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解释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实词解释要求:解释下列文言文中的实词,并说明其在句中的含义。1.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劝学》)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⑤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⑧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⑩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二、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⑦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⑨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四、文言文断句要求:给下列文言文句子进行断句。1.①孟尝君知其贤,善待之。2.②故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3.③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④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5.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⑦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五、古诗词默写要求:请写出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1.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2.②但愿人长久,______。3.③青青子衿,______。4.④海内存知己,______。5.⑤春眠不觉晓,______。6.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______。7.⑦床前明月光,______。8.⑧床前明月光,______。9.⑨床前明月光,______。10.⑩床前明月光,______。六、文学常识要求: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5.《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6.《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7.《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创作的。8.《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9.《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创作的。10.《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实词解释1.①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源。②跂:踮起脚跟。③蓝:指蓝色的染料。④兴:兴起。⑤至:到达。⑥砺:磨刀石。⑦省:反省。⑧砺:磨刀石。⑨假:借助。⑩至:到达。2.①说:同“悦”,愉快。②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③愠:生气,恼怒。④果:果断。⑤诲:教导。⑥齐:相等,相同。⑦凋:凋谢。⑧好:喜爱。⑨敏:敏捷。⑩诲:教导。二、文言文翻译1.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3.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4.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5.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孔子说:“由!你教导我知之与不知之的道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识。”6.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7.⑦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孔子说:“经过寒冷的岁月,才能知道松柏之木最后凋谢。”8.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9.⑨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孔子说:“学习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四、文言文断句1.孟尝君/知其贤/善待之。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孟尝君是主语,知其贤是谓语,善待之是宾语,故断句为“孟尝君/知其贤/善待之。”2.故/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故是句首发语词,曰是谓语,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是宾语从句,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是并列谓语,则苗勃然兴之矣是结果状语,故断句为“故/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都是宾语从句,故断句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并列谓语,何有于我哉是反问句,故断句为“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子曰是主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都是并列谓语,故断句为“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五、古诗词默写1.拐弯抹角2.千里共婵娟3.悠哉悠哉4.天涯若比邻5.夜来风雨声6.晴空一鹤排云上7.举头望明月8.低头思故乡9.举头望明月10.低头思故乡六、文学常识1.正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2.错误。《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是楚辞体的代表作。3.正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4.错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5.正确。《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6.错误。《资治通鉴》是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往年中职数学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南丰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市场水果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财经课件
- 工程讲师课件
- 疫情小学生居家体育课件
- 疫情培训班会课件
- 我和一支歌的故事550字(13篇)
- 疝气健康大讲堂课件
- 河南调研卷数学试卷
- 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培训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 爬架工程监理细则
- (2025)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策略
- 初中生自主学习计划制定
- 2025年高考数学核心考点归纳第25讲、函数的零点问题特训(学生版+解析)
- 宅基地行政执法培训课件
- 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导手册
- 生产管理六大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