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九龙湾商业综合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编制日期2012年8月PAGE1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本项目是由杭州佰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商业综合用房,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用地面积13500平方米(以实测为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杭州佰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特委托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在现场踏勘、调查和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环评导则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东侧为崇义路,南侧为西溪花园翠竹苑(相距约5m),西侧为朝天莫港河道绿化带,北侧为晴川街。表1-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规划情况现状规划东侧崇义路崇义路南侧西溪花园翠竹苑R21二类居住用地西侧朝天莫港河道绿化带朝天莫港河道绿化带北侧晴川街晴川街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商业、办公及相应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40872m2,其中地上29638m2,地下11234m2。项目方案设计分为A区、B区,其中A区为一幢综合楼,B区为四幢办公楼。表2-1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用地面积13500m2总建筑面积408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638m2其中a、A区15115m2A区办公12760m2A区商业1130m2A区餐饮1040m2配套公建185m2b、B区办公楼14523m2地下建筑面积11234m2其中非机动车库2184m2机动车库6485m2设备用房及其他2565m2建筑占地面积4990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37%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位238辆其中地面停车数25辆地下停车数213辆2.2项目功能布局本项目功能分布详见项目总平面图,各建筑物的功能布置见表2-2。表2-2本项目各建筑物功能布置表楼层内部功能地下一层自行车库、机动车库、库房、变电所、开闭所、生活泵房、风机房等A区1F商业、大堂、餐饮、精加工、粗加工、备餐、食库、烹饪区、物业管理用房、消控中心、公厕等2F办公3-6F办公B区1#、2#1-6F大开间办公B区3#、4#1-6F大开间办公本项目主要的设备布置详见表2-3。表2-3本项目主要设备布置表功能设备名称数量位置供电2台1000KVA和2台800KVA干式变压器4台分布于地下一层2个变电所内10KV开闭所1座地下一层开闭所通风各类风机若干地下一层风机房内供水变频给水装置3台(2用1备)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空调VRV空调系统A区27台B区72台室外机分别位于A区屋顶B区各层设备平台本项目其它有关环保功能汇总表见表2-4。表2-4其它有关环保功能汇总表内容数量位置地下车库出入口2个A区综合楼西侧、B区1#楼南侧汽车尾气排放口4个A区综合楼东北侧、A区综合楼东侧、B区1#北侧、B区2#北侧油烟废气排放口1个A区综合楼屋顶中部化粪池1个地块西北侧绿地下隔油池1个A区综合楼西侧地下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采用杭州市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3日~10月19日于政苑小区的大气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由监测统计结果可知,监测时间内该地区NO2、CO、PM10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故从总体来看,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3.1.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杭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各侧噪声监测值均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的要求。3.1.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河网余杭塘河(余杭镇-杭州卖鱼桥),水功能区为余杭塘河余杭农业、工业用水区,水环境功能区为多功能区,目标水质为Ⅲ类。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质环境现状,本环评采用杭州市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30日对该区域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该区域内余杭塘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氨氮、总磷和石油类。3.2保护目标确定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特征及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性质,确定本项目具体保护对象如下:表3-1保护对象列表方位保护目标本项目红线与建筑最近距离敏感性东北西溪花园(红柿苑)约120m(隔十字路口及绿化)敏感东南西溪花园(紫菱苑)约37m(隔崇义路)敏感南西溪花园(翠竹苑)约5m敏感北西溪花园幼儿园约30m(隔晴川街)敏感西溪花园(白荻苑)约80m(隔晴川街及绿地)敏感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废气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及油烟废气。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汽车尾气最大地面浓度点和环境敏感点预测浓度均远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通过规范设计的排风系统高空达标排放,而地面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废气量较小且具有分散性以及自然通风稀释效果较好等特性,因此对周围环境空气及各敏感点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本项目厨房及油烟排放口设置位置合理,油烟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造成不利影响。4.2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来自办公、商业、餐饮等工作人员、顾客产生的生活污水。项目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4.3噪声在建设单位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并按照建设部相关标准及规范执行的基础上,本项目的各种声源对周界声环境可以得到控制,可以满足相应环保相关标准要求。4.4固体废物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办公、商业、餐饮等工作人员、顾客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隔油池废油脂。只要严格按照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回收清运工作,本项目固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第五章污染防治措施5.1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见表5-1:表5-1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施工期营运期大气污染物(1)从事建筑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设置密目网,防止和减少施工中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等外逸,避免粉尘、废物和杂物飘散。