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青岛二中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全营养LB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B.用高NaCl的培养基筛选抗盐突变菌株C.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分解尿素的菌株D.利用高温条件筛选耐热的Taq细菌解析大多数微生物在全营养的LB培养基上都可以生长,所以不能筛选大肠杆菌,A错误;可以在高NaCl的培养基中生活的微生物能抗盐,因此可实现筛选抗盐突变菌种的目的,B正确;分解尿素的菌株可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pH升高,使酚红变红,C正确;Taq细菌耐高温,可利用高温条件进行筛选,D正确。A2.(2020·浙江7月选考,19,改编)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酸菌活化A解析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筛选尿素分解菌时,尿素固体培养基并不直接杀死其他微生物,而是其他微生物不能以尿素为氮源,无法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存活,A错误;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适pH不同,如细菌适宜生活在中性偏碱环境,霉菌适宜生活在中性偏酸环境,因此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B正确;利用糯米酿酒需要先进行糖化,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进行发酵,C正确;醋酸菌的发酵底物可为一定浓度的酒—水混合物,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酸菌活化,D正确。3.(2021·许昌市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

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 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 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

解析甲装置密封可用来制作果酒,乙装置通气可用来制作果醋,A正确;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为30~35℃,高于甲的18~30℃,B正确;该装置便于发酵液的连续发酵,但不利于产生CO2气体的排出,C错误;甲装置产生CO2、乙装置产生醋酸都会导致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下降,D正确。C4.(2021·安徽省马鞍山期末)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B.平板划线法能用来测定土壤溶液中某活菌数目C.培养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D.挑选菌种时可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解析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除此之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A正确、B错误;培养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时,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生长,C正确;寻找并挑选菌种时,应在适宜其生长的一定环境中进行,如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进行,D正确。B5.(2021·河北保定调研)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过程中通入N2,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

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D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属于需氧菌,控制氧气的进入,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可以提供较多能量,使酵母菌快速繁殖,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正确;温度影响酶活性,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C正确;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不能交换使用,否则会使发酵液溢出,D错误。6.(2021·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者的共同点是(

) A.所用菌种均为异养原核生物 B.必须将原料灭菌后再接种优良菌种进行发酵 C.必须保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D.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

解析果酒制作时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制作时所需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它属于原核生物;泡菜制作时所需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属于原核生物,A不符合题意;在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时对原料只进行了清洗,没有进行灭菌,B不符合题意;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必须保证在有氧条件下发酵,C不符合题意;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果醋制作过程中会产生醋酸,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乳酸,即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D符合题意。D7.(2021·山东淄博四中月考)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发酵技术的操作过程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B.果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密度低于瓶底处的密度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D.用带盖瓶子制作葡萄酒时,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不一定相同解析现代发酵技术的操作过程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传统发酵技术的操作过程并不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制作果醋的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密度高于瓶底处的密度,B错误;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直密封发酵,C错误。D8.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配制培养基从土壤中选择尿素分解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可用于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 B.为获取102的稀释液可将90mL无菌水加入10g土壤样品中 C.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平板划线法 D.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解析选择和观察尿素分解菌时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10g土壤样品加入90mL无菌水中,振荡摇匀后可获得10倍的稀释液,B错误;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通过空白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D正确。D9.(2021·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解析常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液体培养基无法分离,A错误;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前进行,B错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直接计数单个菌落,C错误;平板倒置是避免冷凝的水掉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D正确。D10.(2021·安阳市期中)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36小时后计算细菌的克隆数(下表)。下列培养皿的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碳源的是(

