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中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下列能够代表或反映古代中国丝织业水平的有()①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②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④汉代丝织品远销地中海地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了家蚕丝绸片,说明当时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①正确;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蚕神也反映了丝织业相关现象,②正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代表了古代中国丝织业的超群水平,③正确;汉代丝绸之路开拓,丝织品远销地中海地区,这也反映了中国丝织业水平,④正确。故D项正确。2.丝绸是古代中国的名片。原以为白居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的诗句来形容丝绸的轻快只不过是艺术夸张。直至下图所示丝织品的出土,证明白诗人对丝绸制品的相关描写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据所学指出图中这一丝绸制品是何时期的代表作()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解析:A长沙马王堆属于汉代墓葬,故A项正确。3.如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限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致花样。下列相识正确的是()A.说明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B.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超群D.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解析:C机器工业在近代出现,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无法体现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能限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致花样”说明纺织技术超群,故C项正确;图片信息无法体现私营纺织业,故D项错误。4.(2024·浙江湖州期末)《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该史料说明白()A.周代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B.西周冶炼和淬火工艺发展C.青铜器依据礼制要求制作D.西周青铜器制造水平超群解析:D材料反映了西周制造青铜器的金属比例,依据铜锡不同比例制成不同的青铜器,反映出青铜器制造水平高,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青铜制品的用途,解除A项;冶炼是指对金属矿石进行提炼,淬火是一种使金属制品增加硬度、强度的工艺,与材料中描述的青铜器的铜锡比例不符,解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青铜器的样式,不能体现出青铜器按礼制要求制作,解除C项。5.视察右图,结合所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图中工具大大提高浇灌效率②图中工具独创时间在元代③图中工具利用了水力A.①② B.①③C.② D.③解析:D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而不是浇灌工具,故①错误。水排是东汉杜诗独创的,故②错误。水排运用水力鼓风冶铁,故③正确。6.(2024·浙江绍兴期末)诗人李群玉在《石潴(渚)》中写道:“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该诗作反映的瓷窑位于如图中的()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解析:B依据“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可知是指湖南长沙的铜官窑。①是陕西耀州窑,②是湖南铜官窑,③是河南钧窑,④是江西景德镇窑,故选择B。7.(2024•浙江6月学考)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①越窑的青瓷②大邑的白瓷③钱山漾的绢片④马王堆的素纱衣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A大邑在四川,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故解除②④。越窑在浙江、钱山漾在浙江吴兴,故选择①③。8.下表中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信息的表述错误的是()A司母戊鼎商代青铜器礼器B素纱衣汉代丝绸“丝国”C“釉下彩绘”唐代瓷器铜官窑D孩儿枕宋代青瓷定窑解析:D孩儿枕是宋代定窑白瓷而非青瓷,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史实相符,故解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杭州……桑麻遍野,茧丝棉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车匠立濂溪坊。——《苏州俗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缘由。(不得摘抄原句)(2)材料二中的“主”和“匠”指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出现反映我国社会出现了哪种新现象?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桑麻遍野”“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常满户外”“尚不能应”等归纳概括。第(2)问抓住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主”是机户,“匠”是机工,机户和机工之间是雇佣关系。雇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