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PAGEPAGE3浙江大学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要本)2012年6月一、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杭发改投资[2009]341号)和计划调整表(编号:JT2011012),决定在下沙路与海景路交叉口西南地块建造公交中心站。1.2立项情况1、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发改投资[2009]341号“关于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9年10月18日。2、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调整表,编号:JT2011012,2011年7月14日。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30100201100385号,2012年5月28日。1.3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地块位于下沙路与海景路交叉口西南地块。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2.1建设内容本项目用地面积为4000m2,本公交站主要建筑为3层公交调度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6600m2。其中地上候车及配套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400m3,配套地下社会公共停车库建筑面积4200m2。配置公交营运车70辆,发车平台4个,地下社会公共停车库小型车停车位88个。公交车进、出口分别布置在公交站的北和东北面,与周边的城市道路相连通。2.2建设项目污染因素分析1、污水排放量:本项目生活污水的日排放量约有14吨,年排放生活废水0.5万吨,生活污水COD300-400mg/L,SS180mg/L,NH4-N30mg/L。.本项目生活污水纳入周边市政污水管道。2、废气污染源源强分析预测(1)本公交站停车场所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x,排放源强见表2-1。表2-1公交站汽车尾气污染物源强预测小时最大车流量(辆/h)CO产生量NO2产生量公交车30(辆/h);小型车80(辆/h)2.09kg/h9.10t/a0.104kg/h0.45t/a(2)本项目在公交调度管理用房2层设置职工食堂,会有厨房油烟废气产生。食堂就餐人数约为100人/餐次,根据类比调查资料预测估计,日耗食用油量20kg。挥发率按2.5%计,日排放油烟0.5kg,按2小时计,每小时排放油烟0.25kg。餐饮厨房油烟的浓度一般在10-15mg/m3。3、固体废弃物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办公垃圾和生活垃圾,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年产生量约18吨。4、噪声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公交站内的公交车行驶噪声,通常公交车行驶噪声在7.5米外将会达70-75dB。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3.1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质量概况1、水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委托杭州广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13日对位于本项目拟建地块北面约60米外的一条排水河道的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该排水河道属和睦港支流,宽约3米,水深0.5米。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拟建地块附近排水河道水环境监测结果(单位:除pH外均为mg/L)测定项目测点位置pHNH3-N高锰酸盐指数DOTP拟建地块北面约60米处7.257.638.561.710.931IV类标准6-9≤1.5≤10≥3≤0.3监测断面水质除pH、高锰酸盐指数外其它指标均未能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水体标准要求,水质总体评价为劣Ⅴ类,该排水河道水体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污染特征主要是生活型的N、P污染。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本环评引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1月20-27日位于杭州市下沙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mg/m3)SO2NO2PM10小时浓度平均值0.060.080.048-0.142(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值0.500.200.15从表1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当地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浓度能够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委托杭州广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拟建地块进行了噪声现状监测。拟建地块周边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列表3-3。表3-3项目拟建址周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编号位置噪声值,dB标准值达标情况厂界环境情况1北场界昼间64.270达标下沙路城市交通干道。昼间车流量:大车282辆/h,小车2322辆/h;2东场界昼间58.560达标规划绿化地和在建高层住宅楼3南场界昼间55.460达标丽江公寓18层住宅小区4西场界昼间57.470达标规划住宅建设用地(现状空地)目前项目拟建地块场界环境背景噪声昼间在55~64.2dB之间,拟建地块北监测点与交通干道下沙路相邻,昼间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类标准要求。拟建地块东、南和西侧监测点昼、昼间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3.2主要保护目标本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列表3-4:序号方位距离保护目标保护级别1项目拟建地块南面49米丽江公寓小区(约1900户)声环境2类功能区;环境空气2类功能区2项目拟建地块东面39米在建湘江公寓(约1600户)3项目拟建地块东南面61米海景城住宅小区约300户3.3当地市政设施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情况1、排水规划规划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污水排入附近城市道路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入附近城市道路雨水管网。2、项目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性根据《杭州市七堡单元(XS09)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建设地块用地性质为“公共交通用地”,项目选址符合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3、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建设地块所在区块属于江干区,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拟建区块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列为限制准入区(限制准入区,I2-10101B01)。