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陆Drift与地理构造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大约为:
A.4.6亿年
B.5.4亿年
C.6.0亿年
D.6.6亿年
2.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者是:
A.爱因斯坦
B.霍伊尔
C.魏格纳
D.伽利略
3.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主要证据是:
A.矿物年龄
B.古生物化石
C.地震活动
D.地球重力
4.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环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
D.南极洲板块
5.板块交界处最常见地震活动的原因是:
A.板块内部张力
B.板块外部压力
C.板块内部压力
D.板块外部张力
6.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特征是:
A.坚硬、稳定
B.松软、流动
C.液态、易燃
D.气态、透明
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是:
A.固定不变的
B.随机分布的
C.漂移形成的
D.随时间演变的
8.地球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是:
A.夏威夷火山
B.阿尔卑斯火山
C.火山岛火山
D.火山山脉火山
9.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以下哪种现象:
A.地震
B.地质构造
C.地貌特征
D.以上都是
10.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
A.地球内部的热力
B.地球外部的水力
C.地球外部的风力
D.地球内部的引力
11.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
A.5公里
B.10公里
C.20公里
D.30公里
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是:
A.稳定的
B.流动的
C.固定的
D.不确定的
13.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
A.红海
B.地中海
C.拉丁海
D.马里亚纳海沟
14.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地球内部的热力
B.地球外部的水力
C.地球外部的风力
D.地球内部的引力
1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之间的边界是:
A.固定的
B.流动的
C.不确定的
D.随机分布的
16.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成分是:
A.水晶
B.石英
C.长石
D.硅酸盐
17.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
A.地球内部的热力
B.地球外部的水力
C.地球外部的风力
D.地球内部的引力
18.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
A.5公里
B.10公里
C.20公里
D.30公里
1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是:
A.稳定的
B.流动的
C.固定的
D.不确定的
20.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
A.红海
B.地中海
C.拉丁海
D.马里亚纳海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特征有:
A.坚硬、稳定
B.松软、流动
C.液态、易燃
D.气态、透明
2.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是:
A.固定不变的
B.随机分布的
C.漂移形成的
D.随时间演变的
3.板块交界处最常见地震活动的原因是:
A.板块内部张力
B.板块外部压力
C.板块内部压力
D.板块外部张力
4.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成分是:
A.水晶
B.石英
C.长石
D.硅酸盐
5.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有:
A.地球内部的热力
B.地球外部的水力
C.地球外部的风力
D.地球内部的引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大约为4.6亿年。()
2.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者是霍伊尔。()
3.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主要证据是地震活动。()
4.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是环太平洋板块。()
5.板块交界处最常见地震活动的原因是板块内部张力。()
6.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特征是坚硬、稳定。()
7.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是随机分布的。()
8.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9.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
10.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30公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
答案: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主要内容是指地球上的大陆在地质历史中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后来由于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这些大陆开始缓慢地移动,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地图。这一假说基于以下证据:大陆边缘的吻合、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地质构造的相似性等。历史背景是当时科学家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化有了新的认识,以及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的深入研究。
2.解释板块构造学说中的“板块边界”和“俯冲带”。
答案:板块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接触的边界。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式和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俯冲带、裂谷带和转换断层带。俯冲带是指一个板块向另一个板块下方俯冲的边界,常见于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情况。俯冲带的特点是地震频繁,火山活动旺盛,地壳变薄。
3.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对地震、火山活动分布的影响。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震和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在俯冲带,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会导致地壳的断裂和岩浆的上升,从而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在裂谷带,板块的拉伸和分离会导致地壳的断裂和岩浆的上升,形成火山和地震。在转换断层带,板块的侧向滑动会导致地壳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形成地震。因此,板块构造学说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分布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
五、综合分析题(15分)
题目: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分析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
答案: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密切相关。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开始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碰撞。这一过程中,板块的俯冲和挤压导致地壳的折叠和抬升,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板块的相互作用、地壳的变形和岩浆的上升等多个因素。板块构造学说为我们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五、论述题
题目:论述板块构造学说对地球科学发展的贡献。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自20世纪初提出以来,对地球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动态变化: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球表面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形态和演化,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这一理论为解释这些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
3.推动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板块构造学说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推动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完善。
4.促进了全球地质图的编制:板块构造学说为全球地质图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地质图更加精确和完整,有助于全球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5.为地球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地球表面形态和构造的演化过程,为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证据。
6.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涉及全球范围,促进了国际地质学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思路:地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而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大约为5.4亿年,这是地球历史中最古老的岩石之一。
2.C
解析思路:魏格纳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他通过对大陆轮廓的观察和对比,提出了这一假说。
3.B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证据之一是古生物化石的分布,特别是在大陆边缘发现相同种类的化石,表明这些大陆曾经是相连的。
4.D
解析思路: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是南极洲板块,它覆盖了南极洲的大部分以及周围的海洋。
5.A
解析思路:板块交界处最常见地震活动的原因是板块内部张力,这种张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6.A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是坚硬的,主要由岩石组成,且在地球内部相对稳定。
7.D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是随着时间演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8.A
解析思路:夏威夷火山群是地球上最年轻的火山,由海底热点引起。
9.D
解析思路: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震、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等地质现象。
10.A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如地幔对流。
11.B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公里。
12.B
解析思路: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是流动的,这是由于地幔对流的存在。
13.D
解析思路: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其深度超过11000米。
14.A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特别是地幔对流。
15.B
解析思路: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之间的边界是流动的,这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导致的。
16.D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这是岩石的主要构成物质。
17.A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
18.B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公里。
19.B
解析思路: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内部是流动的。
20.D
解析思路: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
二、多项选择题
1.AB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特征是坚硬、稳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CD
解析思路: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是随时间演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且是漂移形成的。
3.AB
解析思路:板块交界处最常见地震活动的原因是板块内部张力,包括拉张和挤压。
4.CD
解析思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包括长石和石英。
5.AD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特别是地幔对流。
三、判断题
1.×
解析思路:地球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大约为45亿年,而非4.6亿年。
2.×
解析思路: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者是魏格纳,而非霍伊尔。
3.×
解析思路: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证据是古生物化石的分布,而非地震活动。
4.×
解析思路: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是南极洲板块,而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护理工作总结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务英语笔译实践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师工作总结动态版
- 教育类书籍制作
- 安全教育支教
- 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标准
- 思维导图集训6小时找到适合你的高效学习法第8讲 如何打破思维框架:发散思维运用
- 危险废物仓库贮存管理
- 大学生安全培训资料
- 中期人工流产个案护理
- 衢州市市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 (完整版)供货进度及保证方案
- 《乙醛与溴水反应机理的实验探究》说课
- 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专业
- DB63T 2106-2023 流量测验 雷达波测流系统流量系数率定规程
- GB/T 37157-2018机械安全串联的无电势触点联锁装置故障掩蔽的评价
- GB/T 18749-2008耐化学腐蚀陶瓷塔填料技术条件
-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500字六年级2篇
- GB 19079.7-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7部分:滑冰场所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体育摄影各类运动摄影技巧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