)C在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的生长量培养皿培养基培养皿上的细菌克隆数Ⅰ琼脂、糖类35Ⅱ琼脂、糖类和维生素250Ⅲ琼脂和维生素0A.培养皿Ⅰ和Ⅲ B.培养皿Ⅰ和ⅡC.培养皿Ⅱ和Ⅲ D.培养皿Ⅲ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Ⅰ与Ⅱ对照,自变量是维生素的有无,说明大多数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外界提供维生素;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糖类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糖类主要提供碳源和能源)。综上所述,C正确。11.(2021·江苏无锡期末)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为唯一碳源 B.尿素的分解产物使培养基pH降低,从而使酚酞指示剂变成红色 C.实验组一平板上有56个菌落,空白对照平板上有3个菌落,则该实验组菌落数记为53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D解析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A错误;尿素的分解产物氨使培养基pH升高,从而使酚酞指示剂变成红色,B错误;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空白对照组出现菌落,说明操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C错误;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细菌数时,可能会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细菌统计成一个菌落,所以用该方法统计的细菌数可能会偏低,D正确。12.(2021·山东烟台调研)某厂利用杨梅进行杨梅酒和杨梅醋的酿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A.①②分别代表品种优良的酵母菌和醋酸菌B.灭菌后的③和⑥分别是酿制酒和醋的原料C.⑤装置的作用是排出气体并避免空气进入D.该装置可用于杨梅酒、杨梅醋的大规模生产解析甲罐不通空气、乙罐通空气,说明二者分别用于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大规模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时,为保证品质,需进行严格灭菌并接种优良菌种,A正确;木材刨花有利于改善通气状况,使吸附的醋酸菌获得充足的氧气,B错误;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利用装置⑤既可以随时排出二氧化碳,又能避免空气进入影响酒精发酵,C正确;该装置进料口、进气口、排气口、产品出口等一应俱全,可用于果酒、果醋的大规模生产,D正确。13.(2021·江苏苏州调研)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历史悠久,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记载: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

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多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

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B.②中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消毒法基本相同C.③中食醋的酿制过程:淀粉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最后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氧气时将乙醇变为乙酸D.④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固体培养基,接种时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C解析分析可知,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②中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消毒法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了低温加热处理的方法,B正确;③中的酿醋工艺是淀粉先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C错误;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固体培养基,接种时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D正确。14.(2021·黑龙江省牡丹江期末)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D.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解析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以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管口3可取样检测酒精产生情况,管口2检测CO2的产生情况,分别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测,B错误;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需要有氧条件,需要打开阀a以供氧,C正确;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防止混入空气,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B15.(2021·河北衡水五校联考)如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图丙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A.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接种环C.图丙是采用图乙所示方法得到的结果D.两种方法的接种操作都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解析据图分析,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环和涂布器,B错误。16.(2021·江苏徐州期末)

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A.实验中锥形瓶、培养皿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B.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获得单菌落C.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D.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解析实验中锥形瓶、培养皿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A正确;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获得单菌落,B正确;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可以提供氮源,因此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牛肉膏、蛋白胨,C错误;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D正确。17.(2021·吉林省宁江区期末)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B.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C.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O4、Na2HPO4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D.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解析酶具有专一性,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A正确;稀释度越低,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多,稀释度越高,细菌培养基上菌落数越少,所以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B正确;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无机盐作为营养物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可提供无机盐同时也可以作为缓冲剂,C正确;培养基①为选择培养基,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为鉴别培养基,通过加入酚红指示剂,判断菌落周围指示剂是否变红,不是用于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D错误。18.(2021·沈阳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组别1组2组3组4组土壤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处理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解析由表格可知,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是否灭菌和湿度,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1、3组灭菌,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4组有微生物,但湿度不同,则落叶分解程度不同,B正确;该实验中微生物来自土壤,所以为控制无关变量,落叶应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是否灭菌和湿度,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湿润条件下1、2形成对照,在较干燥条件下3、4形成对照,所以1、3分别是两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D错误。19.(2021·大连市期末)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以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为所需菌种C解析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制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因此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20.(2021·河南名校联考)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某小组查得的资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A.从细胞结构方面比较,制作泡菜和制作果醋所用的微生物相同B.从细胞代谢方面比较,制作泡菜和制作果酒所用的微生物相同C.据图分析,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D.据图分析,pH下降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积累的结果解析从细胞结构方面比较,制作泡菜所用的乳酸菌和制作果醋所用的醋酸菌都是原核生物,A正确;从细胞代谢方面比较,制作泡菜所用的乳酸菌是厌氧细菌,而制作果酒所用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B错误;据题图分析,在第3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为40mg/kg,而在第8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只有约5mg/kg,故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C正确;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故乳酸大量积累会使pH下降,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10分)(2021·四川绵阳模拟改编)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为人类造福,历史悠久,前景广阔。从传统发酵到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发酵工程,不同微生物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夏天,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这是因为当温度适宜、氧气________(填“充足”或“缺乏”)、糖源________(填“充足”或“缺乏”)时,醋酸菌能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2)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发酵装置不进行严格灭菌仍能获得良好的发酵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酒中乙醇的浓度一般不会超过1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生产实践中,可以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处理植物秸秆,再通过酵母菌发酵最终可以获得乙醇。为了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4)某同学欲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他将牛的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中几乎没有菌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充足缺乏(2)在缺氧且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抑制乙醇浓度较高时会抑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3)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4)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细菌,接触空气后死亡解析(1)夏天,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这是因为当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糖源缺乏时,醋酸菌能利用乙醇产生醋酸。(2)由于酵母菌进行旺盛的发酵时发酵液中为缺氧、酸性环境,在缺氧且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抑制,所以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发酵装置不进行严格灭菌仍能获得良好的发酵效果。由于乙醇浓度较高时会抑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故葡萄酒中乙醇的浓度一般不会超过16%。(3)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从中获取碳源,而其他微生物因不能合成纤维素酶而不能利用纤维素,故在工业生产实践中,为了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4)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细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所以将牛的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培养基中几乎没有菌落。22.(2020·全国卷Ⅰ,37)(10分)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培养基。(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