本项目属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其选址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四、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1)污水处理措施:本项目每天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14吨,其中餐饮污水每天产生量约为4.0吨,污水COD的浓度平均450mg/L左右。厨房含油餐饮污水要求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再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排入附近道路上的污水管网,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厨房含油污水每天的产生量约为4.0吨,隔油沉淀池的体积要求达到3.0m3。隔油沉淀池的建造地址建议设置在厨房南侧相邻的绿化带地下。(2)公交站内初期雨水处理:在降雨时,本公交站停车场内地表径流水会含有石油类污染物,要求在公交站内建造雨水隔油沉淀池,雨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本项目占地面积4000m2,根据杭州市历年的降雨情况,小时降雨量一般小于20mm,雨水收集率为80%。雨水在隔油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为10分钟,公交站初期雨水隔油沉淀池的容积要求达到12m3。(3)水环境影响分析:目前海景路的污水管道已经与城市市政污水管网接通,本项目卫生间生活污水能够排入海景路上的市政污水管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不会排入当地水环境。因此本项目建成营运后,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结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预测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汽车尾气NO2无组织排放对厂界外影响的最大值为0.017mg/m3,低于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12mg/m3。本项目汽车尾气CO和NO2无组织排放对周边40-60米外保护目标的影响最大贡献值分别为2.16和0.016mg/m3。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规定,环境空气中CO的小时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m3,NO2的小时最大允许浓度为0.20mg/m3。本项目汽车尾气CO和NO2无组织排放对周边40-60米外保护目标的影响最大贡献值的占标率分别为21.6%和8%,本项目公交站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对公交站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能够符合标准要求。本项目地下停车库设置1个排气竖井,排气口布置在公交调度管理用房楼顶,高度约为12米。排气筒周围200米范围内,均有高于其排气筒高度的建筑物,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废气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照其高度对应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根据各个地下停车库主要污染物最大小时排放速率的预测,本项目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有组织排放均能够达标。根据预测计算,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CO和NO2有组织高空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的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028mg/m3和0.011mg/m3,最大浓度出现在下风向352米处。NO2影响最大贡献值的占标率只有5.5%(标准值为0.2mg/m3),CO影响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只有0.28%(标准值为10mg/m3),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本项目餐厅厨房布置在公交调度管理用房的2层,餐厅厨房与周边住宅楼距离达到49米,厨房餐厅布局符合《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餐饮用房与住宅的距离要求达到15米以上)。建设单位在餐厅厨房内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厨房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送至主楼楼顶12米高排放。本项目厨房油烟排气筒的位置与周边住宅楼距离约为55米,其设置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要求(厨房油烟排气筒与住宅楼的距离要求达到20米以上)。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油烟的排放浓度要求低于2mg/m3。采取这些措施后,食堂厨房油烟废气排放能够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4.3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声源主要是公交车行驶流动声源,对公交车行驶流动声源对外界的影响预测,本环评利用声场仿真软件Cadna/A进行计算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公交站内各类车辆噪声源对周围厂界噪声影响贡献值,昼间在45-59dB,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昼间2类标准60dB限值。本项目公交中心站建成后,公交站内公交车的行驶噪声昼间对东面在建的高层住宅楼和南面丽江公寓高层住宅楼声环境影响值和声环境现状值的叠加值均低于59dB,本公交中心站内公交车行驶噪声对周边高层住宅楼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昼间标准要求。本公交站在夜间时间段22:00-6:00停止运行,故夜间不会有公交车噪声影响。4.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公交站内工作人员和乘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全年各种垃圾年产生量约18吨。本项目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五、污染防治对策及环保投资5.1污染防治对策本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见表5-1。表5-1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地下停车库废气CO,NO2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通过竖井送至公交调度管理用房主楼楼顶12米高空排放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食堂厨房油烟油烟食堂厨房排风机要求安装在室内,油烟必须收集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送至主楼楼顶12米高排放油烟排放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水污染物污水CODSS动植物油厨房餐厅产生的含油污水必须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道排入附近污水管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公交站内初期雨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废水排放符合《污水排放综合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固体废弃物一般固废生活垃圾等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作卫生填埋处置。