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
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
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写道的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在叙述历史史实中进行对比论证。
教学方法:疑探教学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脉络。
3.研读并掌握第一段文言知识。
一、导入新课:教师风格导入
1.关于作者:见《导学案》第127页.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
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
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
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见《导学案》第127页。
二、设疑自探
1.学生朗读,教师纠正字词的读音错误。
腴(yU)轸(zhen)镇(zu)笞(chi)恬(tidn)藩(fdn)
瓮(weng)牖(y6u)孝公既漠(mo)目滑(shao)俯首系(xi)颈
践华为城(hud)劲弩(jing)不及中人(zh6ng)墨翟(di)
蹑足行伍(hang)将数百之众(jiCmg)度长紫大(du6)比权掌力(lidng)
万乘之势(sh^ng)朝同列(chdo)一夫作难(nd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
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一一强大一一鼎盛。“守之势”体现在
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解疑合探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注意语势,体现秦国地利(据毅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
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优势。整段以中速朗读。
2.教师重点点出第1段文言注释。
固、以、席、务、修、斗
学生翻译第一段。
3.强调理解“有席卷……,包举……,……之心。”一句。
强调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
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4.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简要分析。
明确:主要写了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
野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5.集体再次朗读第1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案》“基础积累案”部分。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重点研读掌握课文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一、设疑自探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朗读提示:①“孝公……收要害之郡”,语调上扬,要有气势。②六国攻秦、赂
秦、服秦三部曲,要读的低缓一些。
2.教师重点点出第2段文言注释。
既、没、削、爱、致、之属、之徒、之伦、亡、北、因、延
学生翻译第2段。
3.第2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层层体现的?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诸侯恐惧……已困矣”,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
的强大)。
第三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其余部分,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渡到下文。
二、布置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布置。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重点研读掌握课文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一、设疑自探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朗读提示: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语气读出。统一天下后,秦朝进入守势,这段文
字有声讨之意,应义正言辞。
2.教师重点点出第3段文言知识。
及至、以为、以黔愚首、弱、临不测之渊、帝王
学生翻译第3段。
3.作者先用了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本段哪几句是写他对外政策的?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
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5.本段哪几句写了他的对内政策?
黑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
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
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完成《导学案》第46页内容。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4、5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一、设疑自探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朗读提示:''然"之前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之后稍作停顿,读出对比情调。
末句要读得沉着、有力。
2.教师点出重点字词。
然、瓮牖绳枢、行伍、倔、疲弊、云、响、赢、景、亡。
学生翻译本段。
3.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瓮牖枢之行伍之间数百疲弊之卒斩木为兵阡陌之中
子人,迁徙
之徒
4.作者突写了陈涉之弱,如此之人,却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了秦王朝由攻转守的关键:仁义不施。
(-)学习第5自然段。
1.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六个“也”语气肯定。重读“成败
异变,功业相反”。“仁义不施”一字一顿。
2.教师点出重点字词。
且夫、小弱、自若、以区区之地、致、序、为
学生翻译第5段。
3.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
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3.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
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把九国之师与陈涉作对比,后者远不
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
之地,致万乘之势……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
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
点。
4、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
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
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立应急基金保障生活稳定计划
- 2025知名商标代理合同
- 医院公共关系建设与品牌推广策略计划
- 2025劳动合同延期申请表-合同范本资料文档
- 探讨艺术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计划
- 2025高分子材料工业品买卖合同版本
-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测试题库
- 2025年永州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确保数据传输中协议约束效果
- 制造业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研究报告
- 升压斩波电路
- 产品特殊价格申请表
- 2023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开院区招聘药学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课件【希沃白板初阶培训结营大作业】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GA/T 1323-2016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痕量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 钢栈桥施工监理细则
- 优秀员工荣誉证书模板
- 金蝶PLM详细介绍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