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__倍。(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琼脂选择(2)104

(3)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会抑制菌株的生长(4)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5)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解析(1)实验过程中,对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进行灭菌时,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据题图分析可知,乙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与甲培养基相比,其特有的组分Y物质应是凝固剂琼脂。甲、乙培养基均只允许能利用物质S作为氮源和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因此均为选择培养基。(2)据题意,假设至少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X倍,才能保证稀释后的100μL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不超过200个,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则每mL中M细菌数÷稀释倍数=每mL涂布时的细菌数=2×107÷X=200/0.1,则X=104,因此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104倍。(3)在筛选过程中,若培养基中S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进而抑制菌株的生长。(4)将含有能降解S的细菌的淤泥加入无菌水中,进行适当稀释后,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取适量的菌液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即可估算出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5)本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是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3.(10分)(2021·安徽蚌埠模拟)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含氮的有机物,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兴趣小组对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菌进行计数,请回答相关问题: (1)要想获得圆褐固氮菌的菌种最好选择________(填“表层”或“深层”)的土壤。 (2)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划分,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在配制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②接种环③高压蒸汽灭菌锅④棉塞(4)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其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接种好的平板放入38℃恒温箱中培养,每隔12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培养过程中将未接种菌种的空白平板与正常接种菌种的平板同时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层(2)氮源选择(3)②

(4)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

(5)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或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圆褐固氮菌是好氧细菌,需要氧气,故要想获得圆褐固氮菌的菌种最好选择氧气含量较高的表层土壤。(2)因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用于合成含氮有机物,故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氮源;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3)制备培养基的基本流程为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不需要使用接种环。(4)结合题中信息可知,该实验还需对菌落进行计数,故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为防止遗漏菌落数目,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5)将未接种菌种的空白平板与正常接种菌种的平板同时培养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或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24.(10分)(2021·辽宁沈阳期末)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被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KH2PO4Na2HPO4MgSO4·7H2O蛋白胨葡萄糖尿素琼脂1.4g2.1g0.2g1.0g10.0g1.0g15.0g(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分析,该同学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常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在分离纯化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此种现象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尿素分解菌因为能合成________,从而能将尿素分解成CO2和________。答案(1)不能尿素不是唯一氮源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2)菌液浓度过高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或加大稀释倍数)

(3)脲酶NH3解析(1)分离尿素分解菌应该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而表格中除了尿素,蛋白胨也能提供氮源,因此该培养基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2)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为避免此种现象,应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3)尿素分解菌能够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