噪声公交车行驶噪声等效声级公交站场界噪声能够达标。5.2环保投资本项目建设总投资2632万元,一次性环保投资约50万元,约占工程投资总额的1.9%。环保投资估算及环境效益分析见表5-2。表5-2本项目环保投资及环境效益分析表投资项目处理设施投资(万元)环境效益废水处理厨房废水隔油池、污水收集管道铺设等10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废气处理厨房油烟净化装置10防止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食堂油烟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污染绿化基地绿化建设30改善生态环境环保总投资505.3审批原则相符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项目,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城市公交站建设属鼓励类建设项目,根据《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城市公共交通综合停车场、保养场、换乘枢纽中心站和快速公交工程列为鼓励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政策。(2)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污水能够达标排入污水管网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收集后经排烟竖井送至建筑物楼顶达标排放,食堂厨房油烟经收集净化处理后送至建筑物楼顶达标排放。敏感厂界噪声排放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建成营运后,能够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审批原则。(3)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级标准;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根据本报告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能够维持当地环境质量不变。(4)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拟建区块所在区域列为限制准入区。本项目为城市公交站建设项目,属非工业建设项目。在该区域内实施符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本建设项目为社会服务性项目,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根据浙环发【2009】7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精神,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不要求实行总量控制。(6)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杭州市七堡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拟建地址规划的用地性质为公交设施用地,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六、公众参与调查6.1环保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分别在项目拟建地块周边的丽江公寓小区和海景城小区布告栏张贴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信息公示和环保公示。在项目环境信息和环保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均接收到丽江社区部分业主代表的反对意见,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反对公交站北进东出等意见。没有接收到海景城住宅小区居民的反对意见。6.2公众参与调查座谈交流会召开情况6.2.1丽江公寓公众参与座谈交流会召开情况第一次丽江公寓公众参与座谈交流会召开情况“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的环境信息公示张贴后,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收到了丽江公寓业主代表的反对意见。为了让公众充分了解本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建设单位能够充分了解公众的反对的原因和诉求。杭州市公交公司于2011年9月14日在九堡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受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江干区信访局、丽江公寓业主代表、九堡镇政府、丽江社区及环评编制单位浙江大学等。在座谈会上,建设单位介绍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建设方案”,环评单位介绍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在座谈会上丽江公寓居民代表表示:九堡公交站建成后丽江公寓的居民担心交通拥挤,会严重影响小区居民出行;目前小区外环境受周边交通影响,噪声影响已经影响很大。如果在小区周边建公交站,势必会进一步加重小区声环境质量的恶化。为此向建设单位提出了4点要求:(1)要求公交车出行全部北进北出,不要经海景路和海益路出行。(2)要求公交站建设缩小规模,地下车库建造位置向北移,避免地面开挖对丽江公寓高层住宅楼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3)要求公交站管理用房限制在2层。(4)公交站外立面装饰要求与丽江公寓景观相协调。信访局和九堡镇政府代表要求公交公司在公交车运行线路的设置时,尽可能减少噪声对丽江公寓的影响。建设单位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会后进行认真的研究,并择日予以答复。第二次丽江公寓公众参与座谈交流会召开情况杭州市公交公司于2011年11月2日在丽江社区会议室第二次召开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受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江干区信访局、丽江公寓业主代表、九堡镇政府、丽江社区及环评编制单位浙江大学等。会上,杭州市公交公司对在2011年9月14日“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第一次)”上公众提出的4点意见和要求,进行了如下答复。(1)经与交警部门联系、请示,公交站出入口不能按北进北出的设想进行布置,只能按北进东出进行布置。公交公司无法采纳“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的要求。(2)地下车库建造位置同意向北移6米,与丽江公寓的建设间的距离由原来的28.64m增加到34.64m,能保证丽江公寓物业及业主的居住安全。(3)公交站管理用房层高从原来设计的6层降为3层,层高不超过12米,已不能再降了。(4)公交站外立面装饰会按照与丽江公寓景观相协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在座谈会上,丽江公寓业主代表对公交公司的答复提出以下要求(1)为保障丽江公寓居民住宅楼的安全,反对在公交站建地下停车库。如果坚持建造,要求公交公司地下停车库与丽江公寓住宅楼的距离达到45米以上,地下开挖不能影响丽江公寓住宅楼的基础安全。必须经专家论证,保证万无一失。(2)为保障丽江公寓居民的安全和不受公交车噪声污染,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反对公交站北进东出,不得占用海景路道路资源。以上2点要求是丽江公寓业主们的接受底限,不再作出让步。本次座谈会上区信访局和九堡镇政府代表建议公交公司尽可能优化公交站的布局,照顾丽江公寓居民的利益。