(2)建筑工程的工地路面应当实施硬化,工地出入口5米范围内用砼、沥青等硬化,出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3)施工方应坚持每天4~5次以上洒水抑尘,对运输机动车道路应及时洒水、清洒。大风天气对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表面进行覆盖,建材的装卸、搅拌等工序尽量布置在施工场地中心地带,远离敏感点,利用已有建筑阻隔粉尘扩散。(4)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尤其是泥砂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封闭车辆运输。(5)建筑工程停工满1个月未进行建设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工地内的裸露地面采取硬化、覆盖等防止扬尘污染的措施。建设工程应当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1)汽车尾气经机械排风系统捕集后,由专用竖井至屋顶高空排放;(2)厨房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由专用竖井引至屋顶高空排放。水污染物建筑工地四周需设集水沟,所排施工废水经集水沟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回用于施工。施工工地要设临时流动厕所,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对于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尽量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应运送至指定地点,由专门单位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卫生填埋;废油脂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噪声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并考虑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做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降低设备声级和人为噪声,并建立临时声障。对施工场地噪声影响除采取以上降噪措施外,还应与周边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作业前予以通知,求得大家的理解。①车库出入口路面采用低噪声坡道,同时坡道两侧设吸声材料;②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噪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变配电、送排风机、水泵置于地下室单独隔声房内,安装时加设静压减振基础;风机风口安装消声器,进出风管采用软连接;③多联式空调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取必要的减振降噪措施;④厨房内做到合理布局并选用低噪声厨房设备;油烟净化设备及换气设备安装在室内,风机均选用低噪声轴流风机,进出风管采用软连接,穿越墙壁的孔洞用不燃材料填实;⑤要求商家送、卸货时应尽量减小搬运噪声,货物要轻拿轻放。同时要尽量减小人员交谈和活动噪声,避免不必要活动噪声产生。5.2环保投资费用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费用合计约247万元,概算见表5-2:表5-2污染治理投资估算序号分类治理措施投资(万元)1废气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地下车库排风系统等402废水治理隔油池22噪声防治设备声源隔声减振、车库出入口噪声治理1003固废处理环卫部门清运、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54生态绿化100总计247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约24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1%,从投资比例角度,本项目环保设施在经济上可实现。

第六章公众参与结论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依法实施公众参与。环评单位在接受委托之后及环评编制过程中,协同建设单位在建设地块周边及所在社区公告栏分别进行了信息公告和环保公告张贴,并在编制过程中对建设区域附近地区居民及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两次公告张贴的20个工作日中未接到投诉的意见和电话。被调查者中,56%的人听说过本项目;54%的人认为目前本地区环境质量一般;86%的人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不会造成影响;98%的人对本项目的总体态度是支持的,2%的人表示无所谓,无人反对。公众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中污水占10%、废气占40%、噪声占40%、固废18%,其它占4%。无其他意见或建议。另外,被调查的团体均表示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其他意见或建议。第七章环评总结论7.1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1)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可知,该项目位于西溪湿地外围水网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Ⅰ1-40106B03)范围内,属限制准入区。本项目为商业综合用房建设,符合该限制准入区要求,符合生态功能区规划。(2)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根据分析,建设单位只要能够按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切实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环办〔2010〕97号)文件精神,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氨氮和氮氧化物(NOx)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上述四项主要污染物实施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还将把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农业源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根据浙环发【2009】77号文件“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只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本项目为商业综合用房建设。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水为生活污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道,污水统一由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不计入总量控制。(4)维持区域环境质量原则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分析,本项目在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废水、废气、噪声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可以维持周边环境质量现状,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5)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拟建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根据建设项目规划条件,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