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年部编版高考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_第1页
2024-2025 年部编版高考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_第2页
2024-2025 年部编版高考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_第3页
2024-2025 年部编版高考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_第4页
2024-2025 年部编版高考历史学习笔记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

放和国家独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重要时期。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日本侵华:从九一八事变到七(1)沦陷区:抗日战争时期,沦陷(1)高校内迁:大量高校

七事变,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区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师生内迁,为抗战胜利

事件;日军的侵华暴行暴露了法(2)国统区:全国抗战时期,国民奠定了精神基础。

西斯的残忍本性。政府实行统制经济的政策,沿海(2)毛泽东思想:抗日战

(2)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实现第二工业内迁。解放战争时期,国统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

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区经济陷入崩溃。向成熟,中共七大上被

最终取得抗战胜利。(3)根据地与解放区:中国共产党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

(3)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

导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解放区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继

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续发展。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标准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的步骤,掌握抗日救亡运动的表现。

2.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和意义,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培养强

烈的民族责任意识。

3.通过图文史料的探究,了解日本蓄谋侵华和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感悟侵略战争的罪恶、

危害,珍爱和平。

4.核心概念: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京大屠杀。

知识点一局部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1)背景

(2)表现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借口“柳条湖事件”,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

九一八事变

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

扶植傀儡政权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进犯长城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5年,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

华北事变

察哈尔三省,又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2.各界应对举措

(1)国民政府与国联

①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________政策,希望英美等国和国际联盟来

迫使日本撤兵。

②国联:实行国际共管方案,牺牲中国换取英、美、法、日等国共同控制中国东北。

(2)局部抗战

①爱国军人

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长城抗战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②东北民众:游击队改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③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__________________掀起高潮。

④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联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1935年底,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确定

会议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3.西安事变

透析教材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栏目,思考:“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有哪

些?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栏目,概括张学良、杨虎城的通电主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

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2.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最终形成。()

知识点二全国抗战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

(2)影响:全国抗战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过程

(3)影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思维点拨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1)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3)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妥协。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栏目,思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中

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诚意。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

南京大屠杀

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

重庆大轰炸

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组建731部队专门研制细菌武

实施细菌战

器,残杀中国军民

日军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

强征慰安妇

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实行“_____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

政治

___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实行“_____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

殖民统治

经济“_____________”,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

与掠夺

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

军事

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栏目,思考:《拉贝日记》的史料价值。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材料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在中国共

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求同存异、相忍为国、相互作

出妥协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对新时期推进海峡

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摘编自潘洵《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解读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民主和进步”“海峡两岸关系”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

(2)意义

主题二日本侵华罪行

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战以后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

增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新闻网》

解读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增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

忆成为国际惯例”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并指出我国确立国家公祭日的原

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料实证——日军对华殖民统治的表现及危害

(1)表现

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对

政治沦陷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发动“清

乡运动”;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经济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对占领区大肆掠夺

日本侵略者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的抵抗

思想文化

意识,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践踏国际公法实施违反人性的细菌战和推行“慰安妇”制度

(2)危害

①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

②残忍杀害了许多中国无辜百姓,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知识体系学科术语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开始,中国各阶层人民开

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十四年抗战开

始。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促成

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无数

惨案,实施细菌战,推行“慰安妇”制度,在中国犯

下了滔天罪行。

1.(2023·福建学业水平考试)20世纪30年代,日本持续扩大对中国侵略,制造了一系列事变

和惨案。其中,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继而占领东北三省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2023·广东卷,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

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

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3.(2023·天津和平区高一上期末)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与之相关

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4.(2023·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与下面两幅图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D.旅顺大屠杀

5.华北沦陷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交易场”,规定所有农产品按其所定价格及等级进

行场内交易。1942年后,农产品由日伪行政机关、新民会、军警宪特以暴力与武力手段强行

收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人民反抗激烈B.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

C.日本物资危机加剧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答案精析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1.(1)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2)局部抗战

2.(1)①不抵抗(2)③抗日救亡运动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西北联共抗日

透析教材

1.意义:“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

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2.政治民主;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行全民族抗战。

易错辨析

1.√2.×3.×

知识点二

2.(2)全面抗战路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共合作抗战中国共产党(3)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透析教材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遵守三民主义,停止暴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取消现在的

苏维埃政权,接受军队改编,共赴国难。

知识点三

以华制华汪精卫以战养战粮食统制

透析教材

史料价值:材料选自德国人拉贝在南京的生活日记,属于文献史料。拉贝是20世纪30年代

日军侵略中国、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的日记是研究侵华日军罪行的一手史料。

重点突破

主题一史料探究

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显示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狂妄野心;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持久坚

持和最终胜利。

主题二史料探究

暴行:制造南京大屠杀;扶植傀儡政权;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三光”政策;

对重庆进行长期轰炸;实施细菌战;强征慰安妇。

原因:重视祭祀和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

际惯例;全国人大决议。

学以致用

1.A[据所学可知,九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