在此之后,环评单位又多次与丽江公寓居民代表进行沟通,丽江公寓居民代表仍表示只有满足他们最后提出的2点要求,才会同意“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的建设。6.2.2海景城公众参与座谈交流会召开情况本环评也在海景城住宅小区张贴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的环境信息公示和“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的环保公示。虽然在2次公示期间未收到海景城住宅小区居民的反对意见,但为了全面了解海景城小区居民对本建设项目的态度,杭州市公交公司于2012年3月29日在海景城小区会议室召开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受邀参加会议的有海景城小区业主代表(18位)、丽江社区及环评编制单位浙江大学等代表。在座谈会上,建设单位介绍了“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方案。海景城业主代表表示:原则上不反对建造公交站,但是要求公交站公交车行驶北进北出,不能经过海景路。主要原因是担心交通拥挤,会严重影响小区居民出行和安全。6.2.3对公众意见和要求是否采纳情况分析本项目建设单位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对周边居民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极为重视,积极与杭州市规划局进行协商,对用地红线和建筑物高度进行了调整。地下车库建造位置同意向北移6米,与丽江公寓的建设间的距离由原来的28.64m增加到34.64m,公交站建设施工过程将会采取安全措施能够保证丽江公寓物业及业主的居住安全;同意将公交站管理用房层高从原来设计的6层22米高,降为3层高12米;同意公交站外立面装饰会按照与丽江公寓景观相协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但是丽江公寓部分居民坚持要求地下停车库与丽江公寓住宅楼的距离达到45米以上,杭州市公交公司没有同意。本环评认为该意见不涉及环保问题,而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建议丽江公寓居民向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和杭州市规划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丽江公寓和海景城小区居民代表提出的“为保障居民的安全和不受公交车噪声污染,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公交车不能从海景路行驶”。本环评认为:目前杭州部分城市道路两侧受交通噪声影响,确实存在声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尤其是夜间在夜间道路两侧声环境超标情况较为普遍。居民担心公交站建成后,公交车行驶噪声会对他们的居住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为尽可能减轻公交车行驶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公交公司已作出承诺:公交站建成后,营运时间安排在昼间时间段(6:00-21:50),夜间时间段(22:00-6:00)停止营运。本环评认为“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基本合理,公交站内产生的噪声和排放的汽车尾气对周边居民住宅楼的声环境和环境空气的影响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故对该意见不予以采纳。对于丽江公寓和海景城小区居民担心公交站建成后,公交车在海景路行驶会造成海景路交通拥挤,影响小区居民出行和安全,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反对公交站北进东出,不得占用海景路道路资源”的意见,本环评认为该意见主要涉及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建议丽江公寓和海景城居民向杭州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诉。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汇总列表6-1。表6-1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汇总序号公众意见意见采纳情况1降低综合楼建筑高度同意将原来的6层建筑降至3层建筑。高度从原来的22米降至12米。2公交站外立面装饰要求与丽江公寓景观相协调。同意公交站外立面装饰按照与丽江公寓景观相协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3为保障丽江公寓居民住宅楼的安全,反对在公交站建地下停车库。如果坚持建造,要求公交公司地下停车库与丽江公寓住宅楼的距离达到45米以上,地下开挖不能影响丽江公寓住宅楼的基础安全。必须经专家论证,保证万无一失。同意地下车库建造位置向北移6米,地下车库边线与丽江公寓住宅楼的最近距离由原来的28.64m增加到34.64m,无法达到45米以上的要求。但是能保证丽江公寓物业及业主的居住安全。该意见涉及公交站建设施工对周边建筑安全影响的问题,不涉及环保,建议丽江公寓居民向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和杭州市规划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诉。4为保障丽江公寓和海景城小区居民的安全,不受公交车噪声污染和避免海景路交通拥挤,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反对公交站北进东出,不得占用海景路道路资源。本环评认为“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基本合理,其对周边居民住宅楼的声环境和环境空气的影响,经预测评价均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担心会受到公交站噪声污染而要求“公交站出入口北进北出”的意见,不予以采纳。其它涉及交通安全和拥堵的意见,建议丽江公寓和海景城居民向杭州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诉。6.3社会团体单位调查情况本环评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公示期间由于接收到周边部分居民的反对意见,个人的公众调查采取了座谈会方式,与周边居民代表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就不再对附近居民个人进行调查问卷。但由于未与周边的社会团体单位进行座谈交流,为广泛了解周边社会团体单位的意见,本环评则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团体单位的意见。本次调查问卷共调查了21家单位团体。统计结果:被调查者中有55%的单位对本项目了解,说明本项目的宣传做的比较充分。70%的团体对当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基本满意,对于本项目建成后9.1%的单位比较担心会带来大气污染,45.4%的单位认为会有噪声污染。95%的单位认为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85%的单位同意该项目在当地进行建设,15%的单位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反对意见。但是丽江社区居委会在调查表中提出了“车辆出入口必须放在下沙路,避免污染和交通安全事故”的要求。本环评认为“九堡大桥公交中心站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基本合理,其对周边居民住宅楼的声环境和环境空气的影响,经预测评价均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本环评对该要求不予支持。对于公交站公交车进出涉及的交通安全问题,建议向杭州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七、环评总结论与建议7.1结论 1、为保障海景路周边居住区有良好的公交条件,方便居民出行。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