产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8.学生可以撰写家乡美食介绍,了解家乡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
9.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历史人物研究,如本地的历史名人、革命先烈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10.鼓励学生参与家乡的文化节庆活动,如庙会、灯会等,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增强文化自信。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结束后,我总会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改进。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往事依依》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觉得导入环节的设计挺成功的。通过播放家乡美景的短片,学生们很快就被吸引了,纷纷开始回忆自己的家乡,这样的氛围很利于课程的开展。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家乡的记忆比较模糊,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学生们参与度很高,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创作时,还是缺乏创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挖掘,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课堂提问环节,我提出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希望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还是过于依赖老师的引导,缺乏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在课堂上的互动不够充分。有些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但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提问和表达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我还打算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这些反馈,我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内容逻辑关系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家乡美景的描写手法
-作者对家乡的情感表达
-文章结构及段落层次
②关键词:
-美景: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青山绿水
-情感:眷恋、思念、热爱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③重点句子:
-“家乡的美景总是让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那绿树成荫的小路,仿佛是通往童年的时光隧道。”
-“小桥流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让人陶醉其中。”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往事依依》,找出文中至少三个景物描写的例子,并简要分析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例如,“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描绘了家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宁静、和谐的向往;“青山绿水间,鸟语花香”则展现了家乡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
2.选择课文中的一句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解释其含义,并说明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
答案:例如,“那绿树成荫的小路,仿佛是通往童年的时光隧道。”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路比作时光隧道,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3.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家乡的月夜”为题,写一段描写家乡月夜的文字。
答案:示例:“家乡的月夜,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皎洁的月光洒在静谧的田野上,照亮了回家的路。那轮明月,仿佛是家乡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游子。”
4.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描述,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家乡的河流,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滋养着两岸的生灵。”
5.设计一个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的美食,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其制作过程和味道,同时表达对家乡美食的喜爱之情。
答案:示例:“家乡的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那金黄色的外皮,酥脆可口;馅料丰富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下是我对《往事依依》这节课的评价策略:
1.课堂评价:
①提问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课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
②观察评价:在课堂上,我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讨论环节,我会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思考。
③测试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测试题,如填空、选择题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题的设计会围绕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如景物描写、修辞手法等。
④反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表扬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例如,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会说:“你的回答很有创意,继续保持!”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思考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2.作业评价:
①作业批改: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拆除工程拆除与环保拆除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版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快递物流运输承包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保密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合作补充协议绿色发展权益共享
- 二零二五年度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公司治理与合规专版)
- 2025版建筑工程合同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
- 2025版标准房产抵押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贷款还款计划变更合同
- DB32/ 3559-2019铅蓄电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不锈钢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行长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成都环境集团考试
- 焊工技能培训课件
- 2025年度药店药师职位聘任协议书
- 情报工作与国家安全
- 担保书怎么写
-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一)
